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都消失的門和墙【圖文】
 
    “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北京城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首都,它还没有长大,所以它还不会得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病。它现在只会得些孩子得的伤风感冒。可是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有案可查的。早晚有一天你们会看到北京的交通、工业污染、人口等等会有很大的问题。” ——梁思成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广东省新会县。清末著名思想家梁启超之子,著名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是林徽因,夫妻二人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

    上世纪40年代便提出成熟的城市规划概念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梁思成阅读了沙里宁的著作《城市:它的的产生、发展与衰败》,受其影响,梁思成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市镇的体系秩序》一文,指出战后中国城市发展须避蹈西方覆辙,否则,“一旦错误,百年难改,居民将受其害无穷。” 梁思成在文章中提出的对策正是“有机疏散”的概念,即将一个大都市分为许多“小市镇”或“区”,每区之内,人口相对集中,功能齐备,区与区之间,设立“绿荫地带”作为公园,并对每个区的人口和建筑面积严格限制,不使成为一个”庞大无限量的整体”。

    60年前“梁陈方案”就曾明确划分城区功能
     1950年2月,梁思成与曾在英国接受城市规划系统训练的陈占祥,提出将行政中心区安排在北京古城西侧建设的方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也就是著名的“梁陈方案”。他们所构想的北京市区,由古城区、行政中心区和商务区组成,相互以绿带隔离;各个城区之内,居住与就业相对平衡,跨区域交通被尽量减少——这正是沙里宁所理想的“半独立城区联盟”。

     “梁陈方案”的核心提议是:为疏散旧城压力,行政中心西移,在西面建立新城。新市区主要在复兴门外,长安街西端延伸到公主坟,以西郊三里河作为新的行政中心。就像城内的“三海”之于故宫一样,把钓鱼台、八一湖等组织成新的绿地和公园,同时把南面的莲花池组织到新行政中心的规划中来。
 
 
    “梁陈方案”规划设想图。 其核心内容包括:保护北京旧城中心的文物环境,在北京西郊月坛与公主坟之间的地区建设中央行政中心区,并在其南部规划了一个商业区,形成了北京多中心平衡发展的模式。

    “梁陈方案”准确预言行政中心规划不合理的恶果

    两位学者曾经预言,如果将行政中心等城市功能集中在古城区内发展,不但会损毁文化遗产,还将导致大量人口被迁往郊区居住,又不得不返回市区就业的紧张状况,“重复近来欧美大城已发现的痛苦,而需要不断耗费地用近代技术去纠正。”然而他们的建议未获采纳,预言也不幸成真。过去50多年间持续在古城之上建新城的后果是,功能过度密集的中心城区成为吸纳发展机遇的“黑洞”,城市的“大饼”越摊越大,郊区出现的若干个数十万人口的睡城更是恶化了这样的局面,城市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曾积极保护北京城墙和古建筑

    渴望以“梁陈方案”全面保卫北京旧城宣告失败后,梁思成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希望对已经不可阻止地进入了旧城的新建筑,通过规划的方式予以合理安排,尽量减少对北京旧城整体布局和文物古建筑的损坏,例如对被他称为“一串光彩耀目的中华人民的璎珞”——北京城墙。

    城墙是古城北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曾说“城市是一本石头的书”她把保护古代城墙,和学习历史的必要性相提并论。然而由于北京的行政中心选定在旧城,在旧城建行政中心,拆除“碍事”的城墙就几乎成为必然。为了保护古城墙,梁思成除了与反对者辩论外,还构想了立体环城公园的概念:“……城墙上面,平均宽度约10米以上,可以砌花池,栽植丁香、蔷薇一类的灌木,或铺些草地,种植草花,再安放些园椅。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人的纳凉有息。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

