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用方剂学10
主治】治温热暑湿疫毒之邪,过营入血,邪热内陷,里络壅闭,神识昏迷,或痉或厥;妇人热入血室,产后瘀血上干包络,神识如狂,或如惊痫,口噤难开,手足瘈疭;小儿时邪内陷血分,斑疹不透,急惊暴厥等症。
【方论选萃】
近代?何廉臣:此丹大剂通瘀,直达心窍;又能上清脑络,下降浊阴。专治一切时邪内陷血分,瘀塞心房,不省人事,昏厥如尸,目瞪口呆,四肢厥冷等症;又治妇人热结血室,及产后瘀血冲心;小儿痘疹内陷,急惊暴厥,中风中恶等症,用之得当,奏功极速(《重订广温热论》)。
【按语】何氏此方,乃至宝丹之变法。为湿热暑湿疫毒,过营入血者,立一法程。犀角,玳瑁,琥珀,麝香,朱砂,清心开窍,取法于至宝。增加羚羊,丹皮,旨在凉肝熄风,属意惊厥瘈疭;特以藏红花,血竭,山甲,琥珀,丹皮,桂枝尖疏瘀散血,而和脉络;连翘心、石菖蒲、郁金、麝香,芳透包络,醒脑通神。叶氏《温热论》中,揭示“营之后方言血,入血直须凉血散血。”此之谓也。晚近用治感染性热病合并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凝血者,屡建殊功。

牛黄清心丸
(清香开窍方)
清?王孟英《温热经纬》
牛黄  雄黄  黄连  黄芩  梅子  犀角  郁金  朱砂各一两  真珠五钱  冰片  麝香三钱五分
研细和匀蜜丸,每重一钱,金箔为衣,蜡匮。
【主治】温暑疫毒,热隔心包,昏狂谵妄。
【方论选萃】
近代?何亷臣:此方功效,较万方为胜,因万密斋原方,仅牛黄、辰砂、芩、连、栀、郁六味,药力太轻,故轻症俱用万方,若重证必用此方,奏功尤捷。
晚近?潘澄濂:方用芩、连、山栀清热泄火;牛黄、犀角凉血清营;麝香、冰片开窍;硃砂、珍珠安神镇惊;雄黄辟秽解毒。本方兼有清热和开窍作用,适用于肝胆系统的急性热病所引起的昏迷,痉厥诸证。
【按语】牛黄清心丸,始见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味庞杂。周公谨尝谓:“局方牛黄清心丸,止是前八味,至蒲黄而止,自山药以后凡二十一味,乃补虚中山芋丸,当时不知何以误并为一,因循不曾改正,殆误后人匪浅。”极是。周氏谓一方用牛黄、雄黄、黄连、黄芩、栀子、犀角、郁金、朱砂各一量,珍珠玉褛,冰片、麝香各二钱五分,即此方耳。今取《温病条辨》安宫牛黄丸方对勘,吴氏方中,仅少黄芩一味。不知何故?《张氏医通》载牛黄清心丸方中,牛黄、羚羊、犀角、雄黄、麝香、梅冰而外,尚有党参、莪术、浙茯苓、当归、桂枝尖,炙草等味。以治气虚血郁,痰液壅盛,昏聩不省,语言蹇涩,瘛纵不遂,一切痰气闭塞等症,名同而实异,迨为中风跌仆而设耳。

万氏牛黄清心丸
(泻火解毒,清心宁神)
明?万密斋《痘疹世医心法》
陕西牛黄二分五厘  镜面硃砂一钱五分  生黄连五钱  黄芩  山栀各三钱  郁金二钱
上六味,为末,蒸饼为糊,丸如黍米大,每服七、八丸。
【主治】治心热神昏。
【方论选萃】
清?王晋三:此方古有数方,其义各别。若治温邪内陷包络神昏者,惟万氏此方为妙。盖温热入于心包络,邪在里矣。草木之香,仅能达表,不能透里,必藉牛黄幽香物性,乃能内透包络,与神明相合。然尤在佐时之品,配合成宜。万氏用芩、连、山之以泻心火;郁金以通心气;辰砂以镇心神,合之牛黄相使之妙。是丸调入犀角、羚羊角、金汁、甘草、人中黄、连翘、薄荷等汤剂中,颇建奇功(《绛雪园古方选注》)。

神犀丹
(清心开窍,泄热解毒法)
清?叶天士经验方
乌犀角尖磨汁  鲜石菖蒲捣汁  黄芩各六两  怀生地冷水洗净,浸透捣绞汁  银花如有鲜者,捣汁用尤良各一斤  金汁  连翘各十两  板蓝根无则以飞净青黛代之九两  香豉八两  元参七两  花粉  紫草各四两
各生晒研细  以犀角、地黄汁、金汁和捣为丸,每重三钱,凉开水化服,日二次,小儿减半
【主治】温热暑疫诸病,邪不即解,耗津伤营,逆传内陷,痉厥昏狂,谵语发斑笃证。
【方论选萃】
清?王孟英:温热暑疫诸病,邪不即解,耗津伤营,逆传内陷,痉厥昏狂,谵语发斑笃证,但看病人舌色干光,或紫绛,或圆硬或黑苔,皆以此丹救之。若初病即觉神情昏躁,而舌赤口干者,是温暑直入营分。酷暑之时,阴虚之体,及新产妇人,患此最多,急须用此,多可挽回。切勿拘泥日数,误投别剂,以偾事也。兼治痘A毒重,夹带紫斑危证。暨痘疹后余毒内炽,口糜咽腐,目赤神烦诸证。
近代?何廉臣:此丹由苏州瘟疫盛行,告危甚速,苏抚嘱叶天士撰方救世。专治温热暑疫诸病,邪不即解,耗津伤营,逆传内陷,痉厥昏狂,谵语发斑笃证。但见病人舌色干光,或紫绛,或圆硬,或黑苔,皆以此丹救之。若初病即觉神情昏躁,而舌赤口干者,是温暑直入营分。酷暑之时,阴虚之体,及新产妇人,患此最多,急须用此,多可挽救,切勿拘泥日数,误投别剂以偾事也。兼治痘A毒重,夹带紫斑危证。暨痘疹后,余毒内炽,口糜咽腐,目赤神烦诸证。
【近代验证】
例一  丁学屏治急黄案(《丁学屏临证笔记》)
施某某,男,24岁。683运输团炊事员。住院号:7723。1975年8月11日因乏力、纳呆、恶心九天,黄疸二天入院。简史:患者于7月25日起始发热,数天后觉尿色深黄。8月2日热退,但食欲锐减,恶心,乏力。8月9日眼白及皮肤发黄而来我院就诊。收入病房。外院转氨酶60单位,絮状浊度试验均呈阳性。黄疸指数39单位。入院体检:球结合膜黄染,皮肤明显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肋下2指,剑突下3指,质软,触痛,腹水征(-)。拟诊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8月15日突然寒颤、高热、黄疸加深、鼻衄,白细胞3500/立方毫米,AA出来查见。凝血酶元时间27.3%,血小板计数10万/立方毫米,纤维蛋白元0.4克%。午后黑便四次。拟诊急性黄色肝萎缩,合并DIC。亟予VitK1 10mg iv. Bid。Decadrone 10mg Qd静脉滴注。午后5时15分予神犀丹含化,4小时一次×3次。5时40分予肝素10mg iv. A。同时予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元时间、纤维蛋白元、血小板计数。夜间共用肝素90mg。9月16日予中药治疗:目黄肤黄一身尽黄,且有鼻衄,大便黑亮如漆,恹恹思睡。舌边尖红,苔中根腻,中有沟纹,且见剥蚀。脉弦劲搏A,如循刀刃。证属急黄,由湿热邪毒郁蒸,势渐逼入营分,防其邪陷手足厥阴,有神昏抽搐之变。宜于凉营泄热方中,佐以分利解毒。
药用:生玳瑁9克,先煎  水牛角30克,先煎  生地12克  丹皮6克  赤芍9克  东白薇9克  大青叶15克  板蓝根9克  九节菖蒲3克  绵茵陈18克  马蹄金15克  甘露消毒丹9克,包煎
次日血止,惟觉腹胀。中午12时测凝血酶元时间31%,凝血时间9分钟而停用肝素。
例二  王逢春治麻疹案(选自《泊庐医案》)
王女孩,八岁,3月20日。
疹子六朝,已见回象,昨忽面部胸膺透见白痧,未透而还,身热甚炽,咳喘并作,鼻煽,咽关红肿哽痛,口渴不引饮,小溲短赤,大便滞下色黑而褐,两脉急数,素体虚弱,本不胜病,邪热恣虐,肺胃心肝皆受其制。亟以犀羚解毒之法,为背城借一之计耳。备候高明政定。
鲜金斛一两  子霜钱半同包  川贝母三钱去心  肥知母钱半盐水炒  淡竹叶三十片  朱连翘三钱  鲜枇杷叶四钱布包  紫贝齿一两先煎  粉丹皮钱半盐水炒  黛蛤散五钱布包  生海石一两先煎  香犀角二分  羚羊角二分  二味同研细匀两次药送下。
二诊:3月21日。
药后烦热,汗泄如洗,至颈项而止,颈部胸部透见白痧,颗粒甚小,身热不退,咽关白腐,哽痛音哑,气促鼻煽,大便已调,小溲不畅,舌苔粉绛,两脉弦滑急数。邪热燔数,势如燎原,劫夺正阴,将有液涸之势,姑再以甘润咸苦并用。病仍危急,再予一方,以尽人谋。
鲜石斛一两先煎  川贝母三钱去心  生海石五钱  净连翘三钱  京元参三钱盐水炒  肥知母钱半盐水炒  鲜枇杷叶三钱布包  冬瓜子一两  生石膏五钱研先煎  紫贝齿一两先煎  黛蛤散五钱布包  淡竹叶三十片  粳米五钱布包  香豆豉三钱  鲜生地五钱  神犀丹一丸,匀两次冲服。
三诊:汗泄已止,身热渐退,咽关红肿,白腐渐消,音哑不复,二便通利甚畅,舌苔白质粉绛,两脉仍见滑数而急。病虽见效,尚在危急之中。再以甘润咸苦并用,宗王孟英法。
香豆豉三钱  焦山栀钱半  鲜石斛一两先煎  鲜橘子皮三钱去白  益元散五钱布包  香青蒿钱半  鲜枇杷叶三钱布包  肥知母钱半盐水炒  紫贝齿一两先煎  朱连翘三钱  黛蛤散五钱布包  冬瓜子一两  淡竹叶三十片  川贝母三钱去心  朱茯神四钱  神犀丹一丸,匀两次药送下。
四诊:3月25日。
药后咽关红肿白腐已退,音哑,咽关有痰,不易咯,舌苔薄白质绛,口渴不思饮,周身脱皮甚多,病九日,仍在险期。拟再以清解肺胃之毒。病虽向愈,饮食寒暖诸宜小心。
生紫菀一钱  香青蒿钱半  川贝母三钱去心  朱茯神四钱  人中白三钱  粉丹皮钱半  鲜枇杷叶四钱布包  益元散五钱  紫贝齿一两  肥知母钱半盐水炒  鲜金斛一两先煎  黛蛤散五钱布包  粳米五钱布包  生海石四钱先煎  小木通一钱  朱连翘三钱
神犀丹一丸  紫雪散五分  二味同研,匀两次以米汤调服,药先服。
【按语】叶氏神犀丹方,实从《千金》犀角地黄汤衍化而来。方中犀角、地黄清营泄热,清心解毒,以为主宰;豆豉合生地,即黑膏之例,滋阴透邪;银花、连翘、板兰根、金汁、黄芩、清热解毒,透热转气,以为辅弼;玄参、花粉甘寒生津,安抚已受邪之地,石菖蒲气味芳香,开心孔而利九窍,以为佐使。以犀角磨汁,地黄绞汁,余药生晒研细,以三汁混为丸,取其气全味纯,法亦可取焉。晚近用治感染性热病意识模糊,肝性脑病等,辄能应手取效。

飞龙夺命丹
(芳香辟秽、化毒祛邪法)
清?王孟英《霍乱论》
朱砂二两,飞  明雄黄飞  灯心炭各一两  人中白八钱、漂、煅  明矾  青黛飞各五钱  梅冰  麻黄去节各四钱  真珠  牙皂  当门子  硼砂各三钱  西牛黄二钱  杜蟾酥  火硝各一钱五分  飞真金三百页
十六味各研极细,合研匀,瓷瓶紧收,毋令泄气,以少许吹必取嚏,重者,再用凉水调服一分,小儿减半。
【主治】治痧痮A痛,霍乱转筋,厥冷脉伏,神昏危急之证。及受温暑瘴疫,秽恶隐晦诸邪,而眩晕痞胀,瞀乱昏狂,或卒倒身强,遗溺不语,身热瘛疭,宛如中风。或实证逆传,神迷狂谵,小儿惊痫,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诸证。
【方论选萃】
清?王孟英:按此丹芳香辟秽,化毒去邪,宣气通营,全体大用,真有斩关夺隘之功,而具起死回生之力也。(《霍乱论》)
【近代验证】
例一  柳宝诒治干霍乱案(选自《柳宝诒医案》)
孙,上不得吐,下不得泄,肢冷脉伏,躁烦不宁,脘腹胀硬,此所谓干霍乱也。病已四日,声音低微。邪锢气蔽,阴阳之气不能交济,即有离脱之象。当此之际,急宜开泄,得以转机,再商煎剂。
先服飞龙夺命丹,接服玉枢丹西珀、灯芯汤下。
二诊:迭进开泄之品,大便得泻,足冷得温,手虽未热,两脉均起,气机渐有通达之象;惟腹中按之仍痛,小水未通,其中郁伏之邪,尚未一律外达,病势大有作为。立方直泄邪为主,再得松机乃吉。
川朴  郁金  豆卷  藿梗  江枳壳  沉香曲  焦查炭  木香  猪苓  苏叶梗各  木通  玉枢丹
三诊:大便屡次畅行,小水亦通,舌转赤绛,苔转黄燥,口渴引饮;郁伏之邪,燔灼阳明,腹中仍痛,积垢尚多,病情尚有波折。拟方专用清透法,兼泄积热。
鲜生地豆豉打  鲜石斛  淡黄芩  生枳实  瓜蒌仁  郁金  生锦纹酒炒  苏叶  茅根
四诊:大便屡次畅解,舌苔清润,积垢得以清净;惟夜不安卧,腹中未和,浊热尚未清泄也。方与清化,兼参泄降。
鲜生地  鲜石斛  淡黄芩  姜皮  生枳实  枣仁川连炒  黑山栀  软白前  竹茹  茅根

