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古奇冤,宋朝一岳

(一)

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暮春时节,当普通百姓还沉浸在这年二月柘皋大捷的喜悦中,朝廷中主和派当道,一个惊天阴谋正酝酿成形。

在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职)秦桧及其亲信参知政事王次翁的建议下,以对柘皋大捷论功行赏为名,宋高宗赵构召三大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人入朝,将罢三将兵权。四月二十三日,岳飞至临安府,比韩、张晚到了六七天。迫不及待的宋高宗当晚就命给事中范同、林待聘准备好罢将制书。第二天一早,正式宣布,扬武翊运功臣、太保、京东、淮东宣抚处置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节制镇江府英国公韩世忠、安民静难功臣、少师、淮南西路宣抚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济国公张俊并为枢密使,少保、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岳飞为枢密副使。三大将被罢,意味着宋对金的战略已经完全转向媾和。然而,这并不能使秦桧满足,对于韩世忠、岳飞两员抗金名将他必欲除之而后快。

五月初十,诏韩世忠留在临安府,命张俊、岳飞往楚州检阅韩世忠军马。名为检阅,实则欲找到可以构陷韩世忠的证据。对于秦桧的意思,张俊是坚决执行的,岳飞却很不以为然,而且向韩世忠通风报信。最终韩世忠在宋高宗面前痛哭流涕,使得宋高宗不能不念起十一年前苗刘之变时韩世忠的忠心救主,得以逃脱一劫。

(二)

在放过了韩世忠之后,秦桧的毒刀举向了岳飞。

张俊在楚州计划将军队全部南撤,被岳飞阻止,回朝后反而声言岳飞想要放弃楚州,惊扰军民,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这种言论甚嚣尘上。

七月十六日,右谏议大夫万俟卨上书弹劾岳飞,大致有三条,一志得意满,不思进取,(“伏见枢密副使岳飞爵高禄厚,志满意得,平昔功名之念日以颓堕。”)二柘皋之战逗留不进,(“今春敌寇大入,疆场骚然,陛下趣飞出师以为犄角,玺书络绎,使者相继于道,而乃稽违诏旨,不以时发,久之一至舒、蕲,匆卒复还,所幸诸帅兵力自能却敌,不然则其败挠国事可胜言哉。”)三在楚州动摇军心民心,(“比与同列按兵淮上,公对将佐谓山阳为不可守,沮丧士气,动摇民心,远近闻之无不失望。”)请求将岳飞免职,贬出朝廷。在接到奏折后,关于岳飞,宋高宗这样对秦桧说:“比遣张俊、岳飞往彼措置战守,二人登城行视,飞于众中倡言楚不可守,城安用修,盖将士戍山阳厌久,欲弃而之他,飞意在附下以要誉,故其言如此,朕何赖焉。”言语中对岳飞很是不满。

紧接着,秦桧的党羽御史中丞何铸、殿中侍御史罗汝楫又上书弹劾岳飞,大概意思是:“飞被旨起兵,则略至龙舒而不进,衔命出使,则欲弃山阳而不守,以飞平日不应至是,岂非忠衰于君邪。自登枢筦,郁郁不乐,日谋引去,尝对人言此官职数年前执政欲除某而某不愿为者,妄自尊大,略无忌惮,近尝倡言山阳之不可守,军民摇惑,使飞言遂行,则几失山阳,后虽斩飞何益,伏祈速赐处分,俾就闲祠,以为不忠之戒。”万俟卨更是连着上了四次奏章,还把奏章抄写下来给岳飞看。岳飞知道自己在朝廷已经没有立足之地,就主动上书辞职。八月初九,岳飞被罢去枢密副使,复为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离开临安,到江州境内的庐山闲居。

(三)

奸臣仍然在步步紧逼。

八月十四日,岳飞幕僚十一人被遣散到各地,并由户部对岳飞军中钱粮进行验收。

秦桧等人心中明白,要想杀害岳飞这样一名军方高级将领,没有足够大的罪名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要想有足够大的罪名,就只能是诬陷。

岳飞军中各位将领的关系并不是一团和气的,其中都统制王贵与副都统制兼前军统制张宪相处的就不融洽。在张俊的威逼利诱下,王贵参与进了构陷岳飞的计划。前军副统制王俊绰号“王雕儿”,为人反复无常,从军多年没有立过什么大功,这么一个人就没秦桧等看中了。

于是,王俊在张俊的教唆下,乘张宪往镇江枢密行府奏事的时候,于九月初八向王贵诬告岳飞之子岳云与张宪暗中联系,图谋占据襄阳兵变,迫使朝廷让岳飞重新掌军。王贵随即上报负责枢密行府事务的张俊,张俊立刻将张宪扣押审问。不久将张宪与岳飞子岳云同下大理狱。此时岳飞在庐山尚不知情。秦桧杀意已定,就请宋高宗让人召岳飞入朝。来使什么都没说,岳飞已经料到此去凶多吉少,但仍然慷慨而行。到达临安后,老部下王处仁暗中向岳飞透漏了王俊诬告的详细情况,岳飞说了一句:“使天有目,必不使忠臣陷不义;万一不幸,亦何所逃!”

