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坐做功夫出现的问题,不管医生说你有多少毛病,你只作参考就行了

繁(正)體字是中華文化的根

推廣恢復繁体字刻不容缓

文末有簡體版對照參考

《臥龍吟》 来自準提會 05:12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南懷瑾先生 著述

[内容節選]

你打起坐來,一定碰到感覺特別強烈,感覺叫做觸受,佛學里觸就是瑜珈,瑜珈中文舊的翻譯是「相應」,要是我現在翻譯,要翻成「交感」。物理世界,生理跟心理的交感,物理跟精神的交感、反應,就是瑜珈。打坐修禪定就是修瑜珈。身瑜珈是面對交感觸受,簡單分類有八種:冷、暖、輕、重、柔、粗、澀、滑,分析起來內容多了。

「冷、暖」,打起坐來有時候發冷,你就曉得裡頭有毛病了。有時候一身流汗,火燒一樣發暖。「輕、重」,有時打坐坐久了,兩腿或身體酸痛脹麻,好像得病一樣,甚至有水腫,兩個腿都腫脹走不動了,以為有病了,趕快找醫生。一找醫生,就看出來很多毛病,其實都不是。有時候覺得哎喲!這一次坐下來真好啊,身體好輕靈啊,好舒服啊!自己以為工夫有進步了,這些不過是個變化。這是講現象哦!所以修行哪裡那麼容易啊!你要注意,發生任何的現象,同你的男女飲食,或者其他受風受寒等等,都有關係。

滑、澀,有時候身體很靈活,甚至打起坐來感覺皮膚都變細嫩潤滑了。有時候身體動不了,古人用這個澀,現在就是像塞車那個塞。有時候「柔」軟,柔是柔,軟是軟,柔是比較柔和,軟像嬰兒一樣。有時覺得「粗」,粗糙硬化了,有時覺得身體有些地方變細了,有時覺得懶洋洋的。有些同學一輩子緩慢,懶洋洋的,已經散了。他從小就是這樣,這是他的業報,自己不肯努力。緩就是像弓箭一樣不肯拉緊,永遠放在那裡。有些人看到他身體就可以看到他的個性。你看那兩個老闆,個子大大的,胖胖的,但是並不緩,辦起事來很快,這是個性問題。有時性急,你覺得神經都繃緊了。有時候力量強起來,雖然沒有練過武功,打坐下來,覺得威力無比;有時覺得實在沒力氣,變成很差,不行了。

我告訴大家,我在四十多歲的時候,發現自己忽然兩個指頭連一張紙都拿不住了,拿到筆不會寫字,我說完了。我忽然對自己哈哈一笑,我說我不上你的當。還有,快五十歲時,我上樓梯都走不上去了,我就站在樓梯的中間,就這樣定住,心想就這樣走了,還一定要躺下來死嗎?等一下氣脈走通了,一樣地走上去。所以要認識自己的生命,這些都告訴你。

有時為什麼拼命要喝水呢?以為生病了,得糖尿病了。這只是生理工夫進步的變化。有時肚子發脹,什麼都不想吃;有時吃很多仍覺得餓;有時發悶;有時發癢,全身癢,連骨頭中心都癢起來;身上發黏,或者喜歡動,或者喜歡靜。加上老、病、疲勞、愛休息,這些生理現象的變化就有那麼多。

假設現在講生命科學,一個一個的問題,可以做多少醫學的題目!這個學問有那麼大,都是從地水火風變出來的,變相生滅,從能觸的功能來的,所以發生了感覺。結果我們打起坐來做工夫,統統跟著剛才上面講的感受走,算一算一共三十幾個。這還是簡單的,佛經上面有,我再重新歸納過來。我們生命一天二十四個鐘頭,統統上當受騙,都在這個感受裡頭轉。

這一次聽過課以後,自己碰到那個現象不要忘了。那麼去看醫生可以嗎?可以,西醫也好,中醫也好,你去請教高明醫生。如果你說是打坐做工夫出來的,醫生不懂你這一套,他也不聽你的,他照現象來給你治病,反正醫生說什麼病,你作參考就行了。

一切的疾病都由四大變化來的,簡單講有三十幾種感受作用。一般佛學家,不大管這些東西的,只講空啊、有啊,唯識、般若啊、三止三觀啊,哲學思想搞了半天,不曉得幹什麼!所以要我來研究佛學,做一輩子哲學教授,我不乾!尤其辦學院的,這些根本也不教,每個佛學院培養出來的,也不懂真正的佛學,更不懂真正的佛法要點。

所以這三十幾種感受,好好去體會,每一個都是醫學上的大題目,是四大的變化,是生理物理的變化,隨時隨地每一分每一秒,我們身體都被它轉動。要想不聽它轉動,只有安那般那,把那中間的重點「息」看住,不跟這些現象走才行。你說頭痛,痛得要死好不好!最後是死嘛,除死以外還有什麼大事啊?死的不過是這個肉體。而真正的生命,等於房子蓋起來,虛空還是存在,沒有減少;房子壞了拆掉了,那個虛空也沒有增加啊!

