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生活的最好姿态,是随意

庄子:人生最好的境界,是随意。

庄子说: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若不需磨砺心智自然高洁,不需倡导仁义而自然修身,不追求功名而天下自然治理,不退居江湖心境自然闲暇,不疏落气血而自然寿延长久,没有什么不忘于身外,而没有什么不惧于自身,只要内心宁静淡然,心智不滞留一方,美好的东西自然随之而来,这才是天地的永恒之道,这也是圣人无为的无上之德。

人生逍遥不在于外物,而在于自己的内心,只要心有逍遥之念,外在事物自然无困扰之结,修行也不必刻意的追求诗和远方,只要内心舒适,内心淡然,一切自有清明。

在生活中,很多人拘束于世俗琐碎的根源,正是因为自己主观意念对于世间的执念,而结局越是执念,人生越多了些许烦恼与痛苦。

只有经历过世俗,历经过低谷之后,才发现自己所计较的一切,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人生不必过度拘泥于任何繁琐当中,一切随心,一切随性,便是最好的姿态。

苏轼的《定风波》之中吟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时的苏轼经历了少年得意,二十出头的时候就经欧阳修等人举荐,在京城名声大噪;但也经历了人生低谷,在人生中年的黄金时期被人陷害,被贬黄州,此时正是人生低谷之中。

人只有在极度痛苦的时候,才有一种对于生命通透的感悟,而苏轼也正是如此,他的《定风波》这一句诗中,就有着充分的体现。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一身蓑衣,任凭一生风雨,“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信步归去,人生既无风雨,也无天晴。

这才是对于人生最好的一种释然,而人生最妙的姿态也不过如此。

《菜根谭》中说: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这本身是一种美德,但是过于认得太真,把自己弄得有些太苦,更无助于调试心情,也失去生活的乐趣。

淡泊寡欲本是高尚情操,但是过于逃避社会,也无法对人有所帮助。

人生所有的认得太真,都不能让自己找到一个适度的状态,这样的人生谈何舒适呢?

即便世俗紧迫,也要有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雅致,抛却自己的私心杂念,静下心做人生喜欢的事情,找到一种安贫乐道的自由与安定。

东晋的大诗人陶渊明,就是因为厌倦仕途而归隐田园,夫人和他志同道合,两人“夫耕于前,妻锄于后”,过着朴素而自然的生活。

陶渊明特别喜爱菊花,在家的四周篱笆旁边都种上了菊花,正所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出自于陶渊明之口。

每逢朋友来访,饮酒必醉,无论富贵贫贱,家中有酒,必然与人豪饮一番。

对酒当歌,共唱人生几何,而且醉时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这样的境界需要多少的淡泊,明志,清静,淡然,而陶渊明全都做到了。

人生欲念,是人生进取的根源,但是欲念太强,自然无法懂得什么是生活,只有真正的静下心,用心感悟,才能看透这世间人生的奥妙。

内心淡薄,心无杂念,才会感受到真正简单宁静的生活,心性安静的人自然有如水一般的人生,这便是道。

文|国学书舍

看了这一篇章的国学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的世俗和陶渊明的无德
老庄与山水诗的兴起
王阳明:内心嘈杂,人生自然多尘埃
庄子:“心”的界限之外,是自己到达不了的远方
归隐,是人生最大的陷阱
早安心语:选择一种姿态,让自己活得无可替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