玉枢丹
(芳香通神、泄化痰浊法)
清?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
山慈菇去皮、洗净、焙  川文蛤即五倍子、槌破、洗刮肉×  千金子即续随子、去油、取净霜各二两  红芽大戟一两、洗焙  当门子三钱
先将慈、蛤、戟三味研极细末,再入霜、香研匀,糯米汤调和,令干湿想得,于净室中,木臼内杵千余下,每料分四十锭,故亦名紫金锭。再入飞净朱砂,飞净明雄黄各五钱尤良。或以加味者杵成薄片,切而用之,名紫金片,每服一钱,凉开水调下,孕妇忌之,又不可与甘草药同进也。
【主治】治诸痧霍乱,疫疠瘴气,喉风五绝,惊×癫狂,百般恶证,及诸中毒,诸痈疽,水土不服,黄疸鼓胀,蛇犬虫伤,内服外敷,功难殚述。
【方论选萃】
清?王旭高:一名紫金锭,又名万病解毒丸。此秘药中之第一方也。所治之证,与《本草》不甚相合,确有良验,真不可思议。或加麝香、朱砂各五钱,尤妙(《王旭高医书六种》)。
现代?朱良春等:方中山慈菇泻热散结,千金子行水破血,大戟逐水行瘀,三者功用相仿,都能解毒攻邪。但由于疫毒之邪,散漫不定,必佐以酸咸性涩的五倍子敛而降之,使之归聚不散,然后三者方可展其专长。又由于疫毒暴袭,元气为之骤闭,且恐上药攻邪之力不及,故必用麝香以开其窍,朱砂、雄黄辟恶镇邪,以解疫毒。本方临床用于真性霍乱、急性胃肠炎的吐泻,以及伤寒、渴邪而引起的热利不畅,往往一药而平。对于痈肿、疔毒,内服外敷并施,也有较好的疗效(《汤头歌诀详解》)。
【近代验证】
例一  玉枢丹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案(选自《上海中医杂志》1963年第6期)
患儿李孙荣,2岁,男。住院号:47498。于1961年4月21日入院。主诉:发热2天,烦躁1天,呕吐3次。患儿自入院前一日中午开始发热,入院当日早晨,显现烦躁不安,食欲不振伴呕吐3次,经某联合诊所诊察,发现有颈项强直,即拟诊为脑膜炎,未作处理直接转来。生产史及过去史无特殊,无脑膜炎的接触交,无预防接种史。入病房时肛温39.4℃,发育营养中等,神志清,皮肤有少数散在的出血点,颈项强直,有克氏及布氏征。周围血液白血球数23,000,中性82%;脑脊液混浊,白血球数9,450,中性82%;潘氏试验(+),涂片及培养结果皆阴性。皮肤出血点涂片找到病原茵。入院后单用玉枢丹治疗,每次服1.5分,一日4次,第二天肛温退至37.4℃。血液白血球数8,600;中性53%。第二天,发热、烦躁、呕吐及脑膜刺激征全部消失,复查脑脊液白血球数为30个,潘氏试验(土),蛋白质21毫克,糖66毫克。观察至第九天出院。
例二  紫金锭治疗儿童癫痫案(选自《浙江中医杂志》1981年第11期)
吴某某,男,13岁。1974年4月15日初诊。患儿于1971年5月受惊后出现阵发性喃喃自语,烦躁不安,跳跃,抽筋,撕衣服,摔东西。开始时半个月发作一次,以后逐渐增加到每周1~2次,每次约二小时,事后不自知有此行为。曾服西药、中药无效,只是抽筋被耳针控制。以后又发展到每日发作2次,脑电图有痫波发放,诊断为精神运动性癫痫。给r-氨酪酸、氯丙嗪4个月,渐趋好转,半个月后又复发。患儿为第一胎、足月、顺产。无高热史与颅脑外伤史。家族无癫痫史。发育、营养均可,舌苔薄腻,脉象弦细。诊断为阳痫。给紫金锭0.3克,每日2次。西药照常服。4个月后无发作,逐渐减服西药,半年后全停。8个月后无发作,紫金锭减为0.15克,每日2次。1年后无发作而停药。现已7年未曾复发,学习成绩良好。
【按语】
玉枢丹一方,名目繁多。宋?王缪《百一选方》名神仙解毒万病丸,宋?窦梦麟《瘡癕经验全书》名万病解毒丹,明?方×广《丹溪心法附余》名右乙神丹,明?万全《片书心书》名紫金锭。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名万病解毒丸。足证其应用之广泛,功效之神奇焉。程师门雪谓其“芳香通神,泄化痰水”深得制方之旨矣。

犀黄宣窍汤
(两清心肝,熄风开窍法)
清?雷少逸《时病论》
犀角尖八分  羚角片一钱  双钩藤三钱  京川贝五钱  带心翘三钱  鲜石菖蒲一钱,搓汁,冲  牛黄至宝丹一颗,研细调服。
【主治】治风温入血,窜入心包,激动肝风。神昏谵语,甚或不语,或笑或痉,或歌或哭,其势如狂。舌边尖绛,苔黄无津,脉右弦滑有力,左弦急数者。
【方论选萃】
近代?何廉臣:此亟亟透热宣窍,凉熄内风之法。方用犀、羚咸寒为君,凉血泻心,镇痉平肝。凡邪陷心包而肝风内动者,势必痰随火升,内蒙清窍,以堵脑中元神之出入,故用牛黄至宝,幽香开窍,芳烈透脑为臣;佐以钩藤、贝、菖,定风痉而豁痰涎;使以带心连翘,通心气以透心络,庶几救急于俄顷(《重订广温热论》)。

炼雄丹
(升透法)
《游宦纪闻》
极明雄黄一分,研极细  提净牙硝六分,研细
同入铜勺内,微火镕化拔匀,俟如水时,急滤清者于碗内,粗滓不用,俟其凝寒收藏。
【主治】专治暑秽痧邪,直犯包络,神明闭塞,昏愦如尸。及霍乱初定,余热失清,骤尔神昏,如醉如寐,身不厥冷,脉至模糊者。
【方论选萃】
近代?何廉臣:此方主治,皆因燥热无形之气,蒙蔽膻中,如人在烟尘瘴雾中行,治失其宜,渐渐燥闷而死。此非牛黄清心、犀角地黄等可疗,此丹主之(《温热病方汇选》)。
清?王孟英:按此法见游宦纪闻,陈平伯载此方,黄多而硝少,素园纠其误,谓黄多硝少,何能镕化,今依杨定雄一硝六黄为率。
木通一钱  通草三钱  陈雨水一碗,煎出味,去滓;再以陈雨水九碗,与药汁和匀,每次用药水一碗,磨入犀角三分,挑入炼雄三厘调匀,徐徐冷灌,能于三日内服尽十碗药水,必有清痰吐出数碗而愈。簠斋尝亲验矣(《霍乱论》)。

行军散
清?王孟英《霍乱论》
西牛黄  当门子  真珠  梅冰  硼砂各一钱  明雄黄飞净八钱  火硝三分  飞金二十页
八味各研极细如粉,再合研匀,瓷瓶密收,以蜡封之,每三五分,凉开水调下。
【主治】 治霍乱痧胀,山岚瘴疬,及暑热秽恶诸邪,直干包络。头目昏晕,不省人事,危急等证。亦治口疮喉痛,点目去风热障翳,搐鼻辟时疫之气。

第二节 温开

苏和香丸
(辛香开窍法)
宋?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合剂局方》
白术  青木香  乌犀屑  香附子炒去毛  朱砂研,水飞  诃黎勒煨,去皮  白檀香  安息香别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膏  沉香  麝香研  丁香  荜菝各二两  龙脑研  苏和香油入安息香内各一两  熏陆香别研一两
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用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合剂。每服旋圆如梧桐子大,早朝取井华水,温冷任意,化服四丸。老人小儿可服一丸,温酒化服亦得,并空心服之。
【主治】治传尸殗殜,心腹卒痛,僵仆不省,一切气闭,属寒证者。
【方论选萃】
明?李中梓:牛黄丸、苏和香丸,皆中风门中夺门之将,而功用迥异。热阻关窍,用牛黄丸开之;寒阻关窍,用苏和香丸开之。若夫口开手撒,眼合声鼾,自汗遗尿等虚脱证,急用参附峻补,庶或可救。若用牛黄、苏和香之药,入口即毙也(《删补颐生微论》)。
清?张石顽:苏和香丸取诸香以开塞闭,仅用犀角为寒因寒用之向导,与至宝丹中用龙脑、桂心无异(《张氏医通》)。
清?喻嘉言:按此方治卒中,气闭痰迷,不得不用之剂。但正气素虚之人,不能当脑、麝,及辛香摧枯拉朽,随势裁节,而用十之二三可也。
【近代验证】
例一  苏合香丸治流行性乙型脑炎单纯型(《中医杂志》1959年第八期)
患儿周某某,住院号20324,1957年8月7日入院。发热头痛三天(体温摄氏38.8度),神志不清,嗜睡,喉间略有痰声,自汗,舌苔白垢厚腻,脉细数。
处方:苏合香丸  鲜菖蒲  天竺黄  陈胆星  半夏  紫苑  茯苓  滑石  佩兰
此证如湿浊痰热内蒙,投以芳香化浊之品,即得痊愈。
例二  高桂券治疗三叉神经痛案(选自《辽宁中医》1990;(2):19)
耿某某,男,56岁。诉:20天前因酒后乘凉,致左侧偏头痛,疼痛连及左侧面颊部。呈阵发性刀割样痛,数分钟后疼痛缓解,1月发作数次,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曾用针灸治疗,未见好转。刻下:患者面色少华,神疲懒言,咽干不渴,大便燥结,舌淡少津,苔薄,脉弦滑。患者酒后纳凉,外感风寒,肺气被遏。虽咽干便燥非肝火所致,乃肺津不布使然。宜温经通络,行气止痛。投苏合香丸,每次1丸,日服2次,药进5剂,诸证悉除。
【按语】
中风跌仆,卒急而危殆,尤于闭脱之辨,最关紧要。脱者元阳暴脱,魄汗淋漓,目合口开,撒手遗尿,脉沉微欲绝或沉伏不见,亟须回阳固脱,参附龙牡汤回阳敛阴,庶或可救。闭者风痰闭窍,偏寒偏热,不可不审。偏于热者,风从火出,痰火蒙闭,痰声漉漉,面红目赤,口秽喷人,溲赤便秘。舌尖边红,苔黄腻,脉弦滑且数。偏于寒者痰郁气结,闭塞络窍,面白唇青,四肢不温,小溲清长。舌淡红苔白腻有津,脉弦紧。苏和香丸荟集诸类异香,宣窍开闭,且麝、脑同用,尤有醒脑提神之功,故于中风、痰厥之属于痰闭气结者,用之得当,确有起死回生之功,若因痰火蒙闭清窍者,则非其所宜矣,学者最须留意焉。
苏合香丸,一名吃力伽丸。初见于唐,王焘《外台秘要方》引《广济方》。宋《苏沈良方》亦有苏合香丸,较本方少熏陆香。《太平圣惠方》亦收此方,治传尸。《普济本事方》亦载此方。疗传尸……客忤鬼气,卒心痛。可见当时流传之广。
妙香丸
(温寒镇惊,豁痰开窍法)
宋?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巴豆三百十五粒,去壳心膜炒热研如粉  牛黄三两,研  龙脑三两,研  腻粉三两,研  麝香三两  辰砂九两  金箔九十片,研
上七味,和研匀,炼黄蜡六两,入白蜜三分,同研匀为丸,每两作三石丸。可服一至三丸,如须药行速,用针刺一孔,冷水浸少许,服之则速。
【主治】时疾伤寒,解五毒,治潮热,及小而败兵惊痫等症。
【方论选萃】
近代?冉雪峰:查此丸为温寒镇惊,豁痰宣窍之方;与安宫、至宝各方,为一寒一温之对待,方制甚超;但主治条文,所谓统治时感,解毒退热,及小儿百病,似不甚惬。盖此方适应,以汗多郁闭者为宜,则如火益热不可响迩,不容混用。荆公有妙香散,用药均平缓,而用麝香用酒下则一,所以亦名妙香,大的胎息此方,而加以心裁。再此方药品内注,巴豆去壳心膜,炒热,研如粉面,炒热热字,宜做熟字,或黑字,炒热下,并宜添去油净三字。巴豆毒性在油,需炒黑去油净,非然者,巴豆何可用至三百五十枚之多?盖为如是,则变暴悍为缓和,可消导小儿乳积,其庶可以疗小儿百病,物物而不物于物,所以为妙,然此宣通力薄,对冲动阴霾,开辟冷痼,则又恐不胜其任矣(《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近代?何廉臣:此丸药力甚大,取效甚速,轻服一丸,重服三丸,屡试辄验,姑述其证治如下:如治潮热积热,伤寒结胸发黄,狂走燥热,口干面赤,大小便不通,大黄炙甘草汤下三丸;毒痢下血,黄连汤调轻粉少许下;如患酒毒、食毒、茶毒、气度、风痰伏痞吐逆等症,并用轻粉龙脑米饮下;重度吐血闷乱烦躁欲死者,用人乳下立愈,小儿百病惊痫,涎潮抽搦,用龙脑轻粉蜂蜜汤下一丸……(《重订广温热论》)
【按语】
此方麝香、龙脑同用,幽香通窍;辰砂、金箔相伍,镇摄宁神。与至宝、紫雪等方相仿佛。惟特巴豆、腻粉为异耳。巴豆味极辛而性大温有毒。辛以散之,从经脉外出肌表,主伤寒温瘧寒热;温以行之,从中焦而下泄肠胃,破癥瘕结聚,坚积留饮痰澼,故能荡涤五脏六腑,开通闭塞。腻粉由水银、白矾、食盐升炼而成,辛温燥烈有毒。劫痰涎,除水湿。此二味,此方所独有者也。与至宝、紫雪等方,一清一温,正相对峙。启人思路,神而明之,亦法外之一法耳。今人慑于巴豆之峻猛,腻粉之毒烈,未敢轻试。

