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三武一宗灭佛”的最根本原因:佛家竟然敢跟皇家抢利益

在中国的历史上,历代王朝对于佛教的发展态度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各时期的统治阶级,会根据宗教的发展情况,规模大小,对自己政局的影响程度,而给于支持或镇压等多种不同程度的对待方式。

在中国的历史上,对于佛教一共进行过四次武力镇压,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三武一宗灭佛”,其中,“三武”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指的是后周世宗,而“灭佛”则是指用各种方式对佛教进行打压、缩减,甚至,是消灭。

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具体的说一下。

北魏太武帝“灭佛”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以国家层面,对佛教开展的镇压活动。在此之前,佛教在大多数地方的支持下,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势力不断扩大,并且,与中国传统的儒教和道教产生了一些激烈的思想碰撞和斗争,后来,甚至演变成为对统治阶级的冲突。

所以,到了太武帝时期,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开始对佛教加以镇压。其实,太武帝之前也信佛,也是非常尊重佛法和僧人。但是,后来的他却发现,佛教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国家负担”。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僧人们不服兵役、不交税费等等,直接导致佛教与国家争夺财富,所以,僧人的数量必须要控制。为了打压佛教,太武帝先后重用儒者,尊道教为“天师”,让佛教在政坛上没有立足之地。此后,他又以佛教是国外的神灵,道理与中国不通,开始对其全面压制。之后,他又怀疑僧人暗通起义军,便下令诛杀寺内僧人。

太武帝时期对于佛教的镇压可以说是手段非常残酷的,对于僧人,无论老少,全部坑杀,对于那些制造、修建佛像的人,也不放过。这场灭佛活动整整持续了6年,在这次浩劫中,大量僧人被杀,寺院被捣毁,少数幸免于难的僧人则逃到了南方。直到文成帝继位以后,认可佛教的理论,才解除了对于佛教的禁令。

第二次“灭佛”活动发生在北周武帝时期。在北周武帝统治时期,佛教的发展迅速,势力越来越强。最鼎盛时期,僧人达到200万,寺庙3万多处,同样僧人享有免赋税、免徭役的优待。为了国家的发展,兵力的强盛,武帝不得不在僧人中进行征兵,同时,征用寺院的土地。

与第一次“灭佛”活动不同,周武帝这次不仅仅打压佛教,连道教也一起打压。因为,当时两教的竞争很激烈,保谁都对自己的朝政无益,不如一起灭了。此外,在这次活动中,周武帝没有采取屠杀僧人的残暴手段,只是让僧人还俗并采用征用寺院的土地等“温和”的灭佛手段。

同时,他在佛教和道教中选取了120人作为“学习骨干”,让他们去学习儒家思想,以体现儒家思想的重要性。

第三次“灭佛”是唐武宗时期。在唐朝时期,经历过玄奘取经,使得佛教的地位明显提升,佛教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壮大。到了公元841年,唐武宗登基,那时候的佛教势力规模已经相当大了。全国5000座大小寺院,庙宇40000多座,僧人30万人,良田十万亩。

不仅物质资源非常丰富,很多僧人还在朝中掌握大权,且很多官职都是僧人在担当。使得僧人之间也逐渐形成了政治势力,并且,与朝廷的正统管理形成了冲击,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秩序。这样的发展形势,使得国家兵员紧张,财政收入减少,朝中大臣对于此种情况也是非常不满,这就引起了刚刚上位的执政者唐武宗的关注。

此外,唐武宗其实是偏好道术的,所以,上位以后,自然对道教更加关照。新皇帝不喜欢佛教,这使得来到大唐传法的天竺僧人非常不满,竟然,发生了未经允许擅自闯入宫内要求面见皇上的事情。现在想想,这帮“异乡人”也真是太目中无人了,在天子脚下竟然敢如此造次,是何等的狂妄傲慢,身为九五之君的唐武宗自然会怀恨在心了。

很快,唐武宗开始了“灭佛”的一系列动作,没收寺院财产、驱赶僧人、捣毁寺庙等等。在这次灭佛运动中,全国4600座寺庙被毁,26万僧人还俗,收回土地数千亩,寺院财产更是数不胜数,政府可谓是“收获颇丰”。

第四次“灭佛”运动发生在后周周世宗时代。那时候五代十国,社会动荡,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各种饥荒、疾病、灾难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这样的环境中,佛教的发展自然也是暗淡无光的。后来,到了后周周世宗上位,他本身就对任何宗教都不感兴趣,没什么信仰,所以,对待各家教派也算是“一视同仁”了。

周世宗上台的第二年就开始了对佛教的禁制令,比如:不允许私度僧尼,不能擅自出家,禁止各类修行方式等,同时,还没收未经政府核准的寺院财产。针对于周世宗的这次灭佛活动,历史学家们分析可能是因为连年战事,国力空虚,捣毁佛像、没收财产、控制僧人数量等等。这其实对于国家提升税收,收集铸币原料,充斥国库都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次禁佛,也使得众多寺庙被毁,僧人数量锐减,很多传世经书也被烧毁,对于佛教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而面对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佛教如何与社会相适应,共建和谐呢?如何做到道场兴旺,海众安和呢?如何发挥佛教在新形势下的积极作用呢?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是决定万物之本,所以,只有固本求原,万物才能滋长,海众方能受福。

但终归究底,保持佛教僧团的清净庄严是关键,发挥佛教社会价值是维护佛教兴盛的根本。

参考资料:

【《“三武一宗灭佛”运动》、《魏史》、《旧唐书·武宗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三武灭佛”,三武帝为什么要灭佛?原因何在?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灭佛事件
古代帝王摧毁佛寺只因和尚太多太挣钱 - wlpzpp71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佛教的四次大法难:三武一宗灭佛,佛教做错了什么招来这么大仇恨
历史上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灭佛,史称“三武灭佛”,他们为什么要灭佛?
古代“三武灭佛”的根源:日渐繁盛的佛教与国家发展之间的矛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