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喉 痈
 喉    痈
    [概述]
    概念  喉痈又称猛疽、咽喉生痈,咽喉生疮,是泛指咽、喉及其周围各部分的痈疮,
也是咽喉及颈深部的脓肿。根据其发病部位不同,而有喉关痈、里喉痈,下喉痈、颌下
痈及舌喉痈之别。
    喉关痈又名骑关痈.是发于喉关部位、喉核周围的痈肿,相当于扁桃体周围脓肿。
里喉痈又名斗底痈,为发于喉底部的痈肿,即咽后壁脓肿。下喉痈又称会厌痈,为发于
会厌处的痈肿,相当于会厌脓肿。颌下痈也叫兜腮痈和马喉痹,发于喉关之后,咽之两
旁部位,相当于咽旁脓肿。舌喉痈亦名舌下痈,痈发舌下,常累及咽喉,此即舌下脓
肿。
    喉痈多因邪毒外袭,内热发动而起+是耳鼻咽喉科临床中较为常见而严重的疾病。
    历史源流  喉痈首见《灵枢.痈疽》篇,称之为“猛疽。。《伤寒论,少阴病脉证并洽》
所载。咽中伤,生疮”一证,也属喉痈范畴。。喉痈。一名最早出于《诸病源候论.卷三十》。
该书认为此病因六腑不和,风邪客于喉间所致。此外,还载有马喉痹候和咽喉疮候,认

    [病因病机]
    一,外邪侵袭,热毒搏结  由于患者平素过食辛辣炙傅,肥甘厚腻之品,以致肺胃
积热,又复受外邪侵袭,如外感风热之邪,或因误吞异物,咽喉受损染毒,致使外邪引
动肺胃积热,内外热毒搏结,气血凝滞,热毒循经壅结于咽喉而为病。
    二、热毒困结,肉腐脓生  由于外邪侵袭,引动肺胃积热,热毒搏结于咽喉,热势
扩张,邪热传里。或由于风热喉痹,风热乳蛾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或因不洁拔牙染
毒,或因咽部受损染毒等,均可致邪毒蔓延,热毒困结于里,循经熏灼咽喉,热灼血肉,
以致化腐‘酿脓而为病。如《灵枢。痈疽》篇说:“热盛则肉腐,肉腐则成脓。。指出了喉痈
的病理变化。

    三,痈溃脓出,热毒外泄  痈肿溃破.邪毒随脓而泄,肿消,诸症减轻。热毒虽去,
但气血耗伤.可呈现体弱正虚之象。
    除上述病因病机外,由于饮食失调.营养不良,  口腔不洁,及全身慢性疾病(如痨
瘵、咽喉癣),气血虚耗,亦易诱发或继发里喉痈。    .
    U临床诊断]    .    ,
    各种喉痈都有一些共同的症状,如咽喉灼热感,疼痛剧烈,纳食尤甚,吞咽困难,
甚至拒食,咽喉局部红肿高突。全身可见发热恶寒,神疲乏力,全身不适等,由于发病
部位不同,故各种喉痈又有其特有的临床表现。据此可作出相应的诊断。下面分别予以
介绍。
    一,喉关癌
    症状:本病多发生于一侧,咽部疼痛,逐渐增剧,影响纳食,口涎不能咽下而外流.
语言含糊,说话时似口中含有橄榄样。同时因局部疼痛,颈部不敢伸直而倾向病侧。
    检查:.可见喉关一侧红肿,蒂丁被挤向对侧,喉核亦被挤向内前或内后方。一般喉
核本身无病变,但若由烂乳蛾并发者.则可见细白星点。患侧颌下可扪及肿大核,并
有压痛。若起病后3"-4曰,患处更肿胀高突。于最隆起处以空心注射器穿刺.若能抽吸
出脓液.则更能明确诊断。
    二、里喉痈
    症状:多发于婴幼儿。起病较急,咽痛,吞咽困难,呛咳或拒食,  口涎外溢,语言
不清。呼吸短促,入睡时尤为显著,并有喘鸣音,鼾声,小儿显烦躁不安。若为痨瘵
继发之里喉痈,属冷喉痈,发病较慢。患者常午后潮热,盗汗,干咳或咳唾痰血,消瘦.
