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您知道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吗?您知道蔡文姬为什么失身匈奴还苟活归汉吗?您知道一代枭雄曹操为什么会花重金将她赎回吗?也许您看完本文将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陕西蓝田蔡王村——蔡文姬纪念馆

蔡文姬名蔡琰,出生于公元173年前后,字文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约五十里)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之女。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东汉末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她风华绝代,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与李清照、 卓文君、 上官婉儿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才女。《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今已失传,仅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存世。文姬归汉的故事,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风华绝代——博学多才

一、书香门第,命运多舛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汉末著名文学家、大书法家。他师从著名学者胡广,精通经史辞赋、擅长篆刻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被《书断》评为"妙有绝伦,动合神功"。他生平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仍存四千余卷。有文集二十卷佚失。蔡邕为当时洛阳文坛领袖,曾与卢植、韩说等名儒硕学奉诏于东观撰修国史,世称 《东观汉记。他校书东观时,发现经籍多有谬误,于是为之订正并书写镌刻在石碑上,立在太学门外,引后来的许多书生争相观摩阅览誊写。一代枭雄曹操年轻时仰慕其才华,曾多次上门求教,与蔡邕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没想到这段机缘竟成了蔡文姬日后的救命稻草。

会稽(今绍兴)柯亭

光和元年(178年),蔡邕因上书十常侍乱政而被削职流放,中断了《汉史》的编撰。他避难于江南,曾宿于会稽柯亭。蔡邕取柯亭的竹子制成柯亭笛,演奏出‬许多动人的乐曲。东晋时号称“江左第一”的桓伊,曾用柯亭笛为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在秦淮河演奏了著名的乐曲《梅花三弄》,千古流传,历久弥新。蔡文姬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一天,蔡邕在家里弹琴,突然一根琴弦断了。六岁的文姬正在外面玩耍,她进屋娇声说道:“父亲,第二根琴弦断了”。蔡邕以为女儿只是碰巧猜对了,便想要考校一番,于是又故意弹断了一根弦。文姬立即说:“父亲,第四根弦又断了”。这次她又说对了。这便是《三字经》里的“蔡文姬,能辨琴”的典故。

蔡邕画像

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姬才貌双全的美名已人尽皆知,再加上父亲蔡邕大儒身份的加持,提亲者络绎不绝。十六岁时,蔡邕把她许配给了自己的得意门生卫仲道。卫仲道是西汉名将卫青的后人,河东世家。一位是书香门第的美千金,一位是世家子弟的俏公子,二人年龄相仿,学识相当,志趣相投,门当户对。婚后生活幸福美满。不料卫仲道体弱多病,不到一年便去世了。16岁的蔡文姬年纪轻轻便守了寡。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丈夫早早去世,卫家容不下没有子嗣的蔡文姬。婆婆把早年丧子的悲怨全部发泄到她的身上,经常咒骂:“你这个毒妇,娶了你便把我儿子克死了,你应该去死!”文姬哪里受得了这份委屈,一气之下回了娘家。父母同情文姬的遭遇,仍然把她宠成了宝。

诗家妙笔写风流——动人情处未曾描

无奈厄运连连,灾难再次来袭。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宏在嘉德宫驾崩,少帝刘辩继位。宦官和外戚为了控制皇权,斗争日趋激烈。并州刺史董卓乘机进京后废掉少帝,另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他专擅朝政,淫乱宫闱,滥杀无辜,人神共愤。但董卓对蔡邕的盛名和才气早有所闻,便征召他进京任官。蔡邕以病为由婉拒。董卓大怒,骂道:"我有灭人三族的权力,蔡邕就算骄傲,也是不过转足之间的事而已"。蔡邕不得已只好应命,出任代理祭酒。董卓待之甚厚,举其为高第。后三天之内遍历三台,先为侍御史,改任治书侍御史,再任尚书。不久,又升任巴郡太守,被留任侍中。初平元年(190年),蔡邕被拜为左中郎将,随汉献帝迁都长安,被封为高阳乡侯。

西安鼓楼

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以貂蝉为诱饵,实施“美人计”,使吕布将董卓刺杀,天下为之庆贺。当听到董卓被杀的消息时,蔡邕正好和王允在一起。他不禁脸色大变,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叹息。王允勃然大怒,呵斥说::"董卓祸国殃民的罪行不可饶恕,你身为天子重臣,应该同讨国贼,而你却念他对你的礼遇,竟然为他痛惜,这不是与董卓同流合污吗?"说完,不容分辩,立即将蔡邕押至廷尉处问罪。蔡邕上表道歉,请求受到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刑罚,让其继续完成汉史修编。士大夫大多同情并请求宽宥,王允不肯。蔡邕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为自己未能完成汉史修编而遗憾。他将《东观汉记》未完成部分的篇目交给文姬,并告诉她一定要完成自己的未竟事业。不久,蔡邕病死监狱,时年六十岁。蔡邕被冤死后不久,母亲悲伤去世。文姬失去了父母双亲,变得孤苦伶仃。

