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学为何怕老师问“放假去哪儿了”?

         今天在报纸上看到一则题目为《开学最怕老师问“放假去哪儿了”》的新闻调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假期出国游,而且有越来越低年龄化的趋势。一位孩子刚读幼儿园小班的严女士说,放寒假时,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作业,游览一个地方,回来告诉同学们那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结果刚放假一周,班级微信群里就陆续有家长晒出了到世界各地游玩的照片,家长之间明显存在着相互攀比的风气。某小学开学后老师组织学生分享假期见闻,做手抄报,结果班上绝大部分学生都出游了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老师问一句“假期去哪儿了”,让一些小朋友侃侃而谈出国所见所闻,一些没有出国游的孩子根本插不上话,感到被冷落了,甚至感到了自卑。

       看罢这刚采访报道,心有感慨。教书十余年了,我也隐隐感到这些新型攀比正在部分家长和孩子身上蔓延。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纯洁的心灵本身可能没有刻意去攀比,但家长之间或明或暗的攀比,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果这样,那么对孩子的未来会造成伤害。

      从攀比衣服,鞋子,手机,到现在攀比出境出国游,天价培训班等等,可谓层出不穷,这样的攀比,尤以重点幼儿园或者重点小学为甚。当然,家长都抱着美好的愿望,无论出国旅游,还是报各类艺培训班,都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优秀,更出类拔萃,或者说都是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可以理解。

        但诸如出国游,或者高价培训班,是需要财力支撑的,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此财力支撑,所以有些家长会因此感到压力山大,甚至会因此感到焦虑,这就是个问题。

        其实,我们真的需要转变观念,长见识不一定非得远行,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也并不意味着全面发展,孩子是一粒种子,需要阳光雨露,需要我们用平和的心态去抚育他们成长,每个孩子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快乐,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给孩子一个快乐充实的假期乃至一个快乐的童年,有很多种途径。出国游学固然可以让孩子学到东西长见识,驻足家乡也可以让孩子长见识,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的具体内涵,需要家长引导,也需要老师进行引导。

        所以,老师在布置假期作业的时候要讲究技巧,一句“假期去哪儿了”看似没有什么问题,却大大囿限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内容,让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似乎仅限于远行。孩子们可以分享的不仅仅是旅行见闻,还有很多。比如说城市里的孩子在假期里回农村过新年,农村原生态的年俗可以进行分享。比如说小朋友在假期里精心培育一盆花或者一盆菜,他所观察到的植物生长情况可以分享。比如说孩子去了城市里的某个博物馆或者古村落,他所看到的历史与现实可以分享。比如说孩子们在公园或者群山间观察到从未见过的动物植物可以分享。比如说孩子们玩了几乎绝迹的滚铁环打陀镙等游戏可以分享。比如说孩子们的假期里的一些创意设计新奇想法可以分享等等。

       对于孩子们而言,童年生活应当是简单快乐,丰富多采的,他们的快乐没有囿限,他们的成长也在千万条途径。家境可能不同,生活环境可能不同,但对年幼的孩子而言,我们都可以给他们同样的快乐,在给予孩子们快乐的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状态,创新思维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们会因此受益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万块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家长的吐槽扎心了
“一直玩”和“不停上培训班”的孩子相比,差的不只是成绩而已
你这就属于没见识的家长
游学“贵”族化贵在哪里?只游不学不是游学
小学生攀比暑假游:出国游学成炫耀资本|培训机构|出国|游学
有人感谢贫穷,有人暑假花掉4万:别再以教育的名义去攀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