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在清明:不懂“死亡”的孩子,绝不懂珍惜“生命”

今天是清明节,很多人会起个大早去郊外的墓园祭祀先祖、寄托哀思。这时许多大人会遇到一个问题:孩子问“什么是死亡”时,究竟应该怎么回答?

一般,中国父母会采用下面的应对方式:

场景一:

“妈妈,外婆怎么了?”

“没事的宝贝,外婆只是睡着了,要睡很久很久。”

但这样回答,孩子发现再也见不到“睡着”了的外婆之后,会对睡眠这件事产生恐惧。

场景二:

“妈妈,爷爷去哪里了?”

“爷爷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了,要很久很久才能回来。”

但这样回答,孩子会认为爷爷“抛弃”了自己,会对“爷爷”产生负面的情绪。

场景三:

“爸爸,我怎么好久没见到外公了?”

“外公去了一个叫天堂的地方,那里很美,外公每天都过得很快乐。”

但这样的回答“美化”了死亡,会让孩子对死亡产生误解,甚至误以为死亡是一件美好的事而向往死亡。

所以究竟应该怎么回答孩子关于死亡的好奇呢?让我们从中国欠缺的死亡教育说起。

我们“没有”死亡教育

前两年有一部大火的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以墨西哥复活节为原型,讲述了小男孩在亡灵国度,关于爱、音乐、冒险和死亡的故事。随着剧情的推入,观众和主角一起探寻什么是“真正的死亡”。

▲电影《寻梦环游记》剧照

影片阐述的“人的三次死亡”令人印象深刻

“而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而当别人正在探讨死亡的层次时,我们在干什么呢?

“死亡”这件事,我们谈之色变,我们避之不及。

为什么要进行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的缺失会让孩子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并很有可能因此变得胆小、懦弱;而更可怕的是,死亡教育的缺失会让孩子对死亡不以为然。

前几天,微博有个触目惊心的热搜揪住了万千网友的心:

一名9岁的小男孩,因为撞碎了学校的玻璃,选择“跳楼谢罪”,结束了自己年轻鲜活的生命。

很多网友都在议论这个孩子家庭教育的问题、受挫能力的问题,我却忍不住思考,如果这个孩子能够明白“死亡”的意义,他还会选择如此轻易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吗?

这场悲剧,正向我们诉说着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认识死亡,就不懂得珍惜生命。

不仅是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会不尊重其他生命。如果你当过幼儿园老师,你一定接触过这样的场景:

教室的自然角里饲养了小乌龟和小金鱼,孩子们很喜欢,忍不住近距离观察。但有调皮的孩子,伸手把小金鱼拿出了鱼缸、把小乌龟翻了个面......

孩子好奇心重这很正常,但小动物的生命不应该成为好奇心的“牺牲品”吧。现在很多幼儿园崇尚“生命教育”或“生态教育”,将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引进幼儿园,这固然是好的;

但如果只说“生命多美好”,却忽略了“死亡多沉重”,孩子怎么能真正学会尊重生命呀。

何时进行死亡教育?

几岁的孩子认识死亡?

有学者对378名4-12岁的儿童做过研究,询问他们对于“死亡”的认知,发现孩子对它的认知会经历“不知道死亡—朦胧地感知死亡—对死亡产生好奇—理解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这一过程。具体来说呈下面的年龄特点:

◇ 3岁以下:不知道死亡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死亡没有概念,无法区别死亡与分离的区别,成人无需主动向孩子提起死亡。这时提死亡,反而会加深孩子的“分离焦虑”。

◇ 3-5岁:认为死亡可以逆转

随着经验的积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对死亡了有了朦胧的了解,但他们无法理解“死”不能与“生”共存,认为死亡可以逆转,不是永久的离别。有时候,他们会在角色游戏中“装死”。

◇ 5-9岁:对死亡充满好奇

随着生活经历的丰富,绝大多数孩子到这个年龄段都已经面对过死亡,并对死亡产生兴趣。他们会抓着成人问个不停:“死了之后会怎么样?”“死了之后会去哪里?”

◇ 9岁之后:认识死亡

9岁之后,随着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的飞速发展,孩子们终于对死亡了有了认识,他们明白死亡是普遍且不可避免的。

何时进行死亡教育?

