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3.六一散详解研讨

93.六一散详解研讨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六一散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
      
组成;滑石18克 甘草3克 
加减;   
1.解利伤寒,发汗,煎葱白、豆豉汤调下;
2.难产,紫苏汤调下;
3.临床常配清暑利湿之品,如西瓜翠衣、丝瓜络之类;
4.阳明热甚者,加石膏以清热;
5.小便涩痛或砂淋,可酌加海金沙、金钱草以利水通淋;
6.血淋者,宜加生侧叶、小蓟、车前草以通淋止血;
7.夏季食生冷所致的赤白痢疾,可加黑山栀、干姜。
本方现代常用于胃肠型感冒、胃肠炎、中暑、药物不良反应、膀胱炎、尿道炎、 泌尿系结石,以及某些皮肤病等属湿热引起者。外用扑撤可治疗痱子。夏季饮用可预防 中暑。 1.受暑  2.霍乱   3.泄泻  4。膀胱炎  5.肾囊风  6。药物过敏  7.农药中毒  8.斑蝥中毒   9.毒厥  一、内科 尿道炎  二、儿科 1.百日咳   2。新生儿腹泻  3。小儿暑泻  三、外科 1.砂淋
 2.泌尿系结石  四、皮肤科 黄水疮  
[功用] 清暑利湿。
 [主治] 1.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 2.膀胱湿热所致之小便赤涩淋痛以及砂淋等。 3.皮肤湿疹,湿疮,汗疹(痱子)。 本方为治疗暑湿的常用方剂,以身热烦渴,小便不利为证治要点。
    六一散(益元散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10)
    [异名]  天水散(《伤寒直格》卷下)、太白散(《伤寒直格》卷下)、神白散(《儒门事
亲》卷13)、双解散(《摄生众妙方》卷4)、滑胎散(《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3)。
  [组成]  滑石六两(180g)  甘草一两(30g)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9g),加蜜少许,温水调下,或无蜜亦可,一日三
次。或欲冷饮者,新井泉调下亦得。解利伤寒,发汗,煎葱白、豆豉汤调下;难产,紫
苏汤调下(现代用法:为细末,每服6—18g,包煎,或温开水调下,一日2—3次;亦
可加入其他方药中煎服。外用扑撒患处)。
  [功用]  清暑利湿。
  [主治]
  1.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
  2.膀胱湿热所致之小便赤涩淋痛以及砂淋等。
  3.皮肤湿疹,湿疮,汗疹(痱子)。
    [病机分析]  “长夏炎蒸,湿土司令。故暑必兼湿”(《医方集解.清暑之剂》)。本方
证乃暑热挟湿所致。暑为阳热之邪,其性升散,易耗气伤津。暑热伤人,故身热;暑气
通于心,热扰于心,故心烦;暑伤津液,故见口渴。湿性粘滞,易阻遏气机。暑热挟
湿,胶结不解,阻遏三焦,三焦气化不利,升降失司,伤及胃肠,则见呕吐、泄泻;影
响膀胱,气化不利,故见小便不利;湿热下注,则小便赤涩淋痛;湿热互结,煎熬津
液,而成砂石,则为砂淋;湿热之邪留连气分,淹滞不解,郁蒸肌肤,蕴酿而成湿疹、湿疮、汗疹。    .