(四)

十月十三日,秦桧派人召岳飞到朝廷别听圣旨。岳飞乘轿前往,下轿后却发现被带到了大理寺,惊叹道:“吾何到此!”进入寺门,不见一人,只见四面垂帘。岳飞稍坐片刻,便有几名狱吏出来,说:“这里不是相公坐处,后面有中丞,请相公略来照对数事。”岳飞感慨地说:“吾与国家宣力,今日到此,何也!”说完就随狱吏走到一个地方,看到张宪、岳云二人身披枷锁,蓬头垢面,身上血迹斑斑。御史中丞何铸等人诘问岳飞的反状,岳飞知道自己身陷囹圄,已无脱身之理,仰天长叹,不再理会众人。

秦桧马上使何铸与大理卿周三畏审理岳飞一案。岳飞下狱以后,宗室元老光山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齐安郡王赵士<?亻褭>准备上章替岳飞求情,秦桧得知后,立即向宋高宗请求将赵士<?亻褭>贬出临安。

何铸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觉察到相关材料都是凭空捏造的。于是,这名秦桧的亲信就向秦桧请求放过岳飞。秦桧当然不可能答应,就派何铸出使金国,由另一名亲信万俟卨来审理岳飞的案件。岳飞在狱中绝食求死,他们就派岳飞的次子岳雷前去照顾。

过了一个多月,万俟卨经过多方罗职,终于给岳飞定了两条罪。第一,岳飞曾说自己与太祖皇帝都是三十岁得封节度使,指斥乘舆,大逆不道。第二,今年春天金军进犯淮西的时候,岳飞连受诏书十三道,却拥兵逗留,延误军机。于是,万俟卨就会同御史台、刑部、大理寺官员对岳飞定罪。其中大理寺丞李若朴和何彦猷却依然认为岳飞罪不致死,万俟卨等人不同意,坚决要将岳飞置于死地。

十二月二十九日,赵构在了解了万俟卨等上报的案情后,下旨将岳飞赐死,张宪、岳云处斩。考虑到杀害这么一名受人爱戴的将领,赵构和秦桧担心会有军民营救,特命殿前都指挥使杨沂中率兵监刑,临安城内部署重兵,严加防护。岳飞被一杯毒酒赐死在狱中。

一代将星就此陨落,天下冤之。史称,“天下闻者,无不垂涕下,至三尺之童,皆怨秦桧云。”岳飞是年三十六岁。

(五)

岳飞被杀后的十余年间,由于秦桧当国,没有人敢对这起冤案提出任何异议。而且秦桧认为岳州与岳飞姓同,改为纯州。直到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秦桧死后,从普通民众到朝中官员,陆续公开提出平反冤案。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当时正值金主完颜亮南侵之际,太学生程宏图直接上书宋高宗,提出对岳飞进行平反。十月,迫于国内舆论压力,赵构允许流放岭南的岳飞家属自便,免除拘管。十二月,御史中丞汪澈在请求将岳州恢复旧名的奏折中有这样一句话:“岳飞之叛固自有公论。”而公论是什么,赵构心里是清楚的,但他不愿承认自己杀岳飞是错误的,迟迟不肯对岳飞平反。

直到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赵构退位,太子赵昚即位,是为宋孝宗。七月,宋孝宗就对岳飞进行平反,追复旧官,以礼改葬,子孙优加录用。淳熙六年(1179年),谥武穆。嘉定四年(1211年),追封鄂王。

(六)

呜呼,岳飞既死,宋难未已。

关于岳飞冤案的主谋是赵构还是秦桧,笔者认为这是在赵构的默许下,由秦桧一手炮制的冤狱。赵构虽然后来不喜岳飞,但如果是主战派领袖张浚为相,岳飞应不致死,但主和派秦桧为相,岳飞就难逃一死了。历朝历代都有大将无罪被杀,但岳飞冤案尤其令人愤慨,一是人们对岳飞惨死的同情,而是其他朝代都是在天下底定之后才对功臣动手,只有宋高宗在大业未成之时先自毁长城,使人们千百年来痛心。

无论如何,岳飞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正如孙中山所说:“岳飞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闲语”(xianyust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岳飞怎么死的?令牌十三道,含冤风波亭(2)
岳飞墓前的四个罪人是谁?他们为什么跪着?
南宋军民怎样看待岳飞冤案?兼谈岳飞冤案平反昭雪的曲折历程
秦桧以“莫须有”罪名害死岳飞,可“莫须有”又是何物?
六千字长文浅析,从南宋初期形势来看,岳飞被冤杀为何难以避免
李裕民:新视野下的“莫须有”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