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辉萍的医案

王辉萍的医案
案一、赵××,女,40岁,初诊:1992.3.2。
主诉:阴道内似有物下坠感4天,以往无类似发作。
现在症:经前1周许两乳胀痛,无块,临经即减,经停即瘥,已有1年。月经常先期1周许,量多,血块
多,包黑。无腹痛,善怒,神疲乏力,纳呆, 临经大便次数多。末次月经2.21~2.27,平时白带不多。曾
育2胎,顺产。人流2次。末次妊娠迄今已10年,置环已10年。工作以坐为主。面色少华,舌苔薄,脉软。
妇检:外阴已产式,阴道畅,前壁略膨出,宫颈光,子宫中位,正常大小,两侧附件(-)。
气滞血瘀,肾气亏损。治拟理气治血益肾。自拟方:
当归12g 白芍12g 川续断15g 菟丝子20g 杜仲12g 柴胡10g 枳实10g 制香附15g 广木香10g 白
术10g 茯苓15g 佛手10g 甘草5g。
1992.3.6二诊:阴道内下坠感已瘥,神疲乏力,纳少眠差,面色少华,舌苔薄腻,脉细。脾肾虚,气血
不足。再似健脾益肾,理气养血。
太子参12g 黄芪12g 白术10g 柴胡10g 白芍12g 川续断15g 菟丝子20g 杜仲12g 广木香10g 当
归15g 茯苓15g 枳实10g 鸡内金8g 甘草5g。
按:素有月经先期、量多、血块多病史,经前乳胀痛,临经善怒疲乏,大便次数多,是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无疑。阴道前壁膨出是标,失血过多,气血不充,致肾气亏损、气机不利是本。予益气养血、健脾肾三剂获
效。
案二、青带(阴道炎、宫颈炎)
刘××,女,25岁,初诊:1993.5.17。
主诉:白带色青有异味已半年。
现在症:去年10月取节育环后,月经常后期10天许,量中,色可,无块,持续6天,末次1993.5.9~
5.15。平时白带色青,量多,有臭味。经前小腹胀。1990.2孕2月时人流,术后即置节育环。面色一般,脉
细而虚弦,舌苔薄白。

妇检: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畅,阴道壁及宫颈充血。白带量多,呈黄绿色。子宫中位,正常大小,两侧
附件(-),霉滴(-)。
血虚肾亏,下焦湿热。治拟清热利湿,佐以益肾养血。予治湿痰方加减。
黄柏10g 知母10g 丹皮10g 赤芍、白芍(各)10g 柴胡10g 粉萆薢12g 萹蓄草12g 丹参10g 川
芎5g 熟地12g 当归12g 川续断15g 桑寄生15g 甘草5g。
1993.5.28.三诊:脉细,舌苔白腻。带下大减,无味,色转白有青色。无其他不适,治以前法。
苍术、白术(各)10g 姜半夏15g 茯苓15g 黄柏10g 知母10g 丹皮10g 赤芍、白芍(各)10g 丹
参10g 粉萆薢15g 当归12g 川芎5g 制香附15g 杜仲15g 甘草5g。
按:青带经检查未见霉菌滴虫,仅有阴道炎。辨证为湿热下注,予丹溪治湿痰方加减。疗效明显。
案三、杨××,女,19岁,初诊:1982.12.28。
主诉:3个月来精神抑郁,动作迟钝。
现在症:1年来因就业问题屡遭挫折,精神抑郁,甚至失去常态,不言哭泣,行动迟缓,心神不宁,失眠
纳呆,3个月来更见明显,近乎疾呆。月经未来潮。脉细数,舌尖红,呆立不语,呼之不答。
三七将届,月不来临。性格内向,行动迟缓。是冲任不足,肝肾素虚。今思虑太过,所求不得,气郁痰
结,阻蔽心窍,神明失守,五志化火,虚火上扰,阴阳失和。病为“癫证”。证属心脾血虚,肝郁痰阻。治以
解郁豁痰,宁神开窍,兼益心脾,养肝肾,定志丸加减。
太子参12g 茯苓15g 炙远志5g 石菖蒲10g 白芍10g 制香附15g 龙骨30g 当归12g 川芎10g 丹
参12g 生地12g 五味子10g 丹皮10g 姜半夏15g 甘草5g。服药7剂,神识渐清,睡眠好转。
1983.1.20.四诊:睡眠续见好转,神志清,对答清楚,略缓慢,不再哭。食欲一般,口渴。脉细数,舌
微红,治再解郁理气,豁痰开窍。
龙骨30g 珍珠母30g 陈胆星10g 石菖蒲10g 广郁金12g 五味子10g 广木香10g 生地12g 茯苓
15g 白芍10g 丹参12g 佛手10g 炙远志5g 姜半夏12g。
1983.2.4.五诊:服上方4剂后,眠安神清,精神开朗,反应正常,活动正常。脉细,舌微红。再红前法
巩固,并增益肾之品。3月后随访,未复发。
按:青少年精神障碍临床上并不少见,大都由生活、工作、恋爱等原因诱发。治疗除解郁豁痰,宁神开窍
外,重点是心理治疗,取得家属配合,尽快解除诱发因素,多数能治愈。
案四、朱女,30岁,初诊:1992.12.14。
主诉:经前起眼眶痛伴恶心已10年。
现在症:10年来每于经前1~2天起双眼眶胀痛,甚则恶心呕吐,经净后缓解。月经14岁初潮,准,持续
4天,无腹痛,不头痛,无胀乳胀,未次月经11月25日。平时胃部不适,食欲欠佳,二便调。舌质淡红,苔
薄黄,脉细。
肝气郁结,肝胃失和。治以疏肝理气,平肝和胃。拟逍遥散加减。
柴胡9g 白芍9g 白术9g 川楝子15g 制香附15g 当归12g 川芎7g 潼蒺藜白蒺藜各15g 杜仲