    [配伍意义]  本方为暑热挟湿之证而设。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和
“湿淫于内,……以淡泄之”的治疗原则,以清暑利湿立法。方中滑石,味甘淡性寒,
质重而滑,甘以和胃气,寒以散积热,淡能渗水湿,质重下降,滑能利窍,以通水道,
《本草通玄》卷4称其能“利窍除热,清三焦,凉六腑,化暑气”;《本草再新》卷8谓
其能“清火化痰,利湿消暑,通经活血,止泻痢呕吐,消水肿火毒”;“是为祛暑散热,
利水除湿,消积滞,利下窍之要药”(《本草经疏》卷3),既能清三焦,解暑热,又能
渗湿邪,利小便,故方中以之为君药。甘草,甘缓性乎,李呆称其“生用则气平,补脾
胃不足,而大泻心火”(录自《中药大辞典》),既可清热泻火和中,又可缓滑石之寒滑
重坠太过,为佐使药。二药配伍,清热解暑,利水通淋,使内蕴之湿从下而泄,则热可
退,渴可解,淋可通,利可止,正合“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明医杂著》卷3)之意。
    本方的配伍特点在于,应用六份质重寒滑的滑石,与一份甘缓和中的甘草相配,清
热利水,甘寒生津,使清热而不留湿,利水而不伤正。
    本方用六份滑石,一份甘草,研为散服,故名“六一散”。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为治疗暑湿的常用方剂,以身热烦渴,小便不利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临床常配清暑利湿之品,如西瓜翠衣、丝瓜络之类;阳明热甚者,加
石膏以清热;小便涩痛或砂淋,可酌加海金沙、金钱草以利水通淋;血淋者,宜加生侧
柏叶、小蓟、车前草以通淋止血;夏季食生冷所致的赤白痢疾,可加黑山栀、干姜。
    3.本方现代常用于胃肠型感冒、胃肠炎、中暑、药物不良反应、膀胱炎、尿道炎、
泌尿系结石,以及某些皮肤病等属湿热引起者。外用扑撤可治疗痱子。夏季饮用可预防中暑。
    [使用注意]
    1.阴亏液伤,内无湿热,或小便清长者,忌用本方。
    2.孕妇不宜服。    .
    3.重症者可加倍服用。
    [源流发展]  本方原名益元散,出自金.刘完素《黄帝素问宜明论方》卷10,《伤
寒标本心法类萃》卷下称之为六一散,流传至今。刘完素为金元四大家之首,他倡导火
热论,强调六气皆能化火,善治火热病。对于表证,认为固应汗解,但“佛热郁结”于
表,绝非辛热药所宜,唯有用辛凉或甘寒以解表,才能表解热除。临床具体施用中,本
方为主方之一,如夏季外感,“以甘草、滑石、葱、豉等发散为甚妙”(《素问玄机原病
式》卷2);阳热郁遏于表,用石膏、滑石、甘草、葱、豉等开发郁结;表证兼有内热,
予表里双解,可用天水一凉膈半,或天水凉膈各半等。完素认为,本方能通九窍六腑,
生津液,去留结,消蓄水,止渴,宽中,除烦热;补益五脏,大养脾胃之气;安魂定
魄;明耳目,壮筋骨,通经脉,和血气,消水谷,保元真,耐劳役饥渴/宜热,久服强
志,轻身,驻颜,延寿;能令遍身结滞宣通,气和而愈。用于身热,吐利泄泻,肠游,
下痢赤白,癃闭淋痛,石淋,肠胃中积聚,寒热,心躁,腹胀痛闷;内伤阴痿,五劳七
伤,一切虚损,痫痉,惊悸,健忘,烦满,短气,脏伤咳嗽,饮食不下,肌肉疼痛;口
疮,牙齿疳蚀,百药酒食邪毒,中外诸邪所伤,中暑,伤寒,疫疠,饥饱劳损,忧愁思
虑,恚怒惊恐,汗后遗热,劳复,两感伤寒;妇人下乳催生,产后损益血衰,阴虚热
甚,一切热证,吹奶乳痈,等等。可见,完素的学术思想,在本方中得到了高度体现。
因此誉之为“神验之仙药”,“若以随证验之,此热证之仙药也,不可阙之”(《黄帝素问宜明论方》卷10)。
    在《伤寒直格》卷下益元散条下载:“本世传名太白散。”可见,本方原是“世传”
