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是这样的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耕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说这么几句定场诗,各位莫要取笑。

别误会,我不是相声演员

其实,中国的历史,总结起来也就开头这么几句话。

相信一提到中国历史,我们所以中国人都会很自豪地脱口而出“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固然很长,而且相比于其他文明古国,中国历史从未间断过,即便经历了外族入侵,或者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最终都没能磨灭中华文明,而是主动融入了进去,成为我们璀璨文化的一部分。从这一点而言,我们完全有理由为自己源远流长的辉煌历史而感到骄傲。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自秦统一中国以来,我们的历史又像是一台复读机,不断地重复上演相似的故事。自从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句豪言壮语之后,中国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那就是“农民起义-前朝被推翻-新朝建立-王朝大治-阶级固化-腐败滋生-农民起义”。中原王朝的覆灭,大抵都逃不过这个怪圈,或者与该过程类似,只不过有时夹杂了其他因素,如外族入侵或者贵族造反。

当然,从政治制度上看,中国历史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夏商之前属于部落联盟时代,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虽然考古发现表明那时已有类似城市的大型聚落存在,比如面积达数百万平方米的良渚文明、陶寺文明等。

但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对国家的定义,即第一,它已经实现了“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它已经有了“公共权力的设立”,这些文明还不能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最多只能算是部落联盟。

多点开花的中华文明

而令无数先贤向往的所谓尧舜禹禅让制,其实也是舜部落强大以后,取代了尧部落,做了部落联盟长;禹部落强大以后,取代了舜部落,做了部落联盟长。但到了禹做部落联盟长的时代,大洪水已经退去,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口得到了极大的繁衍,物质也空前地丰富了起来,这就为禹传子家天下打下了基础。所以夏初是部落联盟朝着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过渡的时代。在此有个问题需要纠正,无论是皇帝、炎帝,还是尧、舜,他们都极有可能是以人名代指部落,而非其本人,要不然很多历史事件就会出现时间错乱,无法解释

禹因治水而积累了极高的人望

商和西周的情况大抵如夏中后期,这段时期,中国处于奴隶社会,传位制度也比较混乱,有时候后是父死子继,有时候又是兄终弟及,甚至还有伊尹放逐太甲、周公召公共和执政的事情发生。周王朝建立以后,实行“封建亲戚,以屏周藩”的制度,意思是将宗室子弟、功勋之臣、前朝后裔都分封出去,共同拱卫周王室安全。及至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不再遵周礼,大国兼并小国,宋襄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争做霸主,代天子号令诸侯。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空前繁荣的时代,所谓百家争鸣,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西周封建诸侯,以为屏藩

后来,晋国韩、赵、魏三家卿族分公族而自立,并得到了周天子的册封,从此中国进入了战国时代,中国也开始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经过几百年的互相攻伐,最后7个强国幸存了下来,这便是齐、楚、燕、韩、赵、魏、秦。相对于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战国时期可以用弱肉强食来形容。这7个国家之中,有3个大国最为突出,那便是南方的楚国、东隅的齐国和西陲的秦国。

楚国在周成王时期才勉强被封以最低等的子男之田,地方仅方圆五十里,由于地位很低,楚国一直不受中原诸侯的待见,以至于楚君说出“我蛮夷也”这种话。也正是因为如此,楚国自然也不受周礼的约束,历代国君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疯狂地开疆拓土,最终成为疆域最广大的“王国”。

齐国首封之君为姜子牙,爵位自然不低,而且东临大海,有鱼盐之利,国富民强,文化鼎盛,后来更是诞生了著名的稷下学宫。战国期间,齐国多与各国贸易而少战争,所以它灭国时间也较晚。

秦国所处的环境最为恶劣,地处西陲,与西戎为邻,在周宣王时期才勉强被封为西垂大夫。西周末年,周幽王被杀,秦襄公领兵救援,终因拥立之功被周平王封为诸侯。当时周平王还许下承诺:“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意思就是如果你有本事,就自己去抢地盘,抢回来就是你的。所以秦人尚武,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外征战。这也为后来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战国七雄

秦统一六国之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不要小看这九个字,它可是中国后来两千年保持统一的基石。而欧洲与中国面积大致相同,却小国林立,与中国的春秋时期别无二致。虽然不能完全类比,但欧洲之所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国,缺少的或许正是秦灭六国而建立统一制度的过程。