15g 枸杞子12g 制半夏12g 菊花9g 石决明30g 猪苓、茯苓(各)15g 甘草5g 全蝎胶囊2粒吞。

1992.12.25.三诊:12月23日经行,当开始眠眶痛,无恶心,痛较前减轻。治疗原方加白芷10g。
1993.1.29.五诊:末次月经1993年13月20日,眼眶疼痛较前明显减轻,时间缩短,呕恶未作。食欲正
常,眠不安。脉细、舌薄。肝郁血虚,治以疏肝养血。
生地12g 当归12g 白芍10g 川芎6g 杜仲15g 茯苓15g 制香附15g 潼白、蒺藜(各)15g 菊花
9g 丹参10g 枸杞子12g 甘草5g。
1993.2.26.七诊:末次月经1993年2月20日,无异常,4天净。眼眶未痛,不泛恶,眠稍差。舌薄、脉
细。治按原意。
按:每逢经前或临经可伴见各种症状,据统计在60种左右,大部分为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此例每天经前眼
眶胀痛,伴恶心已10年,是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所致。予逍遥散为主,兼以和胃镇逆,平肝祛风为治,眼眶
痛止,不恶心后必为疏肝育阴为治,经3月而瘥。
案五、张××,女,23岁,初诊:1993.11.19。
主诉:胃痛腹胀1个半月。
现在症:1993.9.26.剖腹产,现在哺乳期,恶露1个月净。满月时吃西洋参后,脘腹不适,胃痛略胀,嗳
气泛恶,纳呆腹泻,乳量大减。脉细弦,舌薄腻。
产后体弱,脾胃虚寒,误服寒凉,运化失司。治以温中健脾,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太子参12g 白术10g 陈皮10g 姜半夏12g 广木香10g 砂仁5g 鸡内金10g 炒甘松10g 干姜5g 乌
药12g 当归12g 甘草5g。
1993.11.22.二诊:胃痛大减,食欲好转,泛恶偶作,大便实。脉软,舌薄腻
太子参12g 白术10g 陈皮10g 姜半夏12g 鸡内金10g 炒甘松10g 高良姜10g 乌药12g 广木香
10g 砂仁5g 厚朴花10g 当归12g 甘草5g。
1993.11.29.三诊:胃痛腹胀瘥,食欲增,大便正常,乳汁分泌恢复正常。不泛恶。脉细舌薄,再以原意
巩固。
按:产后气血俱伤,稍有一不慎易致产后诸病。故初产妇寒证不过用温燥,热证不宜不过寒凉。本例产后
满月,进补自服西洋参过量,致胃气失和,脾失健运。温中健脾之剂得愈。
案六、张××,女,23岁,初诊:1994.1.3。
主诉:产后1月头痛。
现在症:3年来时有头痛,遇冷加剧。1993.12.7.足月剖腹产。 产后即感头痛,以前额为主。昨晚起头
痛又作,今晨加剧,甚则恶心。两肩酸痛,大便3~4日1行。纳少。恶露未净,色淡。面色少华,舌质淡,
苔薄脉细。
产后气虚血亏,易感风邪。治以标本兼顾,益气养血,祛风止痛。八珍汤加减。
当归12g 熟地12g 白芍9g 党参12g 白术9g 白芷10g 藁本10g 羌活9g 山茱萸肉9g 血余炭
15g 地榆炭15g 柏子仁15g 甘草5g。
按:素有头痛,产后即发,当属血虚。以益气养血祛风为治,4剂而瘥。

案七、陈××,女,28岁,初诊:1993.3.12。
主诉:流产后恶露不绝已22天。
现在症:孕2月余,因漏红较多于2.28作人工流产术。术后已3周,恶露不绝。色黑,无血块。小腹胀,
腰酸。食欲二便可。眠时易醒。1989年首次妊娠,6个月时因未听到胎心而引产。以后妊娠2次,均有2月许
时漏红而人流。以往月经正常。脉软,舌质微红,唇红。
肝肾不足,气滞血热。治以益肝肾,凉血止血。寿胎丸加减。
当归12g 川续断15g 杜仲15g 桑寄生15g 菟丝子15g 丹皮10g 炒黄芩10g 柴胡10g 制香附
15g 陈棕炭12g 生地榆15g 侧柏炭15g 茯苓15g 甘草5g。
按:流产后恶露持续3周,是血虚肾亏无疑,服药3剂即瘥。然此例已经多次人流及引产,已成滑胎不育,
必须益肾养胎,以绝后患。
案八、沈××,女,17岁,初诊:1990.9.8
主诉:皮下出血4个月。
现在症:5月间发现皮下出血点,长征医院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服强的松后稍得控制,仍时有起
伏。现紫癜四肢为多,伴有瘀斑。头昏纳呆,神疲乏力,大便日2次,夹血。未次月经8.18,准,量多,有
痛经,持续8天。体温37.5度,脉搏124次/分。脉虚弦细数,舌红苔薄,血:白细胞10300/mm2,嗜中性
83%,淋巴球17%,血小板8.1万mm2。
气血不足,血随气散,血热妄行。治以益气养血凉血化瘀。花蕊石散加味。
煅花蕊石30g 生地、熟地 (各)12g 当归12g 党参12g 白术10g 茜草炭10g 旱莲草12g 仙鹤草
15g 丹皮10g 藕节炭15g 红枣15g 炒谷芽、麦芽(各)15g。
1990.9.16.三诊:服药8剂紫癜大减,便血止。仍纳呆乏力,低热。体温37.3度,舌尖微红,脉转细
弦。
煅花蕊石30g 生地、熟地(各)12g 当归12g 党参12g 白术10g 赤芍、白芍(各)10g 旱莲草
