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为曹丕时代的政坛三巨头之一,他是被书法造诣耽搁的杰出政治家

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官至太傅,魏文帝时与当时的名士华歆、王朗并为三公。

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他在书法史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后张昶、怀素、颜真卿、黄庭坚等在书体创作上都从各方面吸收了钟体之长。

据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笔法传授人名》记载,钟繇的书法是跟著名的蔡文姬学的,而钟繇的徒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的书圣王羲之。

但是由于钟繇与王朗、华歆为曹丕政权的三巨头,所以也别指望他有什么好的名声,就连他的书法也受到了别人的质疑。

据西晋虞喜《志林》一书记载,钟繇和韦诞同朝为官,韦诞的手里有一本蔡邕(蔡文姬的父亲)的练笔秘诀,钟繇一直想看,可是由于这本书太珍贵,韦诞就是没有借给他。后来无论钟繇如何苦苦哀求,甚至以死相威胁,可韦诞就是不借。韦诞死时把这本书当陪葬带到了棺材里,钟繇非常生气,派人掘了韦诞的墓硬是把这本书给挖了出来,从此书法进步迅猛。这件事很显然是虚构的,因为据可靠史料记载韦诞比钟繇晚死了二十多年,钟繇不可能去盗韦诞墓。

这个事很显然在表达一种民意,那就是人们认为人品可以体现在书法上,人品好的人才配写出好的书法来。

就像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其实这个蔡襄是被人后来才替换上去的,被换掉那位是北宋著名的大奸臣蔡京。替换的原因只是因为蔡襄是个好官,比蔡京的名声要好得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单论书法造诣来说,蔡襄的火候和蔡京比还是差着档次的。

钟繇和蔡京的遭遇显然是一样的,不过钟繇比蔡京更冤,因为钟繇不是一个奸臣,相反他在政治和司法刑狱上都非常有作为。

钟繇也是个比较幸运的人,他能够上学,完全是因为小时候一个相师的一句话。

钟繇小时候和他的叔叔钟瑜到洛阳去,在路上碰见了一个看相的人,这个人一看到钟繇便说道:“此童有贵相,然而会遭水厄,小心啊。”

这对叔侄对相士的话不以为意,可事实证明这个相士是有点本事的,因为两人没走几里,遇到了一座桥,过桥时钟繇的马惊了,钟繇落水,差点丢了性命,好在钟瑜水性好,才把小钟繇救了出来。亲戚们听说这件事后,都觉得太神了,所以都出资让钟繇读书,寄望于能够借钟繇飞黄腾达。

钟繇的仕途果然走得顺风顺水,先是举孝廉,做了尚书郎,并在阳陵(今陕西高陵)任县令,后来又升任廷尉、黄门侍郎,成为皇帝身边侍从官。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继续挟持汉帝,皇帝被二人隔在了函谷关以西,曹操当时正在做兖州牧,派人上疏皇帝。李傕、郭汜等人认为曹操想在函谷关以东自立为君,而他上疏皇帝其实就是个假象。

所以李傕、郭汜就想扣了曹操的使者,阻止曹操与皇帝沟通。钟繇经历了董卓之乱,也经历了李傕、郭汜的长安之乱,他恨这支西凉的野蛮部队,他知道这帮人绝对长不了,他同时也看到了讨伐董卓的战争中曹操的表现,他终于看到了一个真正英雄的影子。面对李傕、郭汜对曹操正当要求的无理拒绝,他想为曹操做一些事情,于是出来劝道:“现在天下豪杰并起,每个人都以天子之命为旗号欲达一己之私,只有曹操一心匡扶汉室,如果拒绝他的一片忠心,就寒了天下想要奉养皇帝的人的心啊!”

李傕脑子里没啥东西,见钟繇这么说,就答应了曹操的要求。曹操听荀彧多次夸奖钟繇,又听说了他这次为自己说话的事,两个距离遥远的人,他们的心却惺惺相惜起来。

后来李傕胁迫天子,钟繇忍无可忍,便和尚书郎韩斌一起秘密把汉献帝救出了长安,曹操奉迎天子后,两个人终于见了面。因钟繇救出汉献帝有功,所以被拜为御史中丞,之后就又升迁侍中、尚书仆射,并被封为东武亭侯。

曹操正要与袁绍决战北方,马腾、韩遂等人却在关中地区蠢蠢欲动,曹操听从荀彧的建议命钟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之职持节监督,钟繇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竟然说服马腾、韩遂按兵不动。不但如此,马腾、韩遂对钟繇还非常尊敬。

由于钟繇的努力,曹操从面临两线作战,变成了可以专心致志地对付袁绍,这就为曹操最终统一北方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巨大优势。

官渡之战时,袁绍与曹操相持不下,钟繇从各处苦苦寻觅到了一千余匹战马给曹操作为补给,曹操正是利用了这批马匹才敢去乌巢劫营,这为曹操大破袁军立下汗马功劳,为此,曹操还特意给钟繇写信:“公这些马匹送得太及时了,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都是足下的功劳啊。昔萧何镇守关中,军队用度一应俱全,你现在可与萧何比肩啊!”

