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希恕(14)
柴胡四钱,黄芩三钱,半夏四钱,党参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桂枝三钱.茯苓 三钱。丹皮三钱,桃仁三钱。生石膏一两半,吴茱萸四钱。 
  结果:上药服三剂症减轻,原方稍加减变化,继服25剂,诸症基本痊愈。
按:本病为痰饮瘀血阻滞,而呈太少合病,故与小柴胡汤和解半表半里,以桂枝茯苓丸祛瘀化饮,并加吴茱萸化饮降浊,再用生石膏佐清上热。生石膏、吴茱萸同用.这也是胡老的临床经验,病人自己也有体会,生石膏、吴茱萸治头痛、眼痛明显。
 
    血不养心眠难安  邪扰神明更堪忧    
  例21张某.女,65岁,病案号16248。
    初诊日期1965年12月13曰:多年失眠,久治无效,
现症:常失眠,轻时能得暂寐,但梦扰不已,重时则连续一二天整夜不眠,常头晕,口干,心悸,心烦,自汗,舌苔白,舌质红而干,脉细数无力,右手为甚。证属阴血虚损,阳不得入于阴.治以敛阳入阴,与酸枣仁汤加生龙牡:
    生枣仁一两,知母四钱,茯苓五钱,川芎三钱,炙甘草二钱,生龙骨四钱,生牡蛎八钱。
    二诊12月17曰:上药服三剂,睡眠已稍安,但仍心烦、心悸、自汗出、头晕、口干不欲饮明显,上方去生龙骨,加当归三钱,白芍四钱,桂枝三钱,白术三钱。
    三诊12月22曰:上方服三剂,一切症状均除,为巩固疗效,继服上方三剂。
    按:此是常见的阴血虚而致阳不入于阴的失眠。酸枣仁为一收敛性的强壮药,尤其有强壮神经及安神作用,在本方用为主药,取其补虚敛神以安眠,复以川芎、甘草和血缓急,知毋、茯苓解烦安悸。更加生龙牡强壮收敛药.不仅敛汗固精,更能敛神定志,总之全方益阴和血,敛神定志,使阳入于阴,故为安眠常用方药。
    例22武某,男,31岁,首都机汤病案号563。
    初诊日期1966年3月18日: 3年来失眠、身热、自汗,西医诊断为汽油中毒后遗症。每晚睡3~4个小时,常有头痛、头晕,口干思饮,大便先干后溏,一日2~3行,小便黄赤,舌苔白微腻,脉虚数。此湿热上扰,治以利湿清热,与猪苓汤加枣仁:
猪苓三钱,茯苓三钱,泽泻五钱,滑石五钱,阿胶三钱.酸枣仁八钱。
    二诊3月25日:上药服六剂,眠好转,可睡4~5小时。头痛头晕也减,大便搪日l~2行,上方加苍术三钱。
    三诊4月1日:睡眠基本如常,头痛已,有时头晕,他症已不明显,上方继服调理。
    按:此是汽油中毒(铅中毒)引起的神经功能紊乱,因症状表现为少阴、太阴的并病。而呈猪苓汤方证,故用猪苓利水清热.与茯苓、泽泻、滑石为伍,协力利水,复用阿胶益阴润燥、酸枣仁收敛安神,故用于湿热上扰兼有阴血虚之不寐。
    例23金某,女,29岁。
    初诊口期1965年12月22 日:失眠已十二三年,中西医治疗均无效,近两月几乎整夜不能入睡,虽感很困倦但脑子很清醒,白天则头昏脑胀,咽干,别无明显不适,但每经前腹痛明显,舌苔白微黄,脉沉实。此瘀血阻络,阳不入阴,与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加生龙牡:
    柴胡四钱,半夏四钱,黄芩三钱,枳壳三钱,白芍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桂枝三钱,挑仁三钱,丹皮三钱,茯苓三钱,大黄二钱,炙甘草二钱,生龙骨一两,生牡蛎一西。芒硝三钱(分冲)。
    结果:上药服三剂,能睡一二小时,头昏头胀减,去芒硝继服六剂,月经行未见腹痛,睡眠如常。
    按:《伤寒论》第237条日:“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是说蓄血、瘀血阻络,血不能上养于脑,脑神不足,故喜忘。同理血瘀血不能上养脑,阴血虚则阳不能入于阴,则难成眠。本患者有经前腹痛,瘀血证确凿,故主用活血祛瘀方药而收捷效。用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是临床经验,辨方证准确也非一日之功。
    例24  张某.男38岁,病案号182577。
    初诊日期1965年12月13曰:失眠已一年多,左腹时痛。时心悸,常呵欠,流眼泪。舌苔白腻,脉弦。此血虚水盛,治以养血利水,与当归芍药散合苓桂术甘汤酸枣仁汤加减:
    当归三钱,白芍四钱,川芎三钱,苍术三钱,泽泻四钱,茯苓五钱,桂枝四钱,知毋三钱。炒枣仁五钱,炙甘草二钱,生龙骨一两。生牡蛎一两。
    二诊12月20曰:上药服三剂,仍失眠,胃脘感凉,嗳气多,食后心下满。上方去知母,加半夏、生姜各三钱,橘皮四钱。
    三诊1966年1月3曰:左腹痛已,嗳气减,心悸、失眠好转,仍服上方调理。
    按:阴血虚之失眠,用酸枣仁汤补虚敛神以安眠。当血虚同时水饮盛时,必在养血的同时与以温阳化饮。当饮重阳虚明显时.益阴除烦的知毋因过于苦寒不宜服用,当依证加入半夏、生姜、陈皮温中化饮之品。
    以上是胡老治疗脑系病部分病例.虽然不全面,但可以看出用经方可有效治疗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同时还可看出,中药治疗脑系病之所以有效,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取得的,尤其是其病因病理、药物的作用原理,皆要遵循中医的理论。更值得说明的,胡老治脑系病,不论病情复杂简单,不论病程长短,皆用药少而精,且疗效突出,其关键是辨方证准确之功。 
 
