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豆浆的N个问题

最近,有条关于“喝三年豆浆得乳腺癌”的新闻引起很多人关注,也引起很多专家质疑、辟谣。目前业界的意见大多倾向于喝豆浆有助于防癌,而非致癌。论证的细节,小编上周做了一个讲座,说得比较多。

下文关于豆浆的实操性问题,解答来自刊发过的《家庭医生》杂志文章。习惯手机阅读的“杂志控”们,不妨看看。

解答的问题包括:

1.为什么说喝豆浆有助于防癌,而非致癌?

2.调配豆浆和原磨豆浆,哪个好?

3.豆浆有奶香,小心豆浆精?

4.生豆浆能直接喝吗?

5.豆浆不宜加红糖?

6.豆浆不宜冲鸡蛋?

7.豆浆、牛奶,哪样更有营养?

8.痛风(尿酸高)能不能喝豆浆?

9.泡豆子的水要倒掉吗?

10.磨豆浆剩下的豆渣怎么办?

被引用观点的专家包括(按下文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

陈小兵(河南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龚晓明(上海市第一妇婴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

王兴国(大连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辽宁营养学会副会长);

潘战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季晨阳(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乳腺外科教授);

吴万垠(广东省中医院肿瘤内科教授);

陈慧(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王旭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硕士,北京营养师俱乐部理事长,中国营养联盟副秘书长);

阮光锋(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研究人员,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

何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

卞华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陈超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关于豆浆的N个问题

1.为什么说喝豆浆有助于防癌,而非致癌?(讲座内容)

     先从一个新闻说起,估计很多人都看过,也吓到了不少人。

这条新闻大多是这样被报道的:

【女子喝3年自磨豆浆致雌性激素超数倍 查出乳房癌 】雌性激素长期偏高的女性,切记不要连续服用豆浆!宁波市中医院接诊的一位45岁女子,非常讲究养生,她买来豆浆机自磨豆浆,每天早上服用豆浆,坚持了近三年,后来体检中竟检出了乳房癌,她雌性激素是常人的几倍。

此处省略N个截图。

更有医学专家表示被朋友圈刷屏。@肿瘤专家陈小兵 (河南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称:“近日,一则消息在网上疯传,被朋友圈刷屏,一些朋友转发给我询问是否正确。这个消息大致意思就是某女士,三年来每天早上喝自磨豆浆,竟查出乳房癌。’”

陈小兵对此感到非常愤慨,“此类消息,对于医学专业人员一看就知道是谣言而从朋友圈里非医学专业朋友的反应上看,好多人竟信以为真,并且还在担心之前喝过豆浆该怎么办,眼看着谣言一时甚嚣尘上。

也有网友吐槽:“完蛋了!我妈不知在哪里看到那个新闻,女子天天喝豆浆喝成乳腺癌。 接下来一冬天我都不想有豆浆喝了。”当然会有网友表示被吓倒,“以后要少喝豆浆了嘛?汗汗汗……”

      嗯,确实比较悲催。幸好,有不少专家陆续发出质疑的声音。

“时间先后不代表因果。”龚晓明(上海市第一妇婴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说。

“胡编乱造莫过于此!喝豆浆导致乳腺癌?”王兴国(大连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辽宁营养学会副会长)坚决反对“豆浆致癌说”。

“首先要有逻辑思维,然后再要求科学证据。这样就不会被传言轻易吓倒了。”范志红(中国营养学会理事)提出要理性思考,科学求证,避免被传言吓倒。

“豆制品的植物雌激素,不等于人体雌激素。”潘战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一针见血,指出关键所在。

      小编马上查阅《家庭医生》过往刊发的相关内容,进一步确认“喝豆浆致癌”的说法依据不足,反倒是预防乳腺癌的作用明确。

“有研究显示:绝经前女性如果适量吃大豆,患乳腺癌的风险可减少50%。每周吃大豆不足一次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是吃大豆的女性的两倍。新加坡的研究表明:绝经前的女性如果每天吃55克大豆,患乳腺癌的风险最低,与吃大豆最少的女性相比,患乳腺癌风险少了一半。澳大利亚的研究认为:吃大豆的女性,与不吃大豆或者少吃大豆的女性相比,不管绝经前还是绝经后,乳腺癌发生率均显著减少。”

——指导专家:季晨阳(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乳腺外科教授)

 

“食物中的雌激素分动物性和植物性两种。植物性雌激素有双向调节作用:当人体雌激素不足时,它可起类雌激素样作用;而当雌激素过多时,它又能增加性激素蛋白的合成,使性激素与蛋白结合的量增加,从而降低性激素的血浆浓度,减弱性激素在体内的作用。大豆含有丰富的植物性雌激素,所以医生常会建议病人多吃一些豆制品。除此之外,谷类、小麦和黑米等也含有较多的植物性雌激素,乳腺癌病人都可以适当多吃。不过,如果是正在接受内分泌治疗,服用三苯氧胺的乳腺癌病人,喝豆浆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故二者不要同时服用。”

——吴万垠(广东省中医院肿瘤内科教授)

“豆制品如豆浆,含大豆异黄酮,有抗肿瘤作用,能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减少乳腺增生对乳腺癌的诱发。”

——陈慧(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于是,2015年12月14日,杂志社官方微博上出现这样一条内容:

【愉快喝豆浆】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30-50克大豆及其制品;②豆浆更有利于人体吸收;③大豆异黄酮≠人体雌激素;④大豆异黄酮对人体雌激素有双向调节作用;⑤目前科学研究认为,大豆及其制品有助于预防乳腺癌。⑥“喝豆浆得乳癌”的说法不靠谱。

不过,正如有医学专家所说,“造谣易,传谣更易,唯辟谣最难!”【愉快喝豆浆】的转发远没有那些新闻多。

呃,小编想说:辟谣不是小编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几个医学专家发几条微博、写几篇文章就能解决,更多的,需要大家一起参与,一起转发,传播正确、靠谱的医学知识,培养理性的思维方式。

对于来源不明的医学知识,转发务必格外谨慎。转发前,多找几个找相关专业(一定要找对专业人员)的人问问:这个靠谱吗?如果确认靠谱,那就转吧,这时候的转发,就会形成一种正能量。

2.调配豆浆和原磨豆浆,哪个好?

