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节 温肺和胃法
第三节 温肺和胃法 (概述] 温肺和胃法,是治疗肺寒而致胃腑病变的方法。肺为娇脏,不耐寒袭,无论是外寒或它脏之寒,皆易犯肺而致病。肺寒累母脏则脾胃受病,其本在肺,其标在胃,治病必求其本,子实则能令母健,故本法常选用温肺和胃的干姜、甘草、白术、半夏等组成方剂,以治疗肺寒及胃所致病证。凡肺寒胃冷、虚寒胃痛,肺寒吐血,肺寒及胃便血,肺寒痰阻等病证,皆可用本法治疗。 (常用方剂] 甘草干姜汤(<伤寒论》) 本方由炙甘草12克,干姜9克组成。功能温肺和胃,主治肺中冷,胃中寒,腹痛绵绵,隐隐作痛,胄寒肢冷,.食纳减少,神疲乏力,口吐涎沫等证。 本方立法虽为肺中冷而设,但实则治脾胃虚寒。故方取理中汤之半以复胃中阳气,以炮干姜温肺和胃,取甘草甘守回津之意。两药合用,共奏温肺散寒和胃之功。 (主治病证] 、 1.虚寒肺痿 虚寒肺痿,<金匮》谓之“肺中冷”,“吐涎沫而不咳,其人不渴,必遣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涎唾,甘草干姜汤温之。”仲景所谓肺中冷,依其证,涎唾、必眩诸证,实则肺阳不足,导致胃阳虚乏故也。故以炮干姜温肺散寒以和胃,炙甘草补土,甘守回津以复胃中之阳气,故于虚寒肺痿用之颇效。 2.肺寒胃痛 肺寒胃痛,呕吐涎沫,或吐清水,胃痛隐隐,绵绵不绝,食少纳呆,少气懒言,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上焦有寒,子病及母,气不化津,以致凝结为痰为饮,故呕吐涎沫,或口吐清水,胃中虚寒,故隐痛绵绵,食少纳呆,肺胃虚寒,故畏寒肢冷,肺虚则少气懒言,胃虚则神疲乏力,肺胃气虚,故舌淡脉虚。治当温肺和胃,甘草干姜汤加焦白术,炒党参,炒白芍,延胡索,乌贼骨之属。 3.肺寒呕吐 肺寒及胃,胃阳虚乏,阴寒内盛,水气不化,影响人体正常气机升降,肺寒呕吐作矣。可用温肺和胃法。炙甘草30克,干姜20克,半夏l0克,炒白术20克,效佳。如治疗崔某,男性,6工岁,呕吐清涎,间常发作二年余.每次发作5-9天不等。诊前一日,只觉神倦纳呆,突感眩晕呕吐,吐出清稀痰涎,不咳。质淡苔白,脉沉缓,投上方4剂获愈。 4.胃虚吐血 胃寒虚弱吐血,胃中冷,短气懒言,血随唾涎出,畏寒肢冷,舌淡脉虚。可用甘草干姜汤加味治疗。 [临证心得] 肺为金,胃属土,母能令子实,子能令母虚。肺寒及胃,胃阳虚乏,母子皆病。故胃阳虚之病,可从肺中论治,温肺和胃法则是一个范例。 临床上,肺寒犯及胃腑所致诸证,多用甘草干姜汤来治疗。盖甘草干姜汤是仲景用于治虚寒肺痿的有效方,具有温肺益气之功。然治虚寒胃腑疾病,何以用甘草干姜汤?笔者体会,本方以甘草为君,用量倍于干姜,乃取甘守回津之意。干姜不仅温肺,亦暖胃也。肺胃得温,气化生津,水谷归于正化,则吐涎沫自止。因此,甘草干姜汤虽言治肺中冷,但其源实为胃阳虚乏故也。故治虚寒冒痛,吐涎沫。诚如<金匮辑义》说:“盖与大病瘥后者,主以理中汤意略同。”故虚寒胃痛用之、疗效甚好。临证可根据病情,酌加党参,白术,茯苓之类,则疗效更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谷松讲授《伤寒论》温里剂摘录
肺痿 (甘草干姜汤,麦门冬汤,炙甘草汤 ,甘草汤,生姜甘草汤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第5条肺冷吐涎沫用甘草干姜汤质疑
辛甘扶阳的配伍意义与方剂举隅(下)
经方:甘草干姜汤(肺中虚寒,阳虚吐血)
《经方发挥》系列(33):甘草干姜汤--赵明锐博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