秦始皇像

自秦以降,中国正式进入了封建帝国时代。周实行的是分封制,秦实行的是郡县制,而西汉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这几种制度,其实都是一种探索。其他类似的探索还有中央官署的设置、地方行政机构的划分、人才举荐制度的完善等。虽然后续王朝多多少少都吸取了前朝覆灭的教训,但最终都逃不出我上述所说的怪圈。

秦末农民大起义,刘项争霸,大汉建立,从此中国的主体民族便以“汉”为名。后经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和宣帝的励精图治,国家进入强盛时代,诞生了文景之治和昭宣中兴的大治局面。但自汉元帝以后,王朝开始没落,直至王莽篡政,赤眉、绿林起义,最终西汉灭亡。

汉武帝像

刘秀平灭各路诸侯,建立东汉,国再次又进入大治时代,甚至陈汤能发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后来桓灵二帝昏庸,外戚、宦官轮流专权,国家再次陷入动荡局面,以致军阀割据,形成了三国鼎立的之势。

最后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三国,但好景不长,晋国皇帝的龙椅还没坐热,就爆发了八王之乱。这场皇族内斗使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300年的动乱,中原大族衣冠南渡,北方进入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而南方则开启了相对稳定的宋、齐、梁、陈时代。

南北朝并立

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晋末以来300年的动乱最后统一于隋。

隋文帝杨坚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开创了开皇之治。就在人们以为好日子即将来临的时候,历史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继任者隋炀帝倒行逆施,不恤民力,大兴土木,连年用兵,再加上晋末以来形成的门阀政治,使国家很快陷入了动荡局面。《隋唐演义》描述的便是这一历史时期。

隋炀帝像

最后,属于门阀大族之一李渊在太原起兵,建立了大唐,才再次将失控的中国历史之轮拉回了正规。从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中国人难得地享受了一百多年的和平,虽然中间经历了武周代唐、神龙革命和唐隆政变,但这是皇族内部斗争,并未波及普通民众。长期的和平为唐朝的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期间涌现了一大批名留青史的文人,如著名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他们为中国文化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但天宝末年,一场安史之乱惊破霓裳羽衣曲,国家再次陷入动乱之中。

唐朝疆域

虽然后来安史之乱最终平定,但大唐再难恢复往日的恢宏气象,取而代之的是藩镇割据。中国似乎又回到了战国时代,梁、唐、晋、汉、周,朝代如走马灯似的更替。“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周世宗柴荣算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君主,奈何天不假年,要不然可能就没有赵家天下了。

柴荣英年早逝,大将赵匡胤以边事为由带兵出征,但却在半路黄袍加身,篡了柴家的天下。自此,一个崭新的统一王朝诞生了。

黄袍加身

经过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的南征北战,中原故土大致归于一统。但此时,北有强大的契丹,南有大理,西有吐蕃和西夏,大宋可以说是强敌环伺。但为了防止五代大将篡权的事件再次发生,宋在建立之初便“罢功臣、释兵权、制将帅、立兵制”,采取以文制武的策略,有调兵权的枢密院不直接掌管军队,掌管军队的三衙却调不动兵,遇有战事,由皇帝任命将领领兵出征,从而实现了“发兵之权”与“握兵之权”的分离。这种制度虽然消除了自中唐以来延续200余年的藩镇割据局面,却也留下了宋朝常备军事力量庞大,调兵制度僵化,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后遗症。大宋之所以在对辽和对夏战争中屡屡失利,多与这套制度有关。

好在南方的邻居主动修好,西陲的邻居不够强大。但北边的辽国却是大宋的心腹大患。宋太宗几次伐辽,均以失败而告终。到了真宗年间,宋辽进入相持阶段,这才有了澶渊之盟。我们暂且不论这个盟约是否丧权辱国,但它为宋辽两国带来了百年的和平却是不争的事实。

北宋时期各国分布

宋朝是文人政治的巅峰时代,也是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宋人在唐诗的基础上发明了长短句,将中国文学带上了另一个高峰,期间更是文人辈出。比如著名的唐宋八大家,有6位是宋人,即苏轼三父子、欧阳修、曾巩和王安石。

后来,女真部落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并迅速壮大,以摧枯拉朽之势在短期内摧毁了盛极一时的大辽。由于采取了错误的外交策略,宋在金灭辽之际非但没有感到唇亡齿寒,反而联金灭辽,意图分一杯羹。但辽亡之后,宋才幡然悔悟,下一步就轮到自己了,只可惜为时已晚。金以宋招叛纳降、背弃盟约为借口对宋发起进攻,并很快打到了开封城下。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