旧时的北京城中华门,现早已难觅踪迹
 
    中国仅剩4个城市有完整的城墙

    北京曾经是把城墙完整的保持到20世纪的中世纪大城市。但是最终对待北京城墙的做法几乎都是一拆了之。从1950年5月开始至50年代末,北京陆续拆除了崇文门瓮城,朝阳门城楼和箭楼,阜成门瓮城,永定门瓮城、城楼和箭楼,左安门瓮城、城楼和箭楼,右安门瓮城、城楼和箭楼,广渠门城楼和瓮城,东便门瓮城、城楼和箭楼,西便门瓮城、城楼和箭楼,以及东北角楼城台,西北角楼的箭楼和城台,西南和东南角楼的城台。进入60年代后,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为了修建地铁的需要,原本列为保护范围的西直门门楼、箭楼、瓮城、闸楼、安定门门楼、东直门门楼、东南角楼也被相继拆除。

     20世纪50年代,面对北京城内展开的大规模拆除城墙、牌楼等古建筑的活动,梁思成的建议再次无人问津。在他钟爱的城门和城墙被拆毁时,梁思成曾经说过一段著名的话:“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的一块肉,剥去一块城砖像剥去我的一层皮”。由于北京的带头示范,一时间大拆城墙的做法在全国风行一时。济南内外城的城墙几乎被拆光,南京城墙虽然没有被彻底拆除,但也被拆掉了三分之一,甚至著名的中华门城堡也差一点不能幸免。现在全国大大小小600多个城市中,尚能完整地保存城墙的只有4座城市:西安、平遥、兴城和襄樊。
   
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没能阻止北京城墙被有计划地拆除

 
    步入正题前先让我们看一眼曾经壮观但却消失的城墙(根据白塔的位置应该在北京的西南角内城墙)

    老北京城门溯源

    北京是我国历史上五个朝代建都之地,这五朝和当时对北京的称呼指的是:辽代-南京(916~1125)、金代-中都(1115~1234)、元代-大都(1279~1368)、明朝-北京(1369~1644)、清朝-京师(1645~1911)。
这些朝代修建的城池并不一致,所以城门也各不相同。
 
 
    明清的北京城,有4道城墙。中心是紫禁城,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故宫”。紫禁城的外面围着一圈更大的城墙,叫皇城,皇城的外面还有周长24里的内城城墙,内城的南半部还有外城城墙。 这四道城墙构成了完整的北京城墙系统。每道城墙都设立了不同数量的城门。
  紫禁城,又称“宫城”,里边是皇帝办公和休息的地方,是北京城的核心。高墙环绕,城高10米,厚6米多,城外有护城河,又名筒子河。城四方都有高大的城门楼,南面叫午门,北面叫神武门,东边的叫东华门,西边的叫西华门。
  皇城是围绕紫禁城修建的“皇帝之城”,城墙涂成朱红色,墙顶覆盖着黄色琉璃瓦,所谓“红墙黄瓦”就是指它。皇城的正门就是“天安门”,外大门在明代叫做“大明门”,清代改为“大清门”,民国时又改叫“中华门”,东侧的大门叫“东安门”,西侧的叫“西安门”,北边的名“北安门”,清代改叫“地安门”。
  皇城的外面修建了一圈更大的城墙,叫“内城”。它周长约24里,一共有9个城门,老北京话说的“四九城”,就是内城东西南北的四面城墙和它的九个城门。
  明代为了防止外部的侵扰,嘉靖帝下令在“内城”的外面再修筑一圈城墙,就是“外城”。外城南边修好之后,发现财政吃紧,只好停工,把已经修好的北京南面的城墙,“东折转北,接城东南角;西折转北,接城西南角”,“外城”实际上并未完工,使北京城就成了独特的”凸“字形。
历史上的北京城的城门数一共有多少?老北京人常念叨:“内九外七皇城四”;书上常常写的是:“内九外七、皇七禁城四”,具体多少个呢?实际上从清代、民国到新中国,城门的数量随时在变化,时有增加和减少。我将在以后的博文中跟大家一起探讨。
    一般认为老北京的城门包括下列32个(也有学者认为不应包括现代4门):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皇城外四门:大明门、端 门、东三座门、西三座门;
    宫城四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现代四城门: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水关门。
 
