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项羽乌江自刎之后说起(4)韩信赠金报漂母,陈平设计擒楚王

关于西汉这段历史,从小就一直听说过有那么几种论调,虽然结论不同,但是意思都是一样。

就是“XX死了,西汉这段历史就没意思了,就无聊了,就没必要看了观点大概有三种:

有的说韩信死了,西汉就没什么可看的了。

有的人说刘邦挂了,西汉就没啥可看的了。

还有一种观点支持的人最多,就是说,项羽死了,这西汉就什么可看的了,难道真的没好看的了吗?

今天飞渡就从项羽乌江自刎之后说起开始为大家讲讲西汉的历史,到底好不好看呢?诸位看官,看了就知道了。


上回书

季布已赦免,昔楚之名将只有钟离眛一人没有音信,有楚地的官吏上报曾经看到过钟离眛,恰逢此时楚王正是韩信,韩信与钟离眛是好友,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刘邦也怀疑钟离眛就在楚国,于是下诏给楚王韩信,叫他缉拿钟离眛归洛。

那钟离眛能不能像季布一样,受到刘邦的豁免呢?

我们这回先从楚王韩信说起。


01赠金报漂母

话说韩信从齐王改封为楚王,到了楚国的都城下邳居住,想起自己年少穷困之时,曾经受过他人的怜悯与接济,也遭受过他人的侮辱与白眼,这些恩恩怨怨,即使隔了这么多年,往事依然历历在目。韩信心想:如今自己功成名就,回到故乡当王爷,正是大丈夫扬眉吐气之时。从前的恩怨,今天就做个了结吧。


韩信于是对楚国众属官道:“论对我恩德最大的,当属漂母。她是贫苦妇女,我们萍水相逢,她见我可怜,竟然肯收留我这素不相识的穷小子在她家中吃饭,这一留就是十多天,而且对我嘘寒问暖,从来没有抱怨过半句。临走的时候,我向漂母重重道谢,说将来我功成名就之时,一定会回来报答她,而她却说不求回报,只希望我平安健康。


如此胸襟,如此度量,放眼天下都没有几人可以企及她的,竟然只是一个贫苦妇女,这就是我韩信的恩人漂母啊。今天我重享富贵,你们说我该报不报答她?”


众属官第一次听闻高高在上的楚王少年凄苦之事,更加感叹漂母的善良大度,先是为之一震后是为之感动,纷纷主动请缨替韩信寻找漂母。


其中一名属官,第一个到达了淮阴,发现漂母还在,大喜赶紧准备车马载着漂母前往下邳楚王宫,去面见韩信。


漂母见到韩信,觉得他神采焕发,与少年时判若两人,打心眼里为他高兴。韩信见到漂母也非常感动,看见她的容貌虽然没有改变,但是多了很多白头发,询问近况,漂母说她还是以漂絮为生,生活贫苦。


于是韩信命左右取出千斤黄金,赠与漂母,说道:“我如今功成名就,要兑现当年的诺言,这区区薄礼,还请漂母收下。”


漂母活了半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黄金啊,吓得赶紧推辞道:“你要报答我,我很高兴,但是我不过就是做了一顿饭而已,你这礼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韩信朝漂母一拜正色道:“漂母对韩信这一饭之恩,就当值黄金千斤!”


韩信贵为楚王却拜自己,这让漂母一时激动不已。这时左右属官也被眼前真实大度的漂母与知恩图报的韩信所动容,纷纷劝说漂母收下黄金,于是漂母也就不再推辞了。


之后漂母告别韩信,返回淮阴,再也不用做辛苦的漂絮工作了。与漂母一同漂絮的女工们,回想当年与漂母一同看见韩信,她们不但没有没有帮助韩信,还嘲笑漂母出力不讨好帮了一个穷小子,谁曾想这个穷小子后来封了王,眼看着如今漂母荣华富贵,各个追悔莫及。


在后来当地的百姓,感叹漂母的高义,为漂母立祠,至今香火不绝。祠中有对联多副,多歌颂漂母济食韩信,助人为乐,不图名利,拒收千金等高贵品质。其中明朝人李勖的祠联,流传最广。说漂母拯救了韩信的性命,岂知此举为汉朝统一天下,开四百年帝业作出巨大的贡献。对幅言漂母施恩不望报的美德,深深感动后人,所以今天人们重建漂母祠于淮滨,为使她流芳百世。

进食拯英雄,讵知鹿逐秦郊,开炎汉四百年基业;