倦怠乏力。自觉咽喉部有渐起之梗阻感,吞咽不便。
    检查:患者头常前倾,并偏向患侧,借以减轻疼痛和呼吸困难。患侧颈部核肿大
压痛。喉底红肿,二侧隆起。若脓肿巳成.则触之有波动感。穿刺抽吸有稠秽脓液。若
是痨瘵所致者,则脓液稀薄。患侧之喉关常被痈肿推迫向前。若为冷喉痈,则患处多呈
淡红肿起,按之棉软,不痛或疼痛轻微。溃后渗脓清稀,长年不止。
    由于里喉痈所生部位处于喉部正上方,若痈肿骤然破溃,脓液大量涌出,往往阻塞气
道,极易令患者窒息死亡,所以在检查时,医者务必十分警惕。动作务必轻柔灵巧,以
免患者躁动挣扎(尤其是小儿),致痈肿突然破裂。在临床检查前,应先准备好吸痰设备
如吸痰机。检查时采取仰卧,头低位。这样可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下喉痈
    症状:起病迅速,突然感到喉痛,并很快发展为喉部剧痛。吞咽障碍,纳食困难,
自觉有硬物梗于喉中。痰涎增多,而又不易咽下,故常常呛咳。发声不扬,如口内含物,
若病情严重,可见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甚至痰鸣气喘。
    检查:咽部一般无异常改变,或仅有轻微潮红。间接喉镜检查可见会厌红肿.红肿
处高突如半球状。并常可见有痰涎潴积于会厌两侧.
    四,颔下痈
    症状:初起发热,憎寒,头痛.同时患侧咽喉,颌下及颈部疼痛肿胀.吞咽困难.
牙关紧闭.茶饭不思。   
    检查:患者颈项强直.头低向患侧。患侧颈部署核肿大压痛。颌下,腮盾部肿硬压

    痛。若脓巳成,则按之软而有波动感。严重者,颈下部及胸前亦肿.张口受限,患侧喉
    关红肿,关后侧壁向咽中隆起,喉核亦被推向内方。
    五,炉舌喉痈
    症状:初发时,恶寒发热,  口底部肿痛,舌头转动不便。病情进一步发展,舌下部
    明显肿胀,疼痛加剧,语言含糊不清,纳食不便。严重时,引起呼吸困难.发鼾声。
    检查:患者口半张开,舌下肿胀,舌体增大发红发绀,舌被肿胀组织向上抬起,甚
    至向上抵及上腭。舌运动受限。颈外、颐部焮热肿胀、按痛。若巳成脓,则按之软而有
.    波动感。
    鉴别诊断:各种喉痈要注意与风热乳蛾,急喉喑相鉴别。风热乳蛾:各种喉痈在初
    起阶段往往与此相似。但风热乳蛾病变在喉核,初起即见喉核红,肿,继则可见有黄白
    色腐物自喉核小窝处排出.覆盖于喉核表面,甚或形成假膜。且常双侧发病。此与喉痈
    发于喉核之外,于肌膜下局限肿起者不同。一般喉痈之表面并无假膜覆盖。若风热乳蛾
    并发喉关痈者,则可见单侧喉核周围肿胀明亮,喉核被推向喉关中线部位。病起三四日.
    于喉核之前上方隆肿高突,触之有波动感.以注射器穿刺可抽得脓液。此可资鉴别。急
    喉喑:下喉痈、颌下痈可令患者声音改变,此与急喉暗易于混淆。。但急喉喑声嘶重而喉
    痛轻。其声嘶有如破锣或全然无声,咳声如犬吠。检查所见,喉部肌膜广泛红肿,声带
    肿胀如圆柱状。下喉痈与颌下痈患者多见语声改变,如口中含物,喉痛严重.吞咽障碍。
    检查时,下喉痈患者会厌肿胀如半球状;颌下痈患者可见喉核之后一侧咽壁肿胀,且患
    侧颌下肿胀压痛,并有核肿痛,此与急喉喑大不相同。    、
    U辨证论治]    ‘
    一,辨证    。
    1.外邪侵袭,热毒搏结
    证候:喉痈初起.患者多有发热,恶寒,头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饮食时加
    甚。咽喉可见局部红肿,或舌下稍肿。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病机分析:风热邪毒侵袭肺卫,故发热恶寒而头痛。风热阳邪,劫烁津液.故口干。
    风热犯肺,故咳嗽。邪毒搏结于咽喉,故见咽喉疼痛而于饮食时加重,气血壅聚。故见
    咽喉局部红肿。若邪毒攻冲舌下,则舌下肿胀,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为风热
    表证之象。
    2.热毒困结,肉腐脓生
    证候:病起三五日高热不退,头痛增剧.口气掀热秽臭,但口不干渴。或咳嗽痰黄。
    咽喉极度红肿、剧痛,吞咽困难。甚至咽喉内外俱肿,痛苦万分.彻夜不眠。若巳成脓,
    则局部肿突,按之柔软,有波动感。大便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而腻,脉洪数有
    力。
    更有甚者,则壮热烦躁,咽喉肿塞,呼吸困难,神昏谵语,痰鸣气急.大汗淋漓.