飞马金丹
沈樾亭《验方传信方》
巴豆霜  广木香  赖橘红各三钱  五灵脂  广郁金生打  上雄黄  制锦纹各一两  飞辰砂五钱  明乳香  净没药  山慈菇  百草霜各二钱
各秤另研净末分量,再和研一时许令匀,米醋法丸,金箔为衣,如绿豆大。隔纸晒干,紧贮瓷器,放高燥处。二十岁以上者,每服十二丸,禀枪者加三丸,老幼随减,三、二岁者,七丸或五丸;七、八十岁者,九丸。温开水送下,半日或一、二时许,非吐必泻,孕妇遇急症,七丸为度。
【主治】治水、食、痰、血、寒、热诸邪,结于胸膈,高土痛胀,不可仰按不得呼吸,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者。
【方论选萃】
近代?何廉臣:温热伏邪及病霍乱痧胀者,临时每多夹水、夹食、夹饮、蓄血之故,与邪互并,结于胸胁,如食结胸、水结胸、血结胸,枚银伏邪与夹邪互结,痛不可按,或时昏冒。因虽不同,而气结痛拒按,闭塞不容喘息之状则同。若不细察详问,鲜不认为本病应得之候,不先行探吐去之,则所受之邪,为其羁留伏匿,不得透达,必之夭殇。宜即服飞马金丹一服,自能随所结之上下,而施其吐下之功。得夹邪一解,正气字冲,按法调治症,为较易耳。

第三节 豁痰开窍剂

白金丸
(豁痰开窍法)
明?吴昆《医方考》引《本事方》
白矾三两  郁金七两须四川AA者为真
上为末,米糊为丸,每服五十丸,水送下。
【主治】忧郁日久,痰涎阻塞包络,狂颠失心;一切痫病,久治不愈;并治喉风乳蛾。
【方论选萃】
宋?许叔微:昔有一妇人,癫狂失心,数年不愈,后遇至人授此方,初服觉心胸有物A去,神气A然,再服顿愈。至人云:此病因忧郁得之,痰涎包络心窍,此方能去郁痰(《医方考》)。
明?吴昆:白矾咸寒,可以软顽痰;郁金苦辛,可以开结气(《医方考》)。
近代?朱良春等:本方白矾咸寒,能化顽痰,除痼热,郁金开窍破结,化痰理气,所以对颠狂痫属于痰和胶结,心窍被蒙的患者,最为相宜。但本方药力较缓,对于痰涎壅盛以及顽痰与实火胶结较甚者,尚宜再配合豁痰清火之品,奏效更捷,此外,本方中郁金一药,所用川郁金为佳,因川郁金化痰理气,破结开郁的功用,较广郁金为强(《汤头歌诀详解》)。

太极丸
(涤痰开窍法)
《验方汇集》
天竺黄  胆南星各五钱  大黄酒浸,二钱  僵蚕三钱  麝香三分  冰片二分
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生姜煎汤化下。
【主治】小儿时疫,发热昏沉作搐。

抱龙丸
(清心开窍法)
宋?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雄黄四两,研飞  白石英研飞  生犀角  麝香研  硃砂研飞各一两  藿香叶二两  天南星牛胆制十六两  牛黄半两,研  阿胶三两,碎,炒如珠  金箔研  银箔研,各五十片
上杵为末,入研者药令匀,用温汤搜和为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用新汲水化破,入盐少许服,食后。
【主治】治风壅痰实,头目昏眩,胸膈烦闷,心神不宁,恍惚惊悸,痰涎壅实。及中暑烦渴,阳毒狂躁。
【方论选萃】
《育婴秘诀》:抱者,养也;龙者,纯阳之物,AAA小儿A则有热,热则生风,上二虑之,制此方以平肝木,防惊风,此抱龙之名义。
近代?张山雷:是方胆星、竺黄,不过为痰热而设,然方下主治不少,皆为实热痰壅言之,以小儿伤寒温热,每多痰热窒塞,故可通治……然麝香开泄太重,此方太多宜大减之……腊雪合药,清温甚佳。

抱龙丸
(豁痰开窍)
宋?钱仲阳《小儿药证直诀》
天竺黄一两  雄黄一钱,水飞  辰砂  麝香各半两,别研  天南星四两,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剉炒干用。
上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皂子大,温水化下服之。
【主治】治伤风瘟疫,身热昏睡,痰涎壅实,惊风潮搐,并治中暑烦渴,阳毒狂躁。
【按语】
以抱龙丸名方者,共六方。钱氏此方,系从《局方》裁取石英、犀角、硃砂、藿香叶、阿胶、金箔等味而成,以治痰热壅盛之证,较《局方》为A便简洁。松?董汲《小儿班疹备急方论》与抱龙丸方中,加牛黄一味,名牛黄宝龙丸,其清热之功,较钱氏方为尤胜。清?王旭高《医方歌括》中,另有牛黄宝龙丸一方,于牛黄宝龙丸方中,增入全蝎、僵蚕、琥珀、赤苓、金箔等味,其镇惊止搐之功,较董氏方多矣。王氏书中,尚有秘传宝龙丸一方,药用:防风、薄荷、桔梗、枳壳、陈皮、橘红、天麻、钩藤、胆星、贝母、茯神。以治风热挟痰,热极生风者,较为合拍。《活幼心书》与抱龙丸方中,加琥珀、人参、甘草、枳实、枳壳、茯苓、山药、檀香、金箔,名琥珀抱龙丸,以治体虚之痰热急惊。六方各尽其用,学者宜详察焉。

小儿回春丹
(搜风通络,涤痰开窍法)
《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规范》
牛黄10克  朱砂  羌活  僵蚕  天麻  防风  全蝎  白附子  雄黄各30克  天竺黄  川贝母  甘草各100克  钩藤  胆南星各200克  蛇含石80克  冰片  麝香各15克
诸药和合为丸,每粒0.2克。每服二至三粒,开水送下。
【主治】小儿惊风痰厥,或感冒发热,热痰上壅,咳喘气急。

涤痰汤
(涤痰开窍法)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
天南星姜制  半夏汤洗七次,各二钱五分  枳实麸炒  茯苓去皮,各二钱  橘红一钱五分  石菖蒲  人参各一钱  竹茹三分  甘草五分
清水二钟,加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后服。
【主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语。
【方论选萃】
清?喻嘉言:按此证最急,此药最缓,未免有两不相当之弊。审其属热,此方调下牛黄清心丸;审其属虚,此方调下二丹丸。庶足以开痰通窍也。
清?汪讱庵: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心脾不足,风邪乘之,而痰与火塞其经络,故舌本强而难语也。人参、茯苓、甘草补心益脾而泻火,陈皮、南星、半夏利气燥湿而祛痰,菖蒲开窍通心,枳实破痰利膈,竹茹清燥开郁。使痰消火降,则经通而舌柔矣(《医方集解》)。
【近代验证】
例一  朱可贞治胸腹窜痛案(《江西中医药》)
近治湖北省武汉市祁某,年届弱冠,已婚。患胸腹窜痛难忍,久治不愈。痛处时在胸胁,时在脘腹,或牵引少腹,或病连腰背,攻窜不定。其痛如针刺,似刀割,昼轻夜重,满头大汗,辗转呻吟,亦或有时缓如常人。在武汉市某医院经西医检查未曾发现任何实质性病变,拟诊为“胃肠神经官能症”。检视前所服中药,有疏肝理脾者,有补血益气者,有清心安神者,亦有行气破血者。经治二年,终无寸效,几成废人。观其面青而色紫,听其声浊而不清,舌暗红而质润有津,苔黄腻而厚如粘胶,脉滑且数。此属伏饮成疾,痰随气转,流窜胸腹,阻塞气机,壅遏气血,不通则痛。盖痰饮为阴邪,故入暮尤剧;顽疾交结,故痛如针刺刀割;痰饮流窜不定,故痛无定处,时轻时重。遂投涤痰汤加桂心、泽泻,助茯苓、生姜温阳化气,利水蠲饮;加木香助枳实顺畅气机,使气行则痰消,加赤芍活血化瘀,使血活难成痰瘀交结之缘。
药用:法夏10克  云苓10克  枳实8克  泽泻7克  陈皮10克  菖蒲8克  胆星5克  甘草4克  生姜3片  广香5克  竹茹5克  桂心5克  赤芍7克
服上药二剂痛大减,七剂而痛消除。惜患家急告归,乃带药十五剂出院继续治疗,然犹虑其疾痼难愈于短暂而每每叹之。不意,一月后患者所在单位派人专程前来传讯:“两年之病魔终于在此肃清,已上班十余日矣”。
例二  朱可贞治癫狂案(《江西中医药》)
抗战前,曾治一四十余龄男子。症见夜间烦燥,达旦不寐,昼夜嚎叫,骂詈不休。甚至逾垣越险,撕衣摔物。遍请远近名医,迭治罔效。诊得其脉弦数而滑,舌质红而苔腻,面带青色,口中流涎。溯其病史,于病前持筹握算,思虑过度,致脾虚肝郁,气滞痰生,日久郁而化热,痰热互结而蒙蔽清窍,铸成是证。迳投涤疾汤原方,一剂吐痰涎甚多。五剂狂越大减,能睡思食。后再加川贝解郁化痰,丹参活血行瘀,又五剂,则言谈举止无异,神清如常。犹虑痰生于脾,故终以六君子汤加川贝、丹参、紫苑以杜绝根源,调理善后。
【按语】
中风跌扑,子痫抽搐,癫痫卒倒无知。虽症情有异,而为内风上逆,挟痰浊蒙蔽清窍则一也。故中风、子痫、癫痫治法,旨意相近。熄风通络而外,必参入涤痰开窍之剂,涤痰汤即其例也。王氏此方,即温胆汤加入南星、石菖蒲、人参者也。南星味辛气温性燥,须以胆汁制之,减其燥烈,以助温胆汤清化痰热之力;石菖蒲芳香化浊,开心孔而通九窍;人参益气生津,匡邪扶正。现今用治脑溢血、脑血栓形成、妊娠子痫、癫痫等证,常须与真珠母丸、镇肝熄风汤、羚羊角散、撮风散等方,参伍而用,始称合拍。

菖蒲郁金汤
(泻火凉营,涤痰开窍法)
《温病全书》
石菖蒲  炒栀子  鲜竹叶  牡丹皮各三钱  郁金  连翘  灯心各二钱  木通一钱半  竹沥五钱,冲  玉枢丹五分,冲
水煎服。
一方无木通灯芯,有菊花、牛蒡子、片石、生姜汁。
【主治】治伏邪风温,辛凉发汗后,表邪虽解,暂时热退身凉,而胸腹之热不除,继则灼热自汗,烦躁不寐,神志时昏时清,夜多谵语,脉数舌绛,四肢厥而脉濡者。
【方论选萃】
近代?程门雪:痰浊蒙蔽心包,仍归属气分,所谓气分,指以气分为主,并非与营分无涉,不过主次之分而已。辩证关键,在舌苔黄垢腻和身热不扬。治宜涤痰开窍,菖蒲郁金汤加减。菖蒲配郁金,芳香开窍;竹沥、姜汁豁痰开窍,力嫌单薄,应增入胆星、竺黄,以增药力;银花、连翘清温解毒;竹叶、滑石渗利湿热;山栀、丹皮泻火凉营。方中菊花、牛蒡,似与病清无涉,可去。玉枢丹泄化痰水,芳香通神,却邪解毒,如用之不应,热重者易至宝丹,湿重者易白金丸(《书种室歌诀二种》)。
【近代验证】
例一  菖蒲郁金汤治疗病毒性脑炎案(《福建中医药?菖蒲郁金汤临证治验》1983年第5期)
甘某某,男,25岁,1979年12月15日会诊。
患者于一个月前发烧,鼻塞,流涕,咽干,自服羚翘解毒丸等中药,三天后症状加剧,症见发热,神谵昏蒙,颈部略有抵抗感,巴彬斯氏征阳性,脑脊髓液检查正常。经某某医院神经科会诊和脑电图检查,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经清瘟败毒饮,安宫牛黄丸及西药甘露醇,青霉素等治疗后,仍有不规则低热,神志时清时昧,步履失常。行走时如醉状,尿黄臭。舌质红,苔厚腻而浊,脉弦滑近数。
证属:湿热酿痰,阻塞窍机。
治拟:清热利湿,豁痰开窍。
处方:石菖蒲、竹叶、牛蒡子各9克  郁金9克  菊花9克  板兰根18克  银花15克  连翘12克  滑石24克  丹皮6克  竹沥汁一支(分冲)  至宝丹一粒(分冲)
上药服三剂后烧退,神识仍有昧时,对答多数切题,余同前。照上方去至宝丹加玉枢丹并随证加减,连服一个月痊愈。三个月后随访已正常上班。

沈氏六神汤
(涤痰开窍法)
清?沈尧封《女科辑要》
赖橘红一钱  杜南星一钱  旋覆花三钱,绢包煎  辰茯神三钱  鲜石菖蒲叶一钱  戈制半夏五分
【主治】产后痰迷,神昏谵语,恶露不断,甚或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蹇不语,颠狂昏厥。
【方论选萃】
清?何廉臣:此方消痰通络,治产后痰迷,神昏谵语,恶露不断,甚或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蹇不语,颠狂昏厥等证极效;故产后理血不应,六神汤为要药(《重订广温热论》)。
【按语】
产后发癫、发狂、妄言、妄见,须分虚实治之。实证有瘀血与痰迷之不同。若败血冲心,则胸腹必胀痛,恶露必不行,治以去瘀为主,失笑散、夺命散均为要方;若恶露尚畅,腹无胀痛,舌苔腻厚者,则属痰迷心窍,沈氏六神汤最为的对。程师门雪谓其选药甚精,与温胆汤大同小异,却是可师之佳方也。

