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辨证类(六) 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是温热病辨证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内经》三焦部位划分的概念,结合温热病的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心肺病变属上焦;脾胃病变属中焦;肝肾病变属下焦。三焦所属各经的主要症状如下:上焦:手太阴肺经病有发热恶寒,自汗头痛而咳等症。手厥阴心包经病有舌质红绛、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中焦:足阳明胃经病有发热不恶寒,汗出口渴、脉大。足太阴脾经病有身热不扬,体痛且重、胸闷呕恶、苔腻、脉缓。下焦:足少阴肾经病有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心躁不寐,唇裂舌燥。足厥阴肝经病有热深厥深、心中憺憺、手足蠕动、甚则抽搐。三焦病变各有不同证候类型,标志着温病传变的三个不同阶段。初期病在上焦,极期病在中焦或逆传心包,末期病在下焦。这种自上而下的传变,虽然和卫气营血辨证纵横的角度不同,但基本精神还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参照。

五实

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指脉来洪盛·皮肤灼热,腹胀、大小便不通、精神昏乱等五脏均有实热的严重证候。这种情况经治疗后,若有汗出、二便通畅,是邪气有出路的现象,为病情转危为安的标志。

五夺

语出《灵枢·五禁篇》。夺,耗损之意。指临床上因久病、重病而出现五种气血津液耗损的情况时,不论用针灸或药物治疗,均禁止使用泻法:肌肉过度消瘦,身体极度虚弱;大出血后;大汗出后;大泄泻后;新产大出血之后等。

五善

指患疮疡预后良好的五种现象:起居安宁,饮食知味;大小便正常;脓稠,肉色好;精神充足,语音清朗;服药后病情好转。指痘疮预后良好的五种现象:饮食如常,二便调匀;痘疮色泽红活坚实;脉静身凉,手足和暖;声音清亮,动止安宁。

二阳并病

指伤寒两个阳经“并病”。例如先见太阳病的头痛、恶寒、发热,四肢关节微痛,以后又出现呕吐、胸胁满闷的少阳症状。两经的症状并见,且有先后出现之分的,故名。

不传

是指外感病不论病程长短,主症主脉不变,反映病邪仍然在一经的。如太阳病浮脉不变,恶寒头痛的症状依然存在,虽发病的日期较长,仍属太阳病。

上虚下实

指正气虚于上,邪气实于下的证候。如病人原有怔忡证,心悸无宁时,多由心血虚损而致,属于上虚;但又感染湿热痢疾,腹痛,大便下赤白,一日多次,苔黄腻,这是邪气实于下。因为上虚,所以治疗时不能一意攻伐。

上热下寒

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是由病因上的寒热错杂、病理上的阴阳之气不能协调,使阳盛于上,阴盛于下而致。例如外感病误用攻下,引起大泻不止,津液耗伤,致使热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则咯黄痰或血痰;寒邪盛于下则大便溏泄四肢冷、脉沉迟等。指肾阳虚,阴寒盛于下,火不归原而虚阳上越,此仍属真寒假热的虚寒证。

上寒下热

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寒症,下部表现为热性的证候。可见于病因上的寒热错杂而致。如热邪发于下,而见腹胀,便秘、小便赤涩等症;寒邪感于上,而见恶寒,恶心呕吐,舌苔白等症。也可由于上、下各有不同的疾病所致,如上有痰饮喘咳的寒证,下有小便淋沥疼痛的热证。

上实下虚

指邪气实于上、正气虚于下的证候。上和下是相对而言。如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而复感寒邪,一方面有腹痛、大便溏、肢冷等下虚证;另一方面因寒邪外束肺卫,也可出现恶寒、头项痛、喘咳等相对属于上的表实证。通常指肝肾不足,阴虚于下,阳亢于上,又称“上盛下虚”。一方面出现腰膝酸软无力、遗精等下虚证,另方面又出现胁痛、头眩、头痛、目赤、烦躁易怒等肝阳上亢的证候。

三阳合病

指太阳与少阳之邪热同入阳明经,以致出现阳明邪热独盛的证候,如症见身热、口渴、汗出、腹部胀满、身倦沉重、转侧困难,语言不利、口不知味、骤看时颜面似有污垢样、神昏谵语、小便失禁等。

七恶

指疮疡的七种险恶证候。有二说:齐德之说:一恶,烦躁时嗽,腹痛渴甚,或泄痢无度,或小便如淋;二恶,脓血既泄,肿焮尤甚,脓色败臭,痛不可近;三恶,目视不正,黑睛紧小,白睛青赤,瞳子上视;四恶,粗喘短气,恍惚嗜卧;五恶,肩背不便,四肢沉重;六恶,不能下食,服药而呕,食不知味;七恶,声嘶色败,唇鼻青赤,面目浮肿。陈实功说:一恶:神志昏愦,心烦舌干,疮形紫黑,言语呢喃;二恶:身体强直,目睛斜视,疮流血水,惊悸不宁;三恶:形容消瘦,脓清臭秽,疮处软陷,不知疼痛;四恶:皮肤枯稿,鼻动声嘶,痰多喘急;五恶:形容惨黑,口渴囊缩;六恶:周身浮肿,肠鸣呕呃,大便滑泄;七恶:恶疮倒陷,形如剥鳝,四肢冷逆,污水自流。指痘疮(天花)的七种险恶证侯。一恶:烦躁闷乱,谵语恍惚;二恶:呕吐泄泻,不能饮食,三恶:干枯黑陷,痒塌破烂;四恶:寒战咬牙,声哑色暗;五恶:头面顶肿,鼻塞目闭;六恶:喉舌溃烂,食入则呕,饮水则呛;七恶:腹满喘逆,四肢逆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前辈赵绍琴--《温病浅谈》(第二章)
45讲 湿热病辨治概述 湿温-概述
脉法与释音
中医古籍-伤寒补例
中医古籍大全-伤寒补例
伤寒补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