     一、西便门

西便门与内外城、角楼位置关系示意图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因蒙古骑兵数次南侵,加之城外关厢居民日渐增多,在京城四周修筑外城。后因财力不济,只修了环抱南郊的一段,设永定门等5门,使京师城垣呈“凸”字型。后与外城东北、西北两隅与内城连接处附近各辟一朝北的城门,分别称东便门、西便门。
    从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清楚西便门是坐南朝北的城楼,其与内城城墙、外城城墙、外城西北角楼、内城西南角楼之位置关系。外城墙与内城墙呈直角相接,相接处建有“八瞪眼”雕楼。
 
1890年拍摄西便门全景 可见城楼顶部、半圆形瓮城、箭楼、小桥
 
    西便门城楼为单层单歇山小式,灰筒瓦顶,四面开方门,无窗;面阔三间宽11.2米,进深一间深5.5米,高5.2米;其城台正中辟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1.2米。西便门位于外城北垣西段正中,今西便门大街北口处。
 
1920年代 西便门东水关(外城进水口,三孔铁栅,图右上可见“八瞪眼”雕楼。)
 
    嘉靖四十三年,西便门增筑径长31米的半圆形瓮城,同时在城门以东修筑一座3孔水门,使玉泉山水在附近顺利分流注入通惠河。
 
1900年拍摄 西便门瓮城和箭楼
 
    嘉靖四十三年,西便门增筑径长31米的半圆形瓮城,加固其东侧内外城连接处的城墙垛口,清代又在瓮城上修筑宽9米、高4.7米的小型箭楼。
 
 
1900,德国人拍摄 八国联军士兵在西便门城楼上耀武扬威

1921-1924年 喜仁龙摄影 由南向北看西便门城楼
 
1921-1924年 喜仁龙摄影 城楼上镶嵌着“西便门”匾额

1921-1924年 喜仁龙摄影 西便门外街道
 
1921-1924年拍摄 远望从西便门走出的驼队 近景是外城西北角楼
 
    西便门城楼、箭楼、瓮城于1952年拆除。1966年修建地铁时将附近城墙拆除。1988年市政府将紧靠城楼东侧残存的195米内城墙予以整修,命名为“明北京城城墙遗迹”,并立碑以示纪念,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二、东便门
 
    东便门是明清北京城的外城城门,其制式在四九城的城门中是最小的,但其城外的大通桥曾经大名鼎鼎。大通桥是一座集桥梁、桥闸、码头于一身的全石结构三孔拱券建筑,桥西侧设置水闸调节水位,该桥于公元1438年竣工。京杭大运河漕运船舶经通惠河直达这里,因而成为南北客货的重要通道,那时站在桥头东望,驳船穿梭,帆樯林立,两岸楼台水榭,酒肆茶馆,一派繁华水陆码头景象。

    东便门沿城墙向西不远就是外城东北角楼,该楼又称碉楼,只有朝东4个箭窗,也是连接内外城的一个建筑。碉楼向南就是北京城唯一保存下来的内城东南角楼(现在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内)。内城角楼是目前国内保存下来的最大的箭楼,它平面呈“L”形,有两个正面,每面开4层箭窗,每层14孔,其规格甚至超过正阳门箭楼(每层13孔)和其他内城箭楼(每层12孔)。

