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昆明仅存的六十军抗战女兵赵凤稚(图)
91岁的赵凤稚老人讲述自己参加滇军六十军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的经历。记者高伟/摄
赵凤稚与老战友的合影,如今这些故友已一个个离去。记者高伟/摄
上两期“口述”栏目,“抗战女兵烽火录”引领我们顺着段毅贤老人两位女儿的回忆及其本人的亲笔记述,部分再现了老人当年在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中度过的峥嵘岁月,也部分再现了那段烽火历史。
随着段毅贤老人于今年年初的逝去,当年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的60名成员,在昆明已仅剩下赵凤稚老人了。
赵凤稚老人现在也已91岁高龄,与段毅贤老人一样,当年同为昆华女中学生,而后又一道参加了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自然,老人们当年的故事存有诸多交集,但对于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尚有不同的体察视角与感受,更何况她们当年的历程亦并非全然同出一辙,中间存有诸多差别。何况,相同的经历,通过不同人的回忆讲述,亦可作为彼此对照,更有利于还原历史。
虽已过鲐背之年,但当再次回首那段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时,当年的许多场景却似历历在目,正如赵凤稚老人在多年后于回忆笔记中所写的那样:“永远忘不了。”本期“口述”,我们将紧跟赵凤稚老人的追忆,继续展现当年六十军女兵的烽火抗战路。
从女孩要裹小脚的封建家庭艰难走出
赵凤稚1921年出生于一个“在昆明市里有名气的大家庭”。虽说当时辛亥革命已过去10年之久,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也已随之土崩瓦解,但封建余毒此时肯定不可能被真正剔除,新的社会观念亦不可能全面惠及中国所有的家庭。
提起自己的家庭出身,老人予以认定的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封建,“我们家是一个封建得不得了的家庭。最封建的就是重男轻女——女娃娃不能到外边去读书。我们家(族)里的姐姐们,她们都没有到过官办的学校去上过学。那时候——我们小的时候,就是请一个老先生在家里读《三字经》、《女儿经》……《三字经》当然大家都晓得了,但《女儿经》可能现在没有(多少)人知道了。”说着老人便随口背了一段:“女儿经,仔细听,早早起,出闺门,烧茶汤,敬双亲……父母骂,莫作声,哥嫂前,请教训。”背完了,老人连连感叹:“这些是多么的封建!”“我的堂姐她们都还要裹小脚,不能到外面去。提起这些东西呢,都是封建得不得了!”
赵凤稚则在八九岁的时候开始念书,“我的父亲比他那些哥哥思想要开通一点,而我的母亲在结婚之前也是念过书的,所以我们家就算是比较特殊的了,我们被准许去上学。”但是允许女孩子念书这一做法,在这个家族里整体上是得不到支持的,由此也就可以想象之后赵凤稚参加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并随军北上抗日时会遭遇到何等的阻力了。
1937年,已念到昆华女中的赵凤稚16岁,正是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女。 91岁高龄的老人回想起这些,仍满是骄傲与自豪,“那个时候,能够上中学,尤其是上到昆华女中,一般的娃娃是考不起、上不起的”。
当时在昆明,昆华女中绝对可以称得上赫赫有名,它是一所涵盖附小、初中到高中的省立一贯制学校。而这所学校正是赵凤稚家国观念生长的关键之所在。
学校里的活动积极分子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是时,在东北展开对日抗战的马占山的英雄形象已深深印入远在西南昆明的一个叫作赵凤稚的小姑娘的脑中,并且时至今日——80多年过去了,那轮廓仍未磨灭、十分清晰,“他穿着大衣,戴着大棉帽。当时,他便在东北发起了对日本人的抵抗,我就对他很崇拜。”