15g 女贞子10g 青葙子10g 知母10g 茜草炭10g 砂仁6g。
停服强的松。
1990.9.29.五诊:紫癜隐,皮下瘀斑消退。食欲好转。月经昨临,后期,量多色鲜,无腹痛,有腰酸。
舌薄尖微红,脉细弦。
煅花蕊石30g 生地、熟地(各)12g 当归12g 党参12g 白芍10g 白术10g 菟丝子15g 川续断
15g 砂仁6g 炮姜5g 阿胶珠15g 茜草炭15g 甘草5g。
1990.10.15.七诊:紫癜半月未见,尚感乏力,经事量较前少,7天净。脉细数,舌微红。复查血象:血
小板数17.4/mm2,血色素10.6g,白细胞8000/mm2,嗜中性67%,淋巴球29%,酸性2%,疗效尚
好,还须巩固,再予益气养血,凉血化瘀。
煅花蕊石20g 黄芪12g 白术10g 生地、熟地(各)12g 赤芍、白芍(各)10g 丹皮10g 制首乌
12g 茜草炭10g 大蓟、小蓟(各)10g 川连4g 甘草5g。
案九、陈女,12岁,初诊:1989.9.19。

主诉:发现全身皮肤出血点3~4天。
现在症:出血点直径约0.1~0.2mm,四肢多于躯干,两腿更多,压之不退,呈散在性均匀满布,另有大
小不等瘀斑多枚,以往无类似病史。二便饮食可,睡眠差,有齿血,精神可。月经未来潮。自幼体质一般。
面色蒌黄,脉细弦数,舌薄黄腻,质微红。心率120次/分,体检:心肺(-)。血:红细胞364万/mm3,白
细胞5500/mm3,中性55%,淋巴46%,血红蛋白10.5g,血小板6.4万/mm3,出血时间1分,凝血时间
3分。
气不摄血,血热妄行。治以补益气血,凉血化瘀止血,予当归补血汤加减。
当归10g 黄芪10g 生地10g 仙鹤草10g 旱莲草10g 丹皮6g 赤芍6g 茜草炭10g 煅花蕊石15g 生
甘草5g 大枣10g。
1989.9.28.三诊:服药6剂,全身紫癜及瘀斑渐隐退,仍有齿血。脉细弦,舌薄黄干腻,质微红。治以原
意,原方加入白芨片8片。
1989.10.17.五诊:四肢偶见少许紫癜,左小腿皮下有瘀斑2枚,无自觉症状,治以前意。
生地12g 当归12g 黄芪10g 党参10g 丹皮6g 赤芍、白芍(各)7g 粉花蕊石15g 阿胶珠10g 甘
草5g 大枣15g 治疗2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按:紫癜大都青少年易患,有血小板减少及过敏性之分。中医称为肌衄。或气血不足,血随气散,或血热
妄行,瘀血内停。治疗除益气养血活血外,首重化瘀止血。常用花蕊石散加减,疗效尚好。
案十、樊××,男,36岁,门诊号69237,六机部某研究所工作,1967年1月10日初诊。
主诉:头痛头晕25天。
现在症:患者在1966.12.14下午抢救了某项正在进行实验的高温机械故障。当时头部及两手戴了防护工
具,伸入仍在运转高温达560℃、每分种快速振荡600次的机械间隙中,两腿站立处却是保持着10度强冷风
不断吹击的环境。经过10分钟左右抢修完结,立即撤离现场,当时及当天,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感觉,晚餐及
睡眠正常。第2天起床感头昏,体温37.8度,先后曾服A.P.C.、优散痛、苯巴比妥、三溴片等药物,但仍
有心悸、软弱、头昏加重等现象。以后头昏等症状日见严重,至12月26日转来医院内科门诊。主诉右侧头部
间歇性针刺样疼痛,痛时恶心,不吐,不发热,食欲差,须服镇静药才能入睡。以往健康,1948年因炮弹爆
炸受震,曾有右耳出血史,当是未昏倒。体检:神清,颈软,心肺及腹部均阴性,腰椎部无红肿或压痛。血
压122/80mmHg。神经科检查: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角膜反射佳,眼坏球活动正常,无复视或眼球
震颤,闭目佳,鼓气露齿正常,伸舌正常。右侧枕大神经压痛明显,四肢张力正常,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
称,病理反射阴性,共济运动佳,眼底正常。诊断:1、血管性头痛;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先后曾给予
索密痛、50%葡萄糖注射液、巴甫洛夫合剂等药物,药后出现皮疹、心区不适、严重头晕、搐弱等现象。
1967.1.10转中医科门诊,病见偏右头部刺痛阵作,眩晕耳鸣,失眠疲乏,足冷畏寒,口渴不思饮食,恶心
呕吐大便少。舌干薄腻,脉虚弦。是心肾失调,肝旺脾弱,上盛下虚之证。治拟交通心肾,柔肝健脾。予交
泰丸、金匮肾气丸、天麻钩藤饮、左金丸等方加减。
川黄连5g 肉桂3g 吴茱萸3g 天麻6g 钩藤12g 白芍9g 淮牛膝12g 炒枣仁12g 炙远志6g 龙骨
30g 牡蛎30g 丹参12g 甘草5g 金匮肾气丸20g(包煎)。
药后症状逐渐减轻,20剂后头痛消失,精神好转。足部转温,食欲及睡眠尚差。原方加减再服20剂,除
多梦外,其他症状消失,改服安神补心丸等成药,恢复正常工作。半年后及1年后各随访1次,未复发。