玳瑁郁金汤
(凉营泄热,涤痰开窍法)
清?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玳瑁  木通各一钱  生栀子三钱  竹沥二瓢,冲  生姜汁二滴,冲  郁金  连翘不去心  牡丹皮各二钱  鲜石菖蒲汁二小匙,冲  紫金片三分,烊冲
先用野菰根二两、鲜竹叶卷心四十片、灯芯五至六分,水煎取清汤,分二次煎药服。
【主治】治邪热内陷心包络,蒸液为痰,蒙闭心窍,甚至昏蒙,妄言妄见,咯痰不爽,心烦躁扰,舌绛而干,脉弦细数。
【方论选萃】
清?何秀山:邪热内陷包络,郁蒸津液而为痰,弥漫心孔。即堵其神明出入之窍,其人即妄言妄见,疑神疑鬼,神谵昏蒙,咯痰不爽,俗名痰蒙,故以介类通灵之玳瑁、幽香通灵之郁金为君,一则泄热解毒之功,同于犀角,一则达郁凉心之力,灵于黄连,乃以带心翘之辛凉,直达包络以通窍。丹皮之辛窜,善清络热以散火,引以山栀木通,使上焦之郁火屈曲下行,从下焦小便而泄,佐以姜、沥、石菖蒲汁,辛润滑利,善涤络痰;使以紫金片芳香开窍,助全方诸药透灵,妙在野菰根,共同芦笋,而凉利之功,捷于芦笋,配入竹叶、灯芯,轻清透络,使内陷包络之邪热,及弥漫心孔之痰火,一举而肃清之。此为开窍透络,涤痰清火之良方(《通俗伤寒论》)。
【按语】
温热暑湿,邪不外达,内陷厥阴包络,蒸液为痰,蒙蔽心窍,妄言妄见,躁扰不宁,舌绛而干,脉弦细而数。湿温、暑温,犹多是证。盖湿与温合,过气入营,酿成痰浊也。须于凉营泄热方中,参入涤痰开窍之品,始与病机契合。玳瑁郁金汤即其例也。方中玳瑁、连翘清心开窍;丹皮凉营泄热;竹沥、石菖蒲汁、姜汁、紫金片涤痰开窍,更藉郁金之幽香,引领诸药直达心包。

第十章 祛寒剂

凡能温中散寒、温经散寒、散寒胜湿、回阳救逆、温阳镇阴、温化水气之剂,均称为祛寒剂。寒邪中人,有表里深浅之次第,寒伤肌表,足太阳膀胱受邪,则有麻黄、桂枝等汤,已入解表剂中。寒中三阴,为虚寒里证,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阖,病之深浅不同。寒邪中于太阴,太阴脏寒,下利清稀,完谷不化,小溲清长,腹痛喜温喜按,依其病之重轻,而用附子理中汤,理中汤丸为治;若寒邪直中少阴,恶寒踡卧,脉微细,但欲寐者,须用四逆汤方,回阳救逆;若寒邪直中少阴,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或利止脉不出,反不恶寒,面反色赤者,乃真寒假热戴阳证也,亟须通脉四逆汤,回阳消阴;少阴病,下利清谷,脉微者,白通汤通阳化气;少阴病,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且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所谓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也。若伤寒大汗亡阳,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扑地者,则须真武汤方,温阳和阴而泄化水气;若太阳之邪,传入厥阴,太阳表症犹未罢者,则用当归四逆汤方,藉桂枝汤以和营卫,加当归和肺血,细辛散里寒,木通通阴阳,利血脉。若客寒犯胃,食谷欲呕;寒邪深入少阴,吐利烦躁,手足厥冷;寒邪客于厥阴经络,干呕吐涎沫,头痛者,皆由下焦浊音上乘清阳之届,用吴茱萸汤,开豁浊阴,扶助清阳。又有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与伤寒之发热身痛有间焉,桂枝附子汤方温经散邪,恰是对证。外感寒邪治法,大率如此。杂病之中,寒湿客于经络,病历节不可屈伸者,当予乌头汤方,温经散寒;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则须白术附子汤,散寒胜湿;若风寒湿入经络,郁而化热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辛通苦泄;若风客肌表,营卫不和,而为血痹不仁者,黄芪桂枝汤方,黄芪益气实卫,桂枝汤调和营卫,最为对证;若大寒犯胃,心下痛甚,腹中攻窜无定,痛不可触者,则须大建中汤,甘温补中,辛温散寒,标本同治;若寒邪入腹,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者,又须附子粳米汤方,温经散寒,辛通胃阳。又有水肿泛滥横溢,水气凌心者,则又须真武汤方,温肾阳以泄水邪,崇脾土以制泛滥也。

第一节 温经散寒剂

乌头汤
(温经散寒、固表实卫法)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麻黄  芍药  黄芪各三两  甘草三两,炙  川乌五枚,×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上五味,×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主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方论选萃】
清?尤在泾:此治寒湿历节之正法也。寒湿之邪,非麻黄、乌头不能去,而病在筋骨,又非如皮毛之邪,可一汗而散者。故以黄芪之补,白芍之收,甘草之缓,牵制二物,俾得深入而去留邪(《金匮要略心典》)。
明?赵以德:此汤既治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于方下又复言治脚气疼痛,必仲景历节条下有方而无药石,见脚气中方名同而有药,集书者遂两出之,且二病皆因寒湿伤于筋,麻黄开玄府,通腠理,散寒邪,解气痹;芍药以理血痹;甘草通经脉而和药;黄芪益卫气,气壮则邪退;乌头善走,入肝筋逐风寒;蜜煎以缓其性,使之留连筋骨,以利其屈伸,且蜜之润,又可益血养筋,并治乌头燥热之毒也(《金匮玉函经二注》)。
【近代验证】
例一  治风湿性关节炎案(选自《金匮要略诠解》,《辽宁中医杂志》)
韩性,女34岁,患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剧痛,发热痛甚则肿,游走不定,中药用过越婢汤,白虎加桂枝汤,麻黄加术汤,上中下通用痛风方;西药用过祛风湿药,激素,发热已控制。但周身关节游走疼痛肿胀,手足不能屈伸,剧痛时烦躁不安,1日哭泣3-4次,有时非注射杜冷丁痛不解。舌淡苔白,脉象弦紧。《金匮》云:“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处方:麻黄6克  赤芍12克  甘草6克  黄芪10克  制川乌3克  白蜜30克
服两剂,痛似有缓解。原方川草乌改为生川乌,草乌5克,加细辛4克,服三剂痛大减,手足屈伸自如。药已见效,当重剂续进。生川乌、草乌改各6克,细辛改5克,再服3剂,疼痛基本控制。但服药后舌麻不仁,1-2小时后消失,此为乌头轻度中毒症状。原方剂量减轻再服。
处方:生川乌  草乌各5克  麻黄5克  白芍12克  甘草6克  黄芪12克  细辛4克  白蜜(冲)30克
加减30余剂,疼痛消除,行动自如。原方加减,出院调治。
例二  张明亚治痛痹案(选自《吉林中医药》1985.6)
张某某,女,28岁。1982年12月3日初诊。二年前,因产后大出血 后,复感风寒引致恶寒发热,周身骨节疼痛不能转侧。经诊查为风湿性关节炎,多方求医,服多种中西药,疗效不佳。近十余日,病情逐日加重。现全身关节掣痛,得温则舒,遇寒加剧,每午后肢体困重,疼痛更甚,舌体肿大、质淡、苔薄白,脉沉弱。证属气血亏虚,寒湿内侵之痛痹。治宜温经补血,散寒止痛。
拟方:川乌9克  黄芪24克  麻黄6克  炒白芍12克  炙甘草6克   当归12克  白蜜30克
水煎服。5剂后,疼痛缓解;继进6剂,仅有腰痛,守原方加杜仲12克,续断12克,连服10剂,痊愈。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例三  张明亚治厥头痛案(选自《吉林中医药》1985.6)
许某某,男,22岁,学生。1980年8月10日初诊。三年前,被雨淋后罔患。自诉右侧面颊阵发性抽搐样疼痛,经检查诊为三叉神经痛。经服药及神经阻断术等治疗,效果不显。近月余,疼痛昼夜不休,疼如电击,牵及右侧头痛,目不欲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沉弦。证属阴寒内盛,上犯清阳之厥头痛。治宜温阳散寒,通经止痛。
拟方:川乌9克  麻黄9克  炒白芍12克  炙甘草6克  川芎10克  全蝎9克  白附子9克  白蜜30克
水煎服。2剂后,痛减始入睡;6剂服尽,诸证悉平。一年后随访无复发,已考入中专读书。
【按语】
《素问》以营卫不从,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也。《素问?痹论》:“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岐伯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调和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标疾滑利,不能入于腑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合,故不为痹。”营卫不从,言其本,风寒湿三气杂至,言其标,此治痹之总纲也。乌头汤所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此即《素问》“寒气胜者为痛痹”是矣。以寒主收引,筋脉拘急,故不为屈伸。方中黄芪实卫,芍药和营,以图根本;麻黄辛温以开痹着,乌头大辛大热,逐寒而燥湿,辛热雄烈之品,最易耗津伤血,芍药、甘草和营敛阴,制麻、乌之辛散太过,且具柔肝缓急之功,正可治筋脉牵掣,不可屈伸者也。治标治本,有主有从,相反相成,此经方之法度,犹绳墨之不可废也。

