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震惊】为何食品行业经销商夫妻俩集体自杀?深度揭秘不为人知的行业内幕!


今日媒体接到消息,称湖北黄山头酒业经销商魏光华夫妇双双自杀,引发快速消费品行业震惊,事情到底是怎样的。


近年来,我国白酒行业发展低迷,这是快速消费品行业都清楚的,而随着白酒行业的改革调整,发展过后带来的后遗症也逐步凸显,白酒经销商和厂商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维护,怎样求得共同发展,值得大家深思。


这是一位湖北经销商朋友在微信上发出的消息,消息中义愤填膺地指责湖北黄山头因为压货给经销商魏光华,导致其难以为继生计,除了夫妻二人每月需向银行还贷6万余元,魏光华还欠行业内融资款高达几百万,随着白酒行业的严峻,要债的、讨息的人群络绎不绝,被逼无奈情况下,魏光华夫妇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据该经销商透露,黄山头曾替魏光华的做担保,向银行贷款150万,放进其在黄山头的账上,以作为魏光华后续提货款项。但到现在,原先的300万货品滞销,150万更是分文未动。这中间,魏光华夫妻多次向黄山头要求退还银行贷款,但未得到解决,最终酿成惨案。




  魏光华生前经营“光华商贸”,又叫“玉光商贸”,是武汉地区黄山头酒业最大的两家经销商之一,还有一家叫“富华达”商贸,老板周高富与魏光华是好友。


  在魏光华下面,还有各地几家分销商,而在代理黄山头之后,他曾将分销商们卖不出去的黄山头酒大批量召回。

  代理黄山头酒之后,魏光华发现,该品牌市场难以开拓。“尤其是今年,限制三公消费以后,更卖不动了。”魏光华说,公司既不像承诺的那样,积极帮经销商开拓渠道,也不愿对滞销的货物负责。仅有的一次,公司利用渠道“帮忙”分销价值20万的货物,“从我仓库拉的货,钱也被公司全拿走了,合同约定的现金返利也不给我,只用货物抵偿。”


  “别人做酒经销发财致富,我做酒经销倾家荡产。”白酒经销商魏光华指着公司仓库里堆积如山的黄山头酒说,“这里是价值300多万的货,卖不出去,砸在手里。”


  魏光华曾回忆,2012年5月,他和其他几位有意代理黄山头酒的商户,在武汉的一家酒店,接受凯乐科技董事长朱弟雄的宴请。“上市公司老板亲自接见,我们都很激动。”魏光华说,“(朱弟雄)说得很感人:‘我是你们的服务员,你们有任何困难尽管找我们,公司为大家开绿灯’。”他说,公司还当面承诺帮经销商“建立网络”,让经销商“只管赚钱”、“当千万富翁”。


  魏光华在生前曾提供合同显示,湖北黄山头酒业公司(凯乐科技子公司)还替光华商贸做担保,向银行贷款150万,放进光华商贸在黄山头的账上,以作为光华后续提货款项。如今,原先的300万货品滞销,150万更是分文未动。为及时止损,魏光华夫妻多次向黄山头要求退还银行贷款,但未得到解决。如今,夫妻二人每月需向银行还贷6万余元。魏光华说,加上十余名工人的工资、公司的仓库租金等其他运营开支,已经难以为继。


  而如今,就是这150万贷款压得魏光华夫妇喘不过气,最终逼得夫妻双双自杀身亡。


  回头再看黄山头经销商魏光华夫妇自杀事件,不禁想,如果当初没有这150万的贷款压头,没有快速消费品(英文简称:fmcg)行业经销商与厂商之间的纷争,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可是人生没有如果,愿逝者安息。


一时间,这则消息在快速消费品行业内炸开了锅,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这则消息,甚至谴责酒企的道义,以及呼吁行业关注经销商的现状,更有甚者,还怀疑此事的真假。目前,湖北酒商圈中,纷纷发起为魏光华家人捐款的行动,以及积极操办后事。


我们的经销商、我们的企业、我们的行业到底深处什么样的现状,是否哪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金钱比生命还重要——这不仅是鄂酒之痛,更是白酒之伤。


一面之缘的感概


老实、本分,是记者对其的初步印象,当时他正有意成为黄山头的经销商。记得聊天中,当年50多岁的魏总对行业,特别是湖北市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聊行业总是愉快的,魏总也以微笑握手的方式结束了采访,只是没想到,这副带着微笑的画面却永远定格在记者的脑海之中。


随后的日子,记者也偶尔电话向魏总请教一些行业以及湖北市场的话题,魏总每次都言无不尽,但他从来没对记者抱怨过黄山头的种种,只是反问记者:『市场这么困难,其他区域的优秀经销商是怎么做的?』 至此,惨剧已经发生,愿逝者安息。


