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西汉“关白”霍光

笔者导言:现代提起“关白”一词,人们总是先想到日本宰辅之位的关白,但关白一词最早出现在历史上就是评价霍光的——“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天子”。霍光如何从普通臣子成为废立西汉皇帝的重臣,这是本文需要关注的重点。

霍光(?-前68年),霍光的父亲霍仲孺在平阳侯手下当小官时看上了一个侍女卫少儿,和她偷情以后对方怀孕了,但霍光没有选择娶卫少儿,相反借着到其他地方任官的机会离开了卫少儿,到了当地又娶了另一个女人为妻生下了霍光。然而命运具有传奇性,卫少儿有一个妹妹叫卫子夫,她成为了汉武帝宠爱的女人,另一方面卫少儿也生下了这个私生子,这个私生子就是:

霍去病。

但霍去病却没有记恨抛弃他们母子的霍仲孺,相反在成功出征时经过父亲所在地前往拜见,并且给他父亲购置大量资产,等出征胜利回来以后再次拜会又把霍光带在身边从地方带入了中央之中,可是不能因此就认为霍光是一个靠家族出身躺赢的人物,因为他最大的靠山,同父异母的哥哥霍去病在24岁时候就去死了。这意味着之后的人生道路只有他自己才能走下去。

然而命运总是在不停的颠传之中,随着削藩战争与汉匈战争的取胜,汉朝内部的矛盾格局发生了转变,随着刺史制度与《推恩令》的推行,一种矛盾逐渐开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在于旧西汉初年矛盾基本集中在皇帝势力如何击败诸侯王和匈奴上,王朝内部皇帝与重臣的势力基本上是相对平衡的,但随着诸侯王的弱势使得内部势力中皇帝与重臣的关系越来越微妙。

汉武帝虽然取得了大量的胜利,但是为此付出的代价使得他对于控制力的把控需求变得更强,在这种情况下他非常渴望得到的是稳定与安全,然而疑心是一味毒药,当你越是渴望得到安全的时候,不安感会越来越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对于卫子夫和她生下来的太子刘据的势力膨胀感到不安。

在之后爆发了著名的巫蛊之祸,在这场乱局中大量的人被杀,卫子夫与刘据也被逼自杀,并且位极人臣的卫家中卫青儿子卫伉也被迫自杀,但这并没有牵连到霍光,因为霍光在侍奉汉武帝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中据说一次错误都没犯,虽然多少有些夸张,可是也可以看出霍光是一个懂得隐忍并且善于进退的人。

所以当汉武帝决定后世的时候,送给霍光一幅画——《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意思非常明确,就是希望霍光成为小儿子汉昭帝的周公,为了完成让皇帝幼年时候不被女人干政,结果他杀掉了刘弗陵(汉昭帝)生母钩弋夫人。

以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为主的托孤重臣集团成立了,在之后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一开始霍光与上官桀、金日磾都非常亲密,将自己的女儿分别嫁给了金赏与上官安。但是随着金日磾的去世以及上官家族的势力变化出现了问题。

上官安想要让自己的女儿嫁给皇帝成为皇后,被霍光拒绝,但上官家族转而寻求另一路外戚鄂邑长公主(巫盅之祸后唯一存活的汉武帝女儿中的一位,为汉昭帝姐姐)的门路,将此事促成,这就造成了中国最小的孝昭上官皇后产生,她的一生可以看做是霍家与上官家争斗的缩影,6岁成为皇后,这样一来上官家族开始联合鄂邑公主,与霍光的关系比较敏感起来。

由于逐渐记恨霍光上官家族决定联合鄂邑公主与燕王刘旦诬陷霍光要起兵作乱,在这种情况下汉昭帝如何去做将决定霍光的命运,在这关键时刻汉昭帝决定相信霍光,那么为什么汉昭帝如此去做呢?

因为霍光虽然已经成为了位极人臣的重臣,但是在王朝制度中外戚或者权臣即是皇帝的障碍又是皇帝的依靠,试想虽然霍光势单力薄,相反的是皇帝汉昭帝也只有十几岁,如果汉昭帝选择了杀死霍光,自己将会遇到什么遭遇呢?他所要面对的对手将是已经嫁给自己皇后的上官家族以及鄂邑公主与燕王刘旦。

尤其是刘旦是谁。

刘旦是自己的大哥,他是汉武帝的三子,汉昭帝是第八子,这意味着如果选择了一个有继承权的外戚在加上重臣的汉昭帝将命运多舛,自然选择支持霍光更为有利,霍光得到支持后帮助汉昭帝巩固了政权,之后果然以上官氏、刘旦、鄂邑公主为主的势力要杀掉霍光废黜汉昭帝,可这样的计划被霍光与汉昭帝联手击败。