之效方,而经完素的实践和总结,予以发扬光大。在完素的著作中,本方的方名众多,
用治上下表里七十余证,也说明了这一点。
    完素自拟的衍化方,除益元散、鸡苏散和碧玉散以外,还有以本方加黄丹之红玉
散,“主疗不殊,收效则一”(《伤寒直格》卷下),以及加入麻黄二两的神白散(《黄帝素
问宣明论方》卷10)。后世六一散类方主要有二类:一类是加入温热补益之品,使扶正
力量得到加强,主要用于呕逆泻利等证,如《丹溪心法》卷2之清六九(又名清六散),
以本方加炒红曲活血健脾,卷5之温清丸,加干姜温中降逆;《医方考》卷2之温六丸
(又名温六散)亦加干姜,但三药剂量与温清丸稍异,卷4之茱萸六一散,加吴茱萸温
中下气;《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之加味天水散,以本方加山药滋阴固元。另一类加入
苦寒清热除湿之品,使祛邪的力量得到加强,主要用于淋证,如《济阴纲目》卷91之
加味益元散,以本方加车前子清热利湿;  《医方考》卷4之三生益元散,加生侧柏叶、
生车前草、生藉节汁清热凉血;《中医方药手册》之滑石黄柏散,加黄柏清热燥湿。另
外,后世医家,尤其是温病学家,将本方加入他方中,广泛用于湿热诸病,并创立了许
多行之有效的方剂。
    [疑难阐释]    ,
    1。关于方源与方名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10、《伤寒直格》卷下和《伤寒标本心法
类萃》卷下均载有本方,《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为刘完素所撰,成书于1172年;而后两书为
其弟子所编,成书于1186年。因此,本方始见于《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其方源应以该书为
是。本方名称众多,见于《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有益元散,见于《伤寒直格》有益元散、天水
散、太白散,见于《伤寒标本心法类萃》有益元散、天水散、六一散。称为六一散,既可说明
滑石和甘草的用量比例,又可区别于加辰砂之益元散,故为后世所常用。《增补内经拾遗
方论》卷3谓:“六一者,方用滑石六两,甘草一两,因数而名之也。”又谓:“不曰一六,
而曰六一,乾下坤上,阴阳交而泰之道也。一名天水散,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阴阳之
义也。又名益元散,益元者,除中积热以益一元之气也。亦名神白散,神白者,因其色
白而神之也。”这里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即由五行生成数学说中的地六配天一而
来C1)。何任也认为,本方“益气而不助邪,逐邪而不伤气,确不负益元之名”.j。
    2.关于本方的适应证  由于本方药少力薄,单独使用,应以轻证为宜。正如程国
彭指出,暑病“有伤暑、中暑、闭暑之不同。伤暑者,感之轻者也。其症烦热口渴,益
元散主之。中暑者,感之重者也。其症汗大泄,昏闷不醒,或烦心喘喝,妄言也。昏闷
之际,以消暑丸灌之,立醒。既醒,则验其暑气之轻重而清之,轻者益元散,重者白虎
汤”(《医学心悟》卷3)。河间将本方广泛用于内科、妇科、脏腑、经络、耳目九窍等
七十余证,遍及表里、虚实、气血、内外。对此,汪昂认为:“盖取其能通除上下三焦湿
热也”(《医方集解。清暑之剂》),可谓一语中的。后世温病学家多将本方融人各自的方
治当中,广泛用于暑温、湿温、伏暑诸证。
    [方论选录]
    .1.刘完素:“此药是寒凉解散郁热,若病甚不解,多服此药无害,但有益而无损。
俗恶性寒,.兼易得之贱物,而不明《素问》造化之理,故不取本草神验之言,而多不用