孤苦伶仃——抚琴解忧

二、中原战乱,被掳匈奴

王允密谋刺死董卓后,日益骄傲自满,激起凉州兵变。从此,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所到之处狼烟四起,家破人亡。匈奴是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公元前56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屡次南侵,对中原政权造成了极大威胁。他们不仅抢夺财物,还要掳掠妇女。公元196年深秋,刚失去父母的文姬在庭院抚琴解忧。突然一个彪形大汉带领一群匈奴士兵破门而入。这个男人叫呼延豹,是南匈奴最高统治者左贤王的得力干将。他命令士兵掠夺走了她家里所有的财物,并将文姬一并带往胡地。文姬与其他掳掠走的汉妇一起,成为匈奴的战利品。呼延豹久闻蔡邕大名,对其孤女还算尊重。

南匈奴最高统治者——左贤王剧照

北上之路很是艰辛。文姬眼见匈奴将士肆意蹂躏汉妇,稍有抗拒立马杀害,心中充满对凶残匈奴人的厌恶和愤慨。好在路途中呼延豹的保护,使她免遭被侮辱的厄运。随着离大汉越来越远,文姬的心底越发凄凉,每日默默以泪洗面。她想过死,但是她不能死,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归汉希望,就能完成父亲修史的遗愿。历经千里跋涉,终于到了胡地。被掳掠来的汉妇,经过简单的梳洗打扮,换上胡人的衣服,排成长队,供有功的将士挑选带走,自此成了性奴,任由他们摆布。文姬头上被插上一根孔雀羽毛,排在队伍最后。许多将士兵见到后,立马转身。只剩下她一人了,她的内心很是紧张。不知道自己将何去何从,命运将会怎样安排。她对于自己的未来很是迷茫。

敕勒川,阴山下。

原来呼延豹在文姬头上插了孔雀羽毛,是暗示将士这位绝代佳人将是献给左贤王的。当晚,文姬被带去见了左贤王。醉眼惺忪的左贤王眼睛一亮。只见这个来自中原的女子:珠圆玉润,肤如凝脂,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气若幽兰,华容婀娜。蔡琰的美貌与气质征服了左贤王。像以往掳掠来的性奴一样,左贤王兴冲冲的将文姬抱入帐房,粗鲁地将她按倒床上,发疯似的扑了过来。想不到文姬外柔内刚,趁着左贤王正在宽衣解带之际,冷不防猛然将他推开,顺手狠狠地给了他一巴掌。气急败坏的左贤王正要回她一巴掌,可手掌举到半空中却没有落下。望着那张梨花带雨的鹅蛋脸,他下不了手,抽身气呼呼的走了。

梨花带雨

三、忍辱负重,失身生子

第二天,一个来自中原的匈奴女官来到文姬帐房。她手提一盒米饭,笑容可掬。一进来就用汉语劝文姬用膳,并说她也是汉人,已来胡地多年。文姬见她一脸慈祥,颇具大姐风范,顿时有了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她已经几天没有吃饭了,便点了点头。女官见到文姬开始吃饭,便开口大赞左贤王英俊勇猛,怜香惜玉;接着再赞文姬花容月貌,冰肌玉骨;最后说两人真是天生一对,地设一双。文姬明白女官来意后,心想:与其身不由己被其霸王硬上弓,不如舍身伺虎劝其为民罢战争。主意已定,文姬便说:“如果要我顺从左贤王,他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否则我将一死了之”。女官急忙说:“有事好商量,千万死不得!你说,什么条件?”文姬说:“其一不能再派兵侵犯汉疆;其二要积极倡导中原文明礼仪;其三一旦有机会让她归汉”。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左贤王听了女官的回话后,第二天早朝就宣布了两条政令:一不轻启兵端,寻衅大汉;二要学习中原文化,讲究礼仪。当天晚上,左贤王又来文姬帐房。他摆下酒席,满脸堆笑,彬彬有礼,请文姬入席,与其对酌。虽然言语不通,但左贤王眼中已流露出少有的温柔。酒饱饭足之后,当一双大手伸向了文姬胸前解开盘扣,将其外套扯下扔到了一边时,文姬闭了双眼,感受到这双大手开始在自己的白袍里游走。她本能地觉得这是一种耻辱,但为了活命,为了能回家乡,她只好忍辱负重,让即将涌出的泪水回流心田,默默地承受这痛切心扉的酸楚。从此以后,左贤王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个中原女子,几乎每天都夜宿于文姬帐房,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不久将她纳为妃子。左贤王知道文姬吃不惯匈奴的饮食,不习惯草原生活,所有一切都以大汉模式优待之。

