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武帝临终时,为什么托孤给霍光?

公元前87年,一代雄主汉武帝驾崩。八岁的太子刘弗陵继位,是为汉昭帝。

按照汉武帝的遗命,大将军、大司马、领尚书事霍光为辅命大臣,与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辅佐朝政。

霍光是何许人也?他的哥哥就是大名鼎鼎的冠军侯霍去病。

当初,霍去病的母亲(汉武帝的小姨子)卫少儿是平阳公主家的奴仆,一个叫霍仲孺的小吏被县里派到平阳公主府服役,两人对上了眼,私通生下了霍去病。

霍仲孺回家后,又娶妻生子,生下来霍光。

霍去病功成名就后,偶然得知自己的身世,便厚赠了生父霍仲孺大量田宅,把十几岁的弟弟霍光带到了长安。

汉武帝是非常宠信他的外甥霍去病的,爱屋及乌,也很信任霍光。特别是,霍去病英年早逝,使得霍光在汉武帝跟前,更加的受宠信。

史书上说,霍光在汉武帝的宫廷任职长达三十多年之久,对于汉武帝交代下来的事,从没出过差池,这让汉武帝很满意。

公元前92年,爆发了“巫盅之祸”,太子刘据受到牵连,铤而走险,拥兵自保,兵败自杀。汉武帝几十年精心设计的政治安排,毁于一旦。

公元前90年,宰相刘屈氂和贰师将军李广利图谋立昌邑王为太子。事发后,刘屈氂腰斩,李广利家人下狱。李广利当时领军在外,害怕之下,企图将功赎罪,仓促作战。兵败后,投降匈奴。

公元前89年,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上书请求在轮台屯田。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还需要从中原征调大批人员物资远赴西域。

这一系列的事情,让已经六十多岁高龄,求仙无望、悲痛缠身的汉武帝心灰意冷。在大鸿胪田千秋的建议下,汉武帝驱除了身边的方士术士。反思自己的人生成败。

汉武帝终于认识到,他的国家已经危机重重,他的人民已经不堪重负,他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他的政策只有他才能维系,如果不加以调整,他的继任者就是秦二世。

在公元前89年,汉武帝出台了轮台诏,系统的阐述了自己今后的施政方针。同时,他也在物色他的继承人。

与前太子同时期的皇子中,都不是作为帝王培养的,人生已经成型,难堪重任。小一点的皇子中,只有时年六岁的刘弗陵,聪慧敏捷。但是,他的母亲钩弋夫人正直壮年。

汉武帝担心他一旦弃世,主少母壮,女主当国,将重演吕后之变。因此,他寻衅将钩弋夫人废辍,使其忧愤而死。事后,立刘弗陵为太子。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重,他命人作了一副《周公负成王图》赐给了霍光,表白托孤的心意。我们都知道,周武王伐纣成功后,英年早逝,年少的太子周成王继位,武王弟弟周公辅政,周公大权在握之下,从无篡逆之心,被后世认为忠臣的最高典范。

汉武帝把这副画赐给霍光,就是把霍光比作周公,寄托一片老父亲的舔犊之情。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托孤给霍光呢?我的观点是:因为霍光不学无术、隐忍克己、有一种愚公精神。换句话说,就是汉武帝觉着霍光能力差、忠心和没有政治野心,有德无才。

霍光辅政后,坚定的支持和实践汉武帝晚期在轮台诏中提出的施政方针,与民休息,大大缓解了武帝末年几近土崩的国内形势。

一些比霍光更有能力、抱负和政治野心的人,不满霍光骑在他们头上。阴谋发动了针对霍光和汉昭帝的宫廷政变。

当时只有十四岁的汉昭帝,发现了他们计划中逻辑漏洞。他们当时的借口是:燕王发现霍光拥兵作反。汉昭帝说,霍光在京城拥兵造反,远在千里之外的燕王是如何识破的?此时的霍光,只是静静的站在《周公负成王图》下,籍此表白心迹,既不反抗也不辩解。

阴谋家们的计划被识破了,霍光和汉昭帝君臣联合平息了这场政变。霍光辅政十余年,辅佐昭帝,拥立宣帝,为西汉中兴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果然没有看错霍光和汉昭帝,他的临终安排获得了成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挂一时爽,全家火葬场,论开挂导致全家惨遭灭门的历史人物
霍光
研史社|“老牛”霍光,辅政大臣是个坑,是个用血来填的坑——(贾也《混史记》名臣篇2)
为什么史学大师会认为汉武帝的托孤是一场阴谋政变?真相到底如何?
大汉王朝:金日磾除逆立功,汉武帝临终托孤
汉武帝去世后,燕王旦不肯哭丧,为什么是8岁的幼子弗陵继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