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挂一时爽,全家火葬场,论开挂导致全家惨遭灭门的历史人物

两千多年前,霍去病把霍光送到汉武帝身边,意思是让汉武帝看在他的功劳上照顾、栽培幼弟霍光。

后来历史证明,这一幕里,出现了三个不同领域的挂逼:皇帝里的挂逼汉武帝,武将里的挂逼霍去病,权臣里的挂逼霍光。前二者在那一刻已经是挂逼了,后者还是个小屁孩(他开挂是30-50年后,前二者都已化灰的时候了)。

霍去病当时霍去病正当英年,应该没想过什么托孤;但后来霍去病没几年便英年早逝,霍光失去兄长,在长安城中再无血亲,几十年间一直只在汉武帝左右。当年送霍光到汉武帝身边一事,回头来看,居然就看出了点把少年霍光托孤给汉武帝的意思。历史真是很有意思,最后武帝临终,成年皇子不成器,由八岁的汉昭帝继位,汉武帝把幼子(连带汉家天下)托孤给了霍光。

当年霍光还是小屁孩时,汉武帝、霍去病、霍光这三个人可能想的都是:霍光这孩子,能跟着霍去病或者跟着汉武帝讨生活,一直做个皇帝小秘书,就是他的造化了。谁都没想到霍光后来自己成长得如此强大,和汉武帝、和霍去病都关系不大了,开的也不是卫氏祖传挂,是独立研发的自主知识产权挂!

霍光的很多经历是意外发生的,很多属性是孤立存在的,从基因、教育、环境完全找不到出处,也没有传及子孙,家人都不像他。恩,这真的很像开挂。霍光孤独地来过这个世界,开了挂,又走了,没有留下基因。

1、以卫氏关系户起家,实际上又“没有卫氏血脉”,巫蛊之祸不被连坐,反受其益。

霍光与卫氏的唯一联系纽带就是霍去病,霍去病早死,纽带一断,之后霍光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史书中近乎隐身,不与卫氏抱团,一直在打酱油。但在汉武帝看来,霍光这样的身份反倒是相当干净可靠。巫蛊之祸,卫霍一系受致命打击,只霍光毫发无伤,仿佛置身所有事外。巫蛊彻底平息后,太子一系,被清洗;为太子、卫皇后说话的一众臣子被武帝清洗;之前靠巫蛊崛起的新贵,事后又被武帝清洗。外朝废了一堆臣子,霍光这样的中朝成了最大赢家。卫皇后、卫太子、卫氏受巫蛊之害,但霍光这个最初的卫氏关系户,反受其益,这不是开挂是什么?

2、无师自通就能够找到“轻徭薄赋与民休息-集聚国力平定四夷”之间的最优平衡点。

霍光在政坛的独立初战,就展现了惊为天人的政治才能,可谓教科书般的“事件营销”。汉武帝临终为继位的幼年汉昭帝指定四辅政大臣之首是霍光。但当时的霍光,之前的政治履历上除了小心侍奉皇帝左右多年无过错外如同空白,毫无政治建树,在群臣中声望不高。武帝死,新帝幼,辅政的霍光很多人都不认识,当时不论朝堂还是民间,对未来国运都有点不安。霍光说要将皇帝印玺由自己保管,掌印郎官说印玺系天下兴亡,我宁可性命不要也不能给您。霍光马上把这事树了典型,大肆宣传,为这个郎官加官两级,说大汉有忠臣如是,先帝可以放心!

《汉书》记此事后续是:天下人莫不称赞大将军。朝野和民间舆论立刻就从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变成了:霍光这个人,之前没怎么见识过,不知先帝为何托孤于他,但经此事,果然他处事公正无私,赏罚分明,先帝托付对人了!中国有希望了!霍光由此立威,获得了天下人心和众臣服气。

那么问题来了,他的政治才能是从哪里来的?读书?霍光压根不读书。

《汉书》说霍光不学无术。当然,“不学无术”的定义古今略有差,那时候不学无术并不是大字不识一个,只表示不读圣贤书。

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汉书》

《汉书》刚称赞霍光匡扶之功,认为甚至高过周公,伊尹,马上就批评他因为没读好圣贤书,不懂“大道理”。联系后文,这里指的是霍光治家不严,导致身后全家不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公认霍光是治国、平天下的大才,但于修身、齐家上一言难尽。

他既不知修身、齐家的“大理”,知不知治国、平天下的“大理”呢?霍光曾在与臣僚议事时说“xxxx古今未有事也”,可史上明摆着非常明显有一个例子。你说那时候《史记》还没上市?可是《尚书》他都不读的吗?从后面的对答来看,明显臣僚也都知道这事,就霍光不知道。不读书,不读史,不知政治上的无数前例,竟然还能治国治成这样?

