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老师8秒视频火了!18万网友暴赞:做她学生好幸福 好老师就应该是这样的!

在老师学生们的朋友圈,这几天被这个老师吸粉了!吸引围观群众注意力的是这位运动场上最可爱的班主任:



视频里,一位年轻的女班主任站在跑道旁,看着远方的学生在跑道上奋力奔跑却被别人远远甩出一大截,急得手足无措、又蹦又跳,到最后干脆在原地演示跑步动作,还一边大声提示选手……


发布这段小视频的,是抖音用户@夏荷叶张。在评论区,她还遗憾补充说:“没有抓拍到这个班主任最最激情的时刻。在她的率领之下,他们班取得了校运史上又一次突破,总分319分高居第一。

截至发稿前,这段抖音视频已获得18.2万用户点赞,2000多人评论。而网友们的观感都挺一致:为这样有激情、比学生还拼的班主任打call!

在评论中,有网友报料,这位班主任是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东方学校的一名老师,消息还未得到证实。

好老师到底什么样儿?从上面的视频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好老师的另外一种样子,他们甚至让人觉得不像老师,他们已经把自己变成学生,和学生融为一体。这不禁让我想起于永正老师的一篇旧文,我们来重温一下吧!


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


支持学生的异想天开


一位美国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蚯蚓”。


讲着讲着,一位小学生站了起来——


生:请问老师,蚯蚓什么味道?


师:抱歉,我没有尝过。


生:我可以尝尝吗?


师:当然可以!


生:我尝过了,您加分吗?


师:当然加分!


这位学生果真去“品尝”了蚯蚓,然后向老师和同学讲蚯蚓的味道!而且,据说这位学生后来成了一名生物学家。(这位老师培养了好几位生物学家)


如果我的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会怎样回答?


再者说,我的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吗?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一位日本老师这样教“千克”:


他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塑料袋,到操场的沙坑里装一千克沙子——你觉得一千克多重,就装多少。然后他逐一过秤。可想而知,没有人能装得准的。


这时,老师把一千克的沙袋拿给学生看,并让他们一一掂量,尔后重新到沙坑里装。这次学生们“估量”得八九不离十了,有的居然装得正好!


老师一堂课,就是忙着“过秤”,一边称着,一边夸赞着,或者惋惜着。


老师也要融入自己的课堂


我女儿是教小学英语的。她从澳大利亚考察回来后,讲了这样一个课例。


上课了,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着一身黑色的“海盗服”,一只眼睛戴着黑眼罩,手里拿着一把刀——纸做的,张牙舞爪地走进教室,大讲海盗的故事——那天,她执教的是《海盗的故事》这篇课文。


这哪里是老师,简直是一名“江洋大盗”!但她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并不时发出笑声。


别说女老师,男同胞敢这样做吗?


保持像儿童般的纯真率直


我在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实验小学听一位外籍教师上课,这是一位年过六旬的来自美国的女教师。


那天正值西方的圣诞节。她一进门,便向小朋友打招呼,祝圣诞节快乐,边说边从提包里取出巧克力分发给每一位小朋友,听课的老师也有一份。师生边吃边对话,气氛十分融洽。有的小朋友说话声音小,她从不说“请大声讲”,而是走到学生跟前,蹲下身子,侧耳倾听。她时而大笑,高兴得像个孩子;时而双眉紧蹙,双手一摊,说声“是吗?”或者“不!”


她真的不像老师,而像李吉林老师说的“是一位长大了的儿童”。


这样的课例不胜枚举。


且不说这些课折射出来的理性光辉是什么,单就这些老师的率真、纯真,以及近乎孩子般的天真,就让我感动,让我深思,并从中窥见了自己的不足与问题。


放下老师的“架子”


英国一位同行的故事,更发人深省。


这位英国老师调任一个差班的班主任,这些孩子都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课了,老师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要是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我就去吻校外牧场里的一头猪。”这些调皮的孩子问:“老师,这是真的吗?”老师说:“而且我要吻的是一头你们认为最大的母猪。”孩子们都希望老师去吻一头猪。


从那天起,他们的课堂纪律变好了,学习积极性变高了。即使有贪玩的,别的孩子也会提醒:“难道你不希望看到老师去吻那头肥猪吗?”半年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圣诞节的前夜,孩子们对老师说:“老师,你可以去吻那头猪了吗?”老师说:“当然可以。”于是,老师带着这群孩子穿过公路,来到牧场。孩子们在猪圈里找到了一只特大特肥的猪。老师走近那头肥猪,轻轻地吻了它。孩子们在猪圈外笑得前仰后合。


这个异域故事,在一些老师听来可能觉得荒唐可笑,可能还不以为然——作为一名教师去亲吻一头猪,成何体统!我们一些老师之所以不能一下子接受它,除了风俗民情中外有别之外,可能更多的还是由于我们执着固守的教育理念。因为我们自有一套教师观。


自古以来,教师的地位虽然不高,却特别讲究尊严;收入不丰,却特别崇尚斯文。教师的举手投足总带着“人师”的味儿,半点也苟且不得。庄重圣严,凛然可畏,仿佛就是教师永恒的标签。


久而久之,我们似乎就有了一个放不下的“架子”。大概也正因如此,教师就端居圣坛之上,学生就匍匐在讲台之下。于是乎,我们的教育就没有了民主、平等,失去了亲近、自由,缺少了和谐、欢愉。


说到上课,我们真的要改变“先生讲,学生听”的局面,努力践行昭示着尊重、平等、民主的“对话教学”理念。


这些故事,如涓涓清泉流过我的心灵。我的心静了,净了。


少些理性,多些情趣吧!


少些严肃,多些活泼吧!


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吧!


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吧!


放下架子,走下讲坛,把自己置于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吧!


真的不要太像老师,不要太像上课。


太像那么回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各位老师,以上观点你同意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不太像老师的老师,上不太像课的课
班主任教育智慧小故事 - 白马宣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任小艾名言
现代教育理念(转)
我的教育叙事故事精选
我是教师我无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