 
 
治疗血证经验
血液病所赅病症甚多,胡老经治病例也很多,不能全面介绍.今就常见的出血证、贫血证、瘀血证的证治简介于下。
 
        术后出血病垂危  经方一剂扭乾坤
 
    例1宋某,女,17岁,某医院住院病案号114533。
    初会诊日期1982年10月11曰:咽出血半月。患者出生时即有唇、腭裂,2岁时将唇裂缝合。因有“先天性肝糖元累积症”,GPT经常高,一直未进行腭裂缝合,直至上月经内科多方检查,认为可以手术,方于9月25日全麻下进行了腭裂缝合术,术中输少量血,手术顺利。术后第一二天除低热(37.5℃)外无不良反应,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第三天伤口开始渗血,用碘纱布条填塞无效。继用止血敏、VC、VK、6一氨基乙酸、抗血纤溶芳酸等皆无效。又请中医会诊,给服益气止血汤药数剂未见疗效。因失血过多。不得不输新鲜血液维持生命。第一二天尚能维持24小时,但自第三天起,仅能维持12小时,因此每天要输血。至今输血已逾3000毫升.故急请会诊。
    会诊时实验室检查所见:GPT111单位,血红蛋白9.4克.白m球总数10400,血小板126000,血钾4.1,血钠140.血氨100,出血时间1分,凝血象检查:复钙时间2分(对照2分30秒),凝血霉元时间15秒(对照14.5秒)。第v因子19秒(对照21秒),第Ⅶ因子19.5秒(对照20.5秒).凝血霉凝固试验21秒(对照18秒),血清剩余凝血3小时22秒。第Ⅷ因子不少。
    会诊时症状:神识尚清,但目喜闭合而不愿看人,烦躁汗出,面色苍白。双鼻孔见黑紫血块。口干思饮,常有饥饿感而思食,因伤口渗血未敢让其进食,大便溏稀而色黑,一日一行,舌质红无苔而见血染.脉细滑数。证属血虚热扰,急宜清热止血而兼补虚育阴之治,与芎归胶艾汤加减:
    生地3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阿胶10克,艾叶10克,党参lO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白术6克,生石膏50克。
    结果:服药一剂血即止。第二天进流食.停止输血。第三天因感食欲较差,而改生地为15克,加生地炭15克.继服三剂,食欲如常,停止输液。至10月18日复诊时,面色红润,两眼有神,除稍有汗出外.别无不适,继服二剂痊愈出院。
按:此大出血,西医诊治束手,输新鲜血也难维护。中医也曾益气止血,但因未针对病本之虚热上扰,故用大量止血药未收寸效。值会诊时,病情已危在旦夕,如药再不对症,则无挽回生命的机会。此刻胡老凭借多年经验和仲景学说的功底,诊即抓其本,并辨证为芎归胶艾汤方证.故一剂使其血止,医家病家无不称奇。
 
