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王之乱固守旧土:刘琨(三) | 魏晋风骨

虽然刘琨的名声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投奔,但投奔之后,人们发现他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领袖,因此“一日之中,虽归者数千,去者亦以相继”。


刘渊(249年至253年之间-310年),匈奴族,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后,八王之乱时诸王互相攻伐,刘渊乘朝廷内乱而在并州自立,称汉王,建立汉国(后改为赵,泛称前赵,亦作汉赵),308年称帝,改元永凤。


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刘琨少年得志,官场也一路顺遂,并没有遇到太大的挫折。唯一能算得上冲击的,便是在并州境内所见到的百姓惨况。而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后,刘琨不仅在安抚民众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还成功击退了刘渊,迫使其进据河东。于他而言,大概很有些天下豪杰非我莫属的自得了,因此在任期间,“素奢豪,嗜声色”。虽然刘琨自己也明白这样的行为不对,然而却无法自控,有时候能够暂时忍住,但不久以后又故态复萌。魏晋士人大多豪奢放纵,光是这样,还不足以令有识之士去而复返。刘琨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好胜心强,不能容人。即便是自己的好友祖逖,刘琨在听闻他被征用时,也没有丝毫友人被重用的喜悦,反而对亲友说:“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唯恐自己落了下风。此外,刘琨还喜欢且偏信亲宠,有时做事难免片面独断。


尤其是河南人徐润,因为精于音律的缘故,刘琨十分喜爱他,将其提拔为晋阳令。但徐润此人骄奢跋扈,妄自干政,引起了奋威护军令狐盛的不满,屡次劝刘琨除去徐润。虽然刘琨并没有采纳令狐盛的意见,但徐润怀恨在心,骗刘琨说令狐盛想要劝刘琨拥兵自立,继而称帝。刘琨因此杀掉了令狐盛,其子令狐泥出奔匈奴刘聪(刘元海第四子),将刘琨兵力情况全部告诉了刘聪,刘聪大喜,以令狐泥为向导,准备攻打刘琨。当时上党太守袭醇也投靠了刘聪,以至于乌丸叛乱。刘琨率领精兵亲征乌丸,刘聪便命其子刘粲及令狐泥乘虚袭击晋阳。太原太守高乔投降,刘琨父母因此而被杀。早在刘琨杀掉令狐盛的时候,刘琨的母亲便十分不满,批评他“弘经略,驾豪杰,专欲除胜己以自安”,不能容忍比自己强大的人,将来必定祸及父母,不幸一语成谶。


悲愤之余,刘琨与拓跋猗卢结盟反攻,虽然得胜,但“死者十五六”。刘琨本来想乘胜追击,但拓跋猗卢认为前赵实力强大,虽然现在暂时击破了刘粲,但刘琨现在的兵力还不足以与刘聪相抗,因此不欲再战。然而他毕竟与刘琨结盟,之前因为其兄拓跋猗迤救援东嬴公司马腾的功劳,刘琨上表请求朝廷将他封为代郡公,不好贸然离开,便借口远道而来,士马疲弊不能克敌,将牛羊车马留给了刘琨,并命令自己的将领箕澹、段繁等戍晋阳,作为刘琨的援助。刘琨虽然想要复仇,但正如拓跋猗卢所说,实力不足以对抗前赵,因此最后也只能选择放弃。


客观地说,这一次战事完全是刘琨咎由自取,他的偏信导致了下属反叛,外寇入侵,父母死难其间,而他能做的,也只是“泣血尸立,抚慰伤痍”而已。不仅如此,经此一役,刘琨之前在晋阳扎下的根基也大为折损,以至于不得不移居阳邑城,另作打算。


这是嘉平二年(公元312年)时的事。而一年前,也就是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的六月,刘聪攻破西晋都城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司马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嘉之乱”。



西晋形势图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是这一场变乱使西晋走到了穷途末路,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但实际上,在更早的时候,朝臣就已经放弃了这个以清谈风流闻名的政权。光熙元年(306年),也就是刘琨出任并州刺史的这一年,东海王司马越在诸王争权之中胜出,被晋惠帝授以太傅录尚书,以下邳、济阳二郡增封。同年十一月,四十八岁的晋惠帝吃饼中毒而死,晋怀帝司马炽继位,大权一归司马越。晋怀帝意欲力挽狂澜,因此“亲万机,留心庶事”,相当勤政,引起了司马越的不满,出镇许昌,令洛阳陷于几近孤立的状态。加上司马越执政期间,十分多疑,不仅与骁勇善战,被称为“屠伯”的苟晞决裂,命其离开兖州,导致石勒不可被制;还诛杀了怀帝近臣缪播、王延等人,因此天下人大失所望,群臣离心,以至于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刘渊去世,刘聪命刘粲、刘曜、王弥、石勒等人攻打西晋的时候,司马越命使者以羽檄征兵,晋怀帝甚至说出了“为我语诸征镇,今日尚可救,后则无及矣”这样的话,但“卒无勤王者”,几乎没有什么响应的人了。与此同时,司马越与苟晞之间结怨益深,苟晞联合诸州郡陈司马越之罪状,打算起兵讨伐他。司马越忧惧而死,石勒追其灵柩至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杀太尉王衍、吏部尚书刘望、廷尉诸葛铨、尚书郑豫、武陵王澹、东海世子毗及宗室四十八王等,“王公已下死者十余万人”。