就像你們戴眼鏡戴習慣了,呼吸系統鼻子這裡有兩個小的脈管被壓住了,旁邊兩鬂這裡也壓住。所以我十幾歲時有近視,我現在八九十歲了,反而看報紙不要眼鏡,一戴就難受,你們戴慣了不知道。譬如我坐在在這裡,我眼睛看前面這個方向,兩邊這樣大都看到了。你們戴眼鏡,只看這麼一點。所以要想恢復的話,自己打坐時要把眼鏡拿掉;戴假牙的最好也拿掉,神經就不緊張了。神經的放鬆最後統統在腦,不在肢體。全身所有的反應,最後是腦的問題。你看那個病人最後上氧氣,就是這個氣的問題嘛!所以你平常把這個氣先調好。

剛才講的觸受,酸、痛、脹、麻、癢等等,澀與滯同一個意義,就里塞住了。譬如背部風大水大停留在那裡,如果人老了檢查這裡,關節酥鬆就來了。因為風大跟水大泡了這個地大,關節骨頭的功能被壓住了,工夫到了會打開的,打開的時候自然會跳動的,那是本身的功能發生氣脈振動。至於吃飽、吃多了以後打嗝,內行的人一聽,知道這是胃的問題;有些是腎臟肝臟的問題,打嗝的聲音都不同,所以叫「明師難遇」。知道的師父就讓他去發洩,他的病氣就出來了。

所以修行需要同參道友,內行的師兄弟招呼,不然算不定你入了定,別人以為你死了,放張紙或什麼在鼻孔上,覺得一點呼吸都沒有,就抬出去燒了。所以修行要有環境,很難的。剛才講的觸受,每一個都先吩咐你,你們在佛經上雖然看到,一眼就晃過去了,覺得很多餘,其實這個最重要。

走修行之路,要注意兩個重點的問題:飲食、男女。腸胃一定要清爽;男女性的關係,不能說叫你完全守戒,至少要做到清心寡慾,盡量減少,不然對於安那般那及你的身體會有影響。修氣要懂十二經脈、奇經八脈,這同中國的醫學有密切的關聯。而且要懂得印度乃至於傳到西藏密宗的三脈七輪。這不是理論哦,這是生命科學,都要認清楚,才知道自己的生命。


你打起坐来,一定碰到感觉特别强烈,感觉叫做触受,佛学里触就是瑜珈,瑜珈中文旧的翻译是“相应”,要是我现在翻译,要翻成“交感”。物理世界,生理跟心理的交感,物理跟精神的交感、反应,就是瑜珈。打坐修禅定就是修瑜珈。身瑜珈是面对交感触受,简单分类有八种:冷、暖、轻、重、柔、粗、涩、滑,分析起来内容多了。

“冷、暖”,打起坐来有时候发冷,你就晓得里头有毛病了。有时候一身流汗,火烧一样发暖。“轻、重”,有时打坐坐久了,两腿或身体酸痛胀麻,好像得病一样,甚至有水肿,两个腿都肿胀走不动了,以为有病了,赶快找医生。一找医生,就看出来很多毛病,其实都不是。有时候觉得哎哟!这一次坐下来真好啊,身体好轻灵啊,好舒服啊!自己以为工夫有进步了,这些不过是个变化。这是讲现象哦!所以修行哪里那么容易啊!你要注意,发生任何的现象,同你的男女饮食,或者其他受风受寒等等,都有关系。

滑、涩,有时候身体很灵活,甚至打起坐来感觉皮肤都变细嫩润滑了。有时候身体动不了,古人用这个涩,现在就是像塞车那个塞。有时候“柔”软,柔是柔,软是软,柔是比较柔和,软像婴儿一样。有时觉得“粗”,粗糙硬化了,有时觉得身体有些地方变细了,有时觉得懒洋洋的。有些同学一辈子缓慢,懒洋洋的,已经散了。他从小就是这样,这是他的业报,自己不肯努力。缓就是像弓箭一样不肯拉紧,永远放在那里。有些人看到他身体就可以看到他的个性。你看那两个老板,个子大大的,胖胖的,但是并不缓,办起事来很快,这是个性问题。有时性急,你觉得神经都绷紧了。有时候力量强起来,虽然没有练过武功,打坐下来,觉得威力无比;有时觉得实在没力气,变成很差,不行了。

