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鸦片战争17:敌我双方武力对比

下面具体看看中英双方武力存在怎样差距,这个差距不是一般的数量或质量差距,而是两种物质和精神状态间的差距:一个是资本主义生机勃勃时代的军队,一个是封建社会腐朽没落时代的军队。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差距。

一、数量对比

先看一下数量对比,鸦片战争前清王朝全国有80多万正规军,其中八旗20万,绿营60多万,而敌人将要入侵的粤闽浙苏四省具体情况如下:

广东 6.8万余绿营部队,其中水师2万余人,有战船400余艘,其中外海水师1.4万多人,内河水师不到6000人。

福建 6.3万多绿营部队,其中水师约2.6万人,战船300多艘,全部为外海水师。而台湾水师就有1.3万多人,占水师总兵力的一半。

浙江 4万余绿营部队,其中水师1.6万多人,战船300余艘,外海水师1.1万多人,战船100多艘。

江苏 5万余绿营部队,其中归江南提督节制的是2.3万多部队,其余归南河总督和漕运总督节制。水师1.4万人,战船275艘。

粤闽浙苏四省绿营20多万,水师7万多万人,战船一千多艘。另外,四省各有几千到上万的驻防八旗。当时四省水师囊括了全国水师兵力的绝大部分,山东、直隶、奉天也有少量外海水师,但规模不超过两千人,聊胜于无。清朝沿海各省水师战力从南到北依次减弱,北方是政治中心,但海防极弱。另外,根据不完全统计,鸦片战争前,清朝全国旧存红衣火炮7100多门,战区四省旧存3560余门,战争期间全国新造火炮4000余门,战区四省新造2800余门。

鸦片战争前,英国有军队20万人(内有6万国内警卫部队),侵华军队是7000多人,其中海军3000人,陆军4000人。参战的16艘战舰中,3艘是载炮74门的三级战列舰,其余为载炮10-44门的中小舰艇。32艘其他舰船中,27艘为运输船,4艘蒸汽船(载有少量火炮),1艘部队运输船(载炮)。48艘舰船合计载炮540门。

二、枪炮技术

从数量看,清军占绝对优势,战区任何一个省的兵力都数倍于敌人,总兵力就更不用说了。下面就要看质量差距了,看看我们的土枪土炮与西方坚船利炮的差距了。鸦片战争前清军还处于冷热兵器并用的时代,而对手已是完全的热兵器时代,当然清军的热兵器所占比例也不低,一说是20%,一说是50-60%(每一千人装备鸟枪500-600杆),考虑到数倍于敌的规模,清军热兵器装备规模也很大。在枪支方面,清军装备的主要是鸟枪和抬枪,而英军装备的是前装滑膛燧发枪和前装滑膛击发枪。清军的枪支其实也是明末清初通过传教士从西方引进的,只是二百年来没进行过更新改造,还是老样子,而资本主义的对手不断追求进步,早已跳出老样子,因此人家的枪支在射程、射速等各项技战术指标上就把我们甩在了后边。当然,也不能说西方就比我们先进得了不得,因为大家的技术原理一样,都是黑火药的前装滑膛枪,我们的射程是一百米,他们的也顶多三百米,我们一分钟射一颗子弹,他们一分钟也顶多射三、四颗子弹。西方先进我们许多,但我们并非不可以用战争中的其他优势抵消他们的优势。

火炮方面的情况与枪支有些类似,也是明末清初中国引进了西方的火炮即红夷(衣)大炮,同样我们一直没有太多改进,而西方不断进步。特别是工业革命开始后,火炮制造完全建立在新兴工业的基础上,制造能力彻底碾压我们。人家冶金技术不断提升,可以更低成本生产出适合铸造高质量炮管的灰口生铁;而我们依然使用又硬又脆、耐热耐压性差、容易炸膛的白口生铁。

人家依靠蒸汽动力,利用砂型铸造技术和实心钻镗技术可以铸造出表面更光滑、管壁更薄、精度更高、发射性能更好的炮管;而我们依靠原始的手工方式,利用落后的泥模铸造技术只能生产出粗糙低劣、容易炸膛、壁厚口小、笨重难移的炮管。

人家用蜡模法铸造出体型极圆、气动性能较好、与炮口高度契合的球形实心炮弹,而我们用落后的泥范技术只能造出表面粗糙、体型不规整、打不准射不远的球形炮弹;人家还大量使用链弹、杠弹、霰弹、爆炸弹、燃烧弹等新型炮弹,各种炮弹相互配合实施更有效的打击,而我们弹种太少,性能单一,难以应对复杂的战场环境。

人家经过实验发现最佳火药配方,并以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设备提炼生产出纯度高、质量稳定、威力强大的火药;而我们不知实验,不知改进,不知统一标准,火炮配方千年不变,各地配方千差万别,而只能用土办法生产出纯度低、品质差、威力弱的火药——尽管曾经我们是火药的故乡。