狂蜂摧花花含泪

他同意文姬穿汉服,匈奴抢夺来的金银首饰,他会第一时间拿来让文姬挑选,尽量满足女人爱美之天性。文姬也感受到左贤王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疼爱,但左贤王只能得到她的身得不到她的心。她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左贤王的一件战利品,只能逆来顺受地满足了左贤王那激情勃发的兽欲,他们之间没有尊重可言。再说,她一心想的还是要回到汉朝,完成父亲修史的遗愿。也正是这个信念,才一直支撑着她顽强地活着的。但哪怕是被迫的,文姬还是给左贤王生了两个儿子。她对两个孩子感情非常复杂,毕竟是自己的骨肉,爱是肯定爱着的。可有时看到了孩子,也会想起自己在匈奴所受到的屈辱。而她能做的,就是每天用大汉文化来教养孩子,让孩子更加杰出,更加亲汉。文姬不想有一天,自己的孩子把刀锋指向大汉。

(清)李坚——《文姬思汉图》

四、曹操思美,文姬归汉

建安十二年(207),汉丞相曹操打败了袁绍,成为北方的霸主,兵锋逼近匈奴。曹操既爱江山更爱美人。其妻妾众多,个个都是国色天香的大美人。曹操的妻室分为夫人、昭仪、姬、妾诸等,总计有15人之多,她们共为曹操生育了25个儿子。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没有生儿育女的丽人尤物。至于美女类型,曹操偏好已婚的熟女。汉代女人结婚较早,二十岁左右就成了少妇,此时正是女人最为美妙的时期。曹操为征战天下,整日忙碌,哪有心思去和那些不知云雨的小姑娘调情说爱。而妙龄熟女已为人妇,更有女性韵味,更加风情万种,于男女之事上更有经验,且易上手,更能满足他的生理与心理需求。

曹操剧照

建安二年(197)正月,曹军征讨宛城张绣,张绣忌惮曹军兵强马壮,率部投降。曹操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胜利面前飘飘然。庆功席间看见了张绣的寡婶邹夫人姿色风流,美貌逼人,便心动垂涎,当晚召邹夫人侍寝。张绣愤怒至极,乘夜率兵突袭曹营。曹操猝不及防,迅速逃跑。其衣冠不整,狼狈至极。此战打的仓皇失措,曹操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均不幸战死。建安三年(198)九月,曹操战吕布。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杜氏姿色绝美,被关羽暗恋着。曹操和刘备围吕布于下邳时,关羽曾多次对曹操说:城破之后,希望把这个女人赐给他。曹操爽快答应了。但城破之后,曹操发现杜氏果然国色天香,便当仁不让,占为己有。

姿色风流——美貌逼人

曹操偏好已婚熟女的例子,不胜枚举。此时的蔡文姬在匈奴待了12年,她学会了吹奏胡笳和匈奴语言。她将自己遭受的种种屈辱,写在了她的传世名作《胡笳十八拍》中。诗中有“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句,读之催人泪下。每当觉得日子苦得熬不下去时,她便拿出胡笳,向着家乡的方向,用幽怨的曲调倾诉着自己的思念。当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传到中原被曹操看到后,他想起曾经与蔡邕的交好和文姬的美貌,心中油然升起一股莫名其妙地冲动。经过一番思考后,曹操决定遣使将蔡文姬赎回来。他想赎回文姬,即可以满足自己的私欲,又可以借文姬归汉一事向匈奴献上金子和玉璧,等于与匈奴交好,变相将其招安,稳定了后方,从而为向南进军扫除障碍。

(清)周慎堂——《文姬踏歌图》

对于一个女奴来说,曹操的出手实在大方,黄金千两,白壁十双。左贤王忌惮于曹操的兵强马壮,正想与其和平相处。见到曹操的来使和礼品后乐不可支。他答应来使,若文姬同意可以奉还,并将永不侵犯中原地区。左贤王问了文姬,是想留下还是想回去。文姬的回答干脆利落,回归大汉,回归家乡。左贤王虽然内心失落,但他知道文姬一直思念家乡,他们之间其实一直有一道跨不过去的鸿沟,只是他一直不说,因为他深深地爱着文姬。这一次,他信守诺言,尊重她的想法,让她走。左贤王对文姬说:“孩子还是留下吧。你一个女子,带两个孩子生活将十分艰难,而且带上孩子后再嫁,也不方便”。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文姬觉得有理,决定将孩子留在草原。208年,曹军接文姬当天,乌云蔽日,风沙弥漫。两个孩子死死拽着文姬衣角,不肯让她离去。文姬温柔地搂着他们,眼中噙满了泪水。此时即便有百万个舍不得,但她也只能选择归汉。因为她不仅是一位母亲,更是大汉的才女,家乡在等她,曹操在等她,父亲修史的遗愿需要她归汉后去完成,别无选择。她咬着嘴唇推开了两个孩子,转身上了马车。瞬间,眼泪无声地从脸上滑落下来,耳边回荡着孩子声嘶裂肺的哭声:“母亲,别走行不行?不要丢下我们,你不要我们了吗?”她知道,经此一别,将与孩子天各一方,可能永远也不会再见了。

