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穿越者存在的铁证?河南出土一500年石碑,碑文:扯淡,再不来了

说到历史上最有可能的穿越者,非西汉的王莽莫属。回顾王莽的一生,始终笼罩着一层略微神秘的面纱,他的一些所作所为会让今人产生熟悉的感觉。

就拿他称帝后所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措施,便不拿看出此人思维的超前性。譬如土地国有,平均分配,废除奴婢制度,修改官制和地名等,都是他的独创。正是因为这些条例,让我们有理由心生怀疑,他到底是不是穿越者。

不过,关于王莽是不是穿越者,历史上尚无定论。暂且先搁置王莽的事情不提,我们先来看看河南出土的“扯淡碑”,它反倒更像是穿越者存在的铁证。

扯淡碑是比较通俗的叫法,其便是河南省淇县出土的“泰极仙翁碑”,考古学家经过碳十四鉴定,发现此碑镌刻于大约500年前的明末时期。

至于为何会被大家称为“扯淡碑”,则是因为其碑上刻有扯淡二字。不过,令人生疑的是碑上既没有刻上墓主姓甚名谁,也没有透露具体的刻碑时间。碑文更是藏头露尾,扑朔迷离,上下散发出一股神秘的气息。

并且,碑上除了刻有“扯淡”二字以外,还有“再不来了”等现代化口语风格的语句,仿佛是我们平常看的穿越小说一般。也难怪被人怀疑是否真的是哪位穿越者所立。

再来看看墓碑所刻内容,碑阴圆首处竖着刻了“碑阴”二字,正中央竖着刻了“为善最乐”四个大字。在石碑的两侧各有对联一幅,右边刻着“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左边则写“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

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大概就是:我没有愧对苍天对我的希冀,也没有辜负广大人民的期盼,不曾欺骗牛鬼蛇神,也从不诓骗劳苦人民。以前有人问我是如何修行的,其实我并没有什么窍门,只是顺其自然,顺从天意罢了。

是不是感觉这些内容有点眼熟?经常看小说的读者不难发现,不管是从内容还是语气上,这篇碑文的作者与网络小说中的修行仙人非常相似。但结合正文的内容来看,情况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碑文的正文共有六十四个字,记载了一位隐姓埋名的修行之人在云梦山孤居修行,活到了一百四十四岁的高寿,并且已经感念四大皆空,无依无挂。因其已经年老,所以在此立下碑文,权当是对修行生活的一种纪念。显然,这位“世外高人”只活了144岁便仙逝,要真是穿越的修仙者,估计现在还能听到他的故事。

而随着对历史不断的深入了解和发掘,史学家们注意到刻在碑文上还有“水沐氏”3个大字,这不禁让专家联想到此碑极有可能是明朝开国功臣沐家后人所立。那么,这沐家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根据《明史》记载,沐家的祖宗沐英是辅助朱元璋打下大明王朝江山的开国元勋之一。后来江山巩固天下初定之时,沐英一族奉朱元璋之命,世代镇守麓川也就是今天的云南一带。从此,沐家便在云南繁衍壮大。

可惜好景不长,明末时期各地农民起义四起,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 崇祯皇帝最终命丧在万岁山,沐家当时也参与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可惜兵败,之后便全族逃往河南淇县云梦山一带,想要东山再起,复兴明朝。

奈何一直到一百四十四岁都没有寻得合适的时机,所以最后才会如此悲愤,死不瞑目,留下了这样的碑文。令人唏嘘的是,沐家后人却连自己的姓氏都羞于刻在碑文之上,可见他们对明王朝的忠心不二。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沐家的故事可以完美诠释碑文内容,但碑上的“扯淡”二字依然像一团迷雾笼罩在人们心头,没人能知道咱们现代汉语里常说的“扯淡”放在古代是什么意思。毕竟明朝那会的汉语属于近代汉语,跟如今的现代汉语完全是两个范畴。

不过,扯淡两字第一次在古代出现,并不是在这块碑上。仔细翻看史书我们不难发现,明代的沈德符大师曾在《万历野获编》中曾提到:……每书壁及几牌云“精扯淡”三字……至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明朝时,“扯淡”二字已经比较常见,沐家后人刻在碑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比起王莽,这块“扯淡碑”显然更像是穿越者存在的铁证,各位读者,你们觉得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穿越者真存在?河南出土一块明代石碑,碑上刻着:扯淡,再不来了
杂谈|发现穿越者留下的痕迹?发现明朝石碑“扯淡 再不来了”
河南淇县也有一块扑朔迷离的神秘石碑,因为上刻的“扯淡”二字格外明显,所以被人们称为“扯淡碑”
河南道教名山上有一块石碑,碑上仅有56个字,专家研究了20年
扯淡碑之谜
闻名天下的“三绝碑”,其书法有多'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