按:病员在高温、强冷气温并存的环境中作业10分钟,导至副交感神经协调功能失常,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使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出现了心肾不交、肝胃失和等证,特别是上盛下虚的紊乱现象。予交泰
丸、左金丸等平衡阴阳药品,获得协调。

案十一、王××,男,29岁,工人。
初诊:1990年12月21日。结婚3年,配偶未孕,性生活正常,射精时间较慢,食眠二便正常。检查:睾
丸偏小,以右侧明显,喉结正常,乳房正常,声音毛发正常。面色可,舌质发红,微剥,苔薄白,脉细。诊
其本证属肝肾不足,治宜补益肝肾为主,方拟六味地黄丸加减。同时作精液常规检查。
熟地12g 山茱萸肉10g 白术10g 淮山药12g 茯苓15g 丹皮10g 淮牛膝15g 锁阳10g 仙灵脾
12g 黄柏10g 姜半夏10g 甘草5g。12帖。
复诊:91年1月3日。服药后无不适,自感精液量较前增多,性高潮明显,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治
守前法,阴阳并补,肝肾同治。
熟地12g 淮山药12g 白术10g 淮牛膝15g 仙灵脾15g 仙茅12g 胡芦巴10g 丹参12g 蛇床子
10g 广木香10g 姜半夏12g 丹皮10g 黄芪12g 甘草5g。20剂。
三诊:2月3日。性生活时能出现高潮和射精,偶有腰酸,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精液常规:灰白色,
2ml,活动少差,活动率20%,24小时液化不全。肝肾亏虚,治守上法,上方加炙山甲片10g 蛇床子
12g。
患者以上方出入治疗10个月,92年2月其爱人已停经2月,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证实怀孕。
案十二、黄××,男,32岁,农民。
初诊:1994年3月21日。结婚5年,配偶未孕。性生活时很少射精,有时无高潮,易腰酸,纳可,眠安,
便调。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苔薄黄腻,脉细略软。证属肾气不足,痰湿阻滞。治以清热化湿,益气补肾。
予知柏地黄汤加减。同时作精液常规检查。
黄柏10g 知母10g 丹皮10g 茯苓15g 泽泻10g 淮牛膝15g 川续断15g 川芎10g 虎杖30g 急性子
15g 木通5g 甘草5g。14帖。
复诊:4月6日。药后无不适,腰酸好转,舌质淡红,苔薄黄腻,脉细。精液常规:灰白色,量3毫升,活
动力差,活动率15%,24小时不液化。治守上法。
黄柏10g 知母10g 川牛膝、淮牛膝(各)15g 茯苓15g 姜半夏15g 川芎10g 急性子15g 木通
10g 虎杖30g 王不留行子10g 甘草5g 仙茅10g 仙灵脾15g 赤芍、白芍(各)10g。10帖。
三诊:4月17日。药后无不适,近来性生活已转正常,胃纳佳,二便正常,无腰酸,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细。治守上法。上方加白术10g。
患者以上方加减治疗6个月,精液常规检查:灰白色,量4毫升,活动力一般,活动率60%,计数
6.5×10/ml。11月17日来诊谓其配偶已停经50天,查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证实妊娠。
按:以上2例均为男性不育症患者,表现为性功能减弱或障碍,伴腰酸,精液检查表现为精液量少,活动
少差,计数少,液化时间延长等。是肝郁肾虚、下焦湿热阻滞之证。治拟益气补肾,清热化湿,辅以心理疏
导,使之消除紧张、抑郁的情绪,同时减少烟酒,使病愈而孕,疗效明显。
案十三、邱××,女,32岁,工人。
初诊:1991年2月23日。结婚7年未孕。月经初潮14岁,周期30天,量偏少,色暗红,无血块,经期4
天,经前半月始乳房胀痛明显,善怒,临经流涕、喷嚏,大便较平时畅,纳呆,末次月经2月1日,平时带下
不多,阴道有干燥感,性欲可,性生活正常。1985年输卵管造影正常,妇产科医院诊断为宫颈外翻。1988
年电灼宫颈,术后大出血,进行2次电灼,后因宫颈口粘连,施行扩张术2次。基础体温双相,呈爬坡上升。

患者舌质边尖红,苔薄腻,脉虚弦。证属肝肾不足,气滞肝郁,肺脾两虚。治以益肾疏肝健脾为主,宜宣郁
通经汤加减。
柴胡10g 白芍12g 炒当归12g 木香10g 香附15g 茯苓15g 菟丝子20g 杜仲10g 桑寄生15g 山茱
萸肉8g 鹿角霜12g 淮山药12g 丹皮10g 甘草5g。20帖。
二诊:3月16日。服药3周,2月28日经临,经量较前增多,色暗红,无血块,感冒及乳痛未作,仍善
怒,临经便泄,舌薄,脉细。肝郁未疏,气滞未解,冲任不足。治拟守前法,疏肝理气,调补肝肾。
炒当归12g 白芍12g 丹参12g 柴胡10g 川芎7g 杜仲12g 菟丝子20g 仙灵脾12g 淮山药12g 木
香10g 鹿角霜12g 煨肉果10g 甘草5g。
