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世平:培养好“吃瓜群众”,也是教育的正道

朱世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

最近三年做学生事务(student affairs),常被问到学生事务最难做的是什么?

答:问题学生。

学校里的好学生,是不需要过多操心的,主动,阳光,好学,上进,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倒是那为数不多的问题学生,耗尽了学生事务工作人员的绝大部分时间和心血。

“求万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怒。” 过去三十多年大多做教学和科研,即便是管理,也是学术方面的。

想起博士毕业时,导师交代的那句话:

“Science is simple,people are complicated” 即“科学是简单的,人是复杂的”,现在感觉特有道理。

在科学上,要么对,要么错,黑白分明,没 啥含糊的,而做人的工作就不一样了,黑白仅占小部分,大部分是灰的,有时没对没 错,有时又对又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判断起来还真需要智慧(wisdom)。 

真心希望,简单的科学能对复杂的学生工作有所帮助。 

现代科学的特征之一是量化,早期哲学,是不量化的,后来有了数学,许多自然现象 就可以用公式来描述了,牛顿定律,爱因斯坦方程,数不胜数,数学之美,美不可言。

能不能用数学来表达人文社科的东西呢?比如生、老、病、死,比如爱、恨、 情、仇,比如仁、义、礼、智、信。

前些年,教材料热力学,讲到相变理论时,觉得这理论有助于社会学研究,比如两国之间合不合拍?也可以用来解释婚姻,给男女朋 友“科学地”测八字,两个或多个组分在什么条件下是相容的,什么条件下分相的, 犹如八字合不合。

试着写过几页纸,又怕被认为脑袋进水,没敢继续,更不用说写出来发表了。

可人文社科的能不能量化问题始终困扰着我,总希望有朝一日,人文学科也能像自然学科一样简单明了,有依可循。 

回到问题学生的问题上来,各有各的问题,真是五花八门,许多次,学生问:生命有 什么意义?幸福是个什么东西?

What is life? What is the thing of happiness? 

问题很尖 锐,情况很严重。什么是life? 什么是 happiness? 这是两个基本问题。英文里的 life 是生命,也是生活, happiness 是幸福和快乐。

我们先来定义几个函数与变量:

L = Life, 生命、生活 

H = Happiness,幸福、快乐 

B = birth,出生、起点 

D = death,死亡、终点 

t = time,时间、寿命 

x = function,收获函数 

i = 1、2、3 … N ,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average,平均值,参考值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积分(Life is an integration),是平日里点点滴滴的生活累积。收获函数 x(t)是时间 t 的函数,是个多项式,是人们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获得,每

一项

代表一个方面,比如说,家庭、婚

姻、健康、财富、学习、事业、贡献、服务、娱乐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千变万化, 人各有志,各人有各人的追求,数学表达式请见公式(1)和公式(2)。

任何人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谁都从零开始,最终也归零,物质形式转换,精神永垂不朽。大致可分为三段,如图1所示:青年、中年和老年。年轻时,蓬勃成长,成家立业,往上走;人到中年,成熟干练,事业有成,在高位;年纪大了,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迟早是要下来的,这是自然规律。 

收获函数 x(t)从起点(t=B)至终点(t=D)的积分,是曲线下的面积,这面积就是人这一辈子的生命内容,面积越大,获得越多,内容越丰富,所以说,生命是积分(Life is an  integration),这就是生命定律(Law of Life),好就好在定律是不需要证明的,是生活的感悟,是自然规律的总结。

从这生命定律可以作出几个推论: 

(1)收获函数 x(t)不是一条平稳光滑的曲线,上上下下,不是每天都有获得的,偶尔还会有失去,发财稀里糊涂,倒霉有门有路,谁都经历过,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2)人的一生都想把生命曲线下的面积最大化,也就是希望收获多点,生命内容更丰富些,有所成就。要把面积做大,其实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把收获 x(t)做大,二是把时间 t 做长,也就是,做得越好,活得越长,生命内容更多,意义更大。健康很重要,长寿硬道理,特别是觉得自己没本事没信心的人,更要注意锻炼身体,把握健康,多活几年,把缺给补回来; 

(3)生命不等于幸福(H ≠ L),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没生命一定没幸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命都没了,何来幸福?一定要敬畏生命,别把自己和他人生命当儿戏。生命是幸福的基础,但有了生命还不能保证就一定有幸福,也有可能是悲惨的生命。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微分(Happiness is the derivative),也就是收获函数的导数,生命曲线的斜率,向上,正斜率,就幸福,向下,负斜率,就不幸福。