乌头赤石脂丸
(温阳逐寒法)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蜀椒一两,一法二分  乌头一分,炮  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  干姜一两,一法一分  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主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方论选萃】
清?张石顽: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乃阴邪厥逆而上干胸背经脉之间,牵连痛楚,乱其气血,紊期疆界,此而用气分之药,则转益其痛,势必危殆。仲景用蜀椒、乌头,一派辛辣,以温散其阴邪。然恐胸背既乱之气难安,即于温药队中,取干姜、赤石脂之瀒,以填塞厥气攻冲之经隧,俾胸之气自行于胸,背之气自行于背,各不相犯,其患乃除。今人但知有温经、补气、行气、散气诸法,不知有填塞邪气攻冲之窦也(《千金方衍义》)。
清?尤在泾:心背彻痛,阴寒之气偏满阳位,故前后牵引作痛。沈氏云:邪感心包,气应外俞,则心痛彻背;邪袭背俞,气从内走,则背痛彻心。俞脏相通,内外之气相引,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即经所谓寒气之客于背俞之脉,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是也。乌、附、椒、姜、同力协济,以振阳气而逐阴邪,取赤石脂者,所以安心气也(《金匮要略心典》)。
清?王旭高:经曰:“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也。”乌头、附子、椒、姜振阳气,逐寒邪,赤石脂安心气,填塞厥气横冲之孔道,俾胸背之气各不相犯,其患乃除(《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李珥臣:心痛在内而彻背,则内而达外矣;背痛在外而彻心,则外而入内矣。故既有附子温中,而复用乌头走表,干姜行阳散寒,蜀椒下气开郁。然心主血,不可无入血分之药以和之,赤石脂入心经血分,性温体重,性温则能生阳气于阴血之中,体重则能降痹气于胸膈之下矣。
【近代验证】
例一  治心悸怔忡案(选自《金匮方百家医案评议》浙江科技出版社)
肖某某,男,42岁,心悸怔忡,有时胸痛彻背,按其部位是心前区,询其胀痛为阵发性,左颈左肩部痛,是冠心痛象征。体材中等,面色晦滞,舌质正常,舌苔白,大便正常,小便清长,畏寒,肢冷,脉弦。治宜理气活血,通脉止痛。
处方:栝蒌10克  薤白10克  枳实8克  桂枝12克  延胡索9克  白酒2杯(分兑)  四剂。
复诊:痛渐缓,胀渐松,仍恶寒、肢冷,苔白,脉弦。治宜活血理气,通脉疏滞。处方:丹参12克,西砂5克,降香5克,桂枝12克,延胡索9克,三剂。
三诊:畏寒更甚,欲饮沸水,肢冷,背痛彻心,心痛彻背,面色huang白,舌质淡白,舌苔白腻滑,脉沉且迟。治宜扶阳抑阴,制冲止痛。
处方:附片18克  制川乌10克  椒衣6克  干姜5克  赤石脂12克  延胡索9克  白蜜45克(蒸兑)  五剂。
四诊:痛胀如拈,寒冷悉除。拟原方减味:附片18克,椒衣6克,白蜜45克(蒸兑)。日服一剂,服至10天以杜复发。(赵志壮医案,录自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第一辑》湖南科技出版社,第一版)
评议:胸痛彻背,恶寒肢冷,由于心阳不足,阴寒乘之。医者先用栝蒌薤白白酒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虽疼痛渐缓,但仍畏寒肢冷,苔白脉弦。再用行气活血之丹参饮加味,畏寒更甚,肢冷面白,背痛彻心,心痛彻背,舌苔白滑,脉沉而迟。故改投乌头赤石脂丸加味温阳散寒止痛,诸证悉除。足证心为阳中之太阳,心阳不足应以温阳散寒为第一义,如一味偏执活血化瘀之法,足以贻误病情。
【按语】
经云:“阳气受于胸中”是以胸中者,清阳之所居也,心居膈上,故胸中者,心之所舍也。痹者闭也,阳气为痰涎瘀血、寒邪闭而不通,则为胸痹心痛。乌头赤石脂丸,正治胸痹心痛之方也。《金匮》胸痹心痛短气脉证第九,载有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方,以治痰郁结气闭塞清阳之胸痹心痛,势发轻浅,此治寒邪侵入背兪,注于心之痛也。病急而重,故方用乌头之大辛大热,驱散阴寒;蜀椒、干姜辛温散寒,复用附子之辛温豁瘀,破阴回阳,药力之峻猛,可谓无以复加矣。妙在赤石脂一味,色赤入心,《纲目》言其补心血。据药性药理报道:含有丰富钠镁离子,能改动钠钾泵。此亦一说也,以各参考焉。
当归四逆汤
(养血温经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并治寒入营络,腰股腿足痛。
【方论选萃】
明?许宏:阴血内虚,则不能荣于脉;阳气外虚,则不能温于四末,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也。故用当归为君,以补血;以芍药为臣,辅之而养营气;以桂枝、细辛之苦,以散寒温气为住;以大枣、甘草之甘为使,而益其中,补其不足;以通草之淡,而通行其脉道与厥也(《金镜内台方议》)。
清?周扬俊:圣人立四逆汤,全从回阳起见;四逆散,全从解表里之邪起见;当归四逆,全在养血通脉起见。不欲入一辛热之味,恐其劫阴也(《伤寒论三注》)。
清?王旭高:此四逆乃太阳之邪,传入厥阴,而表证犹未罢者,故用桂枝汤,加当归和肝血,细辛散里寒,木通通阴阳、利血脉(《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柯韵伯:此厥阴伤寒发散表邪之剂也。厥阴居两阴之交尽,名曰阴之绝阳。外伤于寒,则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手足厥冷,脉微欲绝。然相火居于厥阴之脏,脏气实热,则寒邪不能侵,只外伤于经,而内不伤脏,故先厥者,后必发热。凡伤寒初起,内无寒症,而外寒极盛者,但当温散其表,勿遽温补其表。此方用桂枝汤以解外,而以当归为君者,因厥阴主肝,为血室也。肝苦急,甘以缓之,故倍加大枣,犹小建中加饴糖法。肝欲散,当以辛散之细辛,其辛能通三阴之气血,外达于毫端,比麻黄更猛,可以散在表之严寒。不用生姜,不取其横散也。通草即木通,能通九窍而通关节,用以开厥阴之阖,而行气于肝。夫阴寒如此,而仍用芍药者,须防相火之为患也。是方桂枝得归、芍,生血于营;细辛同通草,行气于卫;甘草得枣,气血以和。且缓中以调肝,则营气得至手太阴而脉自不绝;温表以逐邪,则卫气行四末而手足自温。不须参、术之补,不用姜、桂之燥,此厥阴之四逆与太、少不同治,而仍不失辛甘发散为阳之理也(《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
清?张石顽:阳邪传入厥阴而厥寒,脉沉细欲绝,与直中阴寒之治截然两途。直中阴寒,用姜、附四逆以回阳,惟恐药之不力,而变虚阳发露。陷阴之邪用当归四逆以通阳,仍须桂枝汤,但去生姜,加当归助芍药以和营,细辛、通草助桂枝提出阳分,使阳邪仍从阳解。其去生姜者,恐其性暴,不待气味入阴,便从太阳开发也(《千金方衍义》)。
近代?程门雪:此方乃正治厥阴本证厥逆者,当为厥阴平篇第一要方也。其方即桂枝汤加入当归、细辛、通草三味。若以本方所主治言之,则大枣作二十五枚为佳。通草即今之木通,性平淡,《本经》主治除脾胃湿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本方所以用此者,殆取其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之用耳(《书种室歌诀二种》)。
【近代验证】
例一  殷明贵治血虚寒滞前阴痛证案
王某某,男,35岁,农民。1972年10月5日就诊:患者于三天前。因长途步行淋雨涉水后,即发生前阴、睾丸疼痛,自觉少腹、前阴冰冷,尤以夜半为甚,持续三天不能缓解,故来求诊。刻诊除见前述症状外,兼见身病畏寒,平亲常头昏眼花,视力减退,神差倦怠,偶见手足麻木,面白少华,口不渴,二便如常,后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此为血虚寒滞,肝脉不利。治宜养血散寒,温经通络,投当归四逆汤加味:
当归  木通各15克  白芍  大枣  橘核  荔枝核各20克  桂枝  小茴香各10克  细辛4克  甘草6克
水煎服,两剂。
次诊:服药后前阴疼痛缓解,少腹、前阴已余症如前。此为寒邪已散,血虚未复,原方去小茴香、荔枝核,加川芎、鸡血藤各15克,黄芪20克,增气养血之功。连服五剂,诸症消失。
例二  殷明贵治血虚寒逆头痛案
李某某,女,63岁,居民。1982年10月12日诊。患者头昏头痛,以巅顶尤甚,病已四月之久。前医曾以八珍汤、杞菊地黄丸、川芎茶调散之类治无效,乃转求笔者诊治。刻诊除前述症状外,伴见眼花耳鸣,心悸失眠,神疲倦怠,面白乏神,股冷恶风动则汗出,唇舌淡白,苔白薄,脉沉细弱。此乃营血不足,寒滞肝经,上逆于巅顶之证。治当养血和营,祛风散寒,予当归四逆汤加味:
当归15克  桂枝9克  白芍  大枣  枸杞子各20克  木通  川芎等各10克  细辛4克  制首乌30克
水煎服,四剂,每天一剂。
复诊:药后头昏头痛减轻,但肢冷尚存,守原方以肉桂6克(后下)易挂枝,再取四剂。三诊:头昏头痛基本消失,四肢复温。效不更方,继服三剂而愈。
【按语】
此方主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与少阴病亡阳之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者,显然不同,程师门雪辨之最详:“厥寒与厥冷稍异。盖厥冷重而厥寒较轻也。以此证厥逆非少阴亡阳之比,只是血分虚寒,血虚寒束,血中温气不足,故但手足厥寒。寒者不温也,冷者冰冷,寒之甚也。此云厥寒,彼云厥冷,仲景用字,极有斟酌,如此等处真不可轻易放过……又亡阳之厥,曰脉微欲绝,脉微者,鼓动不显,是明明阳气之衰微也。血虚寒束之厥,曰脉细欲绝,血少当细,寒主收引亦细,明明血中温气不足,寒邪拘束,脉缩形细而不大也……微为阳亡,细为血少。此汤主脉细欲绝,一字之别,全局所关,岂可不慎思明辨也哉。”足见读经典古籍,须字斟句酌,切不可草草读过,不求甚解焉。

桂枝附子汤
(温经散寒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主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虚浮而濇者。
【方论选萃】
清?徐大椿:此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但彼桂枝用三两,附子用一枚,以治下后脉促胸满之证,此桂枝加一两,附子加二枚,以治风湿相搏,身疼脉浮濇之证。一方而治病迥异,方名各异,分两之不可忽如此。义亦精矣,后人何得以古方轻于加减也(《医书六略》)。
清?吕震: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按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固属风湿相搏之候。然风湿相搏,有属湿温,有属寒湿,于何辩之。盖以证言,则呕而渴者属温,不呕不渴者属寒;以脉言,则实而数者属温,浮虚而濇者属寒。谛实此证此脉,便可主以桂枝附子汤无疑也(《伤寒寻源》)。
清?尤在泾:伤寒至八九日之久,而身痛不除,至不能转侧,知不独寒湿为患,乃风与湿相合而成疾也。不呕不渴,里无热也,脉浮虚而濇,风湿外持而卫阳不振也。故于桂枝汤去芍药之酸寒,加附子之辛温,以振阳气而敌阴邪(《伤寒贯珠集》)。
清?张石顽:桂枝附子、白术附子、甘草附子,三方皆本术附汤方而立。一加桂枝、甘草、姜、枣,以治身重烦疼,不能转侧,其病全在躯壳,无关于里,故于本方除去白术,使桂、附专行躯壳,而振驱风逐湿之功;用甘草以缓桂附之性,不使其汗大泄,汗大泄,则风去而湿不去也;风在疾祛,湿在缓攻,故用生姜之辛以散之,大枣之甘以缓之,则营卫之開阖有权,风湿无复入之虞矣。一加甘草、姜、枣,以治骨节烦疼掣痛等证,浑是湿留关节之患,故于本方但加甘草,以缓术附之性,姜枣以司開阖之机,风之见证本轻,故无籍于桂枝也。一加桂枝、甘草,以治风湿大便坚,小便自利,以病机骎骎内犯,故于本方加桂枝助附子以杜内贼之风湿,加甘草助白术以和二便之偏渗(《张氏医通》)。
【近代验证】
例一  曾月根治伤寒变痹案(选自《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张某某,男,32岁,住广东五华城北门外。
原因:贵胄之子,素因多湿,偶感风寒。
症候:发热恶寒,一身手足尽痛,不能自转侧。
诊断:脉浮大而紧,风为阳邪,故脉浮大主病进,紧主寒凝。脉症合参,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
疗法:桂枝附子汤主之。方中桂、附辛热散寒,草、枣奠安中土,生姜利诸气,宣通十二经络,使风寒湿着于肌表而作痛者,一并廓清矣。
处方:桂枝12克  附子4.5克  甘草6克  大枣6枚  生姜9克
效果:一日二服,三日举动如常,继服平调之剂全愈。
【按语】
此桂枝汤之变法也。去芍药之和营敛阴,加附子之祛寒胜湿,变谐和营卫而为温经散寒。《伤寒论》原文治风湿相搏,然风湿相搏,有邪从热化,邪从寒化之辨,此方主治,应邪从寒化,舌苔白滑,脉浮虚而濇者,始可放胆应用,若邪从热化者,此方断不可以用焉。学者识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
(辛通苦泄法)
汉?张仲景《金匱要略》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两,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欲吐。
【方论选萃】
清?王旭高:是方用麻、防、姜、桂,宣发卫阳,通经络以驱外入之风寒;附子、白术,暖补下焦,壮筋骨而祛在里之寒湿。然三气杂合于筋骨血脉之中,久必郁蒸而化热,而欲束筋利骨者,必须滋养阳明,故又以芍、甘、知母,和阳明之血,以致太阴之液,斯宗筋潤,机关利,而脚气、历节可平。平则眩呕悉已矣。此为湿热外伤筋骨,而复上冲心胃之治法也(《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徐忠可:桂枝行阳,知、芍养阴。方中药品颇多,独掣此三味以各方者,以此证阴阳俱痹也。又云,欲制其寒则上之郁热已甚。欲治其热则下之肝肾已痹。故桂、芍、知、附,寒热辛苦并用而各当也(《金匮要略方论集注》)。
清?魏念庭:此方乃通治风寒湿三邪之法,非专为瘦人出治也。肥人平日阳虚于内者多,非扶助其阳气,则邪之入筋骨间者,难于轻使之出,用附子于肥人,尤所宜也,勿嫌其辛温,而方不可治血虚内热之证也。瘦人阴虚火盛之甚者,加芍药减附子,又可临时善其化裁矣(《金匮要略方论集注》)。
清?唐容川:诸肢节疼痛,即四属断绝;身体尫羸,即身体羸瘦;脚肿如脱,即独足肿大也……总是三焦气虚,乃见以上三证也。再按仲景所称头眩短气,多是水结,欲吐、干呕、哕、咯,多是火逆。历节乃寒闭其火,血阻其气,故间有此证(《金匮玉函经二注》)。
清?陈灵石:用桂枝汤去枣加麻黄以助其通阳,加白术、防风以伸其脾气,芍药、附子、知母以调其阴阳,多用生姜以平其呕逆(《金匮要略方论集注》)。
【近代验证】
例一  易华堂治鹤膝风案(选自《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周奠章,年甫二旬,住永川茶店场。
原因:远行汗出,跌入水中,风湿遂袭筋骨而不觉。
症候:始则两足酸麻,继而足膝肿大,屈伸不能。兼之两手战抖,时而遗精,体亦羸瘦。治疗三年罔效,九成废成。
诊断:左手脉沉弱,右手脉浮濡,脉症合参,此鹤膝风症也。由其汗出入水,汗为水阻,聚而成湿,湿成则善流关节。关节者,骨之所凑,筋之所束,又招外风入伤筋骨,风湿相搏,故脚膝肿大而成为鹤膝风。前医见病者手战遗精,误认为虚,徒用温补,势频于危。岂知手站者系风湿入于肝,肝主筋而筋不为我用;遗精者系风湿入于肾,肾藏精而精不为我摄。溯其致病之由,要皆风湿阶之厉也。设非驱风去湿,则病终无几时。
疗法:择用仲景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甘草调和营卫,防风、麻黄驱风通阳,白术祛土祛湿,知母利溺散肿,附子通阳开痹,重用生姜以通脉络。间服芍药甘草汤,补阴以柔筋。外用麻黄、松节、芥子包患处。开毛窍以去风湿。
处方:川桂枝12克  生白芍9克  白知母12克  白术12克  附子12克(先煎)  麻黄6克  防风12克  炙甘草6克  生姜15克
次方:生白芍18克  清炙草9克
三方:麻黄30克  松节30克  芥子30克  研匀,用酒和调,布包患处。
效果:服前方半日许,间服次方一剂,其脚稍伸,仍照前法再服半月,其脚能立。又服一月,渐渐能行。后守方服半月,手不战,精不遗,两足行走如常,今已二十余年矣。
例二  留章杰治寒湿痹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案(选组《新中医》1977年第二期)
王某某,女,52岁,本院护士。1975年8月16日初诊:左手无名指和小指肿痛、伸直困难,腰酸,头眩,舌质淡苔薄白。平时素喜热饮,化验检查:抗“o”7250单位,血沉43毫米/小时。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认为证属寒湿相兼。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处方:
桂枝9克  附子6克 知母12克  防风12克  白术12克  麻黄3克  甘草3克  芍药9克  六剂
8月23日二诊:腰酸及左手指肿痛较轻,原方加续断9克  六剂
8月30日三诊:左手指关节消肿,能伸直,腰酸,前方家制川乌4.5克  六剂
例三  留章主治痛痹(风湿性关节炎)案(选自《新中医》1977年第二期)
李某某,女,42岁,青阳百货公司营业员,门诊病人,1975年8月16日初诊:左手中指肿痛,胸骨痛甚,双足踝肿痛,曾于同年5月14日检查抗“o”1250单位,血沉140毫米/小时。曾予西药治疗无效。给桂枝芍药知母汤加青风藤30克,服六剂,外用川乌15克,草乌15克,威灵仙15克,甘松15克,煎汤热洗。病人共服十二剂,于8月30日二诊:药后指肿及胸骨痛大减,舌苔未化燥,血沉42毫米/小时,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制川乌6克,服六剂。因学习无法来治,停药45天,10月14日三诊:双足踝肿,左手中指又肿痛,再给桂枝芍药知母汤加青风藤30克,服六剂。10月22日四诊:足踝消肿,左手中指肿未消,改用种福堂主之,未再复诊。
例四  张谟瑞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案(选自,浙江中医杂志)1980年2月号)
周某某,男,19岁。因左膝关节肿胀疼痛,伴畏寒发热十余天,经用抗菌素、激素无效,于1972年10月11日入院。检查:体温39℃,强迫体位,腕膝关节肿大畸形呈梭状,左髋关节明显压痛,不能屈伸,心率:120此/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血象:白细胞23100,中性78%,淋巴22%,血沉105;尿常规:红细胞偶见,白细胞少许,草酸结晶+++,亟以青、链霉素,强的松、阿司匹林、汉防己甲素等治疗,身热仍未降低,关节疼痛存在,不能起床行走。同月29日会诊:形凛身热,指(趾)、腕、膝、踝关节痛楚畸形肿大,舌尖红,苔薄黄腻,脉数。给服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24剂,肿痛消退,恢复正常。
【按语】
此桂枝汤、麻黄加术汤、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复合之大方也。乃复方多用之范例焉。桂枝、麻黄、防风,祛风湿以攘外,白术、甘草悦脾补中以安内,生姜散逆,芍药、知母滋阴泄热,附子温经散寒,其精义周详若此。莫枚士誉为历节病之圣方,非虚语焉。

