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的五大需求

人生的五大需求

  我在故我需,人的生命和人的需求相互伴生。需求产生欲望,欲望是人生价值追求的源泉和基础。
人生价值就是人的一生对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所作出的贡献。
需求是人作为生命个体无可否认、无可回避的客观必然现象。较之于其他生命体,人的需求之广泛性和特殊性是猿人进化为智人再到现代人的一个基本标志,而人的需求之多面性和相关性便构成了需求层次现象。                                          
各种需要分成五个层次,依次序上升。
包括:
1.     生理需求:即生理上的需要;
2.     安全需求:即安全上的需要。;
3.     社交需求:即感情上的需要。;
4.     尊重需求:即尊重的需要。;
5.      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即自我实现的需要。。
­
在机理论模型上,每层需求还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区域。
在范围上,生理需求。分为食欲、性欲和休息、温暖等需求;安全需求分为面对大自然和面对社会的个人需求;交往需求分为亲朋之间生活交往和与别人工作、事业交往的需求;尊重需求分为来自自信心的和来自社会的、来自于自发的和来自于外界诱导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分为利己和利他的需求、一个生活阶段的需求和人生终极需求。
在程度上,生理需求分为温饱需求和享受需求;安全需求分为生活安宁需求和生命安危需求;交往需求分为沟通的需求和帮助的需求;尊重需求分为理解关爱的需求和尊严荣誉的需求;自我价值需求分为个人成就的需求、超越他人的需求和获得公众承认的需求。
生理需求是人的各种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的一种,是对生存的基本需要,也是所有动物都需要的最基本的最低维持生命的需要,包括对食物、水、住所、衣服、性、睡眠等的需要,它基本上是人的生理机能的本能需要,它是推动人的行为的最强大的动力。如果人的这种最基本的生理机能需要得不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人的生存就会很困难,他的生命就缺乏最基本的保障。
一个缺少食物、自尊和爱的人首先需求食物,只要这一需求还未得到一定的满足,他就会无视或把所有的需求都推到后面去。因为他的生命的存在缺乏最基本的保障,他就会为此而无视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
安全需求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就会产生对安全的需要,已拥有食物、住所的人开始关心他将来的食物、住所等生活必需品,他需要不断的获取食物、药品等基本生存物品和保证自己的生命、财产等不受威胁和侵犯。
­
在获得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这两个基本的、关系到人的持续生存的低层次需求后,人就会产生社交的需求,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即同人往来、进行社交、获得朋友的友谊、获得别人的爱、给予别人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被社会和团体所接纳、得到认可。
­
在与人交往的基础上,就会产生对尊重的需求。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上述五个层次需求可以归结为人最一般、最普遍、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说,任何一个没有严重精神疾患的人,在一生中都会有这几种需求。
­
五个层次需求中,生理和安全需求是低层次的需要,是人的本能的对生命延续的需求。
­
在低层次需求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前,对大多数一般人来说,很难产生高层次需求。
­
五层次需求又可以归为两大类,前两层次可以归于人的本能需求,它们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反映出人的自然属性;后三层次可以归于人的精神需求,它们是人的意识的派生,反映出人的社会属性。
古今中外,无论在原始共产主义氏族部落里还是在现代社会,无论身为官员、学者还是平民百姓,人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这个规则,只是需求的动因、标准、方式和手段因个人处境、能力以及性格、观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
低层次需求,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背景,有不同的内容和含义,对其需求满足的程度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同一个时代,大部分人的对低层次(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构成了社会平均的低层次需求水平。
个人与社会平均的低层次需求水平之间的差距过大,其满足程度过分的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会使人产生强烈的对低层次的需求。
­
在十分原始、贫困的地区,人们较为专注于第一、二层的需求,人们可以不懂得经商、不懂得文字,但却十分懂得怎样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谋生。
对大多数一般人来说,当人的低层次需求得不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他的生命的延续就缺乏最基本的保障,这很可能促使他千方百计的去寻求满足的途径,尤其是对青年男性而言,青春的血液不可能让他们安分守己的等待贫困与死亡,当社会不能给他们提供满足的途径,在看不到任何希望和前景的情况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
­
为什么前苏联、中国这样相对贫穷落后的国家首先创建社会主义?其原因原来很简单。
在前苏联,有人数众多的贫困工人。
