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训师精彩表达的五个诀窍



听众跟读者不一样,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艰涩的语句,无法通过查字典或再看演说者的文字来发现一些词的意思。因而演说中的词必须简单、明了、易懂,并避免产生误解的可能,培训师需要注意尽量使自己的语言清晰,准确,易懂。

在这一点上,培训师可以通过使用通俗的字眼、表达口语化、具体可感的字眼、消除混淆……方法来实现。


为了实现语言表达的清晰易懂,我们可以注意五个方面:


1.简单化


例一:

美国的莱特(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是人类航空史上的杰出开拓者。他们于19031217日,成功地驾驶着动力飞机飞上了蓝天。不久,兄弟两个去欧洲旅行,

在法国一次酒会上,各界名人聚集一堂,主人再三邀请他们演说。威尔伯·莱特站起身说:据我所知,鸟类中会说话的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仅此只这一句话的演说,十分含蓄,余味深长。


例二: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美国某记者心怀叵测地向周恩来总理发问:总理阁下,中国的路明明是人走的,为什么称它为马路?

总理不假思索,诙谐地答道: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路啊,按照中国的习惯,简称为马路

这个记者一时语塞,但心犹不甘,停了一会儿仍以挑衅的口吻说:我们美国人总爱仰着头走路,中国人为什么喜欢低着头呢?

总理看了这个记者,然后以外交家的风度,不紧不慢地说:这有什么奇怪?我们走的是上坡路啊,当然要低着头。你们走下坡路可就不一样啦。


例三:

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8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88……”

周总理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我国建设成就。这位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嘲笑中国穷,实力差,国库空虚;一个是想刺探中国的经济情报。周总理在高级外交场合,同样显示出机智过人的幽默风度,让人折服。

演说的时候,所用语言应该简洁活泼。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的坐、站、行、睡可以这样表述:坐如种,站如松,行如风,睡如虫!

如果一两个词就可以解决,那就不要去堆砌大量词藻,防止啰嗦,或者因辞害意。要避免使用松软无力的词组,让培训师的想法确切地表达出来。从心理学上来讲,我们的注意力具有一定的广度,即在某一刻只能注意有限的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使听众在过量的信息中产生混淆。


2.通俗化


培训的目的是要向听众传达信息,所以,首先要能让听众听得懂。如果使用的语言讲出来谁也听不懂,那么,这个培训就失去了听众,因而也就失去了其作用、意义和价值。因此,培训师所用的语词要力求通俗易懂。如果所讲的内容有听众所不熟悉的专业内容,就更应注意这一点。即使是就技术主题演说时,也许培训师不能够回避一些专业的不常用的字眼,那么至少也可以让技术用语保持在最低限度以内,并且明确说明听众可能无法明白的那些词的定义。

例如:有作者在《新闻与文学的区别》的文章中是这样写的:新闻是健美比赛中的运动员,尽量要少着装,以突出体格的强健。文学是台上的舞蹈演员,必须借助服装灯光,以表现美的韵律、韵味。新闻是删繁就简三秋树,文学是花簇锦绣满园春这段话用形象生动的比喻通俗化了术语。

比如,有人在介绍孤雌生殖杂交油菜时,拟人化地打了个比方:孤雌生殖杂交油菜,通俗说来,就是没有外祖父的油菜。短短一句话,既形象又准确。又如毛泽东1948115日为新华社写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一文,曾这样精彩地形容过我军在江淮河汉区域的发展: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用树木形容部队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形象生动,也避免了枯燥的数字,甚至是当年应该保密的数字。

总之,要想办法,把最专业化的主题变成清晰通俗的的语言,尽量地使语言容易被听懂和吸收。要知道,如果听众不能明白你的意思,那么,对于他们来说,你的演说就毫无意义,没有回应,没有效果,所做的一切就等于零。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通俗的语言并不等于放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尤其是对于专业领域的内容。


3.口语化


演说是使用口头表述的,因此演说内容表达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要直接应用于口头表述,说的东西就要使用口语化语言。