王旭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硕士,北京营养师俱乐部理事长,中国营养联盟副秘书长)认为,与没有经过营养强化的纯豆粉相比,原磨豆浆在营养价值上更胜一筹,它保留了大豆中大部分营养物质与保健成分。

他说,正规厂家生产的豆粉,调配出的豆浆会保存大部分的蛋白质,但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会有损失。如果豆粉经过营养强化,加一些大豆中含量不高的维生素与矿物质,营养会丰富一些。

阮光锋(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研究人员,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则认为,没有必要完全苛求豆浆必须现磨。“从营养角度来看,豆粉冲调和现磨豆浆不相上下,甚至可以更好。”

阮光锋解释,我国标准对豆粉中蛋白质、脂肪、糖等各项营养指标有严格规定。其中,要求不同豆粉的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18%~32%,而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通常在30%~35%之间。大豆异黄酮虽然在豆粉生产过程中会损失一些,但是损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有研究发现,相同重量的豆粉和大豆,前者的大豆异黄酮含量甚至比后者的还高一些。家庭用豆浆机在搅打及加热过程中,同样会造成大豆异黄酮的损失。

王旭峰也提醒大家,有产品是用少量的豆粉、香精和糊精等调制而成的,购买时要注意辨别。

3.豆浆有奶香,小心豆浆精?

对于没有时间自己打豆浆、冲调豆浆的上班族,很多人会选择购买商家做好的、现成的豆浆,“喝到嘴里,暖到心里”。

何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提醒,市面上,一些豆浆是由豆浆精调出来的。豆浆精和黄豆没有任何关系,它里面只有香精(香兰素)、增稠剂、糖或甜味剂。

如何区分鲜豆浆和豆浆精豆浆?

看:别买灰白色的

市面上最常见的豆浆,是黄豆打制的豆浆。好的黄豆豆浆是乳白色或淡黄色的,而用豆浆精冲出来的豆浆,颜色则呈白色或灰白色。

很多人觉得越稠的豆浆质量越好,其实不然,豆浆黏稠,有可能是加了增稠剂。

尝:别买奶香味的

鲜豆浆有豆香及豆腥味,而用豆浆精兑出的豆浆,豆味很淡,有的甚至还能尝出奶香味。这是因为豆浆精中的香兰素散发的是奶香,不是豆香。

放:别喝出现分层的

如果条件允许,豆浆买回来后,可以放一会儿再喝。好的豆浆在静置一两个小时后,只会有一点沉淀。劣质的豆浆不仅沉淀多,还会出现分层现象,甚至结块。

阮光锋(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研究人员,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也提醒消费者,路边小店、个体户自己现磨豆浆,不排除因为节约成本而采用劣质豆子,甚至根本不用豆粉,只是用一些香精等调配出豆味饮料,这样的“现磨豆浆”质量堪忧,给消费人群埋下健康隐患。

4.生豆浆能直接喝吗?

在这个问题上,营养专家们的看法高度一致:不能!豆浆必须彻底煮熟才能喝。

“现磨的生豆浆,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脂肪氧化酶、细胞凝集素等抗营养物质,不仅会影响人体吸收,且可能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不适。将豆浆煮沸之后再用小火加热数分钟,就能将其消灭。”王旭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硕士,北京营养师俱乐部理事长,中国营养联盟副秘书长)说。

煮豆浆要特别注意“假沸”现象。当生豆浆加热到约80摄氏度时,会出现大量的白色泡沫,让人误会煮熟了。其实此时的温度还不能破坏豆浆中的皂苷物质,饮用后容易中毒。引起发泡的物质为皂苷,中毒的潜伏期多在1小时左右,一般不超过5小时,主要为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

因此,煮豆浆在出现泡沫“假沸”现象后,应继续加热3~5分钟,使泡沫完全消失,彻底煮熟。没有煮熟的豆浆、生豆浆,其豆腥味通常比较明显,最好不要喝。目前尚未有喝未煮熟的豆浆中毒致死的案例报道。不要相信那些为了劝阻生喝豆浆行为而编造的耸人听闻的消息。

5.豆浆不宜加红糖?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在喝豆浆时加白糖,以避免不适应豆浆的豆腥味。然而,社会上却流传一种说法:豆浆不宜加拌红糖喝,原因是红糖的有机物会和豆浆的蛋白质结合,生成对人体有害的变性沉淀物。

对此,卞华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一语澄清,“豆浆加糖,无论白糖、红糖或者蜂蜜都可以,甚至加盐做成咸豆浆也行。”

卞华伟解释,红糖、白糖和蜂蜜都是以含双糖为主的食物,没有原则上的区别,关键是看加入的时机。

他建议,在煮豆浆的时候最好什么糖都不加,待煮好放凉准备要喝时再加。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豆浆中的蛋白质可与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能吸收的物质,导致豆浆的营养价值下降。注意,这类物质虽然不能吸收,但不是有毒物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豆浆有什么功效?
【养生】适量喝豆浆有什么益处?
大部人都会陷入的饮食误区 吃酱油会变黑?
【食疗】大豆异黄酮——纯天然雌激素
你咋还敢喝豆浆?
早晨喝豆腐脑的营养更高(第2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