辞金明义利,又见鸠工淮浦,报贤母千万祀馨香。



02因果恩怨明

韩信召见过漂母后,报答一饭之恩后,又召见自己少年时常常借宿在他家的下乡亭长。


下乡亭长心想我以前也给韩信提供饭食不少,虽然后来因为我妻子讨厌他,我把他赶走了从此不相往来,但是总的来说还算对他有恩。前些日子他召见漂母,结果漂母得了黄金千斤,这次他又召见我,肯定也是要厚赏的。


于是下乡亭长欢欢喜喜的,换了一身新衣服,去往下邳,结果出乎他的意料。韩信对他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我从前在你家借宿,虽然你表里不一,和你妻子经常躲起来吃好吃的,生怕被我知道,但是我还是想报答你。但是从你把我赶走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你是个真小人,为德不终,沽名钓誉耳!”下乡亭长听到这话时,吓得瑟瑟发抖,满脸羞愧。


然后韩信命左右取出一百文,扔到了下乡亭长的身边,说道:“这些钱足够抵当年我在你家消耗的柴米油盐了,你收起来便走吧。”下乡亭长无地自容,本来不打算收,但是怕韩信动怒,最后还是收起钱来,然后赶紧的跑出了楚王宫。


他那抱头鼠窜的狼狈样子,惹得众属官哈哈大笑,都赞赏韩信处理的方式真是绝妙,用这种羞辱的方式来对付这些小人比用刑要合适的多。


明赏实辱的召见完下乡亭长后,韩信又召见了一位淮阴老乡,结果这个人,一看见韩信就吓得两腿发软,跪拜求饶,原来这个人就是当年让韩信遭受胯下之辱的人淮阴上市少年。


如今他也人到中年,不像少年时候以羞辱他人为乐,听说韩信当了楚王,就打算逃跑的,结果正在收拾行李的时候,结果被急于邀功地方官吏控制住。没过多久,果然楚国属官奉命带他前往楚王宫,他已经明白自己凶多吉少,于是一见到韩信就谢罪求饶,希望能免得一死。


众属官也喜闻乐见,都打算看看楚王怎么报当年之辱。


没想到韩信却说道:“你不用害怕,放心吧,我召你前来,不是要跟你计较过去,而是看你有才,要征辟你为官的。”于是封他为中尉,命左右拿出官印与官服交予他,这一下惊魂未定的他才开始相信这是真的,再次叩头跪拜大谢不已,然后开心地离开了楚王宫。


众属官却对韩信以德报怨的行为不解,韩信解惑道:“这个人是个壮士,当初羞辱我的时候,我本想跟他拼命,但是转念一想,我就这样死去未免太过窝囊,于是忍辱负重,才有今日。回想当初,要是没有这个人刺激我,我也不会离开家乡,更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这样算来,他于我非但无怨,反而有恩,所以我才决定授予他官职。”


众属官这才恍然大悟,皆叹韩信恩怨分明,处理得当,韩信心中也是得意,恩怨已了,放下心中一件大事。




03陈平出奇计

没过几天,钟离眛逃到了韩信这里,请求韩信庇护,韩信想起早年在项羽军中,众将皆白眼,唯有钟离眛待自己以诚,于是便收留了他。又没过几天,刘邦发布奉命捉拿钟离眛的诏书到了楚国,韩信不忍心将钟离眛交出,于是带着宣诏的使者,假模假样地去各县治所宣告一番,敷衍了事,使者不知真假,返回洛阳复命去了。


在韩信以为这件事能瞒过去的时候,不经意发生的一件小事,改变了韩信的人生轨迹,也影响到了钟离眛。


韩信贵为楚王,早年前又是大将军出身,于是养成走哪都带着旌旗密布、甲胄鲜明的亲兵卫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带着属官与卫队巡视某一县时,一个小吏,灵机一动,计上心头,让这件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变成了大事。


小吏马不停蹄跑到洛阳,灰头土脸,上气不接下气,说自己从楚国而来说有大事求见刘邦,驿官看这小吏如此急促狼狈的模样,不辨真假便向宫中通报。刘邦正思虑钟离眛为何还没被抓到之事,听闻有楚国小吏密报而来,于是下令接见。只是没想到,这小吏,要告的不是钟离眛,而是韩信谋反,把一向猜忌韩信的刘邦吓了一个大跳。


刘邦吓得赶紧召集诸将,商讨伐楚一事,诸将众说纷纭,但多认为伐楚不利,师出无名且韩信麾下尽是精锐之师,贸然前去,胜多败少,刘邦听罢,默然不语。


待遣散诸将,刘邦独召见陈平,此时张良告病在家,刘邦只有对陈平说了他那句经典的口头禅:“计将安出?”