1921年拍摄的东便门全景:箭楼,城楼,瓮城


 
    北京外城东便门一带水流丰富,内外城护城河河水交互汇入通惠河,作为通惠河的起点,流向通州。为了有效地控制水流方向和水量,明清时期围绕着东便门设计了回型河道,避免多个河道入口,互相干扰;河道众多的东便门同时又是出外城的门户,所以又在河道上架设多个桥梁保证了道路的通畅。解放后城墙的拆除,改造,现代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当年东便门一带的水系关系和面貌了,诸多桥梁和闸口的名称、功能又容易让人混淆;本人结合老地图和老照片特作文来说一下东便门水系及设施。
    从城市布局来看东便门北侧的水道,本来只是外城护城河的普通水道,但现实间的东便门,却是内城北侧,西侧,外城南侧护城河水汇入通惠河的交汇之处,同时也是大名鼎鼎的通惠河的起点。所以这里一直到现在都是北京水量,水流最充裕的地方之一。东便门是位于两条东西向的河道之间,一条是东便门城楼北侧;内城东北侧护城河水经东直门,朝阳门,直接向南流下,汇聚在东南角楼东侧,这里南向和东西两侧都是闸口。东便门西侧是南向的“进水闸”;控制南北向的水流,如闸口打开,则水向南流可以进入东便门西侧的外城城墙,汇聚入内城西侧南护城河的水流。如水向东流,就是大通桥,大通桥西侧的大通闸打开,城东、北侧护城水可以直接流入通惠河。不过在清代中后期北京水流量减少,所以这两个闸通常都是关闭状态。东便门城楼及城内关厢地带的南侧还有一条河道,是内城南护城河的河水一直向东延伸,在东便门城楼东南侧拐弯向北流,穿过外城城墙,汇入通惠河,城墙可以看成是一座水关,下面有闸口。沿着通惠河继续向东,到了外城城墙东边缘,外城东北角楼下,外城南侧护城河的北流汇入通惠河,这里有一座体量略小的桥,没有闸口。

    在这些诸多的河道上有着几座多功能且规模比较大的设施。贴张图可以看到水流的走向和几个设施的分布。
 
 
     1905年左右明信片,内容是的从东城墙上拍摄的大通桥俯视照片,可以看到桥东侧的就是关厢地带,一直向东就是通往通州的大路。近景的围墙是朝阳门到东南角楼城墙下在护城河内所修的存储粮食的粮仓围墙。
 
东便门西侧的“进水闸”
 
     这个闸位于内外城城墙结合处的外城城墙下,从京师乾隆全图上看,这里是三孔闸,名字为“进水闸”;但从清末照片看都是一孔,因乾隆图出错率比较低,应该是清中后期把三孔闸改为一孔闸。清中后期,虽然漕运终止,但从东南角楼,一直到朝阳门,城墙下,护城河内侧,兴建了很多粮仓,所以进水闸一直关闭,保证了内城东侧护城河的水量,充足的水量,让这一带可以用木船作为水上的交通工具,为粮仓存取粮食。民国后期从东便门到东直门护城河水量还是四面护城河中最大的,并且还能行船。此时其他三面护城河的接近干涸了。民国以后的地图上有的标注为“北闸”有的标注为“水闸”简化了不少。
    一张大概1920年前后的明信片记载了这个东南角楼东侧的河闸,水关的面貌。
 
喜凤桥
 
    东便门南,穿过内城关厢地区,又有一座三孔砖桥,横跨在内城南护城河的东延伸河道上,这就是喜凤桥,桥为了配合河道,桥北略偏西;不是正南北方向。喜凤桥体量和大通桥一致,同是三孔,但因等级比较低,为整体砖砌,石质卷拱,桥上两侧无石柱栏板,为两道砖砌矮墙代替,卷拱非常高大,可能早年这里还能通船,因等级低,所以卷拱正中也没有镇水兽首,两侧堤岸也没有侧卧镇水兽。到清末这桥破损比较严重。民国大修过。因为地理位置略偏老照片比较少,但这桥却和大通桥同样重要,他是外城百姓想要出东便门的必经之路。民国初年京通方向铁路的修建,也影响了这个桥的交通,同时削弱了东便门交通要道的地位。后来在护城河改造时被整体拆除。很多朋友不熟悉它。但在它的桥正南有一座座南朝北的倒座小庙,却非常出名,就是“蟠桃宫”。(现在东南角楼下,还有一座人行过街桥位置接近其原始位置。)
   