三诊:4月20日。服药后于3月29日经行,经前感冒未作,不乳痛,也不烦燥,临经大便转实,排卵期白
带多,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肝郁疏,气滞通,肝肾之精仍不足。治以调补肝肾主,予前方加减。
菟丝子30g 杜仲12g 仙灵脾15g 鹿角霜12g 木香10g 白术10g 山药12g 柴胡10g 香附15g 炒当
归15g 白芍12g 丹参12g 黄芩10g 甘草5。
四诊:8月15日。末次月经6月28日,月经过期17天未作,基础体温双相,略泛恶,腰酸,尿频,舌质淡
红,苔薄白,脉细弦滑数。即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次年4月8日剖腹产一男婴。
案十四、黄××,女,27岁,工人。
初诊:1985年12月7日。结婚2年,婚后3月因先兆流产施清宫术,月经史14岁5~7/20~251985年11
月26日,量多色暗,有血块,腹胀腰酸,经前乳胀痛颇甚,头痛,鼻寒,喷嚏,流涕,临经神疲嗜睡。妇科
检查无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诊其本证属肝郁脾虚,肺肾不足。治拟疏肝健脾,补益肺肾,方
拟定经汤合紫苏饮加减。
柴胡10g 白芍10g 黄芩10g 白术10g 紫苏10g 当归15g 熟地15g 制香附15g 桔叶15g 川续断
15g 茯苓15g 百合20g 菟丝子20g 甘草5g。
复诊:1986年1月4日。服药4周,经期准,12月23日月经来潮,量较前减少,乳胀痛及头痛在减,鼻
塞,流涕,腹胀,嗜睡均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守前法,原方20剂。
三诊:2月4日。患者已停经43天,无乳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尿妊娠试验阳性,证实怀孕。
按:经前乳胀、头痛是肝郁之证,症状虽重、治疗尚易。经前鼻塞,涕多,乏力,嗜睡,如感冒状,俗
称“血伤风”,大都系肺肾不足,营卫失和所致。治疗发和解为主,配合益气疏表,疗效尚好。
案十五、沈××,女,35岁,职员。
初诊:1992年2月15日。结婚10年未孕。月经15岁初潮,周期28~30天,经期3
天,量少,色暗红,经前乳胀痛,善怒,失眠,临经大便稀,末次月经1月20日,
平时带下少,性感及性欲不明显,性生活正常而少,每2周1次。平时纳可,便调,
有肺结核史,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而虚弦。妇科检查正常,输卵管造影(-),
诊刮(-),基础体温双相,呈爬坡形上升,精子抗体曾出现阳性。证属肝郁肾虚,心脾不充。治以疏肝益
肾,养血健脾。
炒当归12g 白芍12g 川芎6g 丹参12g 杜仲12g 菟丝子20g 山茱萸肉8g 仙灵脾15g 柴胡10g 制

香附15g 桔叶、桔核(各)15g 淮山药12g 鹿角霜10g 黄芩10g 甘草5g。
复诊:3月21日。上药加减服用至今,未次月经3月17日,经量较前多,色深,血块多,持续7天,经前
乳胀减轻,情绪稳定,大便不稀,眠较差,舌尖微红,脉细弦,肝肾不足。治当调补肝肾,上方去桔叶、桔
核,加葫芦巴10g 夜交藤20g。
三诊:5月2日。未次月经4月13日,基础体温双相,体温上升约0.3度,乳胀痛,有腰酸,余无所苦,性
欲好转,舌脉如前。治法同前,加减温阳益肾。
生地熟地各10g 当归12g 白芍12g 丹参12g 仙茅12g 仙灵脾15g 巴戟天12g 锁阳12g 杜仲
15g 菟丝子20g 鹿角霜12g 制香附15g 丹皮10g 广木香10g 甘草5g。
四诊:6月13日。末次月经5月11日,经行准时,量中,色可,经行诸症极轻微,现停经34天,基础体温
高温相已持续18天,两乳胀痛,略腰酸,食眠二便正常,舌苔薄白,脉细弦,孕胎无疑。治以益肾行气为
好。
当归12g 白芍10g 川续断12g 杜仲15g 白术10g 黄芩10g 桑寄生12g 枸杞子12g 桔叶15g 佛手
10g 广木香10g 砂仁4g。5帖。
6月30日B超证实宫内妊娠,93年2月顺产一女婴。
案十六、孙××,女,30岁,农民。
初诊:1993年7月26日。结婚5年未孕。15岁 5/25~27 1993年7月9日。经量一般,色黑有块,腰酸
腰痛,经前乳胀痛,头痛明显。平时两胁胀痛起伏已5年,临经更甚,腹胀亦时作,食欲二便可。舌质淡红,
也有齿印,苔薄腻,脉细弦。妇科检查正常。证属肝郁气滞,治拟疏肝理气为先,逍遥散加减。
柴胡10g 白芍10g 郁金15g 川楝子10g 制香附15g 丹皮10g 川续断15g 杜仲15g 桑寄生15g 当
归12g 丹参10g 黄柏10g 甘草5g 广木香10g 党参10g。5帖。
复诊:7月30日。药后尚无不适,脉证如前,继宗前法,丹栀逍遥散出入。
柴胡10g 赤芍、白芍(各)10g 丹皮10g 炒山栀10g 黄柏10g 知母10g 天花粉12g 败酱草
30g 丹参10g 当归12g 制香附15g 杜仲15g 黄芩10g。14帖。