炮管、炮弹、火药上的技术进步,外加点火装置、后坐力释放技术等射击技术的进步,使西方的火炮在射程、射速、射击精度、机动性等方面全面优于我们。我们是四大发明的故乡,然而曾经独步天下的东西如今已变得笨拙不堪、粗糙低劣,土办法已被洋办法远远甩在后边,如果再加上武备松弛、官员腐败所造成的粗制滥造、维护保养不善,那差距就更大了,许多火炮长年累月放在炮台上,不知更换,不知保养,以至于锈迹斑斑,不堪一用。

当然西方火炮与我们的火炮一样,技术原理依然是黑火药的前装滑膛射击方法,射程再远也就比我们多几百米,射速再快也就比我们多几发,射击精度再高也是十发九不中,机动性再强依旧很笨拙,只要我们的军队是一支士气旺盛、英勇顽强、机智灵活的军队,我们依然可以对抗敌人的技术优势。我们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不在少数,就看统治者能否利用这份军事遗产了。

三、造船技术

西方对我们真正有碾压优势之处是它的造船技术。西方列强海上立国,海上发展,海上争雄,历经无数风涛之险,实践出独步天下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能造出几百几千吨、性能优越、战力非凡的大战船;而我们郑和下西洋时造船技术还非常先进,此后封洋禁海,拒绝海上发展,拒绝远涉风涛,造船技术就没什么大的进步,甚至许多方面还倒退了,于是清王朝的战船也就变成了几十上百吨、不敢远涉深洋风涛的货色。

鸦片战争时期世界战船还处于风帆时代,船只一般是木质的,以风为动力。作为工业革命先锋的英国此时正处于风帆时代的最高水平,战船高大威猛,独霸天下。造船所需木料皆是结实耐用,经过干燥、防腐、防潮等特殊处理,船只水线一下部分包以金属,防止海水侵蚀,由此造出的船只经久不坏,抗打击能力强。英国大战船皆是三桅大帆船,上挂各种帆,能充分利用风力推动帆船快速航行,帆布也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经久耐用,升降方便。舵柄、滑轮等各种装置的使用可以使舵手更方便地操作船只,摆动风帆,提高了船只的机动性。尽管英国战船船体庞大,但灵活性不输于我们的矮小船只。

在船身两侧挖开炮眼,设置火炮,在船舱内安装多层甲板,设置多层火炮,这是风帆时代战船的最大革新,这样做不但可以安装大量火炮,而且取消了在船头、船尾或船楼上安装火炮,极大降低了船体重心,提高了船只稳定性,同时炮手隐藏在船舱内而不用暴露于船面上操作火炮,由此降低了伤亡,提高了防护水平。

英国战船分为六个等级,第一、二、三级为战列舰级别,排水量千吨以上,载炮数分别在100门以上、80-100门和80门以下,载炮数在20-50门的第四、五、六级战船就是巡洋舰、护卫舰级别,载炮数低于20门的就是级别外的小型战船。即将参加鸦片战争的最高级别的军舰是载炮74门的三级战列舰,其余就是四、五、六级乃至等外级战船。参战的舰船级别并不高,英军没有把它最强大的战船派来,显然认为这足以对付清军那些不入流的战船了。其参战舰船合计载炮540门,而清军虎门诸炮台合计不到300门,因此敌人派来的就是一座移动的炮台,我们不动的显然对付不了敌人活动的。

另外,英军派来作战的还有几艘蒸汽船,它就不是靠自然风而是靠机械动力航行的,它代表未来舰船的发展方向,不过此时它还技术不成熟,不能取代风帆舰船,只能作为辅助力量参战。

清军的战船也是木质帆船,不过还离不开划桨,因此整体处于帆桨时代,即自然力和人力相结合使用。清军战船上也有大炮,不过船太小,不能使用太重太猛的火炮,因此火炮威力弱,不能完全依靠热兵器,必要时还得使用冷兵器,即通过撞击和接舷直接登上敌船进行肉搏战。清军船只吨位小,一般最多不超过250吨,小的可能就几吨几十吨,在英国大战船前面完全是渺小的存在,而这也不意味着小的就比大的操作灵活,风帆的设计和操作装置的不灵便,决定它不善于利用风力,灵活性未必比英军大船强。清军战船对英军大船最靠谱的战术就是乘敌不备实施火攻,因为都是木质结构,最怕火,这一点清军已经认识到并不断实施着,不过之前都是对敌人商船和小战船,对大船好不好用还不知道。

当年郑和下西洋时我们也有千吨级大船,也有良好的风帆,而清军攻打台湾时靠的也是大船,那时候水师实力也不弱,但后来海上没有战事了,又实行闭关锁国倾向的政策,限制海船发展,于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不需要大战船了,由此清军战船出现了越改越小,越改越弱的倾向,只要能在沿海缉私捕盗即可,不需要太好。而正如邓廷桢所揭露的,船只修造中的腐败弊病进一步加剧了清军战船质量劣势,许多战船长期不修不造不更新,早已朽木一堆。