霍光要是真不知天下之“大理”,只能说是开了挂,随便一个判断都是对的。后来历史证明,霍光向民间汲取资源的比例研判、国家内政外战方略的平衡选择基本是当时中国的最优解:霍光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有明确时间记载的有近20次税负调整和抑制兼并之举;但他也不是只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而走入绝不打仗的误区,在面临北方异族的压力时,该和平解决的就和平解决,该打的仗也果断决策打了,这些后来都被证明是正确的。武帝后期“天下虚耗”,霍光执政十三年后就变作了“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内政外交皆无忧,国家进入升平状态。所以,虽然他一手遮天,排除异己,恋权,压制汉昭帝性生活等槽点数不胜数,然这些皆无所伤于天下,恶不及于民。在霍光治下,民众安宁幸福。

3、(在还看不出来是SSR的时候)能被上一代SSR选中,尽管选中他的人,当时并不当他是SSR。

挂逼总是能慧眼识挂逼,尽管自己都不一定意识得到。SSR皇帝汉武帝托孤SSR权臣霍光,看上去两代SSR交接了,高大上?然而汉武帝死前肯定不当他是SSR的,只是因为以前手上拿着的一堆SSR牌废了,只能勉强用一张R,心里想的是他如果运气好能混上个SR就不错了。汉武帝死后20年,魂灵回人间一看:我的天,【霍光】我一直当霍去病的附属卡来的,居然是张独立SSR?托孤会找上霍光,也是没有太多人可信的无奈之举。他做事谨慎,武帝虽然没多倚重霍光,但算是信任他。武帝晚年发生了太多事,外朝那些人他信不过。托孤更重要的不是才能,而是要找信得过的人。

武帝也只是任命霍光为四辅政之一,除四辅政外还有丞相,权力也不小。是由4辅政+1丞相这个5人班子来治国,武帝可从没有让霍光一人专政的意思,而是军权给金日磾、霍光、上官桀三人共执,稳定局势人心,而秉政主要靠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武帝赐给霍光《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暗示他为周公,你以为武帝的意思是觉得霍光的才能堪比周公?或者只由他一人辅政?别闹了。武帝的意思是说,人家周公背着成王上朝,成王长大,还政于成王;霍光你是我信得过之人,你得负责帮我盯着这事:这辅政班子干了几年后,得归政昭帝,那才是我亲儿子。

武帝想让霍光盯着辅政班子,保证务必还政,然而霍光自己专政了;直到昭帝死,霍光都没还政;然而虽然昭帝成了虚君,霍光才是实君,看似国将不国,国家治理得却很好。后世都把周公辅政与霍光辅政并提。死后的汉武帝要是知道是这种意外的结局,骷髅的下巴都能跌下来。

4、挡他道的总会自然下线或被他斗下线。

霍光在很多年里藉藉无名,但从武帝临终起就开挂了,命中注定要贵极。武帝后期,排在霍光前面的还有一堆重臣,以逐步减员(自然死亡)+加速批量减员(巫蛊之祸)的方式,纷纷下线。武帝在位已久了,武帝朝重臣总会自然死亡几个。巫蛊之祸团灭一堆重臣。

不过,这时仍轮不到霍光排第一。武帝托孤时想金日磾排第一的,金日磾自己因为匈奴出身而辞之不受,于是霍光名义排第一,但金日磾实际影响力压过霍光。汉武帝给年幼的昭帝所作的政治安排也够苦心了:母亲被处死,母家无一人在朝,避免女主称制或外戚之患;四大辅政大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想他们四个互相制衡,还有丞相也有权,权力不会集于一人;等昭帝长大,从几处分散的地方收权亲政。

可是!可是!可是!他千算万算,惜乎没算到的是金日磾的寿数。这个汉武帝迷弟在武帝去世一年就自然死亡,40多岁正当壮年啊!只能说,金日磾这个“midi”(迷弟)体质也太有利于霍光了吧!霍光都不用亲手去斗,比他有名望有地位的辅政大臣自然下线!接着是上官桀自己膨胀了作死,另一个辅政、政策重要掌舵人御史大夫桑弘羊一起陪了进去。后来,德高望重的武帝末年老丞相田千秋自然死亡。余者无力回天。

天命如此,一路自然死亡+斗倒n个重臣,权倾天下。这时候他年纪也不算大。

5、他又在无意中都能选中(当时还看不出来是SSR的)下一代SSR上位,尽管选中的时候也并不是因为他是SSR。

挂逼又能慧眼识挂逼了,尽管当初不一定把他当挂逼看。霍光挑汉宣帝来当皇帝只是因为没根基好控制,一个无师自通的政治天才无心插柳柳成荫地挑到了另一个无师自通的政治天才,宣帝觉醒之后成为武帝之后的下一个挂逼皇帝,在霍光死后开启了孝宣盛世,延续了霍光辅政时期西汉的上升趋势。

———

宣帝为报杀妻之仇和早年擅权之恨,实是愤恨难平,清算时严重扩大化,依附于霍氏的众多故旧门人、向与霍氏交好的官员被杀得血流成河,牵连长安近半数官员,史书原文“霍氏相连坐诛灭者数千家”。

开挂一时爽,全家火葬场!(不仅霍氏全家,连故旧门人、与霍氏交好的数千官员都全家火葬场了!)

