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篆刻创作的过程

当篆刻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时,它现实的行径必须融入到时代艺术的发展中去,必须体现出其内在的作为艺术共性的开放性、包容性和作为艺术个性的独创性、开拓性,并能在外在的展示方式和方法上求得新的突破,在更大的时空平台上展示出这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门类的魅力,并接受时代审美的评价。

宋元以后,由于叶蜡石在篆刻创作中的应用,使文人有机会参与到篆刻创作的全过程,使印章告别了以工匠为主的时代,走进文人的书斋,进而跻身为文人用以显示自身修养的“诗、书、画、印”的四艺之一。篆刻艺术的创作是通过构思、书写上石、刻制、拓印等环节来实现的,而让人欣赏的主体只是最后的原石和印蜕,只有通过对主体的欣赏,才能领悟到篆刻艺术带给人们的美感。古人留给我们的篆刻作品虽然有原石、印蜕、印谱、印屏,但是仅从印面上我们却又无法完全获知他们进行艺术创作的全部过程,篆写印稿、印稿上石、刀法及从第一刀到最后一刀的完成细节,我们都只能靠对原石及印蜕的研究去猜测。而这种猜测和研究对我们进行篆刻艺术的学习和创作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理不清这个过程,我们就会永远搞不清篆刻艺术对传统文化是如何融会和传承的。再者传统文人进行艺术创作时,虽然不愿多谈技法和过程,但却又认为文人艺术创作活动最有意义的是创作过程,而不是创作结果。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创作过程是传统篆刻艺术能否承载传统文脉的关键,只有拥有一个完美的创作过程,才能完美地完成一次真正的艺术创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学报》:文人肖像
亲近人类非遗,走进方寸之间 ——文人篆刻的兴起
周应愿与《印说》篆刻讲堂八十二
书法| 当代中国写意篆刻研究展解读
当代刘彦湖陶印作品
浅谈篆刻形式与文字内容结合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