曹操曾夸奖荀彧是他的张良,这里就是在夸钟繇就是他的萧何,不过钟繇后来用事实证明,他在曹操阵营中可比萧何在刘邦的阵营中还要重要。

官渡之战结束后不久,匈奴单于在平阳发动战争,钟繇率军抵抗,匈奴被压制得寸步不前。不久,袁尚旧部河东太守郭援见有机可乘,便向河东增兵。

这个郭援和钟繇的关系挺特殊,他是钟繇的亲外甥,也就是钟繇姐姐的孩子,可是谁都不知道这层关系。

部下见钟繇现在两面受敌,都劝他退出战场躲避一下。钟繇哼了一声说道:“袁绍最为强盛之时,郭援这小兔崽子都没敢和袁绍联合,这会却跑来搅和,如果不理他们而躲避起来,那么就会让他们感到我们怕他了。这里的百姓都仇恨郭援,如果我们躲开了,这里必然会生灵涂炭。仗还没打就想着跑,那太丢人了。大家不用怕,郭援刚愎自用、头脑简单,一定认为我军很好对付。如果他渡过汾水安营扎寨,在他们未渡河之前我们就可以发起攻击,必然会大获全胜。”

郭援也是倒霉催的,马腾当年被钟繇一阵忽悠后,不仅没有嫉恨他,还拿他当最好的朋友看。钟繇在关键时刻请求马腾出兵夹击郭援,马腾连想都没想就派儿子马超从后边追击郭援的军队。郭援一边害怕马超追到,一边想尽快打败钟繇,所以不经认真考虑便要渡过汾水,根本听不进众将的劝阻。

钟繇生动地给外甥上了《孙子兵法》中的经典一课,叫半渡而击。当郭援军渡河未到一半时,钟繇率军猛然攻击,郭援大败。

此时马超的军队也杀到了,马超手下大将庞德,举刀便将郭援劈为两段。钟繇见郭援被杀,哭了起来,众将不解,问他原因,钟繇这才把与郭援的甥舅关系告诉了大家,这么一说,吓得庞德立即向钟繇请罪。

钟繇却忍住悲痛道:“我外甥丧尽天良,从贼扰国,将军杀之无过。”

与此同时,单于军队认为钟繇对付郭援去了,无暇顾及自己,便向钟繇后方扑来,钟繇化悲痛为力量,大败郭援军后,停都未停,回军杀得匈奴军大败,扎了一个漂亮的“回马枪”。

收拾了匈奴单于后,钟繇捎带脚把河东卫固的叛乱及边境地区张晟、张琰、高干等敌寇的骚扰全部摆平,效率极高。

钟繇的军事才能让人看的目瞪口呆,这哪是萧何啊?很明显是萧何和韩信二合一的加强版!

汉献帝从长安迁到洛阳,钟繇留在了关中地区,经过几年努力,钟繇使荒凉的关中地区变得民实殷富,为后来曹操征伐关中各地打下了物质基础,钟繇因此功又被任命为前军师。

钟繇是一个明察秋毫的人,而且以侦破刑事案件,并以刑狱著称。

有一次曹操询问众臣,是不是可以用割去肢体及宫刑取代死刑制度。

其中很多人不同意,而钟繇却同意这种刑法。

钟繇认为首先应该废除死刑,但是为了让刑法更有震撼感,让其他人不敢轻易犯罪,所以替代死刑的刑法要比死刑更有震慑作用,这就是一种朴素的刑罚法理思想。

魏明帝曹睿的时代,钟繇旧事重提,重新上疏皇帝并引发了是否可以用重刑取代死刑的大讨论,但是由于当时蜀国正在闹腾,曹睿实在没有心思搞这种法理辩论,所以钟繇的理论被无限期搁置了,而这一搁置就是一千七百多年,也就是整个的封建社会。

钟繇虽得曹丕重用,任为三公之一,在曹丕一朝却并无多大作为,曹丕死后,魏明帝曹睿封钟繇为定陵侯,并升为太傅。

可是此时的钟繇已到晚年,虽然他还在为曹魏兢兢业业工作,但是他知道自己的精力已经大不如前了。曹睿也对这位功勋老臣非常体贴,知道钟繇有关节病,所以特免了钟繇入朝朝拜皇帝的礼仪,后来各朝都沿用了这个体例,三公生病的皆可以不拜。

钟繇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连上朝都很难了,到后来竟然出现了幻觉,他总看见一个美丽异常的女人来到他门前。他向人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别人都说那个女人是个女鬼。后来,这个女人又来找钟繇,不敢向前,站在门外。钟繇问她为什么不进来,女人说怕您杀我。钟繇说没有的事,并殷勤邀请,于是女人便进到他的屋中。钟繇想把她杀了,却又生了一丝怜惜之情,下不了手。所以只是举刀砍伤了她的大腿,女人还是逃了,血流满路。第二天钟繇让人去沿着血迹寻找,结果找到一座大墓,棺中有一个漂亮的妇人,容貌如活人一样,穿着白绸衣衫,坎肩上绣有花纹,左大腿受了伤。

这个故事当然是假的,不过也正说明了钟繇的性格,他明决却对所有人充满了同情心,他睿智却可以宽容,他有着冷酷的外表,却有着一颗慈善的心。

太和四年(230年),钟繇辞世,死时魏明帝曹睿穿孝衣凭吊,并谥其为成侯,下诏赞其“功高德茂”。

由于历史太过久远,钟繇的字不可能有真迹完整保留下来,但是我仍然相信,那是一种苍劲中带着柔弱的书法形态,因为人品不能决定书法的好坏,但性格却可以!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大胡子二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立墙写书法
宣示表 译文 原文 钟繇生平及传说故事 高清图全
一篇文章看懂晋唐笔法授受史
他是楷书之祖,却被黑了两千多年
绚丽多彩的书法世界——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帖欣赏组诗(三十八)
曹操有个后勤大管家,是楷书的鼻祖,74岁还生了儿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