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开元《汉兴·逮捕韩信》

逮捕韩信

(2017-05-19 15:30:17)
 

政治是赌徒的天地,怪物的舞台。政治决断的艰难,往往在于难以算计时,只能投骰押注,踌躇不能的人,难免遭受天予不取,反受其殃的命运。

刘邦领军攻灭臧荼,封卢绾为燕王后,回到洛阳,继续着手安定天下。

汉六年初,刘邦接到密告,说是被通缉的楚军骁将钟离昧藏匿在韩信处,楚王韩信陈兵巡视各地,准备起兵造反。

刘邦深为焦虑,召集部下商量对策。将领们多主张征调军队,进攻楚国,如同征讨臧荼之燕国。据说,会议当时,将领中有人高声喊道:“马上发兵,捉住那王八蛋活埋了他。”在群情激愤中,刘邦沉默不语。

待到诸将退出以后,刘邦单独召见陈平,说要听取他的意见。陈平不敢贸然作答,委婉问道:“诸位将领们怎么说?”刘邦遂将诸将的意见一一告知。

陈平听后,问刘邦道:“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这件事,韩信知道吗?”刘邦回答说:“不知道。”陈平继续问道:“请陛下度量,汉军是否比楚军更精锐?”刘邦答道:“并不。”陈平又问道:“陛下的各位将领,领军作战有能超过韩信的吗?”刘邦答道:“没有人能及。”于是陈平说:“如今军队不比楚军精锐,将领完全不及韩信。在这样的前提下举兵攻楚,促使韩信迎战,是仓猝而无胜算的战争,臣下为陛下深感危险。”

刘邦是有自知之明的人。项羽死后,韩信是他的心病,是他挥之不