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冥想时的三种状况】

 

 

放松

 

多数人在冥想时,至少都会放松几分钟,原因很简单,当心灵退居後位,内在对话逐渐趋缓时,剩下的就是存在於当下的感觉。即便只是专注於呼吸,重复默念一句专注用语,仍会出现一种放松及平静感,因为那才是我们原有的本质状态,所以每当思绪趋缓时,就会感觉到平静。由於我们不能一直从事滑雪丶园艺,或其他喜爱的活动以减缓思绪而换来平静,冥想就成了「可携式」的小型假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正如我们下一章将探讨的,冥想不需要局限於十或二十分钟,你可以在一天之中的任何时段,花一分钟或几分钟冥想。除此之外,做任何事都可以像冥想一样;冥想的最终目的是醒觉於此时此地,以便使有意识的选择与心灵的平静成为常态而非特例。


困倦

 

学习关乎联想,当你放松地闭上眼睛时,身体最熟知的制约反应是入睡。事实上,如果无法放松,睡意就不会降临,所以忧虑或亢奋通常会导致失眠。开始学习冥想时,睡着或至少感觉困倦是很普遍的现象,若想避免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挺直腰杆,不要太过舒适;另外,除非身体有障碍无法采行坐姿,否则冥想时请勿躺下,躺卧绝对会令人想睡。只要经过一段时间,身体将会重新调适,当你闭上眼睛时,困倦就不再是放松时的自动反应,而且会愈来愈容易保持放松的专注状态。


不过,假使你有夜里难以入眠的问题,躺卧冥想会是个好办法。很多人都发现,冥想对於入睡与熟睡有极大的帮助。即使你一躺下只消几分钟就会睡?,花一点时间冥想仍是个好主意,因为它会使你睡得更安稳。


睡眠的状态有很多种,但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睡过八小时之後醒来,通常会感觉已经睡饱,但有时仍会感到疲惫。身体会出现这种落差,有部分原因与睡眠进入快速眼动阶段(periods of rapid-eye-movement,简称REM)或睡梦中发生的状况有关。由於身体无法分辨真实情况与幻想(无论是梦境或清醒时的想像),因此就呈现出梦中的状态;假如你做了一个焦躁不安丶紧张或心神不宁的梦,它们就会影响你睡醒之後的感觉。


睡前千万不要听广播或电视谈话性节目,因为我们要和自己的思绪作战已经很难,更何况还加上其他人的负面想像与看法。一如我们将在第四章做讨论的,即将入睡时和冥想时都一样,内心的意识与潜意识部分会很接近,这时你会更容易受到扰人心思(或深具启发)的外在因素所影响,因此要安静入睡以保护自己。如果你睡前需要安定心思,不妨聆听柔和的音乐。


如果在半夜醒来,请冥想,不要思考。你可能已经明白数羊其实是冥想的一种。只要每天固定冥想,心灵的放松肌肉群便会随之增长,使你在需要集中心神丶停止思绪时,更驾轻就熟,也因此容易入眠。我在「身心诊疗中心」担任主任期间,大约有一半的病人有睡眠问题,有些是无法入睡,有些是睡眠很浅,有些则是太早醒来之後再也睡不着,但在练习冥想短短几星期之後,很多人发现自己的睡眠获得改善。


 

如果你为失眠所苦,请记得以下几个提醒:


第一丶慢慢戒掉咖啡因,尤其在下午三点之後就不要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你会非常讶异睡眠状况很快就获得改善。


第二丶千万不要使用酒类帮助自己入睡。喝酒後的几个小时会出现一段由交感神经系统引起的亢奋期,使人突然恢复精神,状态很像「战或逃」的防卫机制反应,这种神经系统内的转变,经常会唤醒人们的焦虑与烦躁感。


第三丶如果夜里醒来,十五分钟之内无法再入睡,请起床冥想。班森博士早期进行的一些实验显示:若以耗氧量做为测量标准,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在冥想二十分钟的过程中,比在八小时的睡眠中下降得多。因此,放松反应所产生的平静与低新陈代谢状态,至少可以弥补部分失去的睡眠,使隔天起床後的感觉好很多。