在中国,有人数众多的贫困农民(工人也很贫困,但人数较少),不论工人还是农民,都有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当生存的基本需要得不到一定的满足时,甚至是会被饿死的情况下,参加武装暴动,开仓放粮就是他们最好的出路,尽管武装斗争十分危险,但不参加只能等死,参加尚有一线希望,为了自己和家人的一线希望,在一个有理论、有组织、有杰出人物的组织的领导下,为了明天能够吃饱穿暖,为了创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他们就会选择揭竿而起。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大都是平民造反、一呼百应,饥饿难忍的农民共同去抢粮食,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形成很大的规模。饥民本能的对生存的渴望,活下去的希望促使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参加暴力斗争。
上个世纪初,东北地区的土匪很多,当土匪当然是很危险的事情,随时可能丧失生命,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土匪?据统计,当时的情况是,平民的死亡率高于土匪,也就是说,当土匪比当平民安全,当土匪当平民更易于生存,选择当土匪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毛泽东在井冈山上那样艰苦的革命低潮时期,就十分清醒的看到了这一点,他以诗人的语言豪迈的断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什么可以燎原?因为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生活在贫困死亡线的农民!他们只能选择跟共产党进行武装斗争。
对大多数一般人来说,只会为了低层次的生存需求冒着命危险参加武装斗争,不会为了社交、尊重、自我实现去冒生命危险。
  一旦步入经济发达、安宁富裕的生活环境之后,人们会迅速提升对第三、四层的需求,并且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政治、文化和保护人类环境的诉求之中。知识可以极大拓展人需求的视野,因而在知识阶层中,表现为五种需求都较为明显,其中对第四、第五层的需求更为强烈。
在西方发达国家,同时期也产生了共产党组织,但始终没有能够通过武装起义创建社会主义,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人数众多的积极参加者。
­
任何环境下,即使最卑微、最愚笨的人都会萌发个人尊严和个人价值的需求,只是这种需求大多是潜在的、压抑的、在行为上不尽显现罢了;任何一个人在穷困潦倒、生死危亡的时候,都同样会强烈表现出对高端层次的渴望,因为人的需求里折射着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尊严。
《论语》中孔子有“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之说,意思是强调有知识教养的人应当淡泊物欲、注重道德操守。
中国自古就有“士可杀而不可辱”之说,意思是当需求不能两全时,不求生命安全但求人格尊严。
朱德、刘伯承这些旧军队的高级将领,为了理想放弃自己优越的地位,转而去打游击。
苏武牧羊的故事、叶挺将军的囚歌,用坚贞不屈的人格感动世人;董存瑞、邱少云式的英雄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承担起责任和道义;白求恩、格瓦拉式的仁人志士,宁愿抛弃财产、仕途,投入到改变人类命运的事业中。
  五个需求层面存在相互蕴含、相互依附、依次递进的关系。每一层需求都是相对存在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对同一层次需求的表述存在极大差别;在特定时刻和特定环境中,一个人、一个群体对实现某一需求的迫切程度也会明显变化,并且还会在个别方面的需求占主导地位时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抑制、缓和其它方面的需求,这些现象的存在以及成因有诸多方面的因素。
1.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或者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境地,需求的侧重点、满足感不同。  
需求是一个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东西。
平民大众在温饱和安全满足之后最需要的是社会的尊重和认同。
富翁、名人、君主在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需求极大地满足之后更侧重于安全需求和交往需求。
不幸的是当人的高层需求实现以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愿望却又处处受到了限制,甚至失去了普通人也能得到的快乐和自由。于是,有了顺治皇帝出家、温莎公爵为了辛普森夫人舍弃王位,以及国王羡慕躺在路边晒太阳的农夫和戴安娜王妃宫外恋情的真实故事。
2.人的需求存在着特定的依附性,必然受到身边环境的感染。
几千年来,各民族文明的孕育、繁衍汇聚成世界文明。文明发展的过程和阶段是相似的、起源和趋势是相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相近的,但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时期、不同的文化传统下的人,需求的诉求方法和特点却有显著的差异和偏好。
需求的特点及方式孕育了不同的人文景观,包括我们所说的内陆文化、海洋文化、土著文化等等,也包括差别迥异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3.个体需求的实现依赖于群体和社会。
由于人存在多层次需求,使人们结成族群、教派、国家,才结成形形色色的集团、组织、经济体、生活圈,才引发了人类阶级、阶层的矛盾冲突;正是在人类社会组织中,人的各层次需求才愈发显现出来。
人的需求及其矛盾促使了私有制和国家产生、推动了社会演变,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和商业价值的建立,激发了人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
随着世界文明的进步,消灭贫困,缩小各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实现需求的差距,实现人与人之间需求相对的公正、公平,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有待于人类用智慧去解决。
4.人的需求总是处于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
一个人即使实现了既定的生存需求,进而实现了自我追求的既定目标也往往并不满足,以至于正直的人奋斗不止,贪婪的人欲壑难填。于是,古今中外总会涌现一代又一代英雄豪杰,也总是出现一批又一批贪官污吏。
5.人的生理需求要自觉向精神需求过渡。
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会同时衬托出高层面的精神需求,常言称之为“生命的火花”。精神的存在需要生命的承载,而此时的生命的存续何尝不需要精神的支撑呢?
