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昔底德陷阱是什么
新闻背景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日前在英国国防大学联合指挥与参谋学院发表演讲,指出,国际关系中存在一种宿命论,认为新兴大国必然会挑战守成大国并与之发生冲突,这就是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并称中国不相信"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从何而来,有何典型?
1

定义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冲突的结果也会是灾难性的,两个强国都将走向衰落。

2

渊源

  "修昔底德陷阱"概念所基于的事实就是公元前5世纪发生在"希腊世界"中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的主角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
  陆地霸主斯巴达人当时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实行了一种奴役被征服者的制度称之为黑劳士制度。对黑劳士的控制成为斯巴达的社会基础,黑劳士是斯巴达主要的生产者,有了黑劳士,斯巴达人才能够脱离生产,变成不事生产的职业士兵,并利用这支职业军队长期掌控"希腊世界"。

  为控制黑劳士,斯巴达人在公元前6世纪组建了以它自己为核心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并绝对不容忍任何他国碰触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旦碰触,必遭打击。

  与之相对的是提洛同盟,提洛同盟是希波战争中由希腊的自由城市自愿成立的一个同盟,但在希波战争50年后,这个同盟已经退化,成为了雅典保持和加强其在爱琴海的霸权的权力和强制工具。

  雅典崛起迅速,之后雅典势力伸入伯罗奔尼撒,斯巴达人坐不住了,主动挑起了战争。

  几乎所有希腊的城邦都参加了这场战争,其战场几乎涉及了整个当时希腊语世界。在现代研究中也有人称这场战争为"古代世界大战"。经过长达27年的惨烈较量,雅典失败,但胜利者斯巴达也未享受到胜利的果实。"希腊世界"从此由盛而衰,一蹶不振。

  修昔底德对雅典和斯巴达战争原因的论断称:"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

3

案例

  古雅典与斯巴达
  古雅典的迅速崛起震动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老牌陆地强权斯巴达。恐惧迫使斯巴达人做出反应。威胁和反威胁催生了竞争,接着是对抗,最终酿成冲突。长达27年的战争最终毁了这两个城邦。

  德国与世界大战

  自1500年以来,一个新崛起的大国挑战现存大国的案例一共有15例,其中发生战争的就有11例。最显著的就是德国。德国统一之后,取代了英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在1914年和1939年,德国的侵略行为和英国的反应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

  日本与侵略战争

  在亚洲也有类似的经历。日本崛起之后,就想挑战欧洲殖民地在亚洲建立起来的或者正在建立的秩序,确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秩序,最终爆发了日本以反对西方列强为名而侵略亚洲其它国家的战争。

4

修昔底德本人

  修昔底德,古希腊历史学家,他生活的时代正值雅典的极盛时期,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修昔底德已经成年,已经30岁左右,并可能已投身军旅。军旅生涯使他积累了一定的军事经验,因而于公元前424年被推选为雅典的"十将军"之一,负责保卫战略要地安菲波利斯。由于指挥失误,安菲波利斯落入斯巴达之手,他因此被流放。

  公元前404年,战争结束以后,他才获得特赦,得以重返故乡雅典。

  伯罗奔尼撒战争刚开始,修昔底德意识到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开始着手搜集资料撰写那场战争的历史。守城失败被流放之后,他并未放弃写作,反而利用流放者的便利身份采访双方当事人,广泛搜罗史料,最后写出了西方史学的经典名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修昔底德对自己的写作精益求精,随着战争进程的变化不断修改自己的著作,战争结束时(公元前404年)写作计划尚未完成,有关战争的记述只写到公元前411年,最后一卷即第8卷没有经过充分修改和润色,连最后一个句子都不够完整。不过,修昔底德的行文表明,他看到了战争最后的结局即雅典战败,并据此对雅典人的政策进行批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昔底德陷阱”——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起因
《古希腊两千年史》伯罗奔尼撒战争11
世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
10本好书推荐
“修昔底德陷阱”背后,隐藏着西方的阴谋,值得中国人警惕
说说古希腊那些智慧的脑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