中学时期的赵凤稚是一个活动积极分子,“学校里的活动,我都参加。从‘九一八’事变之后,就有一些关于抗日的活动宣传了,而我很痛恨日本人,所以在这个时候,我就经常参加到街上和农村去唱歌、宣传抗日救国的活动”。
关于这一段“活动生涯”,从老人多年后的回忆笔记亦能予以佐证:“我当时是在昆华女中读初中,由于爱国的激情,我参加了民众歌咏团、女中歌咏团、学生抗敌后援会等组织,经常到农村唱歌、演剧宣传抗日救国。”根据老人的介绍,当时影响力较大的学生活动团体“学生抗敌后援会”并不仅仅限于昆华女中,它是属于全省范围的团体,作为当时后援会负责人的高中生唐登明,据说在日后成为了云南政府要员。
对于“活动积极分子”赵凤稚那并不“安分守己”的学生生活,家里人却一直被蒙在鼓里,并不知情。
赵凤稚与老战友的合影。记者高伟/摄
自费参加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要求对日作战的呼声鼎沸,在云南、昆明也不例外。当年8月,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表明抗日之决定,并宣布将在较短时间内组编军队出滇抗日。9月10日,新组编、由卢汉任军长的滇军六十军就在昆明誓师出发。这便是云南的第一支抗日部队。
六十军出征北上后,云南的其他团体,尤其是抗敌后援会亦不落后,昆华女中学生的表现又一次宣示了“巾帼不让须眉”。老人回忆道:“我们昆华女中的学生第一个到省政府去请愿。开始还只是一些学校里面的学生,可后来就跟上了好多妇女,一起上五华山(省政府所在地)去请愿,要求去支持抗日、打日本。”
据已公开报道的资料显示,当时龙云在光复楼前接见了游行队伍,对大家的爱国行动予以肯定及支持,表示学生们奋起爱国、准备投笔从戎的精神十分可嘉。但由于省政府派遣了第六十军开赴前线,而筹措军费十分困难,所以尚难予以资助女学生们的抗日活动。同时希望大家先自助组织起来,政府再在军事、医护训练等方面予以协助支持。待到前线需要时,即可开拔,参与战地抗日工作。
在龙云的夫人、昆华女中教师顾映秋的支持下,“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成立了,其团员以昆华女中学生、学生抗战后援会成员为主。但政府并无对服务团的经费支持,所以随后在西山进行的集体训练生活中,住宿、伙食等费用均需团员自行承担。
团员们的西山集训生活持续了一个月。而家里人同样不知道赵凤稚的这一系列举动背后的真正目的。“这些事情,对家里我都是瞒着的。我就告诉家里人说学校里面有这个活动,要我们去参加、要我们去做,我们家里的人又没有消息来源,所以他们也就没管——因为家人觉得学校里组织的活动,当然应该参加了。”
瞒着家人奔赴抗日战场
经过体格检查,最终服务团由60名团员组成。“有很多人都没能参加进来。60个人当中,最小的只有十五六岁——跟我差不多,更多的是二十一二岁的,最大的也不超过二十五岁。”
在西山的集训内容包括爬山、习武、军事练操,学习救护知识、练习讲演、教唱抗战歌曲、排练街头剧等等。期间,团员们推举了负责人,其中团长徐汉君,副团长胡廷璧,第一区队长吴秉坤,第二区队长宋志飞(原名宋敏慧,参军后改名宋志飞),第三区队长姚仙名。
差不多一个月后,战地服务团接到了来自云南省政府的消息:顷接六十军卢汉军长来电,要战地服务团到前方工作,希准备出发。
经过再次的体格检查合格,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团员们换上戎装,准备好一众行军什物,整装待发。
据赵凤稚老人回忆,在临行上车时,有6人因家人阻挠,以致不能成行,而她则再一次成功地瞒过了家人。战地服务团在抵达贵阳后,又接收了陈琼芬、彭明绪、孟昭文、毛士珍、张丽芬等6名贵阳市女中的学生(志愿),使得服务团依然保持了60人的规模。(口述:赵凤稚   撰稿:记者李一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战中的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
113岁高龄抗战老兵军事生涯惊艳四座,讲了一个故事让人百感交集
看一看抗战时期最有名的七大女将军,都有谁?|军统|军衔|少将
78岁陕西老太赴云南拜祭抗日牺牲74年父亲
南洋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
【上饶抗战】抗日烽火中的上饶(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