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叶浅予的四段婚姻,他抛弃了原配,三个相当厉害的续弦抛弃了他

文/卢秀辉

叶浅予(1907年3月31日—1995年5月8日),原名叶纶绮,笔名初萌、性天等,浙江桐庐人。

叶浅予中学时自修绘画。1926年,叶浅予18岁时拥有了第一份工作,在上海南京路三友实业社门市部做练习生,先学卖布。总经理沈九成是个很有头脑的实业家,他收到叶浅予报名时特意寄来的自由布女装广告画,颇为欣赏,就有意让他制作门市部大门口的两块广告牌,宣传新产品,想在画宣传牌上大力培养他。不久,沈九成却发现叶浅予的兴趣似乎发生了转移。那是在练习生宿舍搬到老西门大屋后,宿舍里有唱机、唱片,叶浅予特别喜欢唱片中的京剧唱腔,常反复听谭鑫培的《坐宫》、杨小楼的《拜山》、时慧宝的《空城计》,同时也学会了拉京胡。

叶浅予后来离开了三友实业社到中原书局工作。1928年任上海漫画社编辑,开始漫画创作。以长篇连续漫画《王先生》开其端,《小陈留京外史》发于中,《天堂记》殿其后。这是浅予艺术的发轫期。上海杂志公司在三十年代后期出齐了他的王先生、小陈漫画集,留下了一份上海生活的形象资料,市井的众生相,现代官场的现形图。1936年,叶浅予出版《旅行速写》、《浅予速写集》,并联合全国漫画家举办第一次全国漫画展。

叶浅予从30年代起就速写本子不离身,他是从墨西哥漫画家珂佛罗皮斯处学来的方法。速写本成为画家的形象库。叶浅予速写的手段,自然以舞台人物最有名。年轻一代人认识叶浅予的艺术是从他五六十年代发表在报刊上的舞台速写开始的。他的速写,大部分是用铅笔线,从《天鹅湖》开始用水墨改画,线条减至无可再减,堪称减笔大师。抗战爆发后,在上海组织漫画宣传队,任领队并参加郭沫若负责的政治部第三厅,投身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赴香港经办《今日中国》,次年回重庆,作《战时重庆》组画及叙漫画《逃出香港》。

40年代,叶浅予离开漫画,走向国画。1942年,他于贵州苗区写生,开始转向中国人物画创作。1943年,他访问印度,归来后举办旅印画展。第一批作品便是他访问印度归来所作的印度舞画。他用敦煌壁画和佛画的手法画天竺舞,用色厚重,线条工整流畅,有点壁画风。对这批画,徐悲鸿的评语是:“浅予之国画,如其速写人物,笔法轻快,动中肯綮。”宗白华的评语是:“浅予的印度舞画,是古典美与现代美的结合。”

1947年,徐悲鸿先生亲自聘请叶浅予到国立北平艺专任教,叶浅予在美术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渡过了四十多个春秋。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之后,他投以全力筹建中国画系,并长期担任系主任职务。在他任职期间,团结了中国画系各位名家,抱定“学为人师,甘为人师”的宗旨,立足培养艺术人才、建设教师队伍和弘扬民族绘画传统,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终于建立起以白描写生为主、写生与临摹并重、练形于练笔结合的中国画基础教学系统,创立了“传统、生活、创造”三位一体“临摹、写生、创作”三结合的现代中国画教学体系。

1935年初,叶浅予访问北京时,从小喜欢看戏的兴趣大大膨胀起来,几乎每天晚上都上剧场看戏、画戏,要把戏剧人物的动作表情画得惟妙惟肖,并不是容易的事。20世纪50年代,在结束了多年的游学访问后,叶浅予又回到了北京,他常常专门去看梅兰芳、马连良、周信芳等京剧大师的表演,仔细观察他们舞台表演的特征。叶浅予通过学戏,在画戏上可谓更上了一层楼。叶浅予说:“对于画戏,我体会到,一个不懂戏的人,尽管他有很好的速写功夫,也难免要出差错。懂戏还有个深懂浅懂之别。比如,昆曲和京戏风格相近,而实有差别;马连良和周信芳做派不同,一举手一投足,各异其趣。如果不懂得这之间的分寸差别,便画不出各自独具的风采和情趣来。”

五、六十年代,是叶浅予艺术创作的鼎盛期。这时叶浅予才四、五十岁,精力充沛,欣逢盛世,全国性的建设热潮,丰富的生活积累,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许多代表作都产生在这一阶段。如:中国画《中华民族大团结》《夏天》《头等羊毛》《北平解放》、小说《子夜》的插图,还有一大批舞蹈人物画,都是难得的经典之作,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可惜这种旺盛的创作势头,不久,即因“丙午之乱”开始而中断。叶浅予身陷囹圄,面壁、封笔十年之久。这无法弥补的损失也是美术事业的不幸。待到冤案昭雪、焕发第二次创作热情,叶浅予已是白发苍苍、年逾古稀的老人了。

叶浅予生性活泼,开朗豁达,而又随心所欲不逾矩。漫画家的幽默,使他生活中充满兴致,即使7年秦城囹圄的孤寂,也没有击倒他。叶浅予的艺术宗旨是自强不息。他一生勤奋,作画千千万,出版画集文集几十种,晚年“画思渐稀文思寄,细叙沧桑记流年”,还写成了一生的回忆录,连童年的事也补成,准备修订时补入。诗言志,他还不计平仄写起旧体诗来。诗如其人,类皆透明。

叶浅予有四段婚姻,第一段和罗彩云。他23岁时,父母包办了和罗彩云的婚姻。二人完婚后,罗彩云坚决跟叶浅予去了上海。第二年春天,罗彩云生了个儿子。第四年又生了个女儿,小名明明。这期间,罗彩云学会了上海少奶奶的作风,孩子交给奶妈,家务全靠娘姨,她自己什么也不管,除了逛大街以外,整天泡在麻将桌上,她经常说的一句话是:“钱用完了,拿钱来!”