见图 2,和生命曲线相对应,幸福曲线大致也分三段,年轻时,上升期,幸福多多;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山大,幸福感稍缺;人老了,年老体衰,病病歪歪,力不从心,幸福自然会少些,这就是幸福定律(Law of Happiness),数学表达式见公式(3)。 

从这幸福定律也可以作出几个推论:

(1)富二代获得幸福不容易,含着金钥匙出生,在生命曲线上瞬间达到高位,如果没有本事比父母做得更好的话,最好别接班,特别是家庭企业,至少不要在同一个领域里接棒,如做得不如父母好,很容易被认为坑 爹,幸福缺缺;

(2)如果生来是个穷屌丝,别难过,屌丝生命内容不一定比富二代多,但很有可能更幸福,因为往下没地方了,只能往上,保证了生命曲线的斜率是正的;

(3)人人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灵隐寺里的一副对联非常著名: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如果有段时期由于得不到更多而不开心,生命曲线上不去,可以自我调节,把自己搞得更惨一些,把生命曲线弄下来一点,再上去,幸福会随之而来,自我调节的方法很多,小到跑个步,来个半程马拉松,大到爬珠穆朗玛峰,当然,安全第一,别把命豁出去,命没了,福就无从谈起。

在生命内容相同的情况下,幸福是可以完全不一样的,请看有关幸福的四个定理: 

(1)最幸福的生命是天天有进步,月月有收获,年年有成就,直到那一瞬间;

(2)最悲催的生命是一路往下,直到归零,郁闷一辈子;

(3)最无聊的是生命里没有半点涟漪,平淡无奇一生;

(4)最折腾的生命是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没完没了,生命不停,折腾不止,直到自然消停那一刻,以上四种情况请见图 3 至图 6,左图生命曲线下的面积是相同的,右图幸福曲线就大相径庭了。

从以上理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生命内容是日日月月年年一辈子收获的积累,没有积累就没有幸福,但不是积累越多就越幸福的,幸福是感觉,退步不会产生幸福,只有进步才能产生幸福,自己跟自己比,今天跟昨天比,明天跟今天比,天天向上才是硬道理,要天天向上,就得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 

有朋友相告,说这理论太理论了,跟实际相差有点远,问有没有听说这句话?“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哥开心开心!”咋一听,觉得这还是哥吗?把哥的开心建立在弟的不开心上,这当然是情同手足的朋友间玩笑,可细细想来,还是有本质性的东西在里面,人不仅跟自己比,还要跟人家比,估计也有人不跟自己比就跟人家比的,这个人家包括路人甲、路人乙、见过面和没见过面的,更多的是身边人同学、同事、邻居,甚至亲朋好友。

应该说比较本身无关善恶,是人的本性,比如说,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一路畅通,没什么感觉,但如相反方向堵得一塌糊涂,感觉就来了,像检阅装甲部队,威风凛凛,恨不得喊一声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应该说,那边的通不通不影响这边的速度,可感觉就是不一样。

又比如,买了件衣服,称心如意,突然发现和朋友撞衫了,一问,朋友花了一半价钱,心头立刻涌上一股莫名其妙的悲伤,按理说,朋友花多少跟你没半毛钱关系,你悲什么伤。

因为有了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对比就没有幸福,幸福是比出来的。 

记得早年出国留学,有个电视屏道二十四小时不停播开非洲战乱地区的惨状,男人绝望地看着一片废墟的家园,女人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小孩瘦骨如柴,一脸恐惧,然后屏幕上显示电话号码,请求捐款,说你省下一天的生活费,可以救一个孩子,非常震撼,让人夜不能寐,早上起来把每月仅有几百刀的生活费也给奉献了出去,自己觉得特别幸福,为什么?因为有比较,有参考点。 

鉴于以上观察与讨论,生命与幸福理论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

首先,收获函数 x(t)需要减去一个平均值,这个平均值有些是清晰的,比如所在地区的平均工资,平均住房面积,平均生活消费,平均出游次数,平均捐赠,平均公益等,但大多是模糊的,特别是在诸如家庭,婚姻,健康等方面,很难量化。

这个平均值是很有讲究的,可以是个无拘小

节的总平均

也可以是斤斤计较的分项平均

这个平均值也是随时间变化的,比如,国人怀旧,常想穿越汉唐宋,觉得老祖宗的日子好过多了,这是个很大的误区,事实是,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比从前的达官贵人乃至皇上的生活强到不知哪儿去了,想想吃穿住行,就说避暑吧,有赖于现代科技和发展,空调和冰箱进了百姓家。