    一张1900年前的照片,可以看到喜凤桥和北侧的东南角楼,左侧还能看到蟠桃宫西侧的民居院门和蟠桃宫的旗杆。
 
    雷闸口和红桥(二道桥)
 
    内城南侧护城河穿过喜凤桥,北拐,传出东便门东侧城墙,这个城墙下又一个闸口,在京师乾隆图上,叫“雷闸口”;这样的名字多来自于管理河闸的人姓雷,或者修造这个闸口的人姓雷;但到了民国后不知什么原因,这里被称为“雷震口”;这个名字过于响亮,对于这个郊野河闸来说有些不相称。改名原因不明,不排除是口碑相传出现了谬误。闸口在城墙内侧,目前还没有照片。闸口平时多是打开状态,让内城南护城河水流入通惠河。
    在雷闸口的城墙外还有一条石板路,是从东便门瓮城出发,穿过位于东便门瓮城东侧,东西向绵长的东便门关厢,在通惠河南岸,直通通州的大路。在闸口处紧贴城墙外是一座桥,连接着两侧石板路。这桥在早期民国的图上标注为“红桥”;但在各种资料中均没看到这个名字的由来。建国初的地图标注为“二道桥”实在是怀疑名字遗失,后人根据地貌简单的再命名。
    红桥三孔下部为石砌,上部靠外侧也是砖砌矮墙作为栏板,因为紧靠城墙,所以只有一侧有矮墙栏板。虽是拱桥,但卷拱整体不高,并且在桥洞之上加装了栏杆,防止有人从这里偷偷入城。在河两岸堤坝上各有一个镇水兽,和大通桥造型一样。明显的明代风格。

    雷闸口和红桥,是集闸口,水关,拱桥,一体的水利设施,这在整个北京城墙体系中也不多见。
 
民国时期的东便门城墙北侧的石板路

民国时期的二道桥侧面照片

头道桥
 
    石板路继续向东延伸,到达外城角楼,外城护城河水向北汇入通惠河的河道上,有一单孔石砌小桥。建国初的地图上标注是头道桥。因外城水道比较窄小,所以这座桥体量要比喜凤桥、大通桥、红桥小了好多。整体式石砌,卷拱上也没有镇水兽,无栏板,也是砖砌矮墙,这座桥照片不多,只有一张可以看见其局部。
 
 
 
    东便门规制较简陋,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1.2米,进深一间深5.5米,高5.2米,楼连城台通高12.2米。东便门初建时,只是作为临时的出口,并没有建箭楼。后见箭楼为乾隆时添建。
 
 
 
    清代,在瓮城上修筑了宽9米、高4.7米的小型箭楼。箭楼为单层单檐硬山式,灰筒瓦顶,单层单檐硬山小式,南背面辟过木方门,东西北三面辟箭窗,每面各二层,北面每层4孔,东西面每层2孔;城台正中辟门,外侧(北半侧)为拱券顶,内侧(南半侧)为过木方门。箭楼连城台通高10.5米。
 
 
    清代,在瓮城上修筑了宽9米、高4.7米的小型箭楼。箭楼为单层单檐硬山式,灰筒瓦顶,单层单檐硬山小式,南背面辟过木方门,东西北三面辟箭窗,每面各二层,北面每层4孔,东西面每层2孔;城台正中辟门,外侧(北半侧)为拱券顶,内侧(南半侧)为过木方门。箭楼连城台通高10.5米。
 
东便门角楼和立交桥 没有了古城的风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北京外城七门之(一)
百前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西便门:北京存留不多的一段明城墙
北京足迹《七十》:北京外七城门~左安门、广渠门、东便门。环二环北京营城建都滨水绿道。
画说北京丨外城老七门——西便门
北京古城该不该拆,海量老照片请您说说公道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