焉。若以随证验之,此热证之仙药也,不可阙之。伤寒当汗而不可下,当下而不可汗
者,且如误服此药,则汗自不出,而里热亦不获效,亦有里热便得宣通而愈者。或半在
里、半在表,可和解而不可发汗、吐、下者,若服此药多愈;若不愈,亦获小效,是解
散怫郁;邪热甚者,小加凉膈散和解尤佳。或自当汗解者,更可加苍术末三钱,同葱、
豉煎汤调服甚良。”    、
    “此药泛常多用,虽为效至大,俗以病异药同,将为妄行,反招侮慢。今以若加黄
丹,令桃红色,是以名之红玉散;若加青黛,令轻粉碧色,名碧玉散;若加薄荷末一分
同研,名鸡苏散,主疗并同,但以回避愚俗之妄侮慢耳。”(《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10)   
    2。李时珍:“滑石利窍,不独小便也。上能利毛腠之窍,下能利精溺之窍。盖甘淡
之味,先人于胃,渗走经络,游溢津气,上输于肺,下通膀胱。肺主皮毛,为水之上
源。膀胱司津液,气化则能出。故滑石上能发表,下利水道,为荡热燥湿之剂。发表是
荡上中之热,利水道是荡中下之热,发表是燥上中之湿,利水道是燥中下之湿。热散则
三焦宁而表里和,湿去则阑门通而阴阳利。刘河间之用益元散,通治表里上下诸病,盖
是此意,但未发出尔。”(《本草纲目》卷9)
    3.吴昆:“中暑,身热烦渴,小便不利者,此方主之。身热口渴,阳明证也;小便
不利,膀胱证也。暑为热邪,阳受之则人六腑,故见证若此。滑石性寒而淡,寒则能清
六腑,淡则能利膀胱;人甘草者,恐石性太寒,损坏中气,用以和中耳。经曰:治温以
清,凉而行之,故用冷水调服。是方也,简易而效捷,暑途用之,诚为至便;但于老
弱、阴虚之人,不堪与也。此虚实之辨,明者详之,否则蹈虚虚之戒,恶乎不慎厂
(《医方考》卷1)
    4.汪昂:“此足太阳、手太阴药也。滑石气轻能解肌,质重能清降,寒能泻热,滑
能通窍,淡能行水,使肺气降而下通膀胱,故能祛暑住泻,止烦渴而行小便也。加甘草
者,和其中气,又以缓滑石之寒滑也。”(《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5。王子接:“渗泄之剂,不损元气,故名益元。分两六一,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故又名天水。滑石味淡性利,色白人气,复以甘草载引上行,使金令肃降,故暑湿之邪
伤上焦者,效甚速。其下清水道,荡热渗湿之功,亦非他药可及。时珍曰:热散则三焦
宁而表里和,湿去则阑门通而阴阳利。完素以之治七十余证,赞之为凡间仙药,不可阙
之。”(《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中)
少,恐难挽回。柴曰:此暑风也,脉无死象,力保无事。伊同寓水部钱筑岩不信,急煎
前药将进,幸禾中朱汝能进以六一散,一服神气稍定,钱虽不知医,固知六一散之与理
中冰炭,因停前药。次日,遂以黄连香薷饮加羌活治之,调理数日而康。
    按语:病起于因暑被风,暑、湿、风并皆为患,证属实热,以附子理中汤论治,无
异于负薪救火,恐祸不旋踵。幸予六一散得效,终以祛暑化湿疏风之剂收功。
    (3)受暑  《续名医类案》卷4:柴屿青治陈忍之患病。医以温散之药投之,遂至
彻夜不能合眼,时见鬼物,两脉沉伏,症属受暑,用加减清暑益气汤去参、苓,一剂势
减,六脉俱现洪大,再服六一散,数剂而病退,惟夜间尚不能熟睡,遂以滋补安神之剂
调理而安。
    按语:暑病误投温散之剂,升阳助火,使暑热炽盛,内扰心神,故状如见鬼而脉象
沉伏,六一散祛暑清心,使邪去病安。
    2.霍乱  《续名医类案》卷6:遂平李仲安携一仆一佃客至偃城,夜宿邵辅之书斋
中。是夜仆逃,仲安觉其逸也,骑马与佃客往临俅急追之。时当七月,天大热,炎风如
