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轴心国无奈的选择,二战爆发的必然性 德国篇(4)

前文已经说了,《凡尔赛和约》对于德国来说那是一个“二十年的休战”(福熙所语),那么为什么德国人能够在二十年以后能够拥有实力去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呢?为什么德国就不愿意去用更加“温和、和平”一点的方式去缓慢的扩张呢?

《凡尔赛和约》的失策

德国人一战的时候打输了,免不了割地赔款和裁军,可是为什么《凡尔赛和约》没有能够像二战之后一样的彻底阉割德国人,而是选择了限制和堵塞德国人的发展这种下下策呢,这一点读者们有没有想过?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的局面,和二战不一样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英苏能够阉割德国,将德国分成四区占领的因素是因为:美国和苏联已经从东西两个方面进攻到了德国的本土,1945的德国已经是一触即溃、丧师失地,国家濒临灭亡。在这个时候,德国自然是美国和苏联的盘中餐,毫无还手之力。可是一战不一样:德国乞和停战的原因是因为德国水兵的兵变赶走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另立了一个新的德国政府,而在战场上德国依旧与英法处于对峙状态,甚至保持着部分战略进攻的优势。战争打了四年,无数的小伙子们命丧疆场,就拿英国来举例,伊顿公学的学生战死率达到了45%。英法德对于对峙已经是精疲力尽,是的,或许在游戏里面我们对于暴力的战争场面会大呼过瘾,可是真正上了战场,每个人都会感觉到死亡的恐惧。

德国代表团聆听克里蒙梭的提议

没有一个国家的老百姓愿意战争,如果此时的德国抛过来了求和的橄榄枝,你觉得英国和法国会不会答应?

只能限制的无奈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就是在:双方谁也没有打败谁,处于对峙的状态下签订的。如果英法选择将德国恢复到19世纪的分裂状态,德国自然会选择与英法战争到底用来维护他的国家统一,而这一笔买卖对于英法来说并不划算:法国500万的伤亡,英国年轻男子伤亡率是15%,维多利亚时代积攒的储备打了个精光,战争再打下去,便是两败俱伤。

德皇威廉二世

战则两伤,合则两利。如果选择了和平,那么作为德国的对手,绝不会放过德国一马,自然要把自己的损失从德国那边要回来,同时为了避免德国的崛起,自然要对德国进行军队,经济和科学的限制,以避免下一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重伤德国,恐怕在当时人看来,应该是最优的选择了。因此《凡尔赛和约》---诞生了。

对英法来说或许是最优解,可是对于德国来说:现在的屈辱早晚是要还的---小胡子心里想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为何总能从战后快速崛起?
如果德国不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会怎样?
二战结束时,德国明明还有七百万大军,可为何要选择投降?
二战「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何波兰是最悲情的欧洲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如何崛起,又如何一步步走向败亡?
德国毁约扩张、步步紧逼,西欧各国为何还要'纵容',助长其气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