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能感受到归隐之情下仕进绝望的痛苦?

谁能感受到归隐之情下仕进绝望的痛苦?

——李贺《南园十三首》品读

中条山客

苦吟“诗鬼”李贺是中唐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市宜阳县)人,李唐王朝远支(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叔李亮),到李贺时已经破落,生活非常艰难,“白日长饥小甲蔬”,常常忍饥挨饿,靠吃蔬菜充饥。但是,诗人李贺仍然苦吟不辍,经常天亮骑马出行,身后跟一个小书童,背一个古色古香的锦囊,得一佳句即投囊中,日暮而归,诗成。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以及贫寒家境的困扰,使得这颗晚唐诗坛上闪着奇光异彩的新星过早地殒落了,享年仅仅27岁!

《南园十三首》是他辞掉协律郎(掌管音乐戏剧的小官,正八品上)后不久回到故乡写的一组诗歌。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以及贫困、落魄不得志的窘境。当然,组诗中也有数首开心明亮之作。

其一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今译】

枝头上、草蔓中百花盛开,有大有小,有白有红,就像美女西施的香腮。可惜到了黄昏,娇艳芳香的花儿凋零,花瓣随着风儿乱飞,像草草嫁出的女儿连媒人也不用。

【品评】

这首诗描写李贺的故园南园景色、慨叹春暮花落,前两句写春天花开,百花竞放,艳丽多姿。“花枝草蔓”概括了园内所有的花。“小白长红”意为红的多,白的少。“越女腮”把娇艳的鲜花比作越地美女的面颊,有趣。后两句写花落。花开一片姹紫嫣红,真是美不胜收。可是好景不长,到了“日暮”,百花凋零,落红满地,惜花、惜春,也是自伤自悼。李贺当时不过二十来岁,正是年青有为的时期,却不为当局所重用,犹如花盛开时无人欣赏,红颜难久、芳华易老,待到花残人老,就再也无法恢复旧日的容颜和生气。委婉而深沉,是不可多得的抒情绝句。

其二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长腰健妇偷攀折,将餧吴王八茧蚕。

【今译】

福昌宫(又称连昌宫、兰昌宫、玉阳宫,是隋唐皇家的行宫之一,故址在今天宜阳县福昌村一带)北,田埂纵横,田野上拂晓的雾气很浓。嫩黄的桑叶上有一只蚱蜢正在饮着晨露,突然一纵,跃到连昌宫的帘布上。过来一个身长腰健的农妇,在静悄悄地采摘桑叶,将带回去喂养一年多熟的“吴王八茧蚕”。

【品评】

这首诗写得非常自然而又内涵深意。作者晨起远望,原野阡陌纵横,晓雾甚浓。细观,一只饮露的蚱蜢突然一跃到连昌宫的帘布上。再回望,一个身长腰健的农妇,在静悄悄地采摘桑叶,将带回去喂养桑蚕。在赞美家园景色的同时又歌颂了勤劳的劳动者。

其三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

【今译】

辛勤的桑农在忙着从网车里挑拣蚕茧入沸水抽取茧丝,青蝉独自在夕阳的余辉里鸣噪不已。夏初的桃树上桃胶凝结色如琥珀,从南方请来的佣工自我觉得学会了栽种北方瓜果。

【品评】

这是一幅春末夏初农忙图、乡居图:桑农缲丝,蝉鸣斜阳,桃胶凝结,越佣种瓜。忙者自忙,闲者自闲。虽然家道衰落,但李贺还是有闲情逸致的。

其四

三十未有二十余,白日长饥小甲蔬。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

【今译】

我虽然三十不到,但已二十有余,常日受饥饿,靠吃蔬菜充肠肚。有一位桥头老人对我怜念,赠给我一卷讲军事韬略的兵书。

【品评】

此诗表达了诗人欲弃文从武、为国效力的抱负。首句写年龄,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次句极写诗人困苦的处境。后两句表明诗人对前途并没有绝望,祈愿能以投笔从戎的方式得到重用,而有一番作为,为国效力。

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今译】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带上锋利的吴钩,去收复那南北割据的关山五十州?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看,又有哪一个书生能被册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品评】

这首诗没有借南园所见发端,却凭空寄慨,于豪情中见愤然之意。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第一个设问是泛问,也是自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男儿何不带吴钩”,紧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带钩从军,奔赴疆场,收复关山,何不惬意!但是作者又问: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牢骚的意味显得更浓。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

其六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今译】

在典籍中寻觅典故,摘取词句来写诗文,老于雕虫小技之中。当破晓的残月对着帘幕、状如弯弓挂在天边时,还在伏案疾书。难道没有看见辽东一带还战乱连年吗?国家正当用武之际,即使写出像宋玉、屈原那样的悲秋文章,又有什么地方需要它呢?