    唇膏面黑,舌质红绛,脉微欲绝。
    病机分析:邪热入里,内外邪热交蒸,故壮热不退而头痛增剧。肺胃热盛,故口气
    掀热、秽臭,咳嗽痰黄。热毒困结.气血壅滞于咽喉,故咽喉极度红肿。邪无出路,腐
    肉化脓,故疼痛剧烈。邪毒攻冲内外.故咽喉内外俱肿。咽喉下接气道和食道。’咽喉肿胀
    疼痛则吞咽困难。患者不敢吞咽,故口涎滞留而口不干渴,大便结,小便黄,舌质红,

  苔黄,脉洪数有力,均为胃腑热盛之证。  
    若热毒炽盛,令痈肿极度肿大,使气道受俎或闭塞,发生呼吸困难而见痰鸣气急.
  唇青面黑。正不胜邪,邪毒内陷,干扰心神.则壮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质红绛,为热
  入营血之证。大汗淋漓,脉微欲绝,是阴阳离决之危象。
    冷喉痈中期症状常不严重,唯局部觉明显异物梗阻感。此因属内伤病,正气不足,
  不能与邪气抗争之故。
    3。痈溃脓出,热毒外泄
    证侯:喉痈经切开排脓或穿刺抽脓或自溃出脓后,咽喉疼痛即逐渐减轻以致消失:
  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也随之逐渐消失。患者可自觉疲乏,困倦,懒言纳呆,口干渴。舌
  质红,苔微黄欠润,脉细缓或数。   
    冷喉痈溃后,多成冷瘘。溃口长年渗流清稀脓液,其周围肌膜淡红不肿。身体消瘦
  疲乏。若里喉痈自溃,或切开失当。脓液大量泻入喉内,可致喉头闭塞,呼吸窒息甚至
  死亡。    .
    病机分析:痈肿溃后,邪毒随脓而泄。肿胀亦随之而消.气血得以流通,呼吸饮食
  得以畅顺,故疼痛,发热诸症逐渐减轻乃至消失。但脓毒虽溃,而气血亦巳伤耗,故患
  者觉疲乏困倦懒言。病延多日,津液为热邪所伤.故觉口干而渴。舌质红,苔黄欠润.
  脉象细缓或数,为热毒已去,气血受伤,余邪未尽之象。
    患冷喉痈者.正气已大伤,无力祛邪外出,故痨虫邪毒稽留而致溃后稀脓长渗。身
  体消瘦,疲乏者,气阴亏耗之故。    ,
    喉痈自溃,脓液涌入气道,阻塞呼吸,故易引起窒息而死亡。
    二,治疗  对喉痈的治疗,视病期而定。由于喉痈多数发生于肌膜深层,单用吹药
  及局部外敷均难于奏效。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始终须重视内治法。至肉腐脓成,则应
  及时采取排脓法。
    (一)邪毒侵袭.热毒搏结
    1.内治法
    治则。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荆芥,防风、白芷等。本方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荆
  芥、防风、白芷能疏风消肿。喉痈初起,一般可用此方。
    若邪热不盛,微发热,喉痛不甚者.可用荆防败毒散加金银花。此方有疏风寒,解
  热毒,利咽消肿的作用。亦可用仙方活命饮。
    但若患者初起即见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表里俱热之证,阳明胃热炽盛,
  可用白虎汤合五味消毒饮..加薄荷、荆芥以清阳明,解热毒,并令邪从表解。
    喉痈初起,治疗要及时,力争在早期消散,使之不致于成脓。
    2。外治法  有局部吹药、颈外敷药及含漱药等。
    (1)吹药:视痈肿部位而定,有的痈肿位于深部,吹药不能到达病所,此则不必强
  调。若为乳蛾并发的喉关痈,有原发病灶,可以在喉核部吹药。对?舌喉痈.舌下部肿
  胀,可在舌下吹药。常用药物如冰硼散、冰麝散、金丹、碧丹及白降雪散等.用法,吹
  患部,每日6~7次。有清热解毒,止痛祛腐作用。
    (2)颈外敷药:颈部或饵下部红肿时可用如意金黄歇我三黄散等外敷.或紫金锭外

搽。亦可用木芙蓉叶80克、红糖6克捣烂外敷。有清热解毒散结的作用。
    (3)含漱:用漱口方漱口,每曰3~5次。
    8。针刺疗法  可泄其热,助消散,且可减轻咽喉部疼痛。一般可速刺少商、商阳穴.
