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土温岭--文化印迹之牌坊

    神童门贞节坊位于温岭市城西街道神童门街,是温岭市现存的惟一古牌坊。张直生编《温岭文物简志》载:“贞节坊:清。在渭川乡神童门街。四柱门楼式,高约4.5米,总宽为8.5米,每根柱约0.5米见方。两边石柱间距约2米。中间坊柱有‘乃冰其清,乃玉其洁。如松斯古,如兰斯馨’联,并饰以麒麟、狮子等浮雕。牌坊反面有青石石刻‘义方训子,勤俭持躬’和花卉浮雕。”

    这让我想起了文化苦旅中牌坊一文中的一段话:“青山绿水,长路一条,走不了多远就有一座。高高的,全由青石条砌成,石匠们手艺高超,雕凿得十分细洁。顶上有浮饰图纹,不施彩粉,通体干净。鸟是不在那里筑窝的,飞累了,在那里停一停,看看远处的茂树,就飞走了。”虽然神童门贞节坊已有些破旧,但石条上雕饰的图纹任可以感觉到十分精致、逼真。

乡土温岭--文化印迹之牌坊
            神童门贞节坊
乡土温岭--文化印迹之牌坊

                陈氏像

  这段文字对神童门贞节坊的介绍仍嫌简略,且有所错漏,也没有交待该坊的建造年代及主人。神童门贞节坊全由石构,其构件在“文革”中有所散失。原有楼,今失。原有抱鼓石,今亦失。原有一块圣旨牌匾,亦无存。牌坊四柱三间,明间有枋两层,两次间有枋三层。明间上枋雕神仙人物,其背面雕菊花图;下枋雕双狮,其背面雕荷花图。右次间上枋雕神仙人物,其背面雕菊石图;中枋刻官员名,其背面刻“义方训子”四个大字;下枋雕麒麟,其背面雕兰石图。左次间上枋雕神仙人物,其背面雕竹石图;中枋刻官员名,其背面刻“俭德持躬”四大字,《温岭文物简志》误作为“勤俭持躬”;下枋雕麒麟,其背面雕梅石图。

  坊上并没有载刻时间,从史籍与口碑上追寻亦皆无果。牌坊的建造年代,似乎成了一个谜。但次间中枋所刻官员名,为我们提供了不可忽略的线索。牌坊所记官员有“授太平县知县加三级纪录十二次张梦兰”、“儒学教谕周炳勋”、“儒学训导陈庆儒”、“授台州府知府加三级纪录四次张英伟”、“分巡宁绍台兼管水利海防兵备道驻扎宁波府加三级麟桂”、“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浙江等处地方加三级梁宝常”,“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闽浙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加三级刘韵珂”等。考之典籍,各人情况分述如下:

  太平县知县张梦兰,“号循陔。由进士任,山东人。性爱士,文教赖以振兴。”在任时间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儒学教谕周炳勋,“号筑岩,杭州仁和人。由副贡任。浑厚和平,士林矜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到任,某年十一月十九日卒于任,年份不明。儒学训导陈庆儒,县志失载。

  张英伟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任台州知府;其上任为王绍燕,道光二十六年、二十七年任;其下任为德泰,咸丰初任。

  宁绍台道麟桂,1848年接任上海道。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刘韵珂为闽浙总督。道光三十年(1850年),刘韵珂免,以裕泰为闽浙总督。此外,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至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梁宝常在浙江巡抚任上。

  综上察之,唯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与各人任职情况皆能相符。至于张英伟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任台州知府事,恐记载有误。刚好张英伟与其上任王绍燕之间有一年的空缺,即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恐张英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在任台州知府比较合适。至此,我们基本可以确定神童门贞节坊的建造年代应为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但神童门贞节坊究竟为谁而建呢?据“义方训子,俭德持躬”的题字,可知应是为丈夫死后,含辛茹苦抚养孩子长大成人的妇人所建。查《光绪太平续志》,可知建造于神童门的贞节牌坊有两座:一座称“贞节坊”,为金经茂聘妻郑氏立;一座称“双节坊”,为李承兰妻(注:李承兰应为李永兰,县志有误。)陈氏、李永济继室金氏立。

  查《光绪太平续志·列女志》,知“贞节坊”主人金经茂聘妻郑氏,“虞岙庄人。婚有期而经茂溺水死,女闻讣呼天号恸,誓殉以身,仰药垂毙,母救活之,遂绝食饮,竟饿死。距茂死仅十余日耳。孱然一女子,足与首阳争烈矣。学使陈以‘不二天也’奖。光绪十九年旌,坊建神童门。”郑氏为光绪十九年旌,且为殉夫而死,年代与事迹皆不符,可以排除。

  关于“双节坊”主人情况,据《光绪太平续志·列女志》称:“李永兰妻陈氏,莘塘庄人。结缡五月而永兰死。视含殓毕,潜投于河,遇救得生。舅姑多方劝慰,乃强进饘粥,寝柩侧者三年。与娣永济继妻金氏妯娌甚睦,同居共织,彼此相依,并青年寡鹄,养亲抚子,备极艰辛。知县刘以‘双节流徽’奖。咸丰间旌,建坊神童门街东。”两人事迹吻合,然于咸丰间旌,年代又不合。对贞节坊主人的追查又陷入了迷雾。据附近的居民说,这座贞节坊是为邻村李某的上代立的,然具体情况,亦是鸿飞渺渺。

  不久前,得观《花坞李氏宗谱》,又详究县志,贞节坊主人情况终于明朗。坊确应为李永兰妻陈氏、李永济妻金氏所造。李永兰妻陈氏,生于乾隆乙巳年,即乾隆五十年(1785年),卒于同治戊辰年,即同治七年(1868年)。嫁给李永兰五个月,李永兰病故。李永兰葬事办完后,陈氏偷偷出门,投河自尽。幸亏有人发觉陈氏有异,惊呼奔救。当时天气很冷,衣服鞋子都已湿透了,气息不绝如缕,灌以热汤,慢慢苏醒。公婆命女仆日夜防守,又多方抚慰,才勉强起来喝粥。公婆怜悯她,把她的侄子李贵坤过继给她,陈氏抚养疼爱超过亲生。陈氏操作不辍,乐善好施。每遇歉岁,出粟以赡乡里。平日有告急者,必周其急。律己则俭约如常,处世则布施不吝。李贵坤长成后,为陈氏请旌,建坊于神童门。李永济妻金氏,为李贵坤生母。生于乾隆己酉年,即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卒于道光癸卯年,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但县志因何载为“知县刘以‘双节流徽’奖。咸丰间旌,建坊神童门街东”呢?恐为县志之误。关于知县刘,据《光绪太平续志》,可知道光二十六年有一知县刘□□,号韵生。另有一知县刘江,号练洲,咸丰元年署。县志之谬,怕是误以此刘为彼刘所致。

  往事已矣,探究起来总是煞费功夫,需要我们悉心辨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成都:地名古迹之由来
诸城牌坊史话
穿越时空的悲剧
读清流道光县志(卷之十 摭遗志 义冢)
说说都城义学
浙江宁波:古牌坊集萃(江北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