          尿血虽无症  辨证却从容  
  例2林某,男。38岁。空军飞行员,
    初诊日期1966年2月19日:于1962年开始每5~6个月发一次尿血,因别无所苦,未予重视。但自今年1月16日尿血加重.服止血药不见效,方到医院检查,但经协和、301、北医等医院行膀胱镜、肾盂造影等检查均未见异常。查尿为血尿,色鲜红,红血球满视野,尿蛋白(++++),怀疑肾癌,但又通过其他检查,未能确诊。舌苔白,脉细弦。胡老与芎归胶艾汤合桂枝茯苓丸:
    生地一两,当归三钱,桃仁三钱。丹皮三钱,桂枝三钱,白芍三钱,茯苓三钱,泽泻三钱,阿胶三钱,艾叶一钱,生苡仁八钱。
    结果:上药服三剂,尿色变淡,而出现小血块。服七剂后,尿中血块消失.查尿蛋白(一),红血球(一),因有效连续服三十剂。4月10日来请教胡老今后治疗。胡老谓:即无尿血亦无症状.可停药,若有反复可再来诊。
    按:此是无痛尿血,当首先怀疑癌症,但各项检查未能确诊,西医诊断确实不明。而中医辨证因无症状,也无从下手,曾问胡老何从辨证,胡老指示两点,一是屎血色鲜红多为热;一是尿血已久多为瘀,故拟芎归胶艾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苡仁补虚凉血、桩瘀活血一试。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真乃医者,意也。
 
        便血九年病缠绵  黄土九剂却能痊
    例3王某,男,39岁,病案号185193。
    初诊日期1968年6月12曰:反复发作胃脘疼、大便下血已九年。经各种检查诊断为“胆道感染”、“结肠炎出血”。近症:时有黑便.时有黑紫血,常左腹痛及胃脘疼,晚上心烦,口干思饮,但饮不多,纳尚可,但食不香,时有头晕、乏力,自感四肢发凉,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细沉。证属饮久生热,伤络血溢,治以温化寒饮,养血清热,与黄土汤合理中汤加减:
    生地八钱。党参三钱,白术三钱,黄芩三钱,干姜二钱,当归三钱,川芎二钱,艾叶三钱,川附子二钱,炙甘草二钱,阿胶三钱,伏龙肝二两(煎汤代水)。
结果:上药服九剂,腹痛胃脘疼已,便血渐止。
    按:前两例都是血虚有热之出血,故治疗补血兼清热而重于清热,本例则不但血虚,而更阳虚饮盛,血虚生热,饮久化热,故呈阴阳寒热交错之虚证,因此治疗以温阳为主,佐以清热为辅。方中伏龙肝,为温性收敛药而有止血的特能,伍以生地、阿胶、艾叶协力止血,佐以甘草、白术、干姜、附子、党参理中祛饮,辅以黄苓清热,故能温中补虚.生血化饮,兼清虚热,使九年便血九剂即能治愈。
 
      崩漏不止止之不止    小柴与之和之则和  
  例4赵某,女,22岁,学生。
  初诊日期1966年4月5曰:2年来月经淋漓不断。16
岁即来月经。前三个月不规律,但半年后大致正常。缘于年前撤暖气时,过于劳累而感冒.适月经正行,没想到感冒愈后,月经淋漓至今未止。曾到妇科多次检查,未查清病因,服用止血药毫无收效。又找中医治疗,服汤剂、丸剂等,症有增无减。托亲友介绍找胡老诊治。近来症状:月经淋漓不断,色淡红,有时见小血块,时有腹隐隐作痛,常乏力、头晕、或头痛.口干,纳差,或心颊,手足心热,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沉细。胡老与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加生地艾叶:
    柴胡四钱,党参三钱,黄芩三钱,半夏四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当归三钱,川芎二钱。炙甘草二钱,茯苓三钱,苍术三钱,泽泻三钱,生地五钱  艾叶三钱。
    结果:上药服10剂血止,嘱继服原方巩固疗效。三月后其同学告之月经正常。
    按:本例辩证用方实耐人寻味。一般而论,长期月经淋漓不断,当首先考虑血虚、血瘀,脾不统血、肝不藏血、肾不摄血、气衰血脱等,本例何以用小紫胡汤?复习一下胡老对小柴胡汤的论述可冀拨云见日。《伤寒论》第101条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胡老在注解此条时写道:“外感初传少阳,柴胡证往往四证不备.医者不知用小柴胡汤,因使风寒小病久久不愈,此例甚多.宜注意。”又《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附方(一):《千金》三物黄芩汤治妇人草褥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对此胡老注解谓:“产后中风.由于失治使病久不解,因致烦热,若兼见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即解。”可见胡老对小柴胡汤的方证深探理解,一看本例症状就能判定为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故服之很快起沉疴。由此也可体会到,胡老所提出的“辨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的观点是一生医学实践总结,是科学的论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希恕中医临床方证3
胡希恕医案学习笔记(第三十七期)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胡希恕经方治疗冠心病的经验 作者:冯世纶
跟马家驹老师学经方(108)--柴胡桂枝干姜汤常与当归芍药散
治疗失眠第一方——酸枣仁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