陈平对韩信非常了解,此时的韩信没有造反的意图,但是韩信素来被刘邦猜忌,这个时候如果帮韩信说话,在加上自己也是项羽旧臣,说不定自己也会上了刘邦心中的黑名单,那就得不偿失了,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陈平心道:韩老弟,对不住了。


陈平反问刘邦:“诸将的意见如何?”刘邦遂把之前和诸将商议的大概内容告诉了陈平。
陈平再问道:“那个小吏上书告韩信谋反的事情,有多少人知道?”
刘邦答道:“这事机密,那小吏来的匆忙,除你我与诸将外,无人知晓。”
陈平又问道:“那韩信知道此事吗?”
刘邦答道:“不知。”
这下陈平心里有数了,紧接着问道:“陛下认为天子之军,可比得上楚军精锐吗?”
刘邦答道:“不能。”
陈平在接着问:“陛下观诸将之中,有用兵之能超过韩信的吗?”
刘邦答道:“没有。”
陈平顿了顿,然后说道:“陛下的军队比不上楚军精锐,诸将之中又没用兵之能超过韩信的,如果陛下起兵伐楚,这是在促成韩信造反,而且会让韩信师出有名,臣认为陛下此时伐楚,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决定。”

刘邦沉吟了半天,道:“如今计将安出?”

看见刘邦为难的样子,这个时候陈平才说出自己的计策,道:

“古代天子每次出巡狩猎,都邀请诸侯过来会见,此古礼也。
陛下也可以遵循古礼,假装说要在云梦泽狩猎,邀请诸侯到陈地见驾。
陈地是楚国西界,离下邳很近,韩信肯定是第一个来见驾的诸侯,而且按照诸侯见天子之礼,韩信要出郊迎接陛下,那个时候只需如此这般,楚国可定也。”

刘邦转忧为喜,哈哈大笑,大赞陈平此计甚妙。




04韩信三被擒

高祖六年十二月,陈平跟随诸将与刘邦一起到达陈地,派使者通知韩信狩猎之事。韩信听说后,虽然不晓得这是陈平的计策,但是之前会见刘邦,刘邦两次夺走自己的帅印,让韩信觉得刘邦这次来又是找茬居多,于是忧虑重重。


韩信心想:为保安全起见,带着亲兵卫队见驾,但是这不合礼数,反而会被刘邦抓住把柄,治我的罪,而且我本来就没有什么罪过,刘邦不至于来找我茬吧。但是前两次也是啊,我带兵好好的,刘邦突然进入军帐就夺了我的大将军印,看来还是得防他一手。但是。。。。


纠结的韩信自己拿不定主意,只好寻求众属官商议,其中一人献策道:“缉拿钟离眛的文书遍布天下,证明如今陛下最讨厌的是钟离眛而不是楚王您,楚王何不斩了那钟离眛,前往见驾的时候,向陛下献出钟离眛的首级,陛下一定会大喜,这样楚王就没有事情了。”众属官皆称此计甚秒。


韩信用兵如神,但是在权谋上一直没有主见,左右摇摆,拿不定主意。见众属官都称是,虽然心中觉得对不起朋友,但还是下令依计行事请钟离眛过来,故意问道:“汉帝已经知道钟离兄在我这里了,派遣使者来逼迫我要将你交出去,你看如何是好?”


钟离眛跟韩信相交多年,他这句话一说,钟离眛就知道什么意思了,怒发冲冠,钟离眛破口大骂韩信道:“汉军之所以不来攻打韩信你的楚国,是因为有我钟离眛在此!今天你要让我出去送死,好啊,卖友求荣是吧?我当初真是瞎了眼,跟你做朋友,放心我死了,你也会不得好死!”说罢,拔剑自刎,死于大殿之上,血溅四方。


韩信不忍,退出大殿,首级自有属官割下封存,等待交予刘邦。


不数日,刘邦大军来到陈地,韩信早就按诸侯之礼,只带了少数随从端着钟离眛的首级,奉命在陈地等候,刘邦从车驾下走下,韩信正准备上前拜谒,却听到刘邦大喝一声:“与我拿下!”


左右军士,早就知道,话音刚落,拈弓搭箭把韩信及身边随从便被团团围住,韩信根本没有想到这一出,吓得魂不附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平是怎样做到离间项羽君臣的
李开元《汉兴·逮捕韩信》
换种方式讲西汉(13)
汉初风云揭秘:韩信谋反疑云,战神韩信与叛将钟离昧的命运纠缠!
中国古代经典谋略18
天下已定,我固当烹(资治通鉴卷零一一之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