1)口语化有几个途径


途径一:避免使用单音节词

书面语中的单音节词在口语里都要变双音节词,比如,书面语,口语表述就要用并且则用口语若是


途径二:避免使用文言词变白话词

书面语中的文言词在口语里要变成白话词。例如,有这么一篇演说稿:教育历来被视为一片未加污染的绿洲,如果说出去就有两个地方要变动一下,教育历来被人认为是一片没有受到污染的绿洲,显然第二句效果好些,这就是说,第一要把单音词变多音词,第二要把文言变白话,有的书面语良久,口语就只能说很久


途径三:标点符号口语化

书面语停顿靠标点,口语靠情感的处理、靠语气的变化。把书面的停顿变成口语的停顿,书面的停顿靠标点符号,口语的停顿靠词与词(组)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间歇的时间来表现,而且,远远多于书面语停顿的时间。

为了方便聆听,有些标点符号还要用文字代替,如顿号改为,破折号改为,引号表示否定时加所谓,括号补充另用文字说明等。

途径四:避免误解

不要使用同音不同义或易混淆的词语,不要随便用简略语,以避免可能造成的误解,如务要勿要就可能使听众造成误解,此时可以选择使用不要


2)口语表达


口头语言表达是培训师思想观点、学识理念等的直接体现。培训师要有效地开展培训活动,必须善于运用口头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传播信息。这就要求培训师掌握口头语言表达的规律和技巧,努力做到善说与会讲。

讲究口头语言技巧,实际上就是强调培训师口头语言的五性


一是针对性

培训师运用口头语言应当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引人入胜的话题、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培训师讲话时所身临的不同场景对口头语言表达是有不同要求的,采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一定要符合具体场景的要求,否则,就可能闹出笑话。


二是多样性

培训师口头语言技巧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如幽默法、委婉法、暗示法、模糊法等。而且,每一种具体方法又有多种使用类型。模糊法就分为宽泛式、回避式和选择式三种类型。

宽泛式是用含义宽泛、富有弹性的口头语言传递主要信息;回避式是用不明确的口头语言避开确指性内容;选择式是用具有选择性的口头语言来表达不确定的行为。


三是恰当性

在培训活动中,培训师经常需要对听众提出建议或劝告,注意口头语言措辞的恰当性很有必要。一般来说,许多培训师的建议或劝告用词比较直接,常常是应该不应该不要一类词,在关系密切的人之间更是如此。可这在老百姓看来未免太武断,也太多教训味了。为了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培训师对普通群众提建议或劝告,措辞应更加委婉。


四是情感性

情感是有声语言表达的核心支柱。所谓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映。有声语言始终伴随着情感。在有声语言表达中,声音靠气息的支撑,情感是气息的动力,气随情动。培训师的口头语言应当具有很强的情感性,因为不具有情感性的语言不具备感染力和鼓动力。

培训师口头语言的情感性还要与思想性紧密结合,空洞的不具有内容和思想的情感性语言也是不能打动公众的。情感性的口头语言应该真诚、质朴,切忌渲染和夸张。


五是丰富性

对公众吸引力强的培训师口头语言具有丰富性。

首先,词汇丰富。

培训师口头语言要力求运用描绘性的、富有表现力的、准确而生动的词汇,娴熟使用专业词汇、成语、俗语,这样才能激发公众的热情,唤起公众的想象,并得到公众的信赖。

其次,句式丰富。

为了加强口头语言表述效果,培训师口头用语应注意句式的变化,可用单句,也可用复句;可用陈述句,也可用感叹句;可长短句交错,也可倒装、前置。句法参差有致,听起来就自然和谐。

再次,修辞丰富。

培训师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增强口头语言的形象性。贴切的比喻能启发别人的联想;精当的设问、反问能造成悬念;气势流畅的排比能激发公众感情的波澜;适时的反复和强调能加深他人的印象。

最后,节奏丰富。

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语音,能给公众以美的享受。培训师与公众对话或发表演说,应当注意音量、音质、音色的变化,有时舒缓徐慢,有时高亢激奋,有时停顿间歇,有时一泻千里,这样才能牵动公众思绪,扣击公众心弦。


4.具体词


具体词指表示可以感觉得到的具体物体的词。

具体可感的字眼,是指表示可感触到的物体的具体词,比如鲜花图书鼻子白云等都是具体词。这些词跟抽象词不一样,抽象词指称普遍的概念、品质或性质。比如科技落后艺术等都是抽象词。