作为权臣教科书,霍光权倾朝野,众臣归服,两任青年皇帝对他也都恭敬有加。

成王不疑周公,孝昭委任霍光,各因其时以成名,大矣哉!——《汉书》

人君之德,莫大于至明,明以照奸,则百邪不能蔽矣,汉昭帝是也。周成王有惭德矣,高祖、文、景俱不如也。使昭帝得伊、吕之佐,则成、康不足侔矣。——《资治通鉴》

《汉书》、《资治通鉴》都把昭帝夸上了天,就是因为他“不疑霍光”。

宣帝早期与霍光一同车,就出来个成语“芒刺在背”,宣帝觉得自己“黯然失色”。

也是难怪,当年霍光是“天下人皆仰慕大将军”的画风:

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一直觉得很讽刺的是,想象不出武帝临终时是什么心情。如果他自视甚高,觉得自己为昭帝精心铺设的政治道路甚好,我就穿越回去打醒他:您别得意了,后来的权力格局跟您想的大不一样,霍光要开挂您挡不住的——您想四人互相制衡,结果成了霍光一人独大;您想十年后汉家江山系于您刚成年及冠的幼子昭帝之手,然而人心所向,当时天下系于霍光之手。

如果他忧心忡忡,唉,寡人后悔呀,巫蛊死太子不说还废了一把SSR臣子,剩下没有太好的人选最后找了个霍光,不知道行不行啊……我就穿越回去安慰他:虽然权力格局和预算的不一样,但大汉江山和天下生民并没有受到损害。西汉昭宣中兴年间霍光辅政的20年,是中国历史上民众最幸福的时间段之一。霍光还精确地在民间白衣里挑出了卫太子之孙、挂逼皇帝宣帝。即便卫太子复生顺利继位,用那一帮太子门人治天下,实际效果封顶了就是干到霍光这样。而且,如果那样的话,即使最后皇位还是传到宣帝,他没有在民间的生活经历,未必深明民间疾苦与吏治得失,未必能从仗剑游侠的少年生活里结交三教九流的人物,领悟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思想。结果可能还不如现在这样。

所以,由您的幼子继位,并不会差于卫太子继位。因为!因为!因为!这个时代的真挂逼是霍光,而不是您的任何一个儿子。

后世很多人都开玩笑说,武帝死后20年内,皇帝是谁根本不重要,只要不是个作死跟霍光闹得很不愉快的,都能像昭帝那样跟着霍光混成明君。

以当时政局,天下系于霍光之手。为百姓的幸福考虑,应该祈望霍光在几乎没有制约的权力格局中能够不忘初心,始终以天下生民为念;然后应该祈望皇帝(不论是谁)即使受到再多压制,再怎么被霍光欺凌,也不要作死怨恨反抗霍光,因为假设他们能铲除霍光自己来干,马后炮唯结果论的话,他们99.99%的概率干得还不如霍光。

实际结果是,昭帝和早期宣帝未反抗霍光,甚至昭帝在有人挑拨他和霍光的君臣关系时果断力挺霍光;霍光未篡汉,但确实欺负了昭帝(欲将生母与武帝合葬霍光始终不许,不能随意临幸宫女),欺负了早期宣帝(宣帝与霍光同车压力山大,差点没法按本人意愿立皇后,给皇后父亲封侯被挡);然而霍光治理好了国家。后世有种说法:霍光不忠于君,但忠于国。

也许霍光的开挂行为太过犯规,如果他还能封妻荫子传至后世数代生生不息为士家大族,上天未免太偏心,所以虽身前极尽荣宠,身后本人以帝王葬仪下葬,但霍氏被族灭,近亲大多腰斩弃市,惨不忍睹。

还是复习一下那句话:

开挂一时爽,全家火葬场!(不仅霍氏全家,连故旧门人、与霍氏交好的数千官员都全家火葬场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霍光,霍光简介
霍光辅政
霍光
汉朝霍光是怎样一个人?
霍光辅政:“昭宣中兴”的功臣
霍光:登峰造极,覆巢毁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