写到这里时,一位湖北的经销商朋友向记者打来电话,电话中他语气很平静,对魏总的事仅做了简短描述,更多的,他希望媒体能呼吁对经销商群体的关注,特别是脆弱的厂商关系究竟靠何种方式维系等等。最后,他强调:『魏总是个老实人,夫妻二人本本分分做生意。这件事的发生虽然意外,但也在给我们其他经销商提醒:要警惕市场的风险,要有风险评估的头脑。』


绕不开的厂商关系


魏总的惨剧背后,自然绕不开厂商关系的话题。


过去,这种压货、打款的合作方式让不少经销商苦不堪言,放不下、舍不得,却又痛不欲生。记者在行走市场时,听到经销商朋友们对酒企的抱怨,认为很多酒企是在『榨干经销商的每一滴血、愚弄经销商对企业的基本信任』


其实,在诸多诚信企业被卷进厂商的诚信危机中时,那些打着『厂商一体化』、『合作=共赢』口号的忽悠者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行业,乃至一项产业可能会因为你的『利益最大化』而毁于一旦?你们有没有发现,当行业遭遇三公消费、当厂商消费者之间的链条已经脆弱不堪时,你的商业思维带来的蝴蝶效应会让行业更加惨痛?白酒何来出头之日,又有谁还敢为这种行业卖单?


厂商关系,这个行业恒久的话题,从利益链条构建的初期,争议就未消停过。什么样的合作方式才是真正的共赢?一些诚信企业在摸索,一些努力为行业呐喊的生产者们在呼吁,但惨案还是发生了。在这个信息化爆棚的时代里,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商业出路,还有更多类似于“成都女司机被打”的事件发酵、“XX企业资金链断裂”的诚信危机,以及本次事件背后的惨案。


『库存终于压垮了经销商,也在某种意义上压垮了传统的霸王条约、打款、压货的合作方式。企业的管理者们应该引起重视,究竟是什么让你的企业,乃至白酒迟迟翻不了身?』 这是记者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一位经销商朋友对此事较为客观的点评。


警惕那些蛊惑人心的资本


『商业是残酷的,也是无情的,但还不至于赌上性命吧。黄山头之所以发生这种惨案,则是蛊惑人心的资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位湖北经销商在微信上对记者表示。


白酒行业风生水起的时候,资本就已经垂涎着这个野蛮而且暴利的行业。当白酒行业进行了深度调整期的初期,资本嗅到了抄底进入的时机。一时间,诸多资本跨入白酒行业,也有个别资本在这个调整期中离开了白酒行业,留下的净是些负债累累的企业,以及被资本玩坏的企业。


记得一位智业机构的负责人曾对记者说过:『资本的狼性可以让病垢的白酒企业有复苏的可能,但好的资本是将因地制宜的管理模式注入企业,通过资本的发酵,让企业焕然一新。不过,那些想着挣快钱的资本却并非如此,所以,在目前行业调整阶段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警惕那些蛊惑人心的资本,经销商更不要在选品时将企业背后的资本纳入选品的重要参考之一。特别是那些借上市之名,向经销商圈钱的的企业。』


我们拿什么面对消费者?


近两年来,中国酒业整体表现低迷,据记者观察,黄山头的产品线从以往的高端转向了中低端,市场开始收缩至大本营湖北、湖南,由高到低、由面到点的现状也是不少白酒企业的现状。尽管商业面前人人平等,但白酒强调的是情感属性,一款有情有义的产品,暴露出的却是诚信丧失、弄虚作假,我们拿什么面对消费者?


商业追求的利益最大化,却在中国的企业与经销商面前就变了味。那些口口声声表示要让利消费者的伪诚信企业们,你们的行为不仅在扼杀自己的产品,更是在变向破坏白酒带给消费者最真实的一面。


至此,魏总事情牵扯的背后可以说是厂与商的诚信危机,也带出了白酒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危机。当我们的消费者拿着一瓶充斥着各种符号与元素、包含着林林种种的商业味道的白酒时,这场利益的战争就没有赢家,不管是厂还是商都将为曾经的野蛮付出更为沉痛的代价。


黄山头经销商魏光华夫妇的自杀事件引发快速消费品行业深思,白酒经销商与厂商之间的关系也让大家反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山头】黄山头酒
凯乐科技:次高端酒黄山头 内涵外延大步走-2012-7-18
同花顺金融服务网
2010-2015白酒行业分析
江小白终极之问:这届年轻人有多喜欢喝白酒?
国台酒业IPO遇挫背后,“酱香白酒第二股”为何难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