比如:奥运健儿勇于向金牌和世界纪录发起冲击,目的在于报效祖国和“超越自我”。如今竞技体育考验的绝不仅仅是体能,意志和心理素质所经受的考验往往来的更为残酷,而奖牌正是胜者获得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标志。
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6.人本身就是一个灵与肉的结合体。每当物质需求获得新的满足,人便会关注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每当精神需求达到新的境界,人便会调整物质需求的结构。
7.需求是一种连贯现象,从低的一端向高端延伸。
8、每一个需求都可以是多层因素的组合。
人的任何一个行为或动机都可能不为单纯满足某一个心理需求,往往是多项动机的权衡或多种满足相结合的价值取向最大化;一个动机的产生又可能是多层次需求的组合。当人们打算添置一辆私家轿车的时候,既要注重品牌、又要比较价格;既要考虑舒适,还要考虑安全、实用、美观等等。实际上,在谋划的过程中已经包含了基本生活之需、安全之需、交往之需和尊重之需。这类生活现象十分普遍,甚至让人习以为常,这恰恰反映出人在实现需求的过程中复杂的思维动机和必须随时面对的选择;反映出人在具体需求之中生理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交互作用。
9.需求的意识包括欲望属于心理范畴,需求的实现过程属于行为范畴,两者密切联系在一起。
总之,所谓人的需求层次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架构问题。
生存与发展是人及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相对于这个目的,安全是基础,交往是条件,尊重是保障。这些层次交织一起,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相对和谐的需求层次体系。
­
需求原本是人类温和的天性,并无善恶之分,孔子有曰“食色性也”,西方文化称之天赋人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常言“哀莫大于心死”,这是因为需求乃是人身心成长的动力。但是,需求的力度却是个人难以把握或不情愿把握的。
需求的动机只要向上移一步便会形成欲望。当基本需求不能满足时,人会产生欲望;当基本需求意识受到外部鼓励或刺激时,人也会产生欲望。欲望虽然都具有针对性,但更是理性较难以操纵的东西,它好像是理智“保姆”身边“淘气的孩子”,经常促使人用行为的“不安分”来打破自己曾经平衡的某些需求,以至于总是造成每一个人自身需求的相对平衡而绝对的不平衡。
由于需求具有这种特征,社会便要在维系、容许、甚至宽容个人欲望的同时,要求每个人在利益追逐行为的起点和规则上应当是公平的。
­
当一个社会生活在低层次需求的人数较多时,这个社会就会动荡不安。
当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数占人口的多数时,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就会必然发生。
­
对大面积的生活在贫困线上的人们,理性的社会应当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尽可能的使他们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培养高层次需要,这是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进步发展、是文明和谐社会的标志和象征。
­
现代社会文明突出强调:不能由一部分人来划定另一部分人的需求标准,更不能因人的地位、阶层而被限定和剥夺其合理、合法的需求;在公民基本权利面前,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由于地位卑微或生理缺陷而受到歧视,弱者的需求、特殊群体的利益必须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关心扶助。
­
当欲望在正义、理性的引导下成为群体共同行为,就是社会变革的动力。反之,欲望同愚昧、恶习结合,便会引发对道德的践踏和对法律的蔑视;欲望同野蛮、强暴结合,就会让“人类原恶”走出樊笼,以至于成为毁坏社会文明的元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的需求层次理论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你在第几层?
有感于马斯洛的“人生需求五层次理论”
心理知识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十一马斯洛需求层次
趣学理论——从幼到老,我们为啥越大越不快活?马斯洛需求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