三诊:8月13日。月经愈期6天未临,现两胁仍痛,伴有乳痛、腰痛、肠鸣、大便稀,舌质淡胖,舌苔薄
腻,脉细弦略数。证属肝郁气滞,下焦蕴热,再予疏肝清热为主,慎用坠胎活血之品。上方去天花粉、丹
参,加菟丝子20g。14帖。
四诊:8月27日。末次月经7月9日,头晕纳呆,泛恶,大便可,神疲乏力,腰酸起伏,脉细数弦滑,舌薄
也有齿痕,有早孕之迹象,查尿妊娠试验阳性,中药以理气和胃,益肾安胎为主。
白术10g 黄芩10g 陈皮10g 姜半夏12g 广木香10g 砂仁3g 苏梗12g 川楝子10g 柴胡7g 茯苓
15g 杜仲15g 竹茹10g 甘草5g。7帖。
案十七、李××,女,30岁,职员。
初诊:1988年9月10日。结婚3.5年不孕。初潮14岁。5/30+-8月22日,经量中,色鲜,有小血块,经
前善怒,泛恶,乳胀,颈部皮疹,临经纳呆,神疲嗜睡,大便多,行经第3天有腹痛,平素腰酸,性欲正常。
妇科检查(-),B超提示子宫后倾,基础体温单相,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弦。肝郁气滞,脾虚肾亏,治
以疏肝健脾益肾为主,方拟逍遥散加减。
柴胡10g 白芍10g 香附15g 木香10g 茯苓15g 白术10g 丹皮10g 当归12g 黄芩10g 仙灵脾

12g 菟丝子20g 桑寄生20g 甘草5g。
复诊:1989年2月29日。上方加减服药至今,诸症好转,末次月经2月9日,经期准时,持续5天,临经诸
症大减,现无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BBT呈典型双相,颈部皮疹频发,治以疏肝益肾为主。
柴胡10g 白芍10g 丹皮10g 黄芩10g 茯苓15g 香附15g 蒲公英20g 当归12g 杜仲15g 菟丝子
20g 生地、熟地(各)10g 白术10g 木香10g 北沙参12g 甘草5g。7帖。上方继续加减应用治疗,经
期诸症悉瘥。
三诊:5月13日。末次月经89年4月24日,无不适,食欲佳,脉虚弦,舌薄白,治守前法,加重温肾填
精。
生地12g 当归15g 白芍10g 黄芩10g 黄柏10g 仙灵脾15g 锁阳12g 杜仲12g 菟丝子15g 桑寄生
15g 柴胡10g 木香10g 白术10g 甘草5g。
上方加减服药,至7月29日月经来潮,以后停经,证实妊娠,于次年5月生育一男婴。
案十八、王××,女,28岁,农民。
初诊:1985年6月28日。结婚3年未孕。月经史:14岁 5~6/28+-,85年6月27日,量中,有血块,
稍腹痛,腰酸甚,经前10天许两乳明显胀痛,至经临方消,善怒,带下较多,有秽味,外阴搔痒。妇科检查
无特殊,滴虫及霉菌均阴性。舌质淡红,边有淡红,边有齿印,苔薄腻,脉细弦。证属肝郁湿滞,脾肾两
虚。治拟疏肝益肾,健脾化湿。逍遥散合知柏四物汤加减。
柴胡10g 白芍10g 白术10g 党参10g 黄柏10g 知母10g 制香附15g 茯苓15g 当归12g 生地
12g 川续断15g 蒲公英20g 甘草5g。4周。
复诊:7月26日。上方服用4周后,经前乳胀及带下明显减轻,情绪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末
次月经7月24日,现未净,血块少。湿热渐化,肝郁渐舒,肝肾不足明显,故今治以益肾理气为主。
当归12g 生地12g 白芍10g 川续断15g 胡芦巴10g 仙灵脾10g 茯苓15g 制香附15g 白术10g 柴
胡10g 黄芩10g 甘草5g。
上方加减服用8周,停经而证实妊娠,次年6月剖腹产一女婴。
按:以上四例为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经前两乳明显胀痛,善怒脉弦,是肝郁化火无疑。此证十有九不孕,
然经先生治疗,胀痛消失,即可受孕,说明肝气阻滞为患。患者药后肝郁舒、湿滞化、继而加强益肾,使肾
气康复病亦愈。
案十九、黄××,女,30岁,职员。
初诊:1988年3月31日。结婚4.5年未孕。月经史:14岁 5/30 1988年3月27日,量中,小腹胀,经前
失眠,临经大便软,平时阴道干燥感,性欲很差,性生活后明显疲乏,口干,带少。半年前宫腔镜检查,两
侧输卵管欠畅,腹腔镜检查:①子宫小型浆膜下肌瘤。②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③右侧输卵管不通。基础体
温双相。舌质微红,苔薄白,脉细。证属肾亏血虚,肝郁脾弱,治以补肾养血,疏肝健脾,予养精种玉汤合
毓麟珠加减。
当归15g 仙灵脾15g 熟地12g 杜仲12g 菟丝子20g 山茱萸肉8g 柴胡10g 白芍10g 广木香
10g 白术10g 丹皮10g 鹿角霜10g 甘草5g。7帖
复诊:4月7日。药后无不适,纳可便调,无腰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治守前法,上方加仙茅
15g。14帖。

原方加减治疗4周,经前乳胀及临经腹胀瘥,大便实,再加减治疗4周,眠安,白带增多,性欲转旺,性生