从上面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知道,3岁之后的孩子就懵懵懂懂地接触死亡了。但现实中的死亡总是突如其来的,不会等着孩子成长,所以:当孩子面对死亡时,就可以进行死亡教育。

例如宠物死亡、亲人去世、扫墓祭祀,甚至在故事、动画中出现死亡的情节,都可以成为我们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契机。举个例子,幼儿园自然角里养的小兔子因病去世了,孩子们对这件事产生了疑惑与好奇,这就可以成为老师对孩子进行一场死亡教育的契机哦。

如何进行死亡教育?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开口和孩子聊“死亡”这件事呢?难道直接告诉孩子他们死了吗?也没有那么简单,而且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我们还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小年龄,具象展示死亡

3、4岁的孩子理解不了抽象的事物,尤其像死亡这种谁也没经历过的事。所以,我们需要将抽象的死亡化为具象的东西来展示给孩子。当然,不是说要在孩子面前“谋杀”,而是用类似的事物做类比。

比如树叶,从树上生长出来、掉落下来、在大地上分解、最终再次成为大树的养料;又比如水,从大海中蒸发、成为运动、落在地上汇成河流、并最终聚成大海。

▲主题墙:苹果的生命循环

发布者:Will.I.Am

▲示意图:水的循环

发布者:一米阳光

我们可以先让孩子对自然角的生命循环有直观的概念,再告诉他们:“其实人也是这样,我们从婴儿长成大孩子、再变成大人、再变成老人,最后迎接死亡。”

大年龄,具体描述死亡

5.6岁的孩子则逐渐对抽象的事物有了概念,我们不妨具体地向孩子们描述死亡本身。

还记得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寻梦环游记》吗?里面提到的三次死亡其实就挺适合向孩子娓娓道来,我们仅需稍作修改:

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你停止了心跳和呼吸,没有感觉、不能动,你的身体死亡了。

第二次,你的朋友们来参加你的葬礼,和你告别,他们玩游戏的时候不会再想起要叫上你。

第三次,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朋友都不再记得你了,于是你真正地死去了。

我身边有朋友对孩子进行过类似的死亡教育,但她的说法会更直白一些:“等到妈妈死了,妈妈就再也没有感觉了,听不到你的声音、看不到你的样子;妈妈也再也动不了、说不了话了,你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

她说,她的孩子一开始还嘻嘻哈哈的,但越听就越紧张,听到最后竟然哭了。孩子理解死亡了吗?我不知道;孩子还会轻视死亡吗?我想不会。

借助绘本讲述死亡

对于死亡,还可以请出我们的老朋友——绘本,让具有艺术性的画面和感人的故事替你说出说不出口的话,替你向孩子讲述死亡吧。

◇《爷爷变成了幽灵》

讲述了爷爷死后变成幽灵来陪伴小男孩的故事,让我们学会正视亲人的去世,长存美好的记忆。

◇《一片叶子落下来》

讲述了一片叶子的四季——属于它的生命循环。


◇《风到哪里去了》

风吹向远方、波涛回归大海、黑夜与白天互相等待,男孩的一个提问,开启了一场自然界万物循环的礼赞。

除了这些,还有《爷爷没有穿西装》、《汤姆的外公去世了》、《活了100万次的猫》等绘本,也可以围绕死亡教育展开活动哦。

几个注意事项

最后,还有几个注意事项提醒各位老师和家长,清楚这些才能更顺利地进行死亡教育:

1.不用刻意掩饰悲伤

有的家长会在孩子面前“故作镇定”,但死亡本身就是悲伤的,悲伤的情感体验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的。如果你“不悲伤”,孩子反而会以为死亡是一件无所谓的事。

2.不要忌讳“死”字

就像开头的例子,有的家长忌讳“死”字,用“走了”、“睡了”、“去远方了”来解释死亡。但对孩子来说,走了何时回来?睡了何时醒来?都将成为孩子心底难以解决的困惑。

3.不要转移话题

有时我们自己情绪难以平复,没有心情和孩子做“死亡教育”,选择先转移话题“搪塞过去”,但这会让孩子觉得“死亡是一种禁忌”,产生恐惧。

村上春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今天是清明,许多孩子将要在今天直面“死亡”,这是一个好机会,不妨花点时间和孩子好好聊一聊死亡这件事。也许孩子会哭、也许你也会哭,但这不残忍,这意义非凡。

记住,我们与孩子谈论死亡,是为了让孩子尊重生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哭全球的死亡教育!每对父母都该学习
“妈妈,你会死吗?”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你以为的“爷爷奶奶式教育”
“妈妈,人为什么会死?
清明,对幼童的生死之问,你准备好了吗?
“妈妈,我不要你死”,父母如何和孩子谈死亡?需要掌握三个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