使出血以泄热毒。或针颊车、内关及合谷等穴。用泻法,每天1次,以疏导气血,清泄
热毒。
    (二)热毒困结,肉腐脓生
    1.内治法    .
    治则:泻火解毒,活血消肿。    、
    方药:清咽利膈汤加赤芍、红花。当脓肿巳成或将成之时,热毒困结,气血壅聚,
肺胃热盛,故用此方直折其火。方中栀子、黄芩、黄连泻胸膈之火;连翘、银花清热解
毒;薄荷、防风、荆芥令无形之热自表而散;大黄、玄明粉使有形热结自下而解;鼠粘
子、桔梗、甘草、玄参利咽喉而解毒;加上赤芍、红花活血而消肿。
    若患者大便通畅,或形体较弱者,则可去大黄、玄明粉。若脓肿已成,患处隆突而按
之柔软者,则可加皂角刺,穿山甲促使穿溃排脓。也可用仙方活命饮加黄芩、黄连、栀
子。若久不成脓,身体虚弱者,可用托里消毒散以补益气血,托毒消肿。若热毒炽盛,
充拆内外,热入营血,扰乱心神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者,则应用清营凉血解毒之法.
可用犀角地黄汤或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治疗,以清营凉血,清心开窍。若痈肿过大,
压迫气道而至窒息者,则当采取紧急气管切开,先挽救患者于危殆,然后再按上法治疗。
    2.外治法
    (1)放脓:痛已成脓,应当适时放腋。放脓方法有切开排脓法,注射器穿刺抽脓法
和三棱针刺破排脓法。目前常用者为前两种方法。   
    切开排脓法:参见“耳鼻咽喉口腔常用治疗手术”章。里喉痈切开排脓时,当取仰卧
头低位,并在备有吸痰机的情况下方可施术。
    注射器抽脓法:一般取坐位,里喉痈则取仰卧位。局部可以2%可卡因表麻。常规消
毒后.以带消毒空注射器的8号针头于痈肿最高突处刺入,当有进入空腔感后,回抽,
即可抽出脓液。若脓液过多,可分次抽吸。穿刺时部位要判断准确,切忌盲目穿刺,针
头刺入不可过深,以免伤及重要血管。
    三棱针刺破排脓法:按常法麻醉消毒后,以消毒之三棱针在痈肿高突皮薄处刺入。
挑破,脓液即可自破口流出。可令患者将脓液吐于污物盘中。此法促可用于部位较浅之
喉关痈,蹬舌喉痈及颌下痈之有向颈外溃破趋势者。    .
    (2)漱口:不论脓成与未成,已放脓与否,均可用漱口方煎水,冷后频频漱口,以
清热解毒除秽。   
    (3)吹喉:痈肿放脓后,先漱净口咽.,然后以冰硼散或如意金黄散吹患处,每曰2\
3次.以防腐生肌促愈。   
    3.针刺法    .  .<1)高热者,可刺少商、商阳出血以泄热,每日1次。    .
    (2)神昏者,可刺人中或十宣以开窍。   
    (3)牙关不利或紧闭,难以检查和处理口及口因喉部痈肿者.可针刺患侧颊车,地仓
穴.使牙关张开.