(金)张瑀——《文姬归汉图》(局部)

五、中年赐婚,功德圆满

归途中,文姬看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中原景色,儿时的记忆逐一浮现眼前,心情一时复杂难言,家乡还是那个家乡,可至亲之人却一个都不在了。曹操将会怎样安置历经风霜的她?自己将情归何处呢?当时,文姬已经是三十多岁且生过两个孩子的二婚妇女。经过匈奴十几年颠沛流离的艰难生活,早已风华不再,甚至皮肤粗糙、满脸沧桑。当曹操在铜雀台见到文姬后,黯然神伤,趣味尽失。念当初与蔡邕的情谊,他怜悯其举目无亲,帮她找了一个夫婿,那就是屯田都尉董祀。董祀不仅是世族大家子弟,而且英俊帅气,比文姬小了十几岁。这个婚姻怎么也不般配。但畏惧曹操的权势,身为下属的董祀不敢不从,只能以头婚正妻的仪式,娶文姬回家。

历经风霜——满脸沧桑

新婚之夜,洞房花烛。面对这个大自己十几岁的老娘,董祀怎么也提不起兴致与她一起同床共枕。当他转身欲走时,文姬赶紧吹灭了喜烛,对董祀说道:“娶我着实让你委屈,只不过曹公念我父亲旧情,怜我无人可依。但你若离开,必将获罪!”看到董祀停下脚步,蔡文姬突然跪下,恭恭敬敬行了一大礼,言辞恳切道:“今日感念曹公恩情,感念董郎包容,日后必定以君为首,以命以报之”。 董祀惊愕不已,急忙扶起文姬。文姬顺势紧抱董祀,将其拥入床帏。就这样,董祀成了蔡文姬的第三任丈夫。面对现实,出于无奈,董祀只好冷漠、敷衍的应对文姬。而经历过颠沛流离,尝过做奴隶滋味的蔡文姬,却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稳定生活,处处顺从董祀,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贤妻良母。

腊梅傲雪——芬芳依旧

婚后第二年,董祀获罪被曹操关入大牢,性命难保。文姬不想重复丧夫守寡的悲剧。她在大冬天赤足散发,去曹府求情。此时曹操正在宴请文人名士,蔡文姬以自己的才学,善辩的口才,让在座的各位无不落泪。曹操问文姬:"听说你家原来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文姬说:"当初父亲留给我的书籍有四千余卷,后因战乱流离涂炭,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篇"。曹操说:"我派十个人陪夫人写下来,可以吗?"文姬说:"不必,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写给你就是"。于是,文姬日夜兼程,将自己所记下的古籍内容全部准确无误地写了下来送给曹操。曹操终于赦免了董祀的罪。而董祀得知是文姬不顾一切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将自己救了出来,感恩戴德。从此,放下偏见,慢慢地爱上了这位对自己有着救命之恩的奇女子。

冰肌玉骨绛唇香——剑花动处是文章

经历生死的蕫祀已对官场心生厌倦,他领着集才华与智慧于一身的文姬在蓝田隐居。夫妻相敬如宾,生活开始走上正轨。在董祀的呵护下,文姬完成了父亲的遗作东观汉记》,为西晋史学家司马彪所著《续汉书》提供了翔实的素材。她还把匈奴的胡笳和琵琶等融入到汉乐器中,使汉文化更加包容和壮大。在中原温和气候的滋润下,在丈夫温柔体贴的调养下,蔡文姬返老还童,又恢复了昔日的光彩。她那绝世的才华,绝代的美貌,在史书上留下了独特的一笔。《后汉书·列女传》中记载: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陕西蓝田蔡文姬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蔡女胡笳
蔡文姬 1978电影
曹操,“捞到”蔡文姬哪些“好处”?(组图)
中国古代才女之二——蔡文姬:塞外曾闻十八拍
☆ 古代女子的爱情悲歌(三):情路坎坷之蔡文姬
中国古代才女:东汉篇《蔡文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