徽钦二帝及赵宋皇族全部做了金国的俘虏并被押往北方,但康王赵构侥幸躲过一劫,并在南方登基,开启了南宋王朝。命途多舛的南宋同样面临金人的威胁,并几次濒临灭国,好在将士用命,国家最终得以保全。

大金雄踞北方,战争无往而不胜,因此逐渐骄奢淫逸起来,丝毫没有留意身边的蒙古部落正在发展壮大。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金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了辽国,蒙古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金国也迅速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遗憾的是,蒙古攻金的时候,宋不但见死不救,反而幸灾乐祸,以为“敌人相攻,我国之福,吾何患焉”。

灭掉金夏之后,蒙古便将马鞭指向了南宋。这时候割地求饶、称儿称孙都无济于事了。文天祥慷慨赴死,陆秀夫携幼主崖山蹈海自尽,宋的国祚就此终止。

成吉思汗

蒙古人入主中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但与其他少数民族主动汉化不同,元朝将治下的民族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北人、南人,并分而治之。蒙古人不习汉化也就罢了,他们也未能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体系,所以不久之后蒙古帝国(不是元朝)便分崩离析了。元朝对治下的汉人横征暴敛,实行残暴的压迫,似乎压根就没有把自己当作国家的主人。汉人的优秀文化它弃如敝履,却学会了腐败和阶级对立,导致贫富分化严重,以致后来南方地区实际管理者并非朝廷官员,而是地方大族。元廷对富人无限地纵容,对穷人又无限地苛刻,导致矛盾越来越激化。于是,又一次农民起义发生了。“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各路豪杰一拥而上,原来叱咤风云的蒙古铁骑竟然无力招架,节节败北。

朱元璋便是这些豪杰中的一位佼佼者。他凭借“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埋头发展自己的实力,最终击败各路武装,驱逐元廷于漠北,建立了明朝。经过近百年的异族统治,长城以南的汉地再次回到了汉人的手里。

明太祖像

但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和明孝宗朱祐樘能称得上英雄好汉之外,其他皇帝只能用“奇葩”来形容,有的毁于太监之手,如明英宗朱祁镇;有的视打仗如儿戏,如明武宗朱厚照;有的喜欢大姐姐,如明宪宗朱见深;有的喜欢炼丹修道,如明世宗朱厚熜;还有的喜欢做做木匠,如明熹宗朱由校;就是没有人喜欢当皇帝。而且明朝还废除了之前的三省六部制,成立了内阁,并建立了票拟和披红制度,这直接导致了宦官专权,以至于几次差点亡国。虽有张居正等贤臣续命,但明朝中后期并不能用太平盛世来形容。

更要命的是,明朝皇帝还很“孝顺”,坚定不移地执行明初的闭关锁国政策。当时欧洲正值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我们就此与世界先进文化、科技与制度失之交臂。

到了明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发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边疆战事不断,女真人再次崛起于东北,并逐渐构成威胁。恰逢陕西发生旱灾,人民无法生活,只得铤而走险。这场农民起义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实属罕见,从明天启七年开始,到清顺治十五年,起义军与明军战斗了17年,与清军战斗了20年。

李自成起义

内有农民起义之忧,外有女真犯边之患,明朝很快在两大势力的夹击之下走向灭亡。

平灭农民起义和汉人反抗之后,女真人二次入主中原,建立了大清。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从康熙时代开始,到乾隆末年,中国维持了130余年的和平。期间中国人口大量繁衍,国土面积空前广阔,青海、西藏、新疆、东北等大片土地被永久地纳入了中国版图(中国历代对这些地区虽有短暂治理,但未能形成有效管辖,所以经常得而复失)。所以,康雍乾三代对中国的人口和疆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清朝疆域

清朝延续了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但此时的西方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一心埋头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中国人已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历史所抛弃。直到1840年,英国人开着大炮巨舰轰开了我们的国门,睡眼惺忪的天朝上国才开始睁眼看外面的世界,并走上了救亡图存的道路,直至新中国建立……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灿若星河,穷尽南山之竹也难以囊括。所以接下来,我将分章节,以一个博而不精、杂而不纯的非专业历史爱好者的角度尽量为读者呈现出中国历史的全貌。如内容或有疏漏,遣词或有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千年的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什么合?为什么分?
揭秘:宋朝农民起义非常频繁,为何却没因此覆灭呢?
中国各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精简版)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十五)——满清开疆拓土的功可抵晚清的过?
中国的领土,一点也不能少!
匈奴、鲜卑、柔然、突厥、蒙古等草原游牧民族的变迁历史,你知道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