而司马越死后,晋怀帝司马炽更是陷入了绝境。


当时司马越命河南尹潘滔居守洛阳,苟晞上表请求迁都仓垣的时候,因为害怕潘滔的势力与贪恋宫中财富,即便晋怀帝打算迁都,群臣也不愿奉诏。到了这个时候,洛阳几近废城,“饥甚,人相食,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司马炽打算逃离洛阳,却连随行的车舆都没有。后来还是司徒傅祗准备了小船,打算乘舟离去,然而步行至铜驰街时,司马炽被盗贼抢劫,不得已返回了宫中。


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月14日),字丰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王媛姬,西晋第三位皇帝


一国之君,竟然沦落到这样的地步,让人情何以堪!然而更大的羞辱还在后面。同年六月,刘曜、王弥攻破京师,“焚烧宫庙,逼辱妃后,吴王晏、竟陵王楙、尚书左仆射和郁、右仆射曹馥、尚书闾丘冲、袁粲、王绲、河南尹刘默等皆遇害,百官士庶死者三万余人”。司马炽被掳至平阳,封为会稽公。两年后,也就是刘琨败于晋阳的第二年,他的君主在平阳被辱,刘聪命其着青衣奉酒。昔日的国君,如今竟然被当做宴会上奉酒的侍从,令侍中庾珉泣涕不已,激怒了刘聪,不久便杀害了司马炽,时年三十岁。年仅十三岁的晋愍帝司马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即位,改元建兴,但此时朝中零落,士族高门不是被杀,就是南渡过江,司马鄴所能依靠的人已经所剩无几了。


而刘琨却依然固守。


建兴二年(公元314年)二月,刘琨被司马鄴拜为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加散骑常侍、假节。他上奏朝廷,表示若不能将刘聪及其部将石勒击败,绝不回京,“陨首谢国,没而无恨”。在经历了父母惨死,晋阳基业尽废后,在朝中局势如此难堪的情况下,刘琨的意气,依然一如当初。


虽然刘琨意气激昂,但此时的局势更不如从前。就在刘琨被任命为大司马这一年,石勒攻杀了刘琨的死对头,幽州刺史王浚。


正如前文所说,王浚引胡人入晋,大肆劫掠烧杀,加上他为政暴虐苛刻,“将吏又贪残,并广占山泽,引水灌田,渍陷冢墓,调发殷烦”,很多人不堪忍受,逃入了鲜卑。面对这样的情形,王浚不但不加以警醒,还把劝谏自己的从事韩咸杀了。然而嘉平二年(公元312年),刘琨败于刘聪,很多人为了避乱,又逃到了幽州。王浚便认为自己日益强盛,生出了不臣之心,反对的人几乎都被他杀掉了。夺天下不以民意,但凭强权,自然长久不了。不久,石勒诈降王浚,上表说“勒本小胡,遭世饥乱,流高屯厄,窜命冀州,窃相保聚,以救性命。今晋祚沦夷,中原无主,为帝王者非公复谁?愿殿下应天顺人,早登皇祚,勒奉戴殿下如天地父母,殿下察勒微心,亦当视之为子也”,表示愿意臣服王浚,举其为天子。石勒是后来的后赵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史上唯一一个奴隶出身的皇帝,为人骁勇善战,谋略有胆识。在众多反对声中,突然听到石勒的响应,王浚自然喜不自胜。《晋书》王浚传中说“浚以勒为诚,不复设备”,但其实王浚真的相信石勒,是在石勒杀掉想依附自己的司马游统的来使以后。关于石勒诈降王浚一事,《资治通鉴》中说是石勒听从了谋士张宾的意见,《晋书》则说是王浚的手下司马游统因为被外调怨恨王浚,暗中与石勒勾结的缘故。无论哪一种,司马游统在其中扮演的,都是炮灰一类的角色。或者我们也可以猜测,石勒斩杀司马游统的来使,命人将书信与首级送给王浚以表忠诚,其实只是石勒与司马游统的计谋而已,因为在这之后,当初怀疑石勒“可信乎”的王浚,并没有怪罪司马游统,也越发相信石勒,不再对他疑心了。也因此,当石勒屯兵易水的时候,王浚没有任何怀疑,还打算杀掉建议他设防的人。直到石勒兵临城下,纵容兵士大肆劫掠,王浚请求左右讨伐时,他的手下已经没有一个人愿意响应了。石勒入城后,数落王浚不忠于晋室,后来便将他杀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粲
这个刘备同宗,仕途一再站错队又耽于享乐,却终成名垂青史大英雄
《八王之乱》之三十三:孝愍帝长安即位
晋纪十一 孝愍皇帝下建兴二年(甲戌、314)
永嘉之难 第十九节 枭雄的末日
读通鉴(283)都是战略白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