箭,尘埃漫天,至辰时而还,曾不及三时,往返百二十里,既不获其人,复宿于邵氏
斋。忽夜间闻呻吟之声,但言救我,不知其谁也。热火寻之,乃仲安之佃客也。上吐下
泻,目上视而不下,胸胁痛不可动摇,口欠而脱臼,四肢厥冷,此正风湿暍三者俱合之
症也。其婿曾闻其言,乃取六一散以新汲水锉生姜调之,顿服半升,其人复吐,乃再调
半升,令徐服之,良久方息。至明又饮数服,遂能起。调养三日平安。
    按语:病起于餐露饮风,冒暑疾行,致过劳伤脾,邪干胃肠,气机逆乱,发为霍
乱,用六一散加生姜调服,祛暑利湿,解表和中,使三焦利而表里和,阴阳调而气机畅,则诸症自愈。
    3.泄泻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一孺子,泄泻月余,身热燥渴,嗜饮凉水,强
与饮食即恶心呕吐,多方调治不愈。投六一散加山药,一剂,燥渴与泄泻即愈其半。又
服一荆,能进饮食,诸病皆愈。
    按语:六一散加山药,即张锡纯之加味天水散,“治暑日泄泻不止,肌肤烧热,心
中燥渴,小便不利,或兼喘促。小儿尤多此证,用此方更佳”(《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可参。
    4。膀胱炎  《福建中医药》(1965,6:20):某男,69岁,1963年5月21日就诊。患
者自昨日傍晚始尿频,尿急,小便滴沥难下,量少,伴小腹有灼热样阵痛,夜间病情加
重,夜尿20余次,溺终尿液呈血样,伴口渴。刻诊:体温38.8℃,唇口红甚,舌苔黄
浊,脉数有力。诊为急性膀胱炎,证属膀胱积热,蕴结成淋,给六一散2两,冲开水
600ml,澄清后去滓,匀作3次服,每日1剂,连服4天,痊愈。
    5.肾囊风  《陕西中医》(1987,1:35):某男,42.岁。阴囊及双股内侧散在红色丘疹
5天,瘙痒甚,且多处溃烂流水,舌红,苔白中根部厚,脉弦滑。予六一散,温开水调
服,每次9g,每日2次。并外用六一散加地榆粉、黄柏粉调敷,用药4天而愈。
    按语:本证系湿热下注,郁于肌肤而发,以本方清热解肌,除湿利水,故能药到病,除。
    6。药物过敏  《山西中医》(1987,2:29):某男,17岁。因患痢疾到某医院治疗,输
液(加有红霉素)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全身皮肤掀红,疱疹满布,头晕,心慌,恶
心,气急喘促,立即停药。用西药脱敏无效,遂给六一散60g,冲调,分次凉饮,3小
时内服完,畅尿数次,上述症状完全消失,且痢疾亦愈。
    7.农药中毒  《山西中医》(1987,2:29):某男,44岁,1975年7月5日诊。患者于
本日上午使用敌敌畏喷雾剂时未戴口罩,工作半小时后,感觉胸闷气短,逐渐加重。视
患者皮肤微红,皮疹散布,喘促有声,时有昏瞀欲厥之势。问之素无哮喘病史,诊为农
药中毒,遂以滑石60g,生甘草15g,煎汤分次凉饮。1小时后小便量多,症状骤减,
一昼夜间服完上方2剂,竟获痊愈。
    8.斑蝥中毒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1:36):某军人,因患尿路感染,服用一民
间单方:斑蝥7只,大枣7枚,每枣内夹斑蝥1只,面包火煨,去面为末,一次冲服。
服后不到2小时,感觉面部烘热,继之少腹拘急,腰痛,烦躁,一昼夜未能小便。诊见
病人面红如醉,弓腰屈腹,坐卧不宁,痛苦万分,几次未能诊成,后两壮男强按持,方
诊之。其脉弦涩有力,舌质紫黯。询其家人,除服上药外,近2个月来未用过任何药
物,遂诊为斑蝥中毒。非解毒利腑莫救,而备此两全者当推六一散。急书六一散30g,
温水调服。2剂后,排出赭色尿约500毫升,神安,但尿仍痛涩不利,又2剂,诸症悉除。
  按语:《温热经纬》卷5谓本方:“温水擂胡麻浆调下,并可下死胎,解斑蝥毒。”言
之不谬。    .