【品评】

慨叹读书无用、怀才见弃,是这首绝句的命意所在。

其七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今译】

司马长卿(相如)不得志,蜗在空房子里低头悲吟;东方朔(字曼倩)侍奉汉武帝,靠幽默滑稽换取宽容。看来应该买把若耶溪所出产的宝剑,明日回去拜个像猿公那样的师傅练习武功。

【品评】

第八首是述怀之作。前两句写古人,暗示前车可鉴;后两句写自己,宣称要弃文习武,易辙而行。首句描述司马相如穷愁潦倒时的境况。这位大文学家才气纵横,早年因景帝“不好辞赋”,长期沉沦下僚,后依梁孝王,过着闲散无聊的生活。梁孝王死后,他回到故乡成都,家徒四壁,穷窘不堪。东方朔也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人,他见世道险恶,在宫廷中,常以开玩笑的形式进行讽谏,以避免直言悖上。汉武帝只把他当作俳优看待,而在政治上不予信任。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诙谐取容,怵惕终生。三、四句直接披露怀抱,借用春秋越国范蠡学剑的事迹,表示要弃文习武。既然历来斯文沦丧,学文无用,倒不如买柄利剑去访求名师,学习武艺,或许还能有一番作为。诗人表面显得很冷静,觉得还有路可走,其实这是他在屡受挫折,看透了险恶世道之后发出的哀叹。

其八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

【今译】

春水微波荡漾,小燕子学着飞行,忙碌的小蜜蜂采蜜归来。妩媚的远景透过窗棂映射入书房,小鱼儿围着有香饵的钓钩在岩石旁游来游去。

【品评】

这是一首比较纯净的、没有夹杂牢骚的绝句。南园之春,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新飞,蜂忙蝶乱,鱼儿戏钩,远景透窗入室,让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

其九

泉沙耎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舴艋迟。泻酒木栏椒叶盖,病容扶起种菱丝。

【今译】

沙儿柔软泉水暖和,鸳鸯卧沙滩;弯河中迂回地撑篙,小船儿慢慢划行。倒酒来饮,掀开木兰浸椒叶盖的酒坛,支撑着病体,把如丝的菱茎植在水间。

【品评】

一、二句写景,河边上的沙被水浸着,被曰光晒着,所以用了“软”、“暖”二字;弯曲的小河里撑船,自然不顺,小船行得缓慢,所以用了“回”、“迟”二字。后两句是写自己回到屋里倒酒品饮,应是借酒浇愁,生了病还要让人扶着去神植菱丝,可见家贫无计了。写得很含蓄,意在言外。

其十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今译】

我似今日的边让想起奖掖贤能的蔡邕,无心制曲吟诗,只好闲卧春风中。房屋南边竹子削成青简倒可以写字消磨时光,我年老时却希望作个溪头自由自在的渔翁。

【品评】

李贺曾得到韩愈的推荐和相助,但仍不得志。这首诗反映了他的抑郁心情,无心苦吟,打算写字消遣岁月,年老时做一个渔翁了事。这不是看破红尘的淡漠,而是极端失意的牢骚啊!

其十一

长峦谷口倚嵇家,白昼千峰老翠华。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

【今译】

居住在长峦谷口紧挨着好似嵇康一样的邻家,白天阳光灿烂,环绕的群峰莽莽苍苍。我穿着青藤鞋去高峻的山崖上收取石蜜,下到湖里用手拨开水中的青苔保护美味的莼菜(唐人认为莼菜是非常美味的野菜)。

【品评】

似乎流露出闲居的乐趣,但还是表现了诗人的生存挣扎。

其十二

松溪黑水新龙卵,桂洞生硝旧马牙。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

【今译】

松溪流出的黑水蕴藏新生的龙卵,桂洞出产的朴硝属于旧称的马牙。谁人让隐居此地的虞卿裁了一件道袍,道袍所用的料子是一匹朝霞色的轻绡。

【品评】

李贺使著书杨名的虞卿变成修道养生的道士,显示诗人唾弃著书杨名。

其十三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今译】

树丛里的小路在晨光中渐渐显现,细嫩的草芽夜来被雾露染湿。柳絮落满河边,令人惊奇,以为是雪,一场春雨,使水涨满了溪边的麦田。古庙里远远传来缓慢的钟声,山头云气中一弯缺月高悬。到了晚上,渔人们在岸边敲石取火,点燃竹子,火光映照着渔船,渔父忙碌地打鱼。

【品评】

这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也是在下非常喜欢的佳作。颇有柳宗元《渔翁》的味道。

诗人以诗作画,采用移步换形的方法,就像绘制动画片那样,描绘出南园一带从早到晚的水色山光,旖旎动人。但是,通读之,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归隐之情下仕进绝望的痛苦。

首联写晨景:夜雾逐渐消散,一条蜿蜒于绿树丛中的羊肠小道随着天色转明而豁然开朗。路边的蒙茸细草沾满了露水,湿漉漉的,分外苍翠可爱。次联写白昼:由幽静的林间小道来到空旷的溪水旁边,风和日暖,晨露已晞,柳絮纷纷扬扬,飘落在溪边的浅滩上,白花花的一片,像是铺了一层雪。岸边的田垅里水平平满满,不久前下过一场透雨,溪水也上涨了。

后四句写夜晚的景色。五、六两句对仗工正。“古刹疏钟度”写声,“遥岚破月悬”写色。两两比照、映衬,融入和谐统一的画面之中,便觉自然真切,意境遥深。

末联写船家夜渔:在山村小河边,夜间渔人用竹枝扎成火把照明,鱼有趋光性,是渔父捕鱼的方法之一。“沙头敲石火”描写捕鱼人在河滩击石取火,“烧竹照渔船”紧接上句,交代击石取火是为了替渔船照明。尽管并没有直接提到打鱼的事,但字句之间已作了暗示,让读者通过意境想象。

2020年12月5日星期六,上阳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园十三首·男儿何不带吴钩》李贺
李贺辞官回家闲居,凭空寄慨,用两个设问句写下一首诗,千古流传
每日背诗 | 南园
李贺——呕心赋诗的苦难诗人
香文化No 110:李贺与香
描写爱国忧民 ?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