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澄海知县蔡楠与冠山书院
(汕晚2014年8月24日 星期)
□ 王锦书 文/图

  澄海第三任知县蔡楠,字养斋,八闽名士,福建海澄(今福建龙海市)举人。明隆庆二年(1568)莅任澄海知县,蔡楠莅澄后,首重文教,兴学育士。为人体恤里役,尊敬耆老。任职数年间开辟神山景区,创建冠山书院,修筑城墙,政绩斐然,深受人民的敬重与爱戴。

  神山一名冠山,距澄城西北十里,下外莆都冠陇寨内,为澄海古八景之一“冠山环翠”。《澄海县志》载:“神山高十一丈,周七百余步,较澄海诸山岩为低小,然峰壑幽邃,草树荣敷,实甲他山。”明隆庆三年(1569)知县蔡楠始辟为名胜景区。蔡楠以县治初创,公署未成,假借神山为视事之所,公睱之余,漫步于山林之间,顿觉山上奇峰怪石,曲径通幽,景致独特,遂辟为遨游胜景十余处,其胜景为观日峰、玫玉洞、呼龙坞、仙岩等一泉、通仙岩、仙人石、出米石、大士石、金龟石、仙龙桥、红叶池、驻云亭、神山禅寺等。神山风景区历经战乱、斥地,风景名胜和摩崖石刻等自然景物之胜迹犹存,为游人观光游览胜地。蔡楠曾登上神山观日峰题下《神山纪游》诗一首:“薄宦游来二载余,樗材长是峦山居。神峰不是终南地,只架山堂欲著书。”

  冠山书院,座落在神山风景区北麓,明隆庆三年(1569)由蔡楠倡建,隆庆六年落成,为澄海首创第一座书院,明布政使海阳刘子兴作《冠山书馆碑记》。蔡楠集士子主诗讲学于此。置学田十亩于寨外山后洋,为书院春秋祭祀等费用。并在祠旁立乡约所,率百姓宣讲上谕。书院背靠神山,坐南向北,两进格局。书院门匾额“冠山书院”四字及门联为邑人蔡祖坤撰联並书:“礼门辟冠山,亦步亦趋追鹿洞;道岸登澄水,为高为美溯杏坛。”院内柱联云:“冠裳云集人文彪炳,山岭雄峻庙貌千秋”。院内前厅设讲堂,为生员学习之所,后堂建考亭祠,祀宋代理学家朱熹神像,万历三年乡民感念蔡楠德泽,在后堂增设蔡侯祠崇祀。书院历代几经兴废,多次修建,明天启、清顺治、康熙、乾隆、嘉庆历代县官主持修建,並为书院作诗和作记。清康熙乙丑年(1685)知县王岱率士绅重修书院,登神山谒考亭夫子祠,勒石于庙。题牌匾曰:“理学正宗”。题祠联云:“接千聖道脉之传宋,以公为正;开百世道脉之统系,以公为宗。”清乾隆五十二年知县德文重修,建魁星楼和“及第石塔”並作记。嘉庆十九年知县李书吉报上级批准,拨煎盘草坪每年租金,作为聘请老师的费用。邑人文学叶拂云题《冠山书院落成》诗云:“祠宇傍神山,蓬瑶咫尺间。烟岚环瀚海,苍翠护層峦。道岸谁先列,羮墙近可攀。欲知斯道在,化雨遍人寰。”冠山书院历经四百多年的历史沧桑,上世纪末重新修葺之,蔡起贤先生作《重修冠山书院记》:“神山钟毓,人杰地灵。童子讴歌,诗人吟咏,驰誉邻邑。”

  蔡楠任职期间,留心文教,重视人才培育,捐俸资创建冠山书院,开一邑文风。为澄海开创一处“释奠习礼之地,兴学育才之所。”自任山长为生员讲学授课,不遗余力。因此,澄海自明代以来“人文蔚起,贤哲汇征”。蔡楠为推崇先贤,弘扬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冠山书院的文脉犹存,澄海崇文重教之风将世代相传。

  蔡楠隆庆二年(1568)授澄海知县,至六年(1572)卸任。万历元年(1573)蔡楠升任广东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知州,离任之日,澄海百姓夹道欢送,攀辕卧辙,不忍让他离去。是年冠山民众为其勒石立《仁爱父母蔡侯去思碑》于书院大门左侧,又呈请将他入祀澄海名宦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澄海境内有两大著名的书院,分别是冠山书院和景韩书院。|澄海|冠山书院|书院
冠山是否是澄海县城的选址之一
广东·汕头书院对联集锦
美爆了!澄海冠山第一波荷花开了,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江南可采莲-冠山书院又添新精致
【澄文】再不关注“冠山书院”,朱熹会失望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