  9.毒厥  《山西中医》(1987,2:29):某男,48岁,厨师。1年前,在加工生鱼时被
鳍刺伤右手食指,翌日伤处起白疱,全身不适,低热,:、;右肢剧痛,纳呆,恶心,继而晕
厥仆地。经抢救复苏,兹后1年内竟发作晕倒7次。经多方治疗无效,.病情日趋加重,
右半身常疼痛难忍,致失去工作能力,卧病休养。诊见患者面容憔悴,神情恐慌,右臂
及右腿外侧均见大小不等之绀斑10余块,大者如掌,小者似卵,质硬,压痛甚剧,脉
弦,舌红,舌侧瘀斑数点。诊为破伤中毒,毒瘀血分。遂予六一散200g,每次用绿豆
水冲服10g,日服2次。10天后复诊,患者神情爽朗,言服药后病情一天天明显好转,
今饮食大增,体力明显恢复,绀斑与疼痛基本消失,惟右腿下外侧尚存一小片,已色淡
质软,不甚疼痛。余甚感效出意外,询问患者同时还服用其它解毒药否,其言服上药前
很长时间已无药可服,服药期间从未用过其它任何中西药品,遂再予上方,继服工O天,
诸症痊愈。后用此方治疗破伤中毒危症2例,均获速愈之效。
  按语:案6--9均为药物等过敏及中毒反应,以本方治疗获得良效0.方中滑石,“清
火化痰,利湿消暑,通经活血,止泻痢呕吐,消水肿火毒”(《本草再新》卷8),利下
窍,化食毒;甘草,“解百药毒,如汤沃雪,验如反掌”(《本草纲目》卷12)。二味相
须,味简力专,单刀直人,可解百药酒食邪毒。
    [临床报道]
    一、内科
    尿道炎  以本方治愈尿道炎10例,快者3—4日,慢者6日治愈cx。
    二、儿科
    1.百日咳  以六一散加味用于/J~Jl,百日咳痉咳期80例。痉咳开始至就诊时间分别
为6—20天,其中伴轻度肺部感染15例,面部水肿21例,结膜下出血5例,鼻衄8
例,均未作全程预防注射。予滑石30--60g,甘草5—10g,较胖患JI,N党参、白术、茯
苓;体质较瘦加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本组中49例服药3—6剂痊愈(舌脉正常,
咳嗽消失),27例好转(痉咳次数减少,症状减轻),总有效率95%c“。
    2。新生儿腹泻  以六一散加味治疗新生儿腹泻150例,有效率为.96.6%。外感加
砂仁末、黄连末;伤乳加砂仁末、山楂末、鸡内金、陈皮末;脾虚加白术末、人参末[“。
    3。小儿暑泻  以淮山药、滑石、甘草加味治疗,'bJL暑泻伤阴型26例。病程3—21
天,临床表现特点:腹泻数日不愈,为水样便或内夹不消化食物,无脓血,小便涩少,
低热,口燥,舌红绛无津。小便涩少加车前子,日便次15次以上者加白芍,烦躁者加
鸡子黄一枚。结果:全部获愈,疗程l一6天c6J。
    三、外科
    1.砂淋  本方加朱砂、琥珀共研细末,每服6g,1日3次,饭前服,3日1疗程,
治疗砂淋4例(其中3例曾反复发作,经手术无效),经2—4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
随访3—6年无复发l”。  ’
.  2.泌尿系结石  以本方加蝼蛄为基本方,治疗泌尿系结石36例。结石较大,部位
较高,加海金沙、金钱草;小便热涩加车前子、石韦;血尿加白茅根、篇蓄、瞿麦;肾
绞痛加琥珀、沉香。经治疗后,疼痛消失,30例排下结石,其中1例排出结石12块,
6例结石消失Lsj。
    四、皮肤科
    黄水疮  取鲜丝瓜叶(或鲜丝瓜)捣烂取汁,合六一散调成糊状,均匀涂在患处,
每日数次,合并感染者适当应用氯霉素注射液配合外涂效果更佳。治疗109例,用药
3一工5日,全部治愈(疮面干燥,无渗出,局部无搔痒,疮面结痂,而后自行脱落)c”。
.    [实验研究]  利尿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本方对小鼠有明显的利尿作用。按2g/kg灌
胃给药,观察其6小时内排尿情况,结果服药后3个小时内尿量明显增加,3小时后恢
、复正常。拆方研究证明,滑石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但作用时间较短。,甘草无利尿作
用。本药和滑石的利尿高峰均在服药后第1小时,以后逐渐下降c10l。
    [附方]    。
    1.益元散(辰砂益元散)(《奇效良方》卷5)  滑石六两(180g)  甘草一两(30g)
辰砂三钱(9g)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温水送下,灯心汤调服亦可。功用:清暑
利湿,镇惊安神。主治:暑湿证烦渴多汗,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小便不利。
  .本方原载《奇效良方》卷5,称辰砂益元散,  《医方集解.清暑之剂》更名为益元
散。方中滑石性寒质重,既能清心解暑热,又能渗湿利小便,为君药。甘草益气和中泻
火,与滑石配伍,使小便利而津液不伤,且可防滑石的寒滑重坠以伐胃,为臣药。朱砂
甘寒清心,安神定惊,为佐使。柯琴赞曰:“是方也,益气而不助邪,逐邪而不伤气,不
负益元之名”(《录自《古今名医方论》卷4),故后世习称益元散。
    2。碧玉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10)  滑石六两(180g)  甘草一两(30g)  青
黛(原书未注分量,可用9g)  研为散。每服三钱(9g),开水调下,或水煎服。功用:
祛暑利湿,清热解毒0主治:暑湿证兼肝胆郁热,目赤咽痛,或口舌生疮。
:  本方即六一散加青黛。方中用六一散清暑利湿,青黛清肝凉血解毒。因其色浅碧,
故名之“碧玉散”。    :.
