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汉时期的改革——西汉前期的调整和改革(四)

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在位的三十九年时间里,除了实行前面所讲到的约法省刑、轻徭薄赋政策外,在政治上和工商业上也有较大的改良和改革。

一、文景时期的政治改良

文景时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政治最为清明的时期之一,历来受到史学家们的称颂和赞扬,文景之治也常常被后来的皇帝作为学习的楷模。政治上的改良主要有以下几点:

1、转变吏风。秦朝时崇尚法治,实行严刑峻法,官吏也以苛察为能,汉朝建立后,统治者认为秦朝的严刑峻法是导致秦灭亡的原因之一,所以汉朝统治者吸取了秦灭亡的教训。文、景二帝时则重用敦厚孝慈、讷于言而敏于行的长者,如丞相周勃,太子太傅张相如等人,一改秦以来的吏风。

2、注重人才的选用。文、景二帝十分重视人才,一些有能力有见识的官员被破格重用,河南郡守吴公治郡为天下第一,就被提拔任命为廷尉。贾谊、晁错也因其才能出众而被重用。文帝时,还下诏“选贤良明于国家之大体,通于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言极谏者”,选拔那些有才能和敢于对上自皇帝下至官员提出批评的人进入官僚队伍。

3、提倡鼓励臣下大胆直言。汉文帝公开承认自己的不足,鼓励臣下指出自己的过失,并且闻过则改。在他的提倡下,大臣们都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建议。如贾谊的《过秦论》、《治安策》,晁错的《论贵粟疏》,贾山的《至言》,就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出现的。这些论疏慷慨陈词,直抒胸臆,提出了许多革弊布新的意见,为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提倡节俭。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里,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加。文帝在修建自己的陵墓时,皆用瓦器,不用金银等器饰,并且陵墓依山势而建不起坟堆,避免工程量浩大。汉文帝所宠幸的慎夫人也衣不曳地,帷不文绣,以示敦仆,垂范天下。汉文帝这种作风在中国历代帝王中也是少见的。


​​

二、商业和货币政策的改革

汉朝的统一和安定为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汉高祖刘邦时,曾颁布商人不得衣锦驰马、商人及其子孙不得仕宦的歧视法令。但到汉惠帝、高后时,就放弃了这些限制,并允许商人用钱买爵,汉文帝时期,又实行入粟拜爵,这样商人可以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汉初在黄老无为思想的指导下,基本上采取的是自由放任的政策,同时还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政策。

从汉高祖刘邦开始,汉朝就驰山泽之禁,允许私人经营采矿、冶炼、煮盐业,允许私人铸钱,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汉文帝时还取消了关卡检查的符传制度,景帝时虽加以恢复但仍免征关税。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商人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出现了一批商业巨富。

汉高祖时,将重十二铢的秦半两钱改为三铢钱,并开放民间铸钱。这一政策使得货币质量低劣,重量不一,造成了严重的通过膨胀。于是汉高祖又制定盗铸令,禁止民间私铸,但这一禁令只能行使在中央直属十五郡之内。到高后时期,又先后铸造八铢钱、五铢钱。汉文帝时,再次宣布允许民间铸币,并铸四铢钱,这实际上是对诸王和势力集团的无奈妥协。对于货币混乱局面,汉文帝虽然无法禁止民间铸造钱币,但也并不是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他颁布了“法码钱”,用来检查钱币的重量,地方里正用“称钱衡”来检验流通的钱币。由于民间铸币的合法性,各诸侯国利用铸钱的机会,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如吴王刘濞竟至富埒(lie)天子。直到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重新把铸币权收归中央政府,并颁布《铸钱伪黄金弃市律》后,汉朝货币混乱的局面才得以改善。

汉初的这种工商业政策是对秦朝政策的调整,它对汉初经济恢复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如货币制度的混乱,王国势力的膨胀,商人兼并势力的发展等等,造成了后来的王国反对中央的割据倾向以及土地兼并严重的后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汉为什么两次放弃铸币权?
为什么汉高祖比秦二世更恨商人
良币驱逐劣币:汉文帝的放铸政策
常言道劣币驱逐良币,汉文帝用了这招,打破常规,让良币驱逐劣币
欣赏:汉半两精品
汉文帝赐邓通铜山铸币,又是什么原因,让他最后在街头活活饿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