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兵团日报电子版:叶河之畔盛开文明之花

 

 ●张雪梅  文/图

春季的三师四十五团,一派繁忙景象。4 月30 日,该团康乐敬老院里,几名戴着小红帽的年轻人正与几位老人亲切地聊家常,这些年轻人是该团志愿服务队的队员。
  自今年3 月以来,在四十五团城镇街道、学校社区、敬老院、田间地头,都有志愿服务队队员的身影。志愿服务队队员活跃在职工群众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开展政策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科技服务、指导农业生产等活动,成为团场的一道靓丽风景。
  2015 年2 月,四十五团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四十五团政委曹开军说:“近几年,四十五团党委以创建‘ 全国文明村镇’为抓手,在经济建设、城镇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发力,并积极引导各族职工群众参与其中,团场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发展。”
  业兴:充满希望的土地

2006 年从河南省民权县来到四十五团承包棉田的郭永建,如今算是在兵团扎下了根。不久前,他在团部买下两套楼房。“这两年团场出台了保障性住房优惠政策,让我们一家5 口住上了楼房。团部城镇变化特别大,楼房林立、鸟语花香,从团部到各个连队都通了公交车,方便了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郭永建说。
  2014 年,四十五团完成生产总值13.45 亿元,同比增长22.19% ,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23132 元。富裕起来的职工群众纷纷在团部城镇购房,享受团场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成果。
  四十五团团长刘军说:“在推进城镇建设过程中,团场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尤其注重城镇‘ 内涵式’发展和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城镇运行质量。”
  近3 年来,四十五团投资14.77 亿元新建的6500 套保障性住房被职工抢购一空,团场城镇化率达到73.5% ;投入6230.76 万元建设城镇基础设施,新建南湖水上公园、职工文化广场,勾画出居民住宅区、休闲娱乐区、文化教育区和商业区等8 个功能区,完善了城镇功能、提升了城镇品位。
  近年来,随着团场城镇化步伐加快,三产也得到迅速发展,很多职工群众抓住机遇,实现了多元增收。
  2011 年,该团十七连职工彭宗海在团部客运站旁边开了一家特色面馆,随着团部人口不断聚集,面馆的生意越来越好。2013 年,彭宗海又在团部南湖小区购买了一套商铺,新开了一家面馆,去年他们家收入达25 万元。“除了工作,闲暇时我和妻子常去公园散散步,到广场上听听音乐,看看其他人跳舞,这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惬意了。”彭宗海说。
  风正:崇尚文明的家园

“这是我应该做的,我相信如果其他人碰到这样的事,也会这样选择。”
  2014 年7 月,四十五团开展“善行义举”道德模范演讲会时,荣获第四届“全国见义勇为奖”提名奖的该团二连职工曾淑琼质朴的话语,博得众人阵阵掌声。
  2011 年7 月,四十五团二连发生一起车祸。在危急关头,曾淑琼勇敢地将一名一岁多的孩童从车轮下救起,自己却被撞成重伤。当得知肇事司机家庭贫困时,她又主动放弃了向对方索赔。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这种力量是可以感染传播的。这种力量,有时立竿见影,有时润物无声。曾淑琼见义勇为、舍生忘死的高尚品德,温暖了人心,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今后我将以她们为榜样热爱生活,敢于担当。”四十五团科技示范基地青年大学生张玉凤在听完道德模范演讲完后说道。
  近年来,四十五团以构建和谐团场为主题,大力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乐于助人、志愿服务”“关注和帮扶困难群体”等道德实践活动,开展道德教育进行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在全团40 个基层单位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举行了“善行义举”四德演讲比赛活动。
  截至目前,四十五团有一人被评为“ 全国孝亲敬老好媳妇”,两人被评为“兵团第二届道德模范”,一户家庭被评为“兵团最美家庭”。
  四十五团以贴近职工群众的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点带面、增强宣传教育效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兵团精神进机关、进连队、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
  该团连续5 年开展“ 唱响兵团精神”大型军政教育活动,对全团干部职工进行分期、分批的封闭式、集中培训。该团还充分利用团军垦历史陈列馆开展爱国主义、兵团精神教育活动,利用农家书屋开展了“文化引领·书香兵团”
  全民读书活动,推进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通过在全团各行各业深入挖掘“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民族团结”等方面的道德模范,组织职工群众广泛参与“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最美家庭”评选活动,邀请老军垦对职工群众进行面对面的宣传教育,使全团干部职工群众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得到了全面提升。
  人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2015 年元宵节当天,四十五团百人威风锣鼓队赴麦盖提县刀郎文化广场进行演出,受到当地群众欢迎。
  近几年,该团爱好文体文艺活动的文艺骨干、文化能人组建业余文艺演出团队,成立威风锣鼓队、鼓号队、花环花束队、健美操队等,有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参加文体文艺活动。
  “叶尔羌河流过的地方,是四十五团人创业的家乡,河水高唱屯垦戍边的欢歌,大漠抒写无私奉献的篇章……”2014年国庆节前夕,该团组织22 个农业连队、11 个事业单位3000 多人,同唱四十五团团歌《叶河之畔希望之花》,激昂的旋律、高亢的歌声,回响在团场上空,激发出全团职工群众爱国、爱团之心。
  近年,四十五团以“抓基层,带队伍,聚集能量”为抓手,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打造文化品牌,不断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文化人才到团场建功立业。
  2014 年8 月,毕业于河西学院的李隆成为四十五团学校的一名特岗教师,团场浓厚的文化氛围给多才多艺的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在该团举办的“迎国庆”“迎新春”等文化活动中,都能看见李隆活跃的身影。“团场的文化氛围浓厚,我想尽我所能,为团场文化繁荣尽一份力。”李隆说。
  多年来,四十五团每年都会结合传统节日和时令特点,组织开展系列文艺活动,在全团广泛挖掘文化能人,让职工月有看点、节有亮点、年有重点。
  四十五团副政委张娟说:“这几年,团场以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连队文化活动等为重点,积极为职工群众搭建文化活动平台,让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感受生活的美好,使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不断凸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兵团对口援疆建设全面推进 222个项目已完工212个
新常态下兵团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六)
在德育工作及校园文化建设上的讲话
团场老家情怀
行走丨三探新开岭问道塔河源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安定和谐团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