容易打瞌睡的人也会发现,十到二十分钟的冥想,比小睡三十到六十分钟更能有效补充精神。不妨试试看哪种方法适合你。


 

焦虑

 

大约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冥想初学者,会在练习的过程中产生焦虑。原因很简单:冥想时,你正与自己的心灵独处,身边没有可分散注意力的事情,於是你藉由忙碌企图忘却的忧虑,便在此时找到机会蜂拥而至,争取你的注意。我称之为「焦虑阅兵」(anxiety parade),情况从一般的条列所有待办事项丶突然想起还没做的事(例如忘记打电话),到更深层的问题都有。有些人称这种焦虑感为「无聊」,因为这是一种熟悉的心理习惯。然而,你若停止细究这种无聊感像什麽,通常会显露出隐藏其中的焦虑。


如果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忧虑,犹如圣方济各沙雷氏所建议的,让想法飞进来又飞出去,但不要让它们「在你的头发里筑巢」,焦虑感就会逐渐消失。你的心灵就像一个拚命扯你衣角试图引起注意的孩子,你必须温柔地提醒它,该是放手的时候,不要再执着;如此一来,它就会很快地产生新联想,并慢慢安静下来。


冥想时产生焦虑最普遍的原因是「表现焦虑」(performance anxiety)。几乎每个人都会忙於批判自己做错了,老是担心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问题,但一个人会注意到自己内在不间断的对话,其实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冥想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放松,而是产生觉知,以便找回控制心灵的主导权;放松只是学习冥想的附加价值。因此,和心灵平静时相较,冥想时焦躁不安通常是更好的学习经验,一旦建立起醒觉能力,并选择放松,心灵自然会平静下来。


冥想是一种心理战的艺术形式。心灵不会停止攻击,但你可以学会不同的应对招式。如果你因为焦躁不安而开始苛责自己,就等於接下心灵所下的战帖,因此自然会经历内心的争战,也就是紧张和焦虑感。其实,你可以效法练合气道学生所采行的位置,温文地侧身一旁,让思绪迅速飞过,而不要与之正面冲突。只要坚定地站在中心位置观察自己的思绪,你的心灵自然会慢慢疲乏。


冥想的过程有点类似一边记帐一边看电视。刚开始你专心於手边的工作,将帐目一笔一笔加进来;然後,你听到从电视机传来很大的声响,也许是个广告,它突然抓住你的注意力,於是你的心神集中到电视节目上;但迟早你会说:「等等,我现在应该记帐才对。」於是又把注意力从电视节目上移开,回去开始记帐。这种来来回回的过程,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冥想也是如此。记完帐时,你并不会说:「我真不擅长记帐,竟然一直分心。」反而会因为完成这项工作而感到高兴;冥想亦然。请记得,冥想的好坏界定,只在於你做了没有。


由於冥想是一种觉醒的过程,因此你会对心灵愈来愈敏锐,有些前尘往事和早已遗忘的事件会再出现,其中有些回忆可能令人不悦,这实属自然,而且对你有益。你可以将它视为身体自行拔刺的过程:一开始被刺扎到会觉得痛,但如果刺得太深而无法拔除时,身体很快就会对它感到麻木;同样地,遭遇痛苦时,如果当时无法解决,此经历就会深埋入潜意识里,这就是所谓的压抑机制。假以时日,身体就会对这根刺发动攻击,使刺的周围开始疼痛,并出现发炎现象。发炎会导致肿胀与疼痛,但埋在底下的刺也会在过程中被挤出来,最後被身体排除。冥想时,心灵中的刺也会随着时间浮现到表面,使你察觉它们,并终於得以采取行动解决病因。有时你必须采取行动,就像萳西的例子一样,正视她丈夫酗酒的问题,并且寻找专业协助,以治疗她的相互依赖行为;有时则必须放手。



本文作者/琼恩·波利森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冥想 | 随时随地可进行的“可携式”小型假期…?
TED演讲 | 一切只需10分钟的专注!
清风吹拂,在竹径通幽处冥想禅坐,感受内心的平静,清空思绪,净化心灵。
治疗焦虑、压力和抑郁的声音,放松心灵的冥想
〖#每日TED#〗NO.118:只需专注10分钟
《心灵奇旅》:如果当下很美,为什么还要紧抓梦想不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