我告诉大家,我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发现自己忽然两个指头连一张纸都拿不住了,拿到笔不会写字,我说完了。我忽然对自己哈哈一笑,我说我不上你的当。还有,快五十岁时,我上楼梯都走不上去了,我就站在楼梯的中间,就这样定住,心想就这样走了,还一定要躺下来死吗?等一下气脉走通了,一样地走上去。所以要认识自己的生命,这些都告诉你。

有时为什么拼命要喝水呢?以为生病了,得糖尿病了。这只是生理工夫进步的变化。有时肚子发胀,什么都不想吃;有时吃很多仍觉得饿;有时发闷;有时发痒,全身痒,连骨头中心都痒起来;身上发黏,或者喜欢动,或者喜欢静。加上老、病、疲劳、爱休息,这些生理现象的变化就有那么多。

假设现在讲生命科学,一个一个的问题,可以做多少医学的题目!这个学问有那么大,都是从地水火风变出来的,变相生灭,从能触的功能来的,所以发生了感觉。结果我们打起坐来做工夫,统统跟着刚才上面讲的感受走,算一算一共三十几个。这还是简单的,佛经上面有,我再重新归纳过来。我们生命一天二十四个钟头,统统上当受骗,都在这个感受里头转。

这一次听过课以后,自己碰到那个现象不要忘了。那么去看医生可以吗?可以,西医也好,中医也好,你去请教高明医生。如果你说是打坐做工夫出来的,医生不懂你这一套,他也不听你的,他照现象来给你治病,反正医生说什么病,你作参考就行了。

一切的疾病都由四大变化来的,简单讲有三十几种感受作用。一般佛学家,不大管这些东西的,只讲空啊、有啊,唯识、般若啊、三止三观啊,哲学思想搞了半天,不晓得干什么!所以要我来研究佛学,做一辈子哲学教授,我不干!尤其办学院的,这些根本也不教,每个佛学院培养出来的,也不懂真正的佛学,更不懂真正的佛法要点。

所以这三十几种感受,好好去体会,每一个都是医学上的大题目,是四大的变化,是生理物理的变化,随时随地每一分每一秒,我们身体都被它转动。要想不听它转动,只有安那般那,把那中间的重点“息”看住,不跟这些现象走才行。你说头痛,痛得要死好不好!最后是死嘛,除死以外还有什么大事啊?死的不过是这个肉体。而真正的生命,等于房子盖起来,虚空还是存在,没有减少;房子坏了拆掉了,那个虚空也没有增加啊!

就像你们戴眼镜戴习惯了,呼吸系统鼻子这里有两个小的脉管被压住了,旁边两鬂这里也压住。所以我十几岁时有近视,我现在八九十岁了,反而看报纸不要眼镜,一戴就难受,你们戴惯了不知道。譬如我坐在在这里,我眼睛看前面这个方向,两边这样大都看到了。你们戴眼镜,只看这么一点。所以要想恢复的话,自己打坐时要把眼镜拿掉;戴假牙的最好也拿掉,神经就不紧张了。神经的放松最后统统在脑,不在肢体。全身所有的反应,最后是脑的问题。你看那个病人最后上氧气,就是这个气的问题嘛!所以你平常把这个气先调好。

刚才讲的触受,酸、痛、胀、麻、痒等等,涩与滞同一个意义,就里塞住了。譬如背部风大水大停留在那里,如果人老了检查这里,关节疏松就来了。因为风大跟水大泡了这个地大,关节骨头的功能被压住了,工夫到了会打开的,打开的时候自然会跳动的,那是本身的功能发生气脉振动。至于吃饱、吃多了以后打嗝,内行的人一听,知道这是胃的问题;有些是肾脏肝脏的问题,打嗝的声音都不同,所以叫“明师难遇”。知道的师父就让他去发泄,他的病气就出来了。

所以修行需要同参道友,内行的师兄弟招呼,不然算不定你入了定,别人以为你死了,放张纸或什么在鼻孔上,觉得一点呼吸都没有,就抬出去烧了。所以修行要有环境,很难的。刚才讲的触受,每一个都先吩咐你,你们在佛经上虽然看到,一眼就晃过去了,觉得很多余,其实这个最重要。

走修行之路,要注意两个重点的问题:饮食、男女。肠胃一定要清爽;男女性的关系,不能说叫你完全守戒,至少要做到清心寡欲,尽量减少,不然对于安那般那及你的身体会有影响。修气要懂十二经脉、奇经八脉,这同中国的医学有密切的关联。而且要懂得印度乃至于传到西藏密宗的三脉七轮。这不是理论哦,这是生命科学,都要认清楚,才知道自己的生命。

准提法门念诵音频汇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打坐
禅与生命的认知
南懷瑾先生講述「一般人都是在快要成功的時候失敗了」
(292)你會看開
說白傷寒論第二講
幸福之道 耕耘先生 主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