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姿多彩的月亮文化》语文综合性教学设计
  案例背景:
     小学中年级段学习的人教版实验教材,每册都结合单元专题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但这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从中再生发出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在学习三年级下册18课《月球之谜》一文时,我抓住“谜”这个字入手,问学生:“月球从哪儿来?它上面有什么东西?”一语激起千层浪,教室立刻炸开了锅,学生们带着好奇心学完本课后,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只是大体了解了月球的有关知识,其实,月亮有着非常浓厚的文化色彩。古往今来,留下了许多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还有人们的无数探索。结合这节课,我们来开展一次有关月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好吗?”学生们手舞足蹈,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接着,我和学生一起确定了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多姿多彩的月亮文化”,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划分了三个活动小组,分别是是:“月之传说”小组、“月之诗文”小组和“月之畅想”小组,并且制定了各自的活动方案,做好了分工。
    一、活动准备
    1、 学生自行收集关于月的亮诗、词、文,传说、图片等。
    2、 每人将所收集资料装在资料袋里,带到班里交换、欣赏,互通有无,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再次丰富和整理。
    3、 把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办手抄报、资料图片展览、黑板报专刊等。
    4、对活动主持人进行必要的培训,装饰黑板,布置教室。
    二、活动时间:
    课内课外共两周,课内四课时,第一课时与信息课融合,第二课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融合,第三课时为展示活动课,第四课时为写作训练课。
    第三课时:展示活动课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地搜集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古诗、成语,感受古代文化,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
    2、在整理资料中感受深厚的文化魅力,能够交流自己的所得,并能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整体发展。
    二、教学过程
    (课前放《明月几时有》的音乐,营造一种浪漫的气氛)
    师:月亮是神秘、浪漫、美好的象征。时圆时缺的月亮总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文人墨客用尽词汇去描绘她、赞美她,同学们也有浓厚的兴趣,在课下分组搜集了许多与月亮有关的文化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探究成果和自己的风采好吗?
    (一) “月之神话”小组首先汇报。
    小主持人:如水的月亮带给人美妙的意境,缠绵的情思不仅是因为它的皎洁、无暇,还来自它悠远的传说,我们小组的同学经过上网,去图书馆、书店,访问老人的方式查到了一些关于月亮的传说及故事,下面就请我们小组的同学,把这些神话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屏幕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花木扶疏,茅舍竹篱,炊烟袅袅,《月光曲》轻柔的旋律缓缓流淌……伴随学生声情并茂地讲述,一副一副的PPT画面随着故事情节不停地变换。)
    生1: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生2:同学们,每当我们仰望一轮明月,是不是可以看见月亮中有些阴影啊?传说那是吴刚在伐桂。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神桂不仅高大,而且能自己愈合斧伤。……
    生3:讲了“蟾蜍蚀月”神话传说。
    生4:讲了“灰飞轮阙”的神话传说。
    接着我补充了玉兔的故事,告诉同学们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还有很多。
   师:你们让月亮借着美丽的神话传说,飞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窝!
    设计意图:通过收集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和讲述故事,在听、讲故事中体验到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引发对“月亮文化”的探究兴趣和关注。同时意在培养学生说、听的能力。
    (二)“月之诗文”小组汇报
    小主持人: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文人墨客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写下了无数的诗篇,下面请我们小组同学跟大家一起分享苏轼的《水调歌头》。组长领诵,其他小组成员集体诵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主持人:除此之处,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们还了解、积累了好多关于描写、赞美月亮的诗句,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们小组还安排了“诗文接力”活动。规则:每小组派两名同学参加,我出上句,你接下句,失败了则求助于小组内其他的同学,决出“诗文最棒小组”。
    冬阳:举头望明月,      齐:低头思故乡。(很得意,忘了是小组比赛)
    冬阳:露从今夜起,      齐:月是故乡明。(更加兴奋)
    冬阳:春风又绿江南岸,  齐:明月何时照我还。(声音更大)
    冬阳:小时不识月,      齐:呼作白玉盘!(脸涨得通红)
    ……
    师:哈,看来我们四个小组都可以获得“诗文最棒小组”的桂冠!你们不但会背诵《古诗八十首》中的诗文,连我们课后的月亮名句也提前背下来了!这次没有分出高低,建议“月之诗文”小组的同学课下扩大月亮诗文的寻找范围,给同们来点难度。
    主持人:我们小组不仅找到了写月的诗,还找到了许多写月的成语,大家敢挑战吗?