    (4)咽喉肿痛甚者,可针刺合芥、内庭、太冲等穴.用泻法,每日1次.以消肿止
痛。
    4。擒拿法。对咽喉肿痛.汤水难下者,可用擒拿法治疗.使患者能进食并饮服汤药。
其方法参见总论有关章节。
    (三)痈溃脓出,热毒外泄
    !.内治法
    治则.扶正生肌,清解余毒。
    方药:若以胃阴不足为主者.可用益胃汤加赤芍、红花、银花。其中益胃汤可养胃
益阴,赤芍、红花活血祛瘀生新;银花清解热毒。
    若气血虚弱,脓液清稀,久不收口,可用八珍汤加玄参,桔梗、银花治疗以补益气
血,清热解毒.利咽排脓。痨瘵所致者,溃后多成冷瘘,长年不愈。症见干咳少痰.咳
吐痰血,脓液稀薄,声怯而搞,潮热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是为气阴亏耗,可
用月华丸去獭肝加党参治疗,有益气滋阴,润肺杀虫之效。若喉痈自溃,脓液涌入喉内
至呼吸窒息,当作紧急气管切开,并用吸痰机把喉及气管内之脓液清除,然后以清热解
毒方药治疗。
    2。外治法
    (1)含漱:以含漱方煎水漱口,不计次数。
    (2)喷粉:以冰硼散或珠黄散吹患处,若创口愈合慢时,可用生肌散吹患处.每日
3~4次。    .
    (3)扩创;若溃后创口狭小,脓出不畅,则可用消毒尖刀或血管钳依法将创口扩大,
以利排脓。
    3.针灸治疗  溃后.机体虚弱,脾胃多受损伤。故针灸治疗当以补益强壮为主。穴
位可选合谷、足三里、中脘。用平补平泻法,每天1次。其中足三里、中脘也可用悬灸
法。有调理脾胃,益气养血作用. 
    总之,对喉痈的治疗,不论在何部位,早期以内治服药。促进其消散,外治辅之。若
消散无望,仍当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主。如已经成脓则用针刺或切开,使脓液排净.
至溃后,则以扶正祛邪,生肌收口为主。喉痈病程中易出现险象.故在治疗中要时时警
惕.适时予以恰当治疗以免不测.
    U转归及预后]
    各种喉痈的初起,邪在表,若能及时治疗,可望消散,若至腐肉成脓,则必须排脓,
否则可损伤筋脉,甚至热毒侵入营血,邪扰心神.引起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危重症侯。
    喉关痈因近于咽门,常向喉核周围自行破溃,预后较好。    .
    里喉痈则视具体情况而定,小儿患者成脓后,若能及时针刺或切开排脓,可迅速治愈。
若任其自溃,则有脓液溢塞气道的危险。患儿常因窒息而死亡。至于冷喉痈属内伤型,
元气巳伤,纵能不死,亦成冷痿,缠绵岁月。
    下喉痈症亦较重,能影响呼吸,但容易自溃排脓而愈。颌下痈则因脓蓄于深层,易
于向其他部位蔓延扩散.且难自溃.需要刺破或切开排脓,预后较差。舌喉痈虽发于
舌下,但易经舌下向喉部发展,以致压迫气道,造成呼吸困难,故症情亦较凶险。
  [预防及护理]

    预防方面,应节制饮食,清淡为宜,戒恣食膏梁厚味及炙醇酒等.以免生痰化火
而引起内热.进食时细嚼慢吞,避免损伤咽喉,以防毒邪侵入。平时清洁口腔,消灭外邪
匿存之所。    、    .
    风热喉痹,风热乳蛾等急性咽喉病变,常为喉痈之因。如患这些病,当及时彻底治疗.
以免拖延时日,邪毒蔓延扩散而发生喉痈。    .
    护理方面,由于喉痈症易阻塞气道引起窒息。所以,要及时清除痰液及注意呼吸情
况。痰液多时.可用探吐法祛除风痰,亦可用漱口方漱口或含漱,使粘稠痰液化解后易于
喀出。    、    、
    在痈肿成熟,将自溃之际,当密切注意患者神态和呼吸状况,并及早作放脓治疗。
若巳放脓或自溃,则要按时漱口,吹药,令排脓顺畅、干净,利于生肌收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托里排脓作用的方剂
望咽喉
小荷医典
喉痈(咽喉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2018版)
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治脓大法
漏睛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