其实即使没有腐败,清朝因循不变的财务支出制度也不利于战船修造更新,因为修造费用标准自康熙时定下后一直没有变化,根本不考虑物价上涨等因素,不敷使用也就是常有的事。不光是船只,各类武器的费用标准都是定下后从来不变,额外支出绝对禁止,因此关天培改造虎门炮台和林则徐购买洋船洋炮的费用都是行商捐资,道光帝基本一毛不拔。道光帝确乎节省,但对形形色色的贪污腐败和化公为私却无力惩治,他是该支持的无力支持,该遏制的无力遏制,于是就剩下哭穷了。

清军的炮台是目前唯一能与侵略者大船抗衡一下的力量。清朝沿海大小口岸皆有炮台,小口岸用几门炮十几门炮的小炮台防护,主要口岸用几十上百门炮的大炮台防护,其上安装几千斤乃至上万斤大炮也不在话下,当然年久失修、不堪一击的炮台也不在少数。大家都见过长城吧,其实炮台就是一段城墙,在险要之处依山傍水建成,城墙上有垛口和炮洞,火炮伸向外面发射。城墙所围的这段区域内有兵丁生活区、炮弹火药等各种物资储存区等。城墙用砖石建成,不过后来考虑到大炮打到砖石上,碎石飞溅,伤到自己人,在砖石外面又包了一层三合土,增强防护力。这种城墙式工事比不上西方上下前后左右皆有防护的堡垒式工事,其上方毫无防护,炮弹可以直接砸下来,后方防御也很薄弱,容易被包抄。

我们不动的炮台天然就是分散的,敌人移动的炮台很容易各个击破我们的炮台,因此孤立地看,我们每个炮台基本不可能顶住敌人的攻击,但话又说回来,我们一个炮台顶不住敌人进攻,一群炮台若都竭力奋战,就未必顶不住敌人的进攻了,即使敌人费了很大劲攻破了一群炮台,也登陆上岸了,但它一旦脱离战船,凭借没有绝对优势的枪炮,在我们的顽强抵抗下,是无力深入内陆的。历史给我们的物质条件就这样了,一时半会不可能改变,就看我们如何利用了。

敌对双方武力对比不光是物质实力对比,也有精神实力对比。精神实力对比就是钢多气少、钢少气多的问题了,敌人坚船利炮意味着钢多,我们土枪土炮意味着钢少,钢少就得拿气来弥补,就得拿你的英勇无畏、不怕牺牲、顽强到底的精气神来弥补,这样你羸弱的土枪土炮也就被赋予了刚强无比的气质。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就是在钢少中度过,就是一直在解决这个钢少问题,腐朽没落的统治者是钢少气更弱,面对历史挑战,未战气先馁,越战气越弱,于是进入钢越少,气越弱的恶性循环;英勇无畏的革命进步者用气强弥补钢少,直面挑战,越战越勇,越战越强,于是改变了民族的命运,进入了气强钢多的良性循环。

中国近代史的第一场战争就是我们的腐朽没落者对阵西方的生机勃勃者。我们的腐朽没落者躺在土地生产资料私有制身上吃老本,依靠租佃制剥削小农,骑在人民头上安享尊荣,作威作福,它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腐朽腐化。它的物质和精神状态决定了它拒绝先进,拒绝进步,拒绝发展;决定了它拒绝远涉风涛,拒绝开放包容,拒绝在大风大浪中磨炼成长;决定它只想过好自己腐朽守旧的生活,不敢惹是非、挑边衅、找麻烦,能退让妥协就退让妥协,“不失国体而免衅端”即可;决定了它一当承平到来必然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武备落后、营务废弛,官兵纪律松弛、技艺生疏、士气低落、安而忘战,炮台年久失修、火炮锈迹斑斑、武器装备生产维护腐败丛生,整个武装力量腐化堕落、衰败不堪、毫无斗志。

而西方的生机勃勃者正在资本主义轨道上高昂运行着,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给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它的经济不断更新改造,它的实力急剧膨胀壮大,它急需四处扩张,急需开疆扩土,它充满了扩张性、进攻性、侵略性。它更新壮大的经济和不断扩张的需求为武器装备发展和武装力量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推动力,它的武器装备常用常新,越用越强,它的武装力量常年出没于风涛中,不断投身各种侵略战争,并从侵略扩张中获得大量收益,由此维持着强大的作战能力和旺盛的战争士气。

于是,在钢与气两个方面,腐朽没落者都处于劣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0万清军抵挡不了7000英军?真相是能作战的清兵很少
你知道广州曾是座炮台城市吗?
清廷征台,澎湖海战前郑家军队战力分析
因语言不通,清帝国输掉步入近代后的最重要一战,中国却因祸得福
旧商船竟成清帝国续命神器
外强中干,华而不实,清朝旧式战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