例一: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

这是雷锋日记里的一段话,它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都要发挥最大的潜能,做出最大的贡献!其实,奉献对于任何一个人都不苛刻,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材,不妨做一棵小草为青春献上一丝新绿;不能像海洋用宽阔的胸怀拥抱百川,又怎么不可以是一条小溪为孕育我们的土地捧上甘露。


例二: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选自鲁迅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

使用具体的词语,可以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把握,且避免枯燥感的产生。培训师在演说时应该选用具体的语言,有的培训师对这个技巧并不知道,有的虽然知道但并没有引起重视。


5.幽默性


2003年我接到盖茨秘书打来的电话,她说盖茨要在2月几号来中国,我大吃一惊,也很惊喜,你们知道吗,我在中国当微软总裁,副总理谁都可以见,就是江主席见不着,盖茨来中国会和江主席见面,我高兴的不是盖茨来中国,是我可以见着江主席了。(台下狂笑)

但算了一下,那一天正好是大年初三,和江主席见面可能有麻烦。我就告诉秘书说不行,那天大年初三盖茨不能来。你们知道有种人地位不高,但权力很大,(全场笑)秘书很生气说你竟然敢说不,你可知道盖茨的行程都是一年前安排好的。(台下一片惊讶声)是,我知道,可是那天来会有麻烦,会面不会顺利。你自己跟盖茨谈吧。我就打电话给盖茨,告诉他那天不能来中国,他很惊讶,说你可知道我的行程都是一年前安排好的。你们知道盖茨脾气很大,不是,应该说他是很有个性的一个人。(台下狂笑,暗指他脾气很大)。

我说,我知道,你的行程是一年前安排好的,可是中国的春节是5000年前就安排好的。(全场鼓掌)盖茨更惊讶了。你想想美国人听到5000年是什么概念,盖茨得惊讶成什么样。(台下一片笑声)就这样盖茨同意改了行程。后来盖茨来中国,我到首都国际机场迎接的时候,盖茨见着我第一句话就是,你好大胆,这是我进入微软36年来第一次改行程。我说你不是输给了我,你是输给了中国5000年的文化。你看这样说,立马抬高了老板的地位,和5000年挂上了钩。(笑声掌声起)(选自唐骏在中小小企业交流会上的演说记录《劝盖茨改行程》)

在多种多样的演说中,幽默可算其中极有情趣的一种。一个演说者能在演说时赢得笑声,不仅是自己演说技巧十分成熟的表现,更能给本人和听众双方都留下愉快美好的回忆。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是好幽默的,他在某市的一次演说中,开头即说我今天给大家谈六个问题,接着,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井井有条地谈下去。谈完第五个问题,他发现离散会的时间不多了,于是他提高嗓门,一本正经地说:第六,散会。听众起初一愣,不久就欢快地鼓起掌来。

老舍在这里运用的就是一种平地起波澜的造势艺术,打破了正常的演说内容,从而出乎听众的意料,收到了幽默的效果。

在延安的一次演说会上,当演说快结束时,毛泽东掏出一盒香烟,用手指在里面慢慢地摸,但掏了半天也不见掏出一支烟来,显然是抽光了。有关人员十分着急,因为毛泽东烟瘾很大,于是有人立即动身去取烟。毛泽东一边讲,一边继续摸着烟盒,好一会,他笑嘻嘻地掏出仅有的一支烟,夹在手指上举起来,对着大家说:最后一条!

这个最后一条,毛泽东的话是最后一个问题,又是最后一支烟。一语双关,妙趣横生,全场大笑,听众们的一点疲劳和倦意也在笑声中一扫而光了。


来源:互联网∣如有版权问题请原作者与我们取得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使你的讲话更精彩?| 怎样使你的讲话更生动?(五)
第50节:说话演讲好口才(50)
如何理解演讲的口语表达艺术1
演讲时眼神的技巧及一些演讲相关知识-思训家
三步循环训练法助你口吐莲花
3-6岁幼儿口头语言的习得 - 开心就好!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