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注意!草莓定植后,这两种病最容易要它的命
userphoto

2019.09.12

关注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和草莓炭疽病均是现阶段易发生病害,且常混合发生,两者部分发病症状相似,生产中常常难以区分,造成很大损失。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

1.染病症状

主要侵害根部,常见有急性萎凋型和慢性萎缩型两种,现阶段易发生慢性型红中柱根腐病。染病植株呈矮化萎缩状,下部老叶叶缘变紫红色或紫褐色,逐渐向上扩展,全株萎蔫或枯死。检视根部可见根系由幼根先端或中部变成褐色或黑褐色腐朽,继而扩展到根颈,病株易拔起,剖开主根,中心柱变为赤褐色。

定植后在新生的不定根上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不定根的中间部位表皮坏死,形成1-5厘米长红褐色至黑褐色梭形长斑,病部不凹陷,病健交界明显,严重时,病根木质部及根部坏死褐变,整条根干枯,地上部叶片变黄或萎蔫,最后全株枯死。

2.发病规律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是由一种疫霉菌引起的病害,该菌只侵染草莓。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存活,由病土、病苗、农具等传播,且常随灌水蔓延。土壤温度低、湿度高易发病,地温6-10℃是发病适温,属于低温域病害,地温高于25℃,即使湿度高亦发病较少。

3.防治方法

生产上严禁大水漫灌,对染病植株及时挖除,在病穴内撒石灰消毒,对所有植株灌根,可用5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恶霉·甲霜水剂10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700倍液等药剂灌根,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草莓炭疽病

1.染病症状

定植前期易发病,现阶段可为害叶柄、叶片、茎,染病后会造成局部病斑或全株萎蔫枯死,茎叶上病斑一般长3-7毫米,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稍凹陷。病斑包围叶柄或匍匐茎1周时,病斑以上部分枯死。湿润条件下病斑上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堆,有时叶和叶柄上产生污斑状病斑。切开枯死病株茎基部或根部观察,从外侧向内部变褐,维管束并不变色。

整株萎蔫型病株在发病初期只有1-2片幼叶白天萎蔫下垂,傍晚恢复,但几天后即枯死,无病新叶保持绿色不畸形,枯死株茎部由外到内逐渐变成褐色,维管束不变色。

2.发病规律

炭疽病菌侵染最适气温为28℃-32℃,湿度较高时宜发病,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病菌。高温下炭疽病传播迅速,在连续阴雨、栽植过密、氮肥过量植株柔弱、通风不良时易发病,可在短时期内暴发并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3.防治方法

植株不宜过密,氮肥不宜过量,施足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清除病残物,化学防治可用25%吡唑醚菌酯2000倍,或60%吡唑·代森锰锌1000倍,或50%咪鲜胺800倍。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红中柱根腐病和炭疽病都在湿度较大时易发病,生产上要掌握大棚排风除湿管理技术,如发现病株及时清除,用药防治。炭疽病和红中柱根腐病常混合发生,随着温度降低红中柱根腐病发病情况较多,现阶段进行劈叶等农事操作时也要注意尽量减少伤口及时喷嘧菌酯1500倍液或其他杀菌剂,防止病菌侵染。病情轻时可先控制浇水,增施含腐殖酸类肥料,增加透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草莓高清病害图谱(防控)②枯萎病 病毒病 炭疽病 线虫病 褐斑病 红中柱根腐病 细菌性叶斑病
草莓为什么枯亡?四种病害所致,注意区分
草莓炭疽病和(茎腐病红心根腐病草腐病)(黄萎病)(青枯病)的区别
草莓死棵什么原因,怎么办?
红中柱根腐病、炭疽病导致草莓死苗的重要病害!怎样做好防治
草莓育苗期炭疽病、红中柱根腐病的发生与预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