在之后汉昭帝仍然重用霍光,使得汉昭帝获得“百姓充实,四夷宾服”的结果,但霍光在之后的逐渐强势让他获得了机会,由于汉昭帝没有孩子,这使得汉昭帝在二十一岁时去世后继承人问题成了悬案。

于是霍光选择了海昏侯刘贺,由于最近挖掘海昏侯墓获得了很多珍贵材料,可以证明一点,即他并非如正史中记载的那么荒淫,但即便是没有没这些证据,一个继位20多天就犯下1000多条荒淫罪责的人,是否也有些太忙了呢?

显然刘贺并不是因为荒淫无道被废除的,那么刘贺为何会被霍光废黜?如果比对这种继承情况的话,就可以看出刘贺与刘恒之间的差距,同样是作为弱势的君主,刘恒到了中央以后,实行的是缓行政策,即对当时重臣表现的非常谦让,在面对周勃时也存在一个掌权的过程,虽然刘恒也任用了自己的心腹重臣,但存在于一个过程。

而海昏侯刘贺一到任,屁股还没有坐热就马上着急更换各种势力,这对于霍光来说显然是一个威胁,所以真正导致海昏侯被废的关键在于他对于霍光过快的想要撤换掉造成了矛盾,结果双方爆发冲突导致自己被废。

那么这时候的霍光已经成为权倾朝野甚至拥有废立皇帝权利的人了。

之后继位的汉宣帝刘询是刘据的孙子,是中国罕见的蹲过监狱的皇帝,由于受到巫蛊之祸的牵连,他小时候差点被杀,由于他太小躲过一劫,当汉宣帝成为皇帝之后霍光主动要将权利交给汉宣帝,但是汉宣帝吸取了海昏侯的教训,相反仍然重用霍光为重臣。

直到霍光死后对他家族的打压行动才开始,并且在霍光死前将自己的很多封地交还给霍去病的孙子霍山,但这并不能阻止汉宣帝对其家族的摧毁。

那么该如何看待权臣霍光呢?

霍光的兴起有他的偶然性,因为同父异母的兄弟霍去病提携造成跃起,但也要看到霍光自己长期的隐忍和自己的办事能力上,在经过了巫蛊之祸后没有被牵连进去,相反成为汉武帝的托孤之臣,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在当时为什么之后他与上官家族从友谊转向了仇敌,之后又成为了权臣。

这之中有两个关键地方,第一个地方是汉朝内部的核心矛盾转变上,随着诸侯势力的衰落导致新的矛盾关心产生,以外戚为主的势力在对待皇帝的关系上往往非常暧昧,这种暧昧来源于他们一方面是皇帝的助力,比如霍光就帮助汉昭帝击败了上官家族联合刘旦的废黜行动,但当他们成为强大势力之后,第二个地方产生了问题。

即他们没有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随着王朝的族权化,大家族势力强势之后导致他们很难将自己的势力真的交给皇帝,在这方面他们既不相信皇帝、皇帝往往又不能相信重臣,这造成了废黜海昏侯或杀伐重臣全族事情的发生,最终汉宣帝对他的隐忍仍在之后爆发。

在汉初的外戚斗争中不得不看到残酷的一面,当失败的一方失去权利的时候,等待他们的往往是杀戮和连坐,在这种情况下相互攻击和打压的需求就很难消失。并且对于重臣来说往往在一朝中辅佐旧皇帝后,新皇帝年幼或者需要更换势力的过程中形成冲突,造成家族的衰落。

所以没有办法维持稳定的关系导致了霍光从一个勤恳隐忍的人变成了不可一世废立皇帝的人,最终霍光死后,一门几乎被屠戮殆尽。但这种情况不但没有稳固西汉的政权,相反使得官权族权化后,皇帝与外戚势力之间的矛盾更为加深,最终导致了西汉的衰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武帝刘彻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为刘弗陵创设了这种四人辅政制度?
汉昭帝-汉宣帝(上篇):权臣霍光的高光时刻
从汉武帝时的政治背景来分析“霍光辅政”背后的隐忍与忠勇
皇帝设置一另类“职位”,竟变得无人抗衡了,成为皇权最大危险
海昏侯:我是皇帝为啥废我!霍光:因为你没有我想象中的傻!
两汉著名人物一览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