活后精力仍佳,舌微红,脉有力。服药至第12周。停经,证实妊娠。次年顺产一女婴。
按:年方四七,阴道干燥,性欲很差,性生活后明显疲乏。近年来较为多见。是傅青主妇科指的木燥乏水
肾虚之候。治拟补肾养血为主,兼顾肝脾。此例主要是内分泌失调,检查虽有右侧输卵管不通,但临床上未
见瘀血之证,故不用化瘀法,药后肝舒脾健,肾虚得复,病愈而孕。
案二十、钱××,女,28岁,教师。
初诊:1988年11年13日。结婚2年未孕。月经史:15岁6~7/35~45。1988年11月11日,量中,无痛
经史,经前常情绪起落,临经大便稀,平时感阴道干燥,带下极少,性欲差,纳可,眠安,便稠。舌质淡
红,苔薄白,脉细。有青春期精神障碍,长期服用氯丙嗪。妇科检查(-),基础体温双相,呈爬坡型上升,
高温相仅持续8天,证属肝肾不足,肝郁脾虚,治拟疏肝益肾健脾,自拟加减定经汤。
柴胡10g 白芍10g 香附15g 当归12g 木香10g 熟地12g 大枣10枚 白术10g 淮山药12g 茯苓
15g 仙灵脾12g 菟丝子20g 甘草5g。
复诊:89年2月25日。末次月经2月14日,经前情绪好转,大便实,阴道干燥好转,目前气滞肝郁好转,
肝肾不足改善,治以调补肝肾,增加益肝温阳之品。
柴胡10g 白芍10g 香附15g 生地、熟地(各)10g 当归15g 仙灵脾15g 胡芦巴12g 菟丝子
20g 姜半夏12g 白术10g 丹皮10g 石菖蒲10g 茯苓15g。
三诊:4月30日。服药2月,月经准时,末次月经4月18日,诸证均明显好转,纳好,便稠,精神可,
BBT双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治守前法。上方去生地、半夏,加山药12g。
四诊:6月28日。5月17日经临正常,无不适,今月经逾期已12天未至,苔薄白,脉弦滑带数。尿妊娠试
验阳性,证实妊娠。
次年3月25日剖腹产一女婴。
案二十一、朱××,女,23岁,教师。
初诊:1992年3月13日。结婚2年不孕,月经史:15岁 5/30±2月25日,量中,有血块,无痛经史。临
经大便稀,小腹痛甚,腰酸,口淡,泛恶,持续5天。经前乳胀,至临经缓解。性欲可,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细。妇科检查(-),证属肝郁脾虚,气机失和。治拟疏肝健脾,予宣郁通经汤加减。
炒当归12g 白芍12g 川续断15g 杜仲12g 川楝子12g 香附15g 柴胡10g 苏噜子10g 桔叶、桔核
(各)15g 丹皮10g 黄芩10g 炒蒲黄炭8g 大枣12g 甘草5g。10帖。服药后乳胀渐减,自动停药,到
92年10月5日再服上药,经期尚准时。
医话
一、平安度过更年期
更年期每个人都要经过,是从中年过渡到老年的阶段,也是人体向衰老转变的阶段,一般男性在50~60
岁左右,女性45~55岁左右。这是一自然衰退的生理过程,不是疾病,如果只有轻度的或短暂的不适,不需
特殊治疗。
妇女因为月经、白带、受胎、生育、哺乳等生理特点,与性腺关系最为密切。部分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
巢功能衰退而产生一系列植物神系统等症状,称为更年期综合征或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称为经断前后诸证。

常见的症状有经期紊乱、性欲改变、烦躁易怒、心烦抑郁、紧张不安、烦热汗多、心悸失眠、倦怠乏力等
等。大约有2/3的更年期妇女出现更年期综合征,其中1/4的妇女症状比较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而需要治
疗。年轻妇女如因手术摘除卵巢或经放射线治疗,也可出现类似的症状。
中医认为人的生长衰老、生命活动以及生殖功能都与肾密切有关。所以肾是元气的根本,肾气的盛衰和人
体的健康与否至关重要。妇女在五十岁左右月经终止,是肾气衰退、精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去平
衡的表现。在这个时期,如不能适应这一改变或症状突出时,就出现经断前后诸证。由于体质不同。在临床
上可见到肾阴不足、肝阳偏旺或脾肾阳虚、阴阳两虚等等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和个体差异,中医药可分别采
用滋阴、温肾或补益心脾、阴阳双补等各种治法,取得补肾养精、平肝健脾、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疗效甚好,能使病情缓和而逐渐治愈。
在治疗的同时,患者和家属等应相互谅解配合,以积极乐观、开朗随和的态度,对待更年期的生理上和心
理上的改变,以期以幸福愉快、平安舒适地度过这一生理转变过程。
二、吃补药须知
一般人在冬至之后,往往都爱进些补品。但是,补药的种类很多,有补气药、养阴药、助阳药、补血药等
等,作用不同。而人体的虚弱症状又可以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多种,在阳虚中有肾阳虚和脾阳虚
