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的尘埃—六国文字的正体和俗体与西周文字的关系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鼎立。而文字向来都是是文化的传承,而当时各国文字基本相同,所以俗称六国文字。那么当时六国文字和西周文字有什么关系?

  正体与俗体是就字体而言的。“正体"指共时汉字中书写严谨规范的字体;而“俗体”则指书写随意草率的字体。

  正体与俗体,是汉字与生俱来的两种共时并存形式。在文字形体演变的过程里,俗体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有时候,一种新的正体就是由前一阶段的俗体发展而成的(如隶书)。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俗体的某些写法后来为正体所吸收,或者明显地促进了正体的演变。

  正体与俗体的关系,只是字体的不同,而不是不同的字。

  诸侯割据,政治上不统一,使各国文化自由发展,带上浓厚的地方色彩。对汉字形义关系理解差,便难免写错字形,以讹传讹,就形成讹变字;书写的简捷和文字应用的广泛,便导致字形书写的简化和草率,从而形成省变字;文字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必然使地区间文字异形现象突出,因而形成异体字;除了秦国文字墨守春秋以前正统文字的字形,仅在书写风格上渐趋规整匀称,向小篆过渡之外,其他六国文字与春秋以前相比,字形差异很大,几乎面目全非。六国古书不仅见于简、帛、陶、玺之上,也见于某些王室重器。

  各国的正体字和西周的春秋文字比较接近,他们之间的共性较多,但是现在看到的六国资料里几乎没有不受俗体字影响的。即使在一些宗庙重器中也是如此。六国文字传统的正体字几乎被俗体字冲击地溃不成军。由此裘锡圭得出结论说,看来在战国末期,至少在某些国家里,俗体字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正体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历史,规范汉字的根基 作者:雷黎明 王玉蛟
宋本.《颜真卿干录字书》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之“俗体字”
中国第一次文字简化,或已有三千年历史,由夏篆简化为甲骨文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篆书是草书他妈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