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论语》 学做人

                  读论语 学做人

 

     近年来,社会上对国学兴趣很高。那么,学国学应该从哪里入手?我觉得就是从读《论语》开始。为什么读《论语》?因为中华文化的主干是儒学,而儒学的基本精神就涵盖在《论语》之中。当然,不是说学国学只需要学儒学,但是现在人们太想什么都要,没有重点。我认为最重要的,尤其是对普通的年轻人来说,就是选择《论语》来入门。因此,近几年来在各地讲座,常常是以“读《论语》,学做人”作主题。

   讲“读《论语》,学做人”,有两层意思。一、《论语》思想的核心是讲做人的道理。过去人们一提到《论语》就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论语》的最核心、最精华之处不是“治国平天下”,无论从其内容,还是从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来看,主要都是讲做人之道。二、从现在一般人学国学的目的来看,我们不是要学治国平天下的本事。对一个普通人来说,读《论语》的目的是学做人;是要将学到的东西用到自己的修养上去。

    大家很熟悉《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特别要注意的是后面还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的根本是在修身;其二,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所有人都要以修身为本。这是儒学的根本精神。也就是说,要解决社会问题,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最根本的途径是每一个人的提高。用现代的话来说,社会的进步或者健全稳定发展,根本在于人的提高。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才是根本中的根本。儒学把希望寄予人的提升,而且人的提升要靠自己的修养,不是用一套制度来束缚。
 
  孔子看来,要做一个君子,首先就要不断地修养自己。但儒学并不是不顾国家,只顾自己修身。修养自己是为了安人、安百姓。
 
   儒学的核心精神:修身为
    从儒学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来看,儒学的精华也是在做人这方面。现在经常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基础,集中体现在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儒学所提倡的最根本的人生价值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为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历代仁人志士的名言无不体现了这种人生价值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包含了两个深层的意义。其一,中国人并不是只顾个人,个人与群体(就现代而言是民族、国家)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有一种自我担当的意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中国人爱国主义最重要的基础。现在的年轻人多追求个人的发展,在这方面就比较薄弱了。其二,中国人的传统是把精神生命、精神追求放在个体的物质生命之上,而不把物质生命放在第一位。人要有点精神,而不是只追求物质;只要吃好、玩好,这是不可取的。从中国传统来讲,这样就是“近于禽兽”。真正做一个人,就是要有一定的精神品质,要把精神生命的追求放在第一位。这些精神、思想的源头都在《论语》。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什么是“任重而道远”,就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谓仁以为己任,一个人到世界上有自己的责任,而且责任很重。《论语?宪问》中有孔子关于君子的一段话:“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在孔子看来,要做一个君子,首先就要不断地修养自己。但儒学并不是不顾国家,只顾自己修身。修养自己是为了安人、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实际上就是平天下的意思,按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建设一个理想社会,理想社会就是大家都过得好。后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理想的追求都说明仁的内涵不只是个人修养,还包含有社会理想。有“天下为公”的理念,并为此努力,确实是任重而道远,这也成为后来的志士仁人的最高追求。这些历代的诗词语言代表了民族精神,其基础就是《论语》提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儒学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做人之道。
 
   儒学注重人的提高,以所有人的修身为本,与我们一般所说的“以人为本”并不相同。常说的“以人为本”更多的是一种管理思想,讲究决策的时候考虑人的利益、要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则是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指出一切问题的解决在于人的提高,这是基础的基础,一般所说的以人为本则没有涉及人本身的提高;“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强调包括天子之内的一切人都要以修身为本,以人为本则只是说的领导人或管理者如何对待百姓、民众或被管理者,没有包括对领导人、管理者自身修养方面的要求。
 
   当然,依靠每个人的自觉来解决问题,实现社会的健全稳定的发展,这是理想化的。现实中,真正自觉的人是少数。在多数人还不能自觉做到“有耻且格”的情况下,就要依靠法制,依法治国还是根本的治国方略;一定的强制、刑罚都是不可少的。应该说,修身为本是一种根本理念,它并不排除法制等必要的元素;而从学国学的方面讲,就要强调首先最重要的是学做人,启发人们修身的自觉性。要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不应对立起来。
 
   提高中国人的精神,需要做的有很多,但毫无疑问的是,离不开国学,离不开中华文化。                

-------- 本文转载自《大成至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逊:将精神生命置于物质生命之上
《论语》的治国思想和为人之道
《曾子》
论语注释 儒学的进修纲要
明德至善、格物致知与国学未来
国学经典与青年品德修养(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