之分;气虚中又有脾气虚和肺气虚的差别等……这就是按照中医的治疗原则,辨证论治,缺什么补什么,随便
进补,反而会产生“虚不受补”的不良后果。
就拿人参来说吧,大家都知道是补药,然而它品种多,作用各不相同。其中如别直参(朝鲜参、红参)主
要适用于肾阳虚的病人,如果阴虚的人服了以后,反会出现头胀头痛、失眠鼻血等反应,形成身体更虚;还
有西洋参,是治疗阴虚的主药,阳虚的人吃了,也会使身体更弱。有名的人参再造丸,是治疗风湿痛的,不
是补品。因此单凭个人见解,或听人介绍随便买补药吃,往往花钱多而对身体却没有帮助。况且补药多半是
比较粘腻的,假如胃肠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吃了以后,还会增加胃肠负担,结果使胃口减退,胸闷腹胀,很不
舒服。
患有慢性病的人,首先要把病治好,如果只依靠吃补药,反而会增加治疗上的困难。
所以,要不要吃补药,事先最好请医生诊治,对症下药,才能达到如期的效果。如果身体没有什么病,最
好还是不要随便吃补药。
补,固然是促进健康的一个方法,但终究是消极的。我们平时应坚持体育锻炼,保持精神愉快,注意日常
生活的安排,有病及早治疗,这才是保证健康和积极措施。
三、百合的功用
天气热了,母亲每天烧了百合汤给我们当点心吃。妹妹不愿吃,恰好当医生的叔叔来了,妹妹问叔叔吃百
合的好处。他说:
“远在几千年前,我国第一部药物书《神农本草经》和著名的中药典《本草纲目》里面,都提到百合的作
用,它不仅能作为食物,还可当药物治病。说它有补中益气、清凉润肺、镇咳止血、消除腹胀、利大小便等
功用。所谓‘补中益气’,也就是说这一类药物,对于供给人体各部分动力和营养的‘气、血’,能够促进它们的
活动,使身体各部门的组织都活跃起来,体力和抵抗力得到增加,身体也就健康起来了,所以百合是属于滋
补强壮药。中医学认为肺是一个畏惧干燥的脏器,而百合是清凉甘润的药品,所以能够滋润肺脏,治疗由于
过分燥、热而引起的咳嗽或吐血。因此中医师常用它配合其他的药物来治疗肺结核病和慢性咳嗽,是有一定
的效果,并且很少副作用。”
从现代的营养学来说:百合是一种富有营养价值的食品。它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以提供我们身体大量的热
力,来从事各项活动。百合还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丙等营养成分。所以不但我们健康者
吃了有好处,对于慢性结核病人或者传染病的恢复期等,都有帮助,表明古人的经验是合乎科学的。”

四、附片有毒不能以泡代煨
附片是中医治疗虚寒性疾病的重要药物,具有强心、温阳、镇痛、祛湿等多种功能。但是,生附子因含有
剧毒的乌头碱等成分,所以又属有毒药物。我国历代中医药工作者,研究创制了多种加工炮制的方法,制成
毒性较低的熟附片,同时又严格规定了煨煮的方法和时间。可是迄今为止,附片中毒的病例还时常发生,严
重的可引起死亡。
附子品种较多,炮制方法也有差异。因此虽经加工炮制的附片,多少都还保留着一定的毒性,仍然有使人中
毒的危险。所以在煨中药时,对附片必须遵照医嘱,先煨一定的时间,这主要是防止加工炮制的不足,以保
证安全。
有读者提出附片放在保温瓶中,冲入开水浸泡,尝尝无麻辣味时再作为一般中药煨煮,以节药时间。保温
瓶中的温度是在不断的下降的,减毒作用显然不够。况且经过长期热水浸泡,对疗效是否有影响,也是个问
题。由于附片中毒常可危及生命,所以象这类浸泡的方法,在没有经过医药专业部门用科学方法实验证明以
前,是不能轻易试用的。
五、服中药能吃豆类吗?
豆类食品及其制品的性质,大都是平淡的,和一般中药同时服用没有矛盾。古代有些中医药书中,曾有某
药反黑豆、黄豆、绿豆等记载,于是有人理解为吃了这些药时就不能吃豆类了,但从多年临床观察看,并无
特殊意义。就拿附片来说,古书上确有“附子反黑豆、绿豆”的话,但事实上两者同服没有出现过严重不良的
例子。所以,近代中药书藉中已很少再提及这种论点。相反地却有用黑豆、绿豆治疗附片中毒有效的记载。
尤其有趣的是,在炮制附子以减少它的毒性时,许多地区采用和豆腐同煮的方法,更说明附片和豆类是可以
同用的。
如果患者消化不良等胃肠病者,在服用中药的同时,过量吃了没有煮透的豆类食品,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可能出现或加重腹胀、腹痛、饱闷、大便不正常等症状。这是因为胃肠消化功能减弱,食物滞留的现象,中
医称为食积,但不是中药和豆类同服所直接引起的。
在服用中药时,如果医生没有特殊的嘱咐,是可以进食豆类食品的,但必须注意将豆煮烂烧透,不要吃得太
多。这样,一般不会出不良反应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除黄褐斑中医有良方
门成福临床惯用方
妇科病
妇女更年期
妇科疾病
【方和谦:薄荷-肝气郁结之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