黄芪桂枝五物汤
(固卫护营法)
汉?张仲景《金匱要略方论》
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主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方论选萃】
清?王旭高:此方以桂枝汤加重生姜,佐桂枝领黄芪行阳通痹,既以驱风,且以固表,庶己血中之风出,而血中之阳气不与俱去。不用甘草者,欲诸药周卫于身,不欲留顿于中也(《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尤在泾:不仁者,肌体顽痹痛痒不觉。如风痹状,而实非风也。以脉阴阳俱微故不可针而可药,经所谓阴阳形气俱不足者,勿刺以针,而调以甘药也(《金匮要略心典》)。
清?魏念庭: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风痹可治,在血痹亦可治也。以黄芪为主固表补中,佐以大枣;以桂枝治卫生阳,佐以生姜;以芍药入荣理血,共成厥美。五物而荣卫兼理,且表荣卫理胃阳亦兼理矣。推之中风于皮肤肌肉者,亦兼理矣。故不必多求他法也(《金匮要略方论集注》)。
清?陈灵石:《内经》云:“邪入于阴则痹”然血中之邪,以阳气伤而得入,亦必以阳气通而后出……桂枝汤去甘草之缓,加黄芪之强有力者,于气分中调其血;更倍用生姜以宣发其气,气行则血不滞而痹除(《金匮要略方论》)。
清?徐大椿:此即桂枝汤以黄芪易甘草,乃卫虚荣弱之方,固卫即以护荣(《金匮要略方论集注》)。
清?雷少逸:黄芪五物汤治风痱,身无痛,半身不遂,手足无力,不能动履者,久久服之自见其功(《时病论》)。
【近代验证】
例一  盛變荪、叶芙蓉治寒湿痹案(选自《浙江中医药》1977年第五期)
祁某某,女,42岁,营业员。有关节酸痛史,每遇阴雨天加重。近来全身关节酸疼,小指指节肿痛,但无灼热感,皮色如常,肢端觉麻,神疲呐呆。脉小软,舌苔薄腻,兼顾正气。
方用:生黄芪15克  桂枝4.5克  白芍9克  生熟地各12克  生苡仁12克  五加皮、鸡血藤各15克  细辛3克  羌独活各6克  威灵仙9克
服七剂后,肘关节酸疼已缓,指节肿退,唯肌麻未己、并偶感肌肉跳惕或经脉拘急。舌苔已净。前方去苡仁、五加皮、鸡血藤、细辛、羌独活。加桑寄生12克,龙骨、牡蛎、生白术、川断、狗脊、防风。服五剂肢麻已减,关节运动自如,食欲颇佳,改服当归春血丸及桑麻丸,每次各6克,每日二次吞服。
例二  邱于辉治中风半身不遂案(选自《福建中医医案医话选编》第二辑)
谢某,男,54岁。因气虚血衰,营卫失调,腠理不固,风邪乘虚而入。
左半身不遂,精神尚清,口角流涎,痰粘而稠,语言蹇涩。脉浮无力,舌苔薄白而滑,面色红。此乃阴虚血亏,风邪乘之,而阳火上浮,遂致中风。法宜滋阴潜阳养血,活络为主。
处方:生地9克  赤芍6克  桃仁9克  牛膝6克  山芋肉12克  龙骨15克  牡蛎15克  川贝6克  石菖蒲3克  大黄9克  水煎服。
针刺:百会、风池、肩髃、曲池、合谷、环跳、阳陵泉、绝骨。先刺健侧,用强刺激法;后针患侧,用轻刺激法。
二诊:身体较觉轻快,除续用上药及针法外,再在患侧所针之穴位加灸,并兼用梅花针扣打。
三诊:汤药改用黄芪五物汤加味。针灸采用单灸患侧及梅花针扣打法。
处方:黄芪30克  桂枝6克  杭芍9克  大枣三枚  生姜三片  全当归6克  牛膝6克  木瓜9克  山芋肉12克 桃仁4.5克
四诊:患侧脚能伸缩,手能举动,掌稍能握。内服药按前方,针灸依上法,如此继续治疗两个月左右。半身运动恢复正常。
例三  嘉定人民医院治寒湿两感案(选自上海市卫生局编《中医研究工作资料汇编》第二辑)
陆某某,男,36岁,速进社。恶寒鼻塞,胸满纳少,脉沉,苔白腻。经诊为寒湿两感。施用黄芪桂枝五物治加白芥子、炒白术、姜半夏、带叶苏梗案。两剂而愈。
【按语】
《灵枢?本藏篇》有云:“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光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今身体不仁,肌体痛 痒不觉是也。则其营卫循序失常,气血未能同流明矣。故 以桂枝汤加出入为治,去甘草者,虑其壅中,不利于血脉之运行;加黄芪者,取其甘温 益气,增气血鼓动之力于焉。

第二节 温中祛寒剂

理中汤
(温中散寒法)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霍乱呕、吐、下利,无寒热,脉濡弱者;并治太阴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脉沉而细。
【方论选萃】
元?王海藏:上吐下泻不止,当渴而反不渴,脉微细而弱者,理中汤主之。三阳传阴经而下利者,为协热利;阴寒直中阴经而下利者,为寒利。三阳下利身热,太阴下利手足温,少阴厥阴下利身冷,此大较也(《阴证略例》)。
明?许宏:霍乱者,乃一时之间,挥霍闷乱,上吐下泄者是也。若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邪生于阳也,属五苓散,与《外台》和中汤以散之。若脉微小,寒多不用水者,邪发于阴也,属理中丸汤,甚者加附子主之。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故用人参为君,补中正气;以甘草为臣,辅之也;以白术为佐,正气固中;以干姜为使,温脾散寒。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是也(《金镜内台方议》)。
清?程应旄:阳之动始于温,温气得而谷精运,谷气升而中气赡,故名理中。实以爕理之功,予中焦之阳也。若胃阳虚,则中气失宰,膻中无发宣之用,六腑无洒陈之功,犹如釜薪失焰,故下至清谷,上失滋味,五脏凌夺,诸症所由来也。参、术、炙草,所以固中州;干姜辛以守中,必假之以焰釜薪而腾阳气。是以谷入于阴,长气于阳,上输华盖,下摄州都,五脏六腑皆以受气矣。此理中之旨也(《伤寒论后条辨》)。
清?王晋三:理中者,理中焦之气,以交于阴阳也。上焦属阳,下焦属阴,而中焦则为阴阳相偶之处。仲景立论,中焦热,则主五苓以治太阳。中焦寒,则主理中以治太阴。治阳用散,治阴用丸,皆不及于汤,恐汤性易输易化,无留恋之能,少致和之功耳。人参、甘草甘以和阴也,白术、干姜辛以和阳也。辛甘相辅以处中,则阴阳自然和顺矣(《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何秀山:脾为阴藏,宜温宜健。如夏月饮冷过多,寒湿内留,上吐下泻,肢冷脉微,脾阳惫甚,中气不支者,则以理中汤为正治。故君以参、术、草守补中气,即臣以干姜温健中阳,此佐香、砂者,取其芳香悦脾,俾脾阳勃发也。合而为提补脾运,煖培中阳之良方(《重订通俗伤寒论》)。
近代?张山雷:理中一方,可治中寒之吐泻轻证。而近年多直中三阴之真寒霍乱,非大剂四逆汤,不能挽回什一(《本草正义》)。
近代?程门雪:三阳者,浅深之状也。太阳浅,少阳中,阳明深所言浅深之状也。三阴者,缓急之态也。太阴缓,少阴急,厥阴更急,所云缓急之态也。约此六者,统以阴阳,阴阳者,内外之分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太阴为枢。三阴中之太阴,正如三阳中之太阳,最外最浅,故自阳病误治转阴病者,太阴最先最易受之也……太阴阳明,一藏一府,脾胃同官,互相联连系……太阴病提纲之中,既有吐证及食不下证,不单病脾,兼亦病胃,当为之分别曰:热则从阳,属阳明胃府,寒则从阴,属太阴脾藏,脾寒胃亦寒,故太阴有吐利而食不下,胃热则脾亦热,故阳明有脾约证,惟有宾主之差别耳。太阴自利腹满时痛,吐食不下笃证,当以理中为唯一合方。太阴藏寒用理中,是正病正治,若病深再进一步,则可用四逆等汤,益火生土之法矣。此合其病情之缓急,治方之层次也(《书种室歌诀二种》)。
【近代验证】
例一  罗来成治泄泻案(选自《江西中医药》1980.4)
沈某某,女, 57岁,农村妇女。 1965年2月24日初诊:患者素健,昨晚起泄泻己10次,量多清彻不臭,尿少,引衣倦卧,恶心欲吐,神志模糊,语言喃喃,脉微欲绝,重按则无,舌质正常。病属太阴重证,治当温阳救逆,拟理中汤加附子。
处方:红参9克  熟附子9克  炒白术1克  炙甘草9克
水煎服,一付
2月25日二诊;药后神志已清,泄泻已止,四肢转温,守上方红参改党参15克再进二剂。数日后随访,诸恙全失。
例二  罗来成治胃痛案(选自《江西中医药》1980.4)     陈某某,男,37岁,职工。1964年 8月10日。 初诊:胃院疼痛已四、五年,有时腹部作胀,每于受寒或在寒冷季节发作较多,嗳气,痛时喜暖喜按,痛剧则有时呕吐酸水,近年来发作频繁,二便正常,平时睡眠、食欲均可,脉象沉细,舌质正常苔薄白。经消化道钡餐检查为:1、轻度胃下垂,2、慢性胃炎。证属脾胃虚寒,治以温中祛寒为法。
处方:党参  炒白术各12克  熟附子9克  干姜  炙甘草各6克  煅瓦楞子15克
5月9日二诊;服上药三剂,病已缓解,嗳气酸水减少,守原方再进五剂。
5月13日三诊:药后病已基本消失,守原方去瓦楞子五剂。
6月2日四诊:药后病未再发,有时稍嗳气,受寒后胃院仍觉不舒,嘱服香砂六君子丸二个月以善后。
例三  罗来成治吐痰喜唾案(选自《江西中医药》1980.4)
熊某某,男,48岁,工人。1977年11月 5日初诊:三、四年来喜吐痰,但咳不多,痰白而稠,易咯出,冬春季节更多,有时睡眠后喜流口水,食欲尚可,二便均调,脉沉缓,舌苔正常。经几次X钱胸透,两肺无异常。证属脾虚有寒,痰饮内阻,治以温牌燥湿,佐以化痰。
处方:党参15克  炒白术12克  干姜  枯皮  法半夏各9克  炙甘草6克  四剂。
11月9日二诊:药后吐痰减少,几晚未流 口水,守原方再进五剂。
11丹15日三诊:吐痰已少,不再流口水,继用前方五剂,并嘱服六君子丸一个月以巩固。
例四  罗来成治呃逆案(选自《江西中医药》1980.4)
程某某,女,32岁,工人,1972年3日14日初诊:二个多月来常有呃逆,曾服旋复代赭等方效不显,近日呃逆频作,胃脘胸前亦觉不舒,纳可,脉缓,舌苔薄白腻。曾作消化道钡餐检查未有异常发现。证属寒邪犯胃,胃气上逆,治以温胃降逆。
处方:党参15克  炒白术12克  干姜  炙甘草各9克  丁香  白豆蔻各6克
3月 20日二诊:服上药五剂,呃减大半,再用前方五剂而愈。
【按语】
昔人治伤寒之学,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论。盖阳明篇中,白虎、承气,为热证实证,而太阴篇中,理中丸、汤,附子理中汤,系虚证寒证。其虚实之辨,据近代程门雪氏实践,须从下利、腹满、腹痛,标本主客间详辨细析,其谓:“太阴藏寒,下利清稀,完谷不化,小溲清长,与热利秽臭,色黄赤垢腻如酱,后重,小溲热赤而短者,大相异也。太阴腹满按之软,阳明腹满按之硬,阳明腹胀满,无有减轻之时,太阴腹胀满,则时甚时减,此二者同中大异之要点,即一虚一实之辨也。太阴腹痛,时时自痛而按之稍和,且喜温热之物熨之,所谓喜温喜按是也,不若阳明腹痛之拒按。脾胃同官,脾寒者,胃亦寒,故上吐而下利也,按吐为胃之主症,利为脾之主症,而阳明有下利热证,太阴有呕吐寒证,正系相连通引之理。惟主客须分,标本当辨,太阴以下利为本,呕吐为客为标也。”诚为练得之语,学者最须留意焉。
附方一、
理中加附子汤
(补虚回阳,温中散寒法)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大附子炮,去皮脐  人参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服,不拘时候。口觐则斡开灌之。
【主治】脾胃虚寒,腹痛食少,泄利呕逆,日噤肢厥,以及寒厥痼冷,霍乱脏毒,阴斑瘴毒,喉肿疮荡,口舌生疮,脉沉迟或沉细;并治阴盛格阳,发热烦躁。
【方论选萃】
明?吴昆:人参、甘草、白术之甘温,所以补虚;干姜、附子之辛热,所以回阳(《医方考》)。
【近代验证】
例一  王经邦治阴证伤寒案(选自《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刘铭彝,年二十八岁,天台县知县。腊月二十八日,去西乡白坭坦,返回即伤阴寒。恶寒甚剧,战傈动摇,烘以烈火,顷刻不离,舌苔边中黑而滑,脉沉而紧。沉紧为寒伤于里,伤寒所谓无热恶寒者,发于明也。初服麻黄汤不应,继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温下理中以祛寒。
高丽参一钱  炒白术二钱  淡附片一钱半  炒川姜一钱  炙甘草一钱  葱白九枚  生姜二钱
服一剂,即遍身大汗,寒邪悉退而愈。
附方二、
延年增损理中丸
(温中健脾法)
唐?王焘《外台秘要》
人参二两  白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干姜六分,炮  枳实四枚  茯苓二两
上为未,炼蜜为九,如弹子大,每服一九,熟水送下,不歇复服。
【主治】时行四五日,大下后或不下,皆心中结满,两胁痞塞,胸中气急,厥逆欲绝,心胸高起,手不得近。
附方三、
治中汤
(温中健脾法)
宋?王硕《易简方》
人参  干姜  白术  甘草  橘红各二两
水煎服。
【主治】霍乱吐泻,及干霍乱心腹作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
【按语】
此《伤寒论》理中丸之变也,变丸为汤,加橘仁二两。