第二段,是和女画家梁白波。罗彩云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私情,将他们的关系捅给了小报,报上发了《“王先生”失踪》的消息。叶浅予带着梁白波到南京去另外弄了一个“窝”。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浅予把罗彩云和儿女送回老家,他和梁白波参加了张乐平等组织的漫画宣传队,他们白天为抗日工作,晚上则互相交流情怀。这一年夏季,叶浅予到香港去监印《日寇暴行实录》一书,才意识到梁白波的感情已经起了变化。武汉话别后不久,梁白波就脱离漫画群体,去追求她的家庭幸福了。

1940年春季的一天,以宋庆龄为首的保卫中国同盟,特邀一位从英国来港的华侨舞蹈家戴爱莲举办表演会,希望叶浅予在宣传方面给予支援,叶浅予认识了舞蹈家戴爱莲。戴爱莲身材矮小,却舞技娴熟,操一口英语,不会说中国话。两人谈起了恋爱。戴爱莲告诉叶浅予,她想去延安,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献身。叶浅予提出先结婚,再上路。这一年,叶浅予33岁,戴爱莲24岁。1950年,戴爱莲告诉叶浅予:她说她已经爱上别人了。1951年,叶浅予与她办了离婚手续。结束了整整10年的婚姻。

1955年,叶浅予又经朋友介绍,和女演员、歌手王人美走在了一起。王人美41岁,叶浅予48岁;一个离开前夫已经10年,一个也已独居5载。经过几个月的交往,他们很简单地结了婚,婚礼当天就不太愉快。结婚才一个月,王人美竟一本正经地提出要和叶浅予离婚。王人美在回忆录里说:“叶浅予是个好画家,却不是个好丈夫。他除了懂画,别的什么都不懂……有好多好多让我恼火的事……叶浅予是个过于沉浸在事业里的人,当这种人的妻子,真不容易!”

1990年起,叶浅予不顾80多岁高龄,三次发起组织叶浅予师生艺术行路团,南揽富春,北走齐鲁,西赴湘鄂,带领学生们深入生活,观察社会,谈艺创作,言传身教,了无倦意,令人尊重。

1995年5月8日下午5时,中国美术界一代宗师叶浅予因病长逝于北京,享年88岁。

叶浅予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在绘画上的造诣首先体现于速写上。可以说速写既是他成为漫画艺术和中国人物画大师的基础,又完全成为独立的、优秀的绘画艺术作品。面对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现实中的生动形象,他通过敏锐地追踪、捕捉、提炼、精选,以他心、手、眼协调一致的独到功力,刻画了众多神形兼备的艺术形象,显示了超凡的艺术造诣。由于他在速写上的长期积累,形成了塑造人物形象的独特风格,当他转向中国画时,便得心应手,卓成一家面貌。

卢秀辉有《为叶纶绮浅予歌》一诗,诗曰:

颖毫披搭界,早比阖扉清。

天性瓢浆咽,开轩豁达盈。

随形规矩按,幽默拍栏泓。

十八谋存策,翛然沪渎哼。

漫誇端斗柄,长揖鼓之明。

市井众多相,官场丑状狞。

旅途还敬让,速写舞伦轻。

乱墨追华彩,初衷贵胄精。

翰林重演漾,洞窟佛图贞。

敷色西夷计,苍茫别具成。

动中牙綮老,笔法快哉更。

古器融当代,闲庭审美笙。

线条繁减竭,姿摇凤游鸣。

浊酤高吟怍,鸿蒙荐妙生。

休夸虚问集,非胜道唯争。

冷月新梅出,香釵玉暗琼。

原妻羁逆孽,又恶扼难倾。

爱莲似花锦,惜怜如张英。

数斯婚缘足,犹配可寻卿。

辞必何愆陋,嘲恢莼彼羹。

倩人瞳孔嫉,房蜜塞情罂。

遥睇尖刍论,公推散淡缨。

腕阑亏失惫,灵机许妆怦。

画思渐稀者,诗沧寄慨萦。

丙午君侧谪,秦城忘囚荆。

岁月沉浮怨,愚顽彳亍程。

昌朝释穹廷,豪兴巷闾坑。

放笑大声诘,文章行里盲。

耄耋辽迥逝,踏路记曾评。

南揽富春阔,北流齐鲁觥。

倦慵湘鄂白,言志教身呈。

师子把欢酒,水醪分外酲。

萍踪捕擒引,提炼细辛盟。

心眼协调息,抓时即景耕。

得宜应手乐,自貌面家迎。

有味少庸物,酬勤幼稚赢。

希奇旨趣疏,亦怪忌才丁。

同业波澜狭,雍和巨匠惊。

艺封江海去,囹圄戴巾征。

绘事从兹久,丹青爽利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间自是有情痴:画家叶浅予生命中的四个女人
四任妻子,两任自杀,两任没有爱情,再分离时,他已搭伙过了30年
不看后悔的叶浅予速写手稿
著名画家叶浅予的速写人生【组图】
叶浅予:画过大上海的霓虹,却爱上苗家姑娘的笑容
中国近代著名国画家-叶浅予1(总第3036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