  3.鸡苏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10)  滑石六两(180g)  甘草一两(30g)  薄
荷叶末(原书未注分量,可用9g)  上为细末。每服三至五钱(9—15g),温开水送服。功
用:清暑利湿,辛凉解表。主治:暑湿证兼微恶风寒,头痛头胀,咳嗽不爽。
  本方即六一散加薄荷,方中用六一散清暑利湿,薄荷辛凉解表,合为解暑疏风之剂。
    以上三方均为六一散类方,均可用于感受暑湿,身热烦渴,小便不利等证。益元散
兼能镇惊安神,适用于暑热内扰,心神不安者;碧玉散兼能清肝凉血,适用于暑湿兼有
肝胆郁热者;鸡苏散兼能疏风解表,适用于暑湿兼外感风邪者。
附方;益元散       
滑石18克 甘草3克 辰砂0.9克  
暑湿证烦渴多汗,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益元散(辰砂益元散)(《奇效良方》卷5)  滑石六两(180g)  甘草一两(30g)
辰砂三钱(9g)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温水送下,灯心汤调服亦可。功用:清暑
利湿,镇惊安神。主治:暑湿证烦渴多汗,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小便不利。
  .本方原载《奇效良方》卷5,称辰砂益元散,  《医方集解.清暑之剂》更名为益元
散。方中滑石性寒质重,既能清心解暑热,又能渗湿利小便,为君药。甘草益气和中泻
火,与滑石配伍,使小便利而津液不伤,且可防滑石的寒滑重坠以伐胃,为臣药。朱砂
甘寒清心,安神定惊,为佐使。柯琴赞曰:“是方也,益气而不助邪,逐邪而不伤气,不
负益元之名”(《录自《古今名医方论》卷4),故后世习称益元散
附方;碧玉散       
滑石18克 甘草3克 青黛0.9克   
暑湿证兼肝胆郁热,目赤咽痛,或口舌生疮
碧玉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10)  滑石六两(180g)  甘草一两(30g)  青
黛(原书未注分量,可用9g)  研为散。每服三钱(9g),开水调下,或水煎服。功用:
祛暑利湿,清热解毒0主治:暑湿证兼肝胆郁热,目赤咽痛,或口舌生疮。
:  本方即六一散加青黛。方中用六一散清暑利湿,青黛清肝凉血解毒。因其色浅碧,故名之“碧玉散
附方;鸡苏散       
滑石18克 甘草3克 荷叶末0.9克
暑湿证兼微恶风寒,头痛头胀,咳嗽不爽
鸡苏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10)  滑石六两(180g)  甘草一两(30g)  薄
荷叶末(原书未注分量,可用9g)  上为细末。每服三至五钱(9—15g),温开水送服。功
用:清暑利湿,辛凉解表。主治:暑湿证兼微恶风寒,头痛头胀,咳嗽不爽。
  本方即六一散加薄荷,方中用六一散清暑利湿,薄荷辛凉解表,合为解暑疏风之剂。
    以上三方均为六一散类方,均可用于感受暑湿,身热烦渴,小便不利等证。益元散
兼能镇惊安神,适用于暑热内扰,心神不安者;碧玉散兼能清肝凉血,适用于暑湿兼有
肝胆郁热者;鸡苏散兼能疏风解表,适用于暑湿兼外感风邪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一散
益元散,碧玉散,鸡苏散 | 【六一散】「一方有变」
2味药的益元散(六一散),为啥说能治数十种病证?
方剂学祛暑利湿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方剂学-按出处分类(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高建忠: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防风通圣散漫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