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最难仿制的衣服” 复制成功,只有49克!


   東方生活美學

大家还记得马王堆汉墓出土那件素纱单衣吗?对,就是辛追夫人那件只有49克的外套\内衣。

辛追

轻薄、柔软、朦胧,穿上它,你就是人群中最闪亮的焦点!

当年这件素纱单衣出土的时候,震惊了考古界,49克什么概念,做个对比你就知道了↓

这件衣服共用料约2.6平方米,但重量还不到一两。如果除去袖里和领口较重的边缘,这件“褝衣”重量只有25克左右,折叠后甚至可以放进火材盒。这是实实在在的“轻若烟雾,举之若无”。

出土时的样子

不过,素纱单衣曾深埋地下2000多年,出土后由于环境骤变,加速其纤维分子链的断裂,纤维的强度大幅降低。另外,常年展览、光照、氧气等自然因素也加速了纤维的老化,虽然素纱单衣依然保持有一定的光泽和弹性,但要想让后人也能如今天一般感受到古代中国丝织文明,若想更好地保护原物,都得制作一件仿制品,以备不时之需(就像越王勾践剑那样)。

说干就干。

湖南省博物馆开始联系各大丝织品研究机构,可是一开始并不顺利,因为难度太大,大家都不敢接这个任务,后来找到了南京的云锦研究所,“世界最难仿制的衣服”项目正式启动。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是辛追夫人的陪葬品,一共有两件:直裾素纱单衣(49)和曲裾素纱单衣(48)。这次成功仿制的是直裾素纱单衣。

上面为直裾素纱单衣,下面为曲裾素纱单衣

复制第一件的时候,衣服的颜色、款式,跟原件一模一样,但重量超过80,仿制失败。

原因到底出在哪儿呢?经过对比、称重,专家们发现,直裾素纱单衣用的纱料每平方米仅重15.4克,也就是说,只能选择9000米仅重11克的单丝。

西汉时期,纱料的丝很细,旦尼尔小。旦尼儿是什么?旦尼尔,是蚕丝纤度的计量单位。素纱单衣的蚕丝纤度是10.2到11.3旦尼尔,只有现在普通蚕丝的二分之一。

如果这种说法太专业,我们可以参照如今女性的丝袜厚度衡量方式来对比一下↓

 

 

可以看到,30D的丝袜看起来都已经很薄了,而10D以下的丝袜,基本是夏天的时候才能穿的超薄款。

如今的蚕宝宝们经过驯化,养尊处优,体重普遍超标,吃得好,吐的蚕丝也更粗,织出来的衣服也就重很多。此外,现代人早已放弃手工织机,取而代之的是机器纺纱织布,但如果不是手工,就无法完美还原纱衣的纹路。

这就意味着:

1. 要找到适合仿制素纱单衣的原材料,就得给蚕宝宝减肥,瘦成2000年前的样子;

2. 不能偷懒,只能全手工一针一线地织。

西汉时期养殖的是休眠三次蜕皮三次的三眠蚕,而现代使用的是四眠蚕。两者看似只差了“一眠”但是个头差异很大,蚕茧和蚕丝也差别很大。要重新培育蚕宝宝吐出需要量的蚕丝似乎不太现实,所以,项目团队不惜花费重金,克服重重困难,买到了一批瘦弱的三眠蚕,它们吐出的丝的纤度为11旦。

明清以后的织机幅宽多为60厘米左右,而经考古出土材料考证,汉代的机台幅宽多控制在48厘米。虽然可以在现代的机台上对素纱进行织造,但是云锦研究所的制作团队认为,仿制素纱单衣不可只仿其形而失其意,因此为了严谨还原古人的织造工艺,云锦研究所参考了中国丝绸博物馆仿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的方案,特意定制了幅宽为48厘米的织机。

另外,为了防止织造过程中丝线频繁断裂,制作团队对织机的陡坡角度进行调节,减少对丝线的牵扯力度,以及将通常用的钢梭改为较轻巧的木梭,以减少穿梭过程中对丝线的压力。

即便如此,织造进行得也十分缓慢,织工师傅需要保持心情的平和,一旦有差池就可能导致丝线断头,前功尽弃。参与仿制工作的织工师傅花了3个月时间训练手感,才上机织造,一位熟练的织工师傅一天也只能织8~10厘米,相当于1小时织1厘米,最终耗时一年半才完成素纱的织造。

织工师傅平整面料,准备进行裁剪

专家对素纱面料进行缝边

出土至今的素纱单衣经过日夜沉淀,呈现出历史的陈旧色彩。要怎么将现代材料制作出复古的色泽呢?某天,项目专家意外地从朋友那里得到了一盒英国早餐红茶,于是有了用红茶来做染料的念头,一经尝试发现效果不错,非常自然并接近文物原色。因为红茶属于植物染料,固色度不强,于是加入固色剂,从而完美地解决了染色问题。

染色完成后的素纱面料

这些年来,项目组共制作了大、小样衣共10件,经过反复尝试,终于有一件极度接近原作。虽然复制品比辛追夫人原款还是重了0.5,但是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仿制的素纱单衣与原件对比

对于素纱单衣的用途,学界说法不一:多数学者认为它可能穿在锦绣衣服的外面,既可增添其华丽,又可产生朦胧美感,符合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传统审美情趣;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当作一种内衣穿着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它并非实用衣物,而是丧礼中的“复魄”之衣,属于随葬明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王堆汉墓素纱单衣“克隆”成功|马王堆汉墓|蚕丝|单衣
“世界最难仿制的衣服” 湘博马王堆陈列素纱单衣高仿成功
从素纱单衣“再生”背后的艰难探索,看文保修复工作新思路
【中国记忆项目】蚕丝织绣_3.丝绸的工艺-织造
E·罗契的江南丝绸之行(一)
《丝路奇幻之旅》:从蚕丝到丝绸,五千年的光阴总共走了三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