说明白了后,还想要穿越的人,是有问题的,可能有难言之处,因为有些事现代社会是法律不允许的。 

鉴于此,公式(1)修改成公式(4),公式(2)修改成公式(5)或公式(6),公式 (3)修改成公式(7)

也可以是个比较虚的参考值。

比如,做企业家的小小目标一个亿就是个很好的参考值。虚有虚的好处,因为有梦想,有希望,就更有动力。但参考值定高了,收获函 数x(t)容易成为负值,容易产生焦虑,容易抑郁。然而就幸福 H 而言,如果日趋接近参考值,H 倒是个正值,幸福感还是有的。

由此可见,生命 L 实实在在,但幸福 H 是感觉,是相对的,是比出来的,不仅跟自己的昨天比,也跟他人(peers)比,是从进步(progress)中获得的。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特别是大学(university),学生到大学里来学知识,向谁学呢?像创造知识的人学,创造知识是科研,传授知识是教学,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两条腿,只有教学没有科研的大学不是个好大学,最多也就是个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

只有科研没有教学的大学更不算好大学,充其量算个研究院(research institute)。

一所大学能走多远,全凭两条大腿有多粗,顺便讲一句,现在不少大学, 全凭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几篇文章,就成了大学教授,几乎不会教学,真是误人子弟,再多说一句,教学的内容是科学,教学本身是艺术,教师懂不懂和学生听不听得懂不是一回事。科研要用脑,教学要用心。 

曾问过许多家长,希望孩子什么?开心、有出息、孝顺列位前三,学校希望学生什么?阳光、有贡献、懂感恩,和家长不谋而合,看来开开心心幸幸福福是首要的。

可理论证明,幸福是比出来的,跟自己比,跟他人比。

跟自己比,要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这个学习,不仅仅是读书,也包括了生活方方面面;

跟他人比,需要正确的参考点,三观要正。

学校和家长不仅有责任帮助学生进步,更有必要帮助学生找些合适的参考点(points of reference),比如说,假期里去老少边穷地区支教,去社区做点义工,这比待在校园里上暑课强多了。

一来,为社会作点贡献,尽早培养奉献精神,二来,让学生看看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幸运的,也给自己考个参考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三来,对学生毕业后的升学或就业,非常有帮助,特别是海外的好大学,特别讲究奉献 (contribution)精神,服务(service)精神,冒险(venture)精神。

人才培养是个大问题,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人才?”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把人才理解为科技人才,各地政府也花了大力气引进人才,名山大川,江河湖海,都冠了名,以能创造财富的发明创造为目标,人人创新,个个创业,有声有色,轰轰烈烈。

有在他校工作的朋友相告,学校整天响着集结号,校长整夜吹着冲锋号,自己觉得都快疯了,像个抢银行的,钱、钱、钱,经费、经费、经费,结果是,不差钱,可政府经费,各类限制不少,钱还不好花,挣钱辛苦,花钱更烦,唯独缺了做科研的必要条件,静心,特别是原创科研,更需要聚精会神,心无旁骛。

有时应邀参加项目评审,在座的虽然都是大同行,可现代科学分得很细,隔行如隔山,人人都觉得可行的东西,估计跟原创也就没几毛钱的关系了。 

我们的教育,要鼓励学生有抱负,有志向,当部长,当省长,做上市公司老板,做院士,得诺奖,因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但事实是,这些都是万里挑一的,我们大多数学生是做不到的,也就是说,99.99%的学生一辈子会做吃瓜群众。

其实,除了粉丝众多的影视明星外,即便是所谓的成功之人,99%的时间里,也是在做吃瓜群众,科学家更是个极端例子,几篇补脑文,搞得人憔悴,都夸学者勤,谁解其中味。 

我们教育的重点还是要放到培养好吃瓜群众上来,把瓜吃得香甜些,吃得淡定些,吃得优雅些,吃得文明些,把瓜吃得乐乐呵呵,吃得开开心心,吃得幸幸福福,不随地吐瓜皮,更不往人家脸上吐瓜皮。能做到这些,我们的教育也是成功的。

也许,多一份从容,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清醒,少一点盲目,更有利于培养出高大上的人才。 

说明:这篇文章是根据作者讲稿整理而成,纯属一位理工老男脑洞大开的一家之言。得到了许多同仁鼓励成文,在此一并感谢。


原标题:

《生命与幸福数学表达式:生命是积分,幸福是微分 兼谈教育与人才培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有机整合
厉害了!这位数学老师的备课本,让美术老师开了眼
《二次函数配方法》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2)
光滑曲线的弧长公式
数学老师用函数画人形背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