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5清肺化痰汤(郭中元)
4.5清肺化痰汤(郭中元) [组成] 板兰根20克黄芩10克浙贝母10克桔红10 克天竺黄15克元参1 2克炒杏仁10克 白前10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炙紫苑12克甘草10克 (功效] 清热化痰,降逆止咳。 [主治] 温邪犯肺所致的咳喘(风温、春温、冬温) [用法]‘加水煎服。轻者,日服一剂,早晚二次分服;重者,日服两剂,分四~六次服完。 [方解] 方中以芦根、板兰根、天竺黄三药为君:芦根性味甘寒,清肺胃之热,生津止渴,并能透邪外出;板兰根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近代药理实验研究证实其对多种革兰氏阴性、阳性细菌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天竺黄性味甘寒,为清热化痰要药,对於痰热壅盛的喘咳尤为擅长;辅以黄芩、元参、鱼腥草清肺泻火;紫菀、杏仁、白前降逆止咳;浙贝母清热化痰,桔红理气化痰,甘草泻火和中。全方用药以清热化痰为主,佐以降气止咳之品,邪热得清,肺金清肃,气机通畅、咳喘自宁,故适用于温邪犯肺之咳喘。随证加减得当,常获卓效。 。 、 (加减] 凡证见咳嗽气喘、声高息诵,痰液浓稠或黄,发热 面赤,烦躁口渴,大便或干或秘,小便短赤,舌苔中心黄腻,脉 滑数者,即为本方的适应证。若病初起具有表证者,应根据发热 情况酌加解表药,使邪从外解。如发热轻、微恶风寒、有汗、加 薄荷、蝉衣、芥穗,疏风解表;如发热较重,少汗、口苦,加柴 胡、葛根,发表解肌;如连日阴雨,天气潮湿,表为湿郁,热虽 不甚,但肢体酸困拘急,加浮萍、桑枝,解表祛湿;邪入气分后, 高热汗出而热不解,加生石膏、知母、银花,清气透热;热痰壅 肺、高热喘促,加生石膏、麻黄,清热宣肺平喘;如病人汗多或 平素肝阳上亢不宜使用麻黄,加地龙、桑白皮,泻肺平喘;热邪 灼液痰稠不易咯出,加桔梗、海浮石祛痰软坚;热邪伤津,口干 欲饮,加花粉、麦冬生津润肺;如肺移热于大肠,肠腑热结,大 便数日不通,加大黄、元明粉、瓜蒌,泻热通便,肺与大肠相表 里,腑结通,热得外泄,肺热亦常随之减轻。 。 , [按语] 本方系从《千金方》苇茎汤、《温病条辨》桑菊饮, 《清太医院配方》太极丸等方化裁制成。 ‘ [典型案例]。 患者常某、男孩、5周岁。 于1987年春节前,因起居不慎发病。初起发热咳嗽,鼻流清 涕,当地医生按感冒予以治疗。后因热不解,经当地的卫生院化 验、胸透、诊为肺炎,改用青、链霉素治疗。连续用药四天,病 情不见好转。农历正月初四邀郭氏往诊。当时,患儿壮热(体温 39℃),有汗而热不解,喘促咳嗽,喉间痰鸣,唇色紫绀,鼻翼煽 动,舌苔焦黄而燥,脉滑数有力。询之已五日未大便,遂诊之为: 风温,邪在气分,痰热阻肺,肠腑热结。按照上方酌减用量,并 减去紫菀,加地龙、大黄、元明粉,令一昼夜服药两剂,分六次 服完。服后,当晚泻下燥粪五、六枚,次日体温降至37.5℃,痰 喘明显减轻。.遂依原方改为每日服药一剂。又服二剂后,体温降 至正常,喘促痰鸣消失,但仍时有干咳。再依原方减去大黄、元 明粉、地龙。加紫菀,又连服三剂,诸证消失而治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肺化痰汤
清肺化痰汤郭中元的清肺化痰汤
清肺化痰汤的作用功效
汤头歌诀
周末分享:锄云止咳汤
老年肺炎治验王静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