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万没想到!拥有一个自律宝宝竟如此简单

经常在朋友圈看到家长们的吐槽:

每次看到孩子贪玩不想写作业的时候,就恨不得自己动手帮他写;

眼看时间已经很紧凑了,孩子还在磨蹭穿衣服,内心就非常地抓狂,就差亲自上手帮他做好一切;

每次到了睡觉时间,孩子还是精力旺盛,会找各种不睡觉的理由,那时真想孩子身上有个按钮,一按立马进入到睡眠模式……

其实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律的表现。

自律很重要,拥有自律却是件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对孩子而言,他们天性爱玩耍,没有定性,更不可能天生自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孩子自律的培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当家长在抱怨孩子不自律时,不妨回想一下,我们平时的自律程度如何?

这里有套测试题,父母可先测测自己的自律程度。

以下测试题,符合情况回答“是”,得1分,反之回答“否”,得0分。

测试能力评分:

分数在10-15分的人,有很强的自律能力,在没有达到你想要的目标时,你往往不会有任何的动摇,你的毅力和坚定让别人感到佩服。

分数在5-9分的人,自律能力一般,有时会动摇,不坚定,当你自律起来的时候可以改变自己,带动他人。

分数在5分以下的人,自律能力差,很容易受周围人和周边环境影响,你看到自律的人时会有一种惭愧的感觉,你很想自律起来,很多时候却做不到。

生活中,说自律的人有很多,可坚持自律的人却很少。

不知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新年伊始,制定了一些雄心勃勃的计划,一年要看多少本书;要减肥练出马甲线;要早睡不能熬夜……

结果坚持了一段时间,新鲜劲一过去,就偃旗息鼓了,一下回到解放前。想看书,不知书在何方;想减肥还是吃吃吃;想运动还是迈不开腿;想早睡,还是躺在床上玩手机打游戏追剧,不到凌晨不睡觉,熬成了熊猫眼……

大人做到自律都如此之艰难,孩子就更不例外了。早上想赖床,看到零食就想吃,看到玩具就想要……

孩子不自律,父母很操心,尤其是在娃写作业这事上,相信很多父母都深有所感。

孩子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家长内心直呼:我也想心平气和,实在是控不住自己体内的洪荒之力啊!

这不,前段时间,有妈妈因为陪娃写作业被气到脑梗塞住院,甚至有父母发布征婚启事,宁送房送车包办酒席,不要彩礼,只求未来亲家赶紧把娃接走,顺便辅导下作业。

但有一亲戚,在陪娃写作业上,那可真是从容淡定。她辅导一段时间后,孩子便和她说,不用她在旁边看着,他自己就可以写作业。

一开始,亲戚也有担忧焦虑,担心孩子会像脱缰的野马般自由散漫,不能完成作业。观察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孩子非但没有偷懒,反而每天都能如时写完作业,遇到解不开的难题,也会寻求妈妈的帮助。

相信很多家长都和我一样感到震惊:孩子怎么可能不被外在因素所干扰,能够自己写作业。

了解之后,亲戚娃能自觉学习其实跟她平时爱看书的习惯有关。她和她老公平时都很喜欢看书,每天晚饭过后,看书就成了夫妻俩的常态。耳濡目染下,孩子也会拿着书,跟着爸妈像模像样的看。

亲戚说:孩子刚开始看不懂,也坐不住,仅仅是翻着书在那玩。慢慢地,她发现孩子会根据图画自己编故事,有时还会拿着书让我给她讲书中故事,愈发地爱看书,看书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著名主持人董卿在节目中曾说过:“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想做什么样的父母!”

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无形中形成了爱阅读、能集中注意力、有良好的自我约束力的好品质,这些好品质又正面积极地引导着孩子的行为,即使是面对枯燥的作业任务,孩子也能不受干扰,专注完成。

所以说,父母是最好的教科书,想要孩子因自律而优秀,父母就先要用自律把自己身上不好的枝杈砍掉,二次成长。

在培养孩子自律的道路上,除了父母要做好榜样外,父母或许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先苦后甜,让孩子学会等待

培养孩子的自律,首先让孩子学会等待,锻炼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人的掌中宝,心尖宠,所以大多数家长都会对孩子有求必应,尤其是家里的老人。

久而久之,当孩子的要求稍迟得到满足时,孩子就会哭闹,容易发脾气,甚至有些孩子会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

在生活中,当孩子有需求时,父母可不用总在第一时间就满足孩子的欲望,可适当地推迟满足孩子需求的时间,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比如在保证孩子三餐吃饱的前提下,让孩子完成“任务”后再吃零食。这个任务可以是听妈妈讲一个小故事,可以是等待,只要能成功转移孩子注意力的延迟方式均可取。

此外,还可以制作一个家庭自律表(类似“心本课程”中的家庭行为习惯记录表)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家长可以和孩子做个约定,如果孩子能每天坚持完成某项事情,比如按时睡觉、自觉完成作业等,那么孩子便能获得一枚贴纸,等累计到10枚的时候,孩子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

家庭自律表不仅可以记录孩子每天完成的事情以及完成后的效果,还可以让孩子学会等待,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有规则也有原则

家长信箱后台有不少家长反映:我跟孩子制定了计划,孩子就是不按照计划来,明明已经跟孩子约定好了,孩子往往做不到。

这时,父母们不妨回想一下,当我们和孩子制定好规则后,在执行的过程中,你有没有这样做呢?

比如:

跟孩子说好,玩完玩具后,孩子就要把玩具收拾好,结果到处是玩具,孩子也没收拾,父母受不了零乱,便自己动手收拾;

跟孩子约定好,晚饭后可以看一集动画片,孩子一哭闹,就纵容孩子继续看;

跟孩子说好,讲完故事就要入睡。孩子一撒娇,父母心一软又多讲了2个故事,最后故事讲完了,孩子还是没睡着。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父母跟孩子制定了规则,但在执行时却因孩子的哭闹、撒娇,没有原则地妥协,非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发现:在10岁以前的孩子,处于“他律”的发展阶段,需要外界一定的规则,从“他律”阶段过渡到“自律”阶段,帮助孩子逐渐发展自律能力。

因此,和孩子约定好后,为避免孩子不愿意执行而哭闹,父母不妨在执行前温和地提醒孩子,让孩子有个心理预热的过程,这样孩子便不会感到突然,也更容易接受。

比如和孩子约定好晚饭后可以看一集动画片,动画片演到一半时,提醒孩子:“还有10分钟动画片就演完一集了,到时宝贝要自己关掉哦”;动画片看完了,提醒孩子:“一集看完了,宝贝自己去关掉吧!”

从提醒到执行,体现了我们关注孩子的心理适应过程,给足了孩子准备的时间,做到了温和有爱,坚持有度,孩子则会更愿意遵守规定,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完成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家长还可以将每日要做的事情,提前和孩子商量制定好,让孩子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比如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看电视……

也可以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让孩子自己安排周末时间,心理学认为,对自己参与做出的决定,孩子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配合执行。放权给孩子自由,既可避免孩子和我们讨价还价,也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1-6年级学习规划及方法,建议家长收藏!
自律的孩子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好,如何培养孩子自律?关键看这3点
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给他们养成哪些好习惯?
三年级家长会发言稿_
家长学堂:为什么女孩总比男孩成绩好
家庭教育有八个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