    花前——月下、风花——雪月、日新——月异、花好——月圆、披星——戴月……
    学生边说我边在大屏幕上打出成语。然后集体背诵,积累了成语。
    设计意图:让大家从描绘月亮的诗词中想象、体味、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同时还积累了语言。整个环节趣味盎然,是整节课最开心的环节。
    (三)“月之畅想”小组汇报
    “月之畅想”小组的同学在微机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网页,大屏幕展示自己制作的网页并配以解说:第一个登月的人、各国的登月尝试、月球的十大谜团。
    设计意图:丰富科学知识,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科学探求精神。还培养了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学会筛选整合信息,并进行创新性加工的能力,同时交际能力也得以提高。
    (四)“我心中的月亮,我心中的诗”
    教师推荐美文:
    冰心《寄小读者十二》中,“静美的月亮,自然是母亲了……”《月光曲》中“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设计意图:在最后,我安排了“我心中的月亮,我心中的诗”这一环节,想让学生在对月亮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推荐几篇美文,让学生感悟语言美、月色美。
 
 
    第四课时  写作训练课
 
    教学目标:进行故事续写训练和练写想象作文。
    写作时,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内容。
     活动过程:
    一、导人阶段:
    经过上节课的活动,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月亮的美好,现在我们乘坐的飞船已抵达月球。现在,请拿起你的笔,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写作训练。
    二、活动训练:
    故事接龙,全班同学每人轮流说一段话,进行故事接龙。
    如:你驾驶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提示:注意两点:
    1、立足现实生活,大胆想象以我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吃、穿、住、行、文化生活、医疗卫生等为根基伸展开来。例如:(1)现实生活中交通拥挤,我们可以想象月球上的交通工具有“空中飞车”,方便快捷,立体化的交通使拥挤不再;(2)有报道说“神舟5号”搭栽的花卉种子发生了奇特的变异,我们可以想象月球上的稻米竟有鸡蛋那么大,散发出阵阵诱人的稻香,而且营养丰富、易于加工;玉米就像一个大金娃娃,苹果红彤彤的,鸭梨黄澄澄的,葡萄水灵灵,紫莹莹的,黄瓜竟有一米多长……(3)现实中有的地方人民饱受战乱,我们可以想象未来所见是一个安乐祥和幸福快乐的世外桃源;(4)可以想象遇见各种神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如:嫦娥、玉兔、牛郎织女、齐天大圣、宙斯、赫拉、赫耳墨斯、许仙、白素贞、法海、三圣母……(5)可以想象遇见外星人等。立足于现实,加上丰富的大胆的想象,会使你的作品更精彩。
    2、细听前文,衔接自然。
    要仔细倾听前一位同学的内容,认真体会、揣摩前文的情节、其可能发展的方向,使故事的情节连贯,衔接自然,既起伏跌宕又前后一致,还要给后面的人留下续说的空间。(教师注意引导,师生共同评价)
    三、写作训练
    根据刚才的故事接龙,请参考下列题目或自拟题目,写一篇想象作文。
    参考题目:1、月球之旅  2、我在月球上的一天   3、我是一个月球人
    1、范文展示
    2、学生写作
    设计意图:设计时注重了对教材使用和对课程的有效开发,通过活动教学,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反思:《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我在引导学生开展“多姿多彩的月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时,采用多种形式。在活动中展示大家对有关月球天文知识的储备,在活动中展示大家加工创造月球知识和月亮文化的能力,在活动中我们体验到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我们中国的繁荣富强和美好前景,更加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 。
      这节课留给我很多思考,带给我更多的是对教育理念的思考。我深深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不再是人类经验的现成堆积,它成为师生双方共同建构课程的过程,而课程的展开则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课程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以及课程与教学的内在统一,为学生与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创造出广阔的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信息技术运用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探究性学习例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大赛试题库
一节没有教师主导的课堂
月亮的情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