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茶|喝武夷岩茶的进阶,香清甘活

前几天有茶友反应,武夷岩茶品种那么多,怎么样快速喝懂武夷岩茶呢

应茶友要求,今天茶帝分享一篇文章,这就是岩茶的“香、清、甘、活”

这四个字包含岩茶所有品饮精华。

有茶友就问说:经常看到香清甘活这几个字,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呢,不知掌柜能否详细地说一下?

相信不少喝岩茶的朋友也是经常听到这四个字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

首先来说,“香、清、甘、活”这四字最早见诸文字是在清代梁章钜《归田琐记》品茶一文中。

原文是:

品茶

余侨寓浦城,艰于得酒,而易于得茶。盖浦城本与武夷接壤,即浦产亦未尝不佳,而武夷焙法,实甲天下。浦茶之佳者,往往转运至武夷加焙,而其味较胜,其价亦顿增。其实古人品茶,初不重武夷,亦不精焙法也。《画幔录》云:“有唐茶品以阳羡为上供,建溪、北苑不著也。贞元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之‘研膏茶’。丁晋公为福建转运使,始制为凤团。”今考北苑虽隶建州,然其名为凤凰山,其旁为壑,源沙溪,非武夷也。东坡作《凤咮砚铭》有云:“帝规武夷作茶囿,山为孤凤翔且嗅。”又行《荔枝叹》云:“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直以北苑之名凤凰山者为武夷。《渔隐丛话》辨之甚详,谓北苑自有一溪,南流至富沙城下,方与西来武夷溪水合流,东去剑溪。然又称武夷未尝有茶,则亦非是。按《武夷杂记》:“武夷茶赏自蔡君谟始,谓其过北苑龙团,周右父极抑之。盖缘山中不晓焙制法,一味计多狥利之过。”是宋时武夷已非无茶,特焙法不佳,而世不甚贵尔。元时始于武夷置场官二员,茶园百有二所,设焙局于四曲溪,今御茶园喊山台,其遗迹并存,沿至近日,则武夷之茶,不胫而走四方。且粤东岁运,番舶通之外夷,而北苑之名遂泯矣。武夷九曲之末为星村,鬻茶者骈集,交易于此。多有贩他处所产,学其焙法,以赝充者,即武夷山下人亦不能辨也。

余尝再游武夷,信宿天游观中,每与静参羽士夜谈茶事。静参谓:“茶名有四等,茶品亦有四等,今城中州府官廨及豪富人家竞尚武夷茶,最著者曰 ‘花香’,其由‘花香’等而上者曰‘小种’而已。山中则以‘小种’为常品,其等而上者曰‘名种’,此山以下所不可多得。即泉州、厦门人所讲‘工夫茶’号称‘名种’者,实仅得‘小种’也。又等而上之曰‘奇种’,如‘雪梅’,‘木瓜’之类,即山中亦不可多得。大约茶树与梅花相近者,即引得梅花之味,与木瓜相近者,即引得木瓜之味,他可类推。此亦必须山中之水,方能发其精英,阅时稍久,而其味亦即消退,三十六峰中,不过数峰有之。各寺观所藏每种不能满一斤,用极小之锡瓶贮之,装在名种大瓶中间,遇贵客名流到山,始出少许,郑重瀹之。其中小瓶装赠者,亦题‘奇种’,实皆‘名种’,杂以木瓜、梅花等物,以助其香,非真‘奇种’也。至于茶品之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今以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犹凡品也。再等而上之,则曰‘甘’。清而不甘,犹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已。‘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矣,然亦必瀹以山中之水,方能悟此消息。”此等语。余屡为人述之,则皆闻所未闻者,且恐陆鸿渐《茶经》未尝梦及此矣。忆吾乡林越亭先生《武夷杂诗》中有句云:“他时咤朋辈,真饮玉浆回”。非身到山中,鲜不以为欺人语也。

原文大概的意思就是:

梁章钜去武夷山游玩,从天游观一位叫静参的道士那里听说了武夷茶分为四等:香、清、甘、活,等而上之。

而这个论述,如今也一直被认为是喝武夷岩茶的进阶范本。

现代喝茶人对“香、清、甘、活”的理解:

很好理解,就是茶香。

喝一泡茶,能从五个地方闻香:干茶香,杯盖香,茶汤香,杯底香,叶底香。

其中香型又分为:品种香,工艺香,地域香,树龄香。

品种香:不同品种的茶,有自己自带的独特香型,这种香型有别于其它品种。水仙有兰花香;肉桂有桂皮香;水金龟有腊梅香;佛手有雪梨香;奇兰有杏仁香;铁罗汉有草本香等等。

工艺香:制作工艺所产生的香。做青的花果香,焙火的火功香。

地域香:山场或小环境产生的香。所谓的山场味或者说小环境的味道。

树龄香:枞味。

把各种香单独列出来,似乎很容易,但是一泡茶的香,或是每一冲的香往往都是几种香融合在一起,要能找出来就需要学习和训练了。

意指纯正清楚:

一、茶汤清澈透亮,不浑不浊。

二、茶香清新纯正,无异杂味。

三、茶味纯正清甜,非“青”味。

意指茶汤滋味甘甜与饮后回甘。

入口甘甜。似饮泉水,茶汤鲜爽,茶韵厚重,苦尽甘来。

岩茶味重,往往先感受到的都是苦涩味。然好茶苦涩化的快,转为甘甜,两腮生津,就像吃生橄榄似的。

活是品味武夷岩茶的最高境界。

“活之一字,需从舌辨之,微乎微矣,然亦必瀹以山中之水,方能悟此消息。”

岩茶的种植,要与山场环境融为一体,方能体味风土。

岩茶讲究“死去活来”,不论是做青还是焙茶,都要活。

活字又表现在茶汤入口的感觉,山场活、工艺活、泡茶之水活,在入口时,才真正的能体现岩茶极富变化的秉性。

因此,总的来说:

喝茶的第一个阶段,常常会追求香气。

总希望茶很香,更香点。

等喝茶慢慢进入下一个阶段,就不再执着于表面香气了。

进一步探寻后,往往会“看见”茶汤里的“清”。

“香而不清,凡品。”

好比胭脂俗粉总不如清水芙蓉那般雅致耐品。

“茶有真香”、“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说的都是茶汤之清透、干净。

反过来说,茶味若“清”,其“香”也舒服。

而茶味之“清”,并不意味着寡淡如白水或者苦涩不已。

“清而不甘,苦茗也”。

茶味清和、清爽、清透之余,回味甘甜,下咽有内容。

所谓舌面生津、喉间清凉。

最为极致的茶,往往也是茶性最“活”的。

“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已”。

而从品饮的角度,这也是最难体会,也最不可强求的。

好茶,好器,好水,好心境,所有的合力在一起。

于一杯茶汤中,望见一方山水。

此文章为岩茶帝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有任何问题直接留言或私信交流!

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武夷岩茶? 不忽悠,不做作,帝哥教你选茶!

喝茶不是一种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会自然的懂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茶叶第一大省,何以“斗出”千年风雅?
梁章钜论品茶
如何理解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
武夷岩茶的品性与茶韵
买茶不想被宰?那就看过来!
教你如何品鉴武夷岩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