附子粳米汤
(温中散寒法)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粳米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
【方论选萃】
清?周禹载:人之生,阳气为之耳。阳气生于下焦,盛于中而会于上,岂得复有寒乘之,于是阴阳通,清浊分,而上下因以位,由是清气上升,遂不致下陷,浊气下降,亦不致于上潜也。若使腹中有寒,则入者已不化,承者已不生,又何能生克不差,府藏相安乎。于是为雷鸣,为切痛,为胸肋间逆满,势必至于呕吐不已者,无他地气之寒为之也。故以附子为阳,阳回而寒气去矣;以半夏散满,满散而呕逆止矣。若论养胃何如粳米,安脾何如甘味,此言痛之因于寒,寒则未有不本于虚者(《金匮要略方论集注》)。
清?喻嘉言:腹中阴寒奔迫,上攻胸肋以及预胃,而增呕逆,顷之胃气空虚,邪无所砥,则入阳位则殆矣。是其除患之机,所重全在胃气。承其邪初犯胃,尚能自食,而用附子、粳米之法,温飨其胃,胃气温飨则土厚而邪难上越,胸肋逆满之浊阴,得温无感留恶,必还以下窍而出,旷然无余,此扶危扶颠之手眼也(《金匮要略方论集注》)。
清?王旭高:此益胃通阳益肾之剂。半夏、甘草、粳米、大枣,皆脾胃药,加入附子一味,通彻上下,上下散寒止呕,下可温经定痛(《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徐忠可:此方妙在粳米。鸣而且痛,腹中有寒气也。乃满不在腹而在胸肋,是邪高痛下,所谓肾虚则寒动于中也。故兼呕逆而不发热。故附子温肾散寒,半夏去呕逆,只用粳米合甘、枣,调胃建立中气,不用术,恐壅气也(《金匮要略方论集注》)。
【近代验证】
例一  赵守真治腹痛案(选自《治验回忆录》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1962年)
彭君德初夜半来谓:“家母晚餐后腹内痛,呕吐不止,煎服姜艾汤,呕痛未少减,且加剧焉,请处方治之。”吾思年老腹痛而呕,多属虚寒所致,处以砂半理中汤。黎明批÷彭君仓卒入,谓服药痛呕如故,四肢且厥,势甚危迫,恳速往。同诣其家,见伊母呻吟床第,辗转不宁,呕吐时作,痰涎遍地,唇白面惨,四肢微厥,神疲懒言,舌质白胖,按脉沉而紧。伊谓:“腹中雷鸣剧痛,胸膈逆满,呕吐不止,尿清长。”凭证而论,则为腹中寒气奔迫,上攻胸胁,胃中停水,逆而作呕,阴盛阳衰之候。……彭母云恰切附子粳米汤,可以无疑矣!但尚恐该汤力过薄弱,再加干姜、茯苓之温中利水以宏其用。服二剂痛呕均减,再二剂痊愈。改给姜附六君子从事温补脾肾,调养10余日,即健复如初。
【按语】
胃足阳明之脉,……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挾脐,入舍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两合。脾是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以腹者,脾胃二经所达之处也。考《内经?举痛论》言腹痛者十四条,唯一条属热,余皆虚寒,经所谓“脏寒生满痞”是也。附子粳米汤所主,腹中寒气,雷鸣剧痛,胸胁逆满,呕吐。正与此相吻合,附子温中散寒,以为主宰,半夏和中降逆,甘草、大枣、粳米,培土和中,亦亡羊补牢之策耳。

白术附子汤
(益火生土法)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切    大枣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绝身痛,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其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阴故耳。
【主治】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大便坚,小便自利者。
【方论选萃】
清?喻嘉言:按此方治肾气空虚之人,外风入肾,恰似乌洞之中,阴风惨惨,昼夜不息。风挟肾中浊阴之气,厥逆上攻,其头间重眩之苦,至极难耐,兼以胃气亦虚,不知食味,故方中全不用风门药,但用附子暖其水脏,白术、甘草暖其土脏,水土一暖,则浊阴之气,尽趋于下,而头苦重眩,及不知食味之证除矣(《医门法律》)。
金?张元素: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宜少加之引阳,又益土之原以消阴翳,则便溺有节也(《医学启源》)。
【近代验证】
例一  孙剑璞治疗历节风(寒痹)案(《老中医医案选编》,沈阳市科委、沈阳市卫生局,1978年10月编)
沈某,男,25岁
体质素虚,忽患痛风,两腿不能屈伸,痛苦异常。于1953年11月3日邀余治疗,患者忍痛起床,诊其脉,尺寸沉弱,关部略有力,舌质淡红苔薄白,其症状则胫冷髖痛,足踝微肿,腿痛不能屈伸,且头眩气短,全身拘急,略有冷感。余诊断为历节风。盖因肾阳不足,气血亏虚,卫气不固为风寒所袭,以致气血阻滞,不得疏通,关节肌腱失其所养,故成此症。拟加味近效附子汤,一剂病轻,二剂痊愈。
处方:
白术25克  附子15克  炙甘草15克  黄芪50克  防己10克  白芍20克  当归20克  麻黄10克  桂枝15克  牛膝15克
水煎服
【按语】
白术附子汤方,《金匮》原文:治风湿相搏,身体痛烦,不能自转侧,小便自利。身重不能自转侧,小便自利,则其人阳气既衰,湿邪凝着为痹也。观其服法:一服即觉身痹,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仲圣自注云: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使然,则术附汤为阳虚水湿留着而说明矣。《近效极要》于白术附子汤原方去姜枣,加肉桂一味,疗风虚头重眩,不知食味,又治风湿相搏,骨节痛烦,不得屈伸,亦阳虚湿邪为患耳,盖湿邪上蒙,则头重眩,湿郁中焦则不知食味,湿留经隧则骨节疼烦,不得屈伸,其小便不利,身体微肿,即为湿邪留着之注脚焉。
附方一、
近效白术附子汤
(益火生土法)
唐?王焘《外台秘要》引《近效极要》
白术三两    附子二枚,炮    甘草二两,炙    桂心四两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分为三服,日三。初服得微汗即解。能食复烦者,将服五合以上愈。
【主治】疗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又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身体微肿者。

茵陈附子干姜汤
(温阳化湿法)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附子炮,去皮脐,三钱  干姜炮,二钱  茵陈一钱二分  白术四分   草豆蔻面裹煨,一钱  白茯苓去皮,三分  枳实麸炒  半夏汤泡七次  泽泻各半钱   陈皮三分,去白
上×咀。为一服,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凉服,不拘时候。
【主治】因凉药过剂,变为阴证,身自俱黄,四肢皮肤冷,心下痞硬,眼涩不欲开,自利倦卧。
【方论选萃】
元?罗天益:经云: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以淡渗之,以苦燥之。附子、予姜辛甘大热,散其中寒,故以为主;半夏、草蔻辛热,白术、陈皮苦甘温,健脾燥湿,故以为臣;生姜辛温以散之,泽泻甘平以渗之,枳苦微寒泄其痞满,茵陈苦微寒,其气轻浮,佐以姜、附,能祛肤膜间寒湿而退其黄,故为佐、使也(《卫生宝鉴》)。
近代?程门雪:汗出不畅,又兼小便不利,渴饮水浆,则湿热遏蒸,出路既少,两邪交郁,不得宣泄,故蕴而发黄也。《伤寒论》曰:“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所谓系在太阴者,即指阴黄而言,以其太阴脾湿盛也。盖发黄总属湿热交蒸为病;惟阳黄则热盛于湿,阴黄则湿居七八,热仅一二,且其热仍是由湿郁而生,故治以温燥太阴脾湿为主,重湿不重热也。脾为阴土,湿为阴邪,但化湿利湿而湿仍不化者,非助阳化湿不可;寒湿发黄,原文未出方,王海藏补之曰:“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五苓散;小便利者,术附汤。”茵陈术附汤,是阴黄主方,五苓散仅为佐使(《书种室歌诀二种》)。
【按语】
此茵陈术附汤加味法也。以治寒湿阴黄者也。盖太阴湿土,得阳始运。脾土卑监,湿郁成热,面目皮肤皆黄,其黄色必晦黯枯槁,杳无淖泽。若黄色鲜明者,则为阳黄也。阴黄治法,以茵陈术附汤加主方。茵陈为退黄专药,术、附助阳化湿,以湿为阴邪,非湿不化也。罗氏加草果、干姜,增其温化之力;二陈之用,在燥湿化痰,以中焦湿郁,妨碍气机之升降耳。枳实、泽泻,疏导二府,使湿浊从二便而去焉。

大建中汤
(辛散甘养法)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蜀椒二合,去汗  干姜四两  人参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复之。
【主治】心痛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者。
【方论选萃】
清?周禹载:中上二焦所以受寒邪者,皆由于中气素虚也。虚则阳气不布,而所积者为寒饮,所冲者为寒气,所显者有影无形为寒痛。故取辛热之品以散其邪,甘温之味以培其中。则中州已×而复立矣,故名曰大建中(《金匮要略方论集注》)。
清?尤在泾:心腹寒痛,呕不能食者,阴寒气盛而中土无权也,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者,阴凝成象,腹中虫物乘之而动也。是宜大建中藏之阳,以胜上逆之阴。故以蜀椒、干姜,温胃下虫;人参、饴糖安中益气也(《金匮要略心典》)。
清?张石顽:虚寒积聚之治,此方最力。其方中人参辅椒、姜温散之法,人皆得之,至于胶饴为助满之首列,而反用以治痛呕不能食,是专用助满之味,引领椒、姜、人参为泄满之通使也(《张氏医通》)。
清?费伯雄:非人参不能大补心脾,非姜、椒不能大祛寒气,故名曰大建中。又有饴糖之甘缓,以杀姜、椒之辛躁,非圣于医者不辨有此(《医方考》)。
清?李珥臣:人参、胶饴甘温,以补里虚;干姜辛热,以散内寒;蜀椒温中下气,以治腹中寒上冲也。方名建中者,建立也,脾主中州,则上下四旁寒邪悉散,阳春舒郁矣(《金匮要略广注》)。
【近代验证】
例一  治腹痛案
陈某某,女,三十七岁。素体虚寒,常喜热饮。一日食后不慎受凉,脘腹急痛如刀割,痛觉放射至肩胛部,痛楚甚剧,时而前俯后仰,或弯腰按腹;时而辗转反侧,又合眼甩头。伴有恶心,呕吐苦汁,并吐出蛔虫一条。触诊右上腹近心窝处剧痛据按,四肢发冷。察其舌淡,苔薄白,脉象沉弦。诊为蛔厥,即胆道蛔虫症,治拟温中散寒,安蛔止痛,予大建中汤:
川椒3克  干姜6克  党参9克  红糖一勺
先煎前三味,七滓,纳红糖,微火调烊。趁热小口顿服。服后随即痛止,安然入寐,熟睡一夜。次日下床,一如常态,嘱其节饮食,慎生冷,善自调理至今十七年,追访未再发。
例二  张德宏治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案(选自《江西中医杂志》1988.5)
高某某,男,52岁,1972年4月3日就诊。
胃病日久,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时时作痛,痛处喜按,得食痛减,喜热畏冷,饮食不振,恶心呕吐,口不干,舌淡胖嫩,边有齿印,舌苔薄白微腻,脉沉细。经X光钡餐检查:十二指肠球部见有不规则切迹,局部压痛,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拟温中祛寒,健脾益气,大建中汤治之:
党参30克  白术15克  干姜10克  川椒3克  白芍10克  炙甘草8克
服药七帖,患者疼痛显著减轻,饮食增加,舌苔已化,舌质较前红润;原方加饴糖,续服三十余帖,临床症状消失。三个月后钡餐复透:十二指肠球部切迹消失,无压痛。随访三年未再复发。
例三  姜成才治美尼尔氏综合征案(选自《新中医》1986.5)
周某某,女,30岁,教师,门诊号:59257。1984年5月17日初诊。
患者于一月前因感头晕、恶心、纳呆,自服藿香正气丸、上清丸等药,但疗效不显。三天前眩晕加剧,恶心呕吐。经神经科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服药罔效。乃求医于余。
患者面色苍白,眩晕,如坐舟车,耳鸣,恶心呕吐,腹痛下利,手足不温,舌胖嫩,苔白滑,脉沉弦弱。证属脾胃阳虚,寒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之候。拟健运中阳,温化寒湿之法,大建中汤加味:
人参  法半夏各6克  蜀椒  白术各9克  干姜12克  饴糖烊15克
水煎,分温二服。服二剂后眩晕大减,呕止痛平,下利亦轻,舌胖苔白,脉沉缓。寒湿既减,中阳尚未全复,与大建中汤原方三剂。一周后家属来告,已康复上班。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按语】
大建中汤乃甘温建中,辛散寒邪,扶正散邪之剂也。清代莫枚士诠释制方法度,主治演化,颇得经旨。其谓:“此胶饴为君,干姜为臣,人参、蜀椒为佐使,乃辛甘发散之大剂,故有温覆之法。所以名建中者,有胶饴也,与小建中同名同意。此方专治心腹寒急之证,故《外台》引《小品》当归汤,治心腹绞痛,诸虚令气满,方用干姜四两,人参三两,蜀椒一两半,即师此也。”

吴茱萸汤
(甘养辛散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主治】治阳明胃寒,食谷欲呕,及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又厥阴干呕,吐涎沫而头痛者,并主之。
【方论选萃】
明?许宏:干呕吐涎沫,头痛,厥阴之寒气上攻也;吐利手足逆冷者,寒气内甚也,烦躁欲死者,阳气内争也;食谷欲呕者,胃寒不受食也。此以三者之症,共用此方者,以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气为君,生姜能散气为臣,人参、大枣之甘缓,能和调诸气者也,故用之为佐使,以安其中也(《金镜内台方议》)。
清?张石顽:凡用吴茱萸汤用三证:一为阳明食谷欲呕;一为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此则干呕吐涎沫头痛。经络证候各殊,而治则一者,总之下焦浊阴之气,上乘于胸中清阳之界,真气反郁在下,不得安其本位,有时欲上不能,但冲动浊气,所以干呕吐涎沫也。头痛者,厥阴之经与督脉会于癫也,食谷欲呕者,浊气在上也,吐利者,虚阳扰乱者。故主吴茱萸汤,以吴茱萸专开豁胸中逆气,兼人参、姜、枣以助胃中清阳,共襄浊阴之功。由是清阳得以上升,而浊阴自必下降矣(《张氏医通》)。
清?吕震:此本温胃之方,而亦以通治厥少二阴吐利垂绝之证。盖阳明居中土,食谷欲呕,土受木克,胃气垂败。按吴茱萸本厥阴药,兹以人参、甘草、大枣,奠安中土,而主吴萸温中散寒,以泄土中之木,则呕止而谷可纳。至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此因上下交征,胃气随吐利而将败,而厥阴更得侮其所不胜,病本在肾,病机在脾,而主治在胃。得此剂补火生土,而浊阴自退矣(《伤寒寻源》)。
清?吴谦等:少阴厥阴多合病,证同情异而治别也。少阴有吐利,厥阴亦有吐利;少阴有厥逆,厥阴亦有厥逆;少阴有烦躁,厥阴亦有烦躁,此合病而证同者也。少阴之厥有微甚,厥阴之厥有寒热;少阴之烦躁则多躁,厥阴之烦躁则多烦。盖少阴之病多阴盛格阳,故主以四逆之姜、附,逐阴以回阳也;厥阴之病多阴盛郁阳,故主以吴茱萸之辛烈,迅散以通阳也,此情异而治别者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清?尤在泾:食谷欲呕,有中焦与上焦之别。盖中焦多虚寒,而上焦多火逆也。阳明中虚,客寒乘之,食谷则呕,故宜吴茱萸汤以益虚而温胃,若得汤反剧,则仍是上焦火逆之病,宜清降而不宜温养者矣(《伤寒贯珠集》)。
【近代验证】
例一  陈孝伯治头痛案
张某某,女,38岁。初诊(1986年9月23日)。患者头痛三年余,时发时愈。近一月来头痛剧增,偏于左侧,痛剧则引头顶疼痛,呈跳痛或刺痛,中脘冷胀,呕吐涎沫,背部恶寒,时自汗出,四肢欠温,舌苔薄白,脉来沉缓。曾作脑电图,检查正常。测血压120/80mmHg。西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中医辨证属厥阴寒邪上犯巅顶,阻滞清阳,兼营卫不和之候,治宜暖肝温胃,降逆散寒,兼调营卫。方以吴茱萸汤合桂枝汤加减。处方:
吴茱萸6克  党参15克 红枣5枚  生姜9克  川桂枝6克  炒白芍9克  姜半夏9克  陈皮6克  清炙甘草6克  三剂
二诊:服药后,头痛吐涎沫显减,背部恶寒亦瘥,唯自汗仍多,更见心悸。药已中病。再守原方加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三剂后诸症悉除,以香砂六君子汤调理二周而愈。
例二  郭玉刚治浮肿案
弓某某,女,38岁。1988年6月25日初诊。全身浮肿,面目为甚,恶寒怕风二月余。前医曾以麻黄汤、越婢加术汤类及西药双氢克尿塞等药治疗,不效。近日来,恶寒浮肿加重,面色恍白,周身及四末冷感,神倦乏力,不思饮食,时有呕吐,舌苔薄白,脉细弱,经某某医院检查:T30.75ng/ml,T4 4019ng/ml。西医诊断:粘液性水肿。中医辨证:水肿。脾胃虚寒,浊阴犯胃,阳气内虚,寒邪外侵。宜温胃降逆,助阳祛寒,化浊行水。药用吴茱萸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吴茱萸9克  人参9克  生姜15克  生麻黄6克  附子(先煎)6克  细辛6克  大枣4枚
2付水煎日尽一料。27日复诊,恶寒去十之有六,呕吐止,欲求食,水肿肢冷如故,药效证减。脾胃虚寒阳气虚弱,浊阴之邪尚恋,气化无以复,守上方加桂枝10克,继服7付,7月6日复诊,恶寒水肿不明显,四末温暖,但无恶风,面色渐红,舌苔薄,质微红,脉弦,阳气得复,脾胃气归,寒浊水湿化解,守上方党参10克易人参,减生姜为3克、细辛3克,加生黄芪12克,白芍10克,再服三剂。7月11日,诸症消失,舌苔薄白,质红,脉缓。放射报告:T3 0.83ng/ml,T443ng/ml,随访2年未见复发。
例三  樊文有治血管神经性头痛案(选自《四川中医》)
王某某,男,46岁,工人,患头痛已十三年,每因生气或感冒而头痛加剧,伴四肢厥逆。某医院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服止痛镇静剂可暂时缓解。诊见:头痛以顶为甚,伴口苦,咽干,目眩,不欲食,干呕肢厥,舌苔白滑,脉弦滑而数。证属寒滞肝脉,疏泄不畅,肝郁化热,移热于胆。
治法:寒温并用,调达枢机。
处方:吴茱萸9克  党参6克  生姜9克  大枣五枚  柴胡9克  黄芩6克  姜半夏9克  蒿本9克  甘草4.5克
服三剂后,头痛大减,能食不呕,口苦咽干已除,舌苔如前,脉弦滑。现少阳证解,标热已罢,应治肝寒为主。方用吴茱萸汤加蒿本,继服六剂,诸证尽除。随访三年未再复发。
【按语】
宋代《圣济总录》吴茱萸汤:吴茱萸洗,炒官桂  厚朴姜汁制  干姜炮  各二两  蜀椒炒去汗  陈皮去白  白术各五钱  为末,每服三钱,水一大壶,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空心去滓温服。治寒气生浊,浊气在上,则生chen胀者。王旭高谓其气厚性轻,芳香开发之品,用以宣布五阳,驱散浊阴;更以白术、厚朴,温中和胃,chen胀立已,真有捷于影响之妙。然较之原方,似侧重于温中散寒一面,不若原方之扶正达邪,标本兼顾耳,学者宜详察焉。

厚朴温中汤
(温中化湿法)
元?李杲《内外伤辨惑论》
厚朴姜制  橘皮去白,各一两  甘草炙  草豆蔻仁  茯苓去皮  木香各五钱  干姜七分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加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主治】脾胃虚寒,心腹胀满,及秋冬客寒犯胃,时作疼痛。
【方论选萃】
清?张秉成:夫寒邪之伤人也,为无形之邪,若无有形之痰、血、食积互结,则亦不过为痞满、为呕吐,即疼痛亦不致拒按也,故以厚朴温中散满者为君;凡人之气,得寒则凝而行迟,放以木香、草蔻之芳香辛烈,人脾脏以行诸气;脾恶湿,故用于姜、陈皮以燥之,获冬以渗之;脾欲缓,故以甘草缓之;加生姜者,取其温中散逆除呕也。以上诸药,皆入脾胃,不特可以温中,且能散表,用之贵得其宜耳(《成方便读》)。
【按语】
此治恣食生冷,水寒之湿,戕伤脾阳之方也。方中厚朴苦温化湿,消痞除满,草豆蔻辛温扶脾,除寒燥湿,干姜温中散寒,茯苓、甘草悦脾和中;木香、陈皮醒脾和胃。若果寒湿困脾,呕吐不食,中脘痞满胀痛。舌苔白腻厚浊者,用之始为合辙。只可暂服三、四剂,毋使过之伤其正焉。
大顺散
(温中散暑法)
宋?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甘草挫寸长,三十斤  干姜  杏仁去皮夹,炒  肉桂去粗皮,炙,各四斤
上先将甘草用白沙炒及八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再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声为度,用筛隔净,后入桂,一处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烦躁,井花水调下,不拘时候;以沸汤点服亦得。
【主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逆;脏腑冷热不调,泄泻多渴,心腹烦闷,痢下赤白,腹痛后重。
【方论选萃】
清?汪讱庵:脾胃者,喜燥而恶湿,喜温而恶寒,予姜、肉桂散寒燥湿,杏仁。甘草利气调脾,皆辛甘发散之药,升伏阳于阴中,亦从治之法也。如伤暑无寒证者,不可执泥(《医方集解》)。
清?王晋三:《局方》祖仲景大青龙汤,以肉桂易枝枝,而变为里法。病由暑湿伤牌也,故先将甘草、干姜同炒,辛甘化阳以快脾欲;再入杏仁同炒,利肺气以安吐逆;白沙,本草主治绞肠痧痛,用之拌炒,以燥脾湿;复以肉枝为散,俾芳香入阴,升发阳气以交中焦,去脾之湿。湿去而阳气得升,三焦之气皆顺,放曰大顺(《绛雪园古方选注》)。
元?王履:此方甘草最多。干姜杏仁肉桂次之。除肉桂外三物皆炒者。原其初意。本为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呕吐水谷不分,脏腑不调所立。盖温中药也,内有杏仁,不过取其能下气耳。若以之治静而得之之证。吾恐不能解而反增内烦也。世俗不明,类 曰夏月阴气在内,此等方为必用之药。吁,误矣。夫阴气非寒气也,盖夏月阳气发散于外,而阴气则在内耳。岂可视一阴气为寒气,而用温热之药乎。阴果为寒,何以夏则饮水耶(《医经溯源集》)。
【按语】
徐洄溪谓:“此治夏月内伤饮冷证,非治暑也。”徐氏一言之极是。盖夏月火土司令,暑必挟湿,炎暑熏蒸,烈日当头,人有贪凉饮冷,现水寒之湿,停蓄中州,故取干姜、肉桂等味辛性热之品,祛寒胜湿;佐以杏仁之辛润,肃降肺,虑姜、桂之辛散太过,佐甘草和中缓急,原方分量太少,或疑传写之误焉,方意甚明,切不可以治暑方曰之也。

来复丹
(交通阴阳法)
宋?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硝石  硫黄共为细末,放入锅内,以慢火炒,用柳蓖子不住手搅,令阴阳气相入,不可火太过,再研极细  玄精石研飞,各一两  五灵脂  青皮  陈皮各二两
为细末,好醋打糊为丸,豌豆大。
每服三十至五十粒,空腹粥饮吞下;小儿三至五粒;新生婴儿一粒;小儿慢惊风或吐利不止变成虚风摇搦,胃气将绝,用五粒研碎,米饮送下;老人伏暑迷闷,紫苏煎汤送下,妇人产后血逆上抢闷绝,恶露不止,及赤白带下,并用醋汤送下。
【主治】荣卫不交养,心肾不升降证

冷香饮子
(温阳化湿法)
宋?杨倓《杨氏家藏方》
草果子仁二两  甘草一两,炙  陈橘皮去白,半两  附子炮,去皮脐,一分
上×咀。每服半两,水三碗,煎至二碗,去滓沉冷,旋旋服之,不拘时候。
【主治】伏暑中暑,内伤夹暑,霍乱呕吐,腹痛泻利,厥逆烦躁,引饮无度。
【方论选萃】
明?吴昆:草果辛温,善消肉食;附子辛热,能散沉寒;橘红之辛,可调中气;甘草之温,堪以健脾。而必冷服者,假其冷以从治。《内经》所谓“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也(《医方考》)。
清?王晋三:草果、陈皮,温脾去湿定呕;草、生姜,奠安脾经阴阳;以炮附子通行经络,交接上下。用饮子者,轻清留中也;冷服者,缓而行之也(《绛雪园古方选注》)。
【近代验证】
例一  叶天士治太阴伤寒案(选自《清代名医医案大全?叶天士医案》)
脉沉微,腹痛吐利汗出,太阳伤寒,拟冷香饮子:泡淡附于,草果仁,新会皮,甘草,煎好候冷服。
【按语】
此治夏月乘凉饮冷,感受寒湿之方也。王孟英言之极是。“此方与大顺散,皆治阴寒冷湿之气,客于太少二阴而为霍乱吐下之方也。多由畏热而浴冷卧风,过啖冰瓜所致。乃暑月之中寒证,非病暑也……盖寒暑者,天地一定之阴阳,不容混淆。隆冬既有热病,盛夏岂无寒病,故辨证为医家第一要务。辨证既明,自然不惑于悠悠之谬论,而无倒行逆施,遗人夭殃之虑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湿邪的辩证 却湿剂
历代古方验案
笔记十九∣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
[合理用药]健脾祛湿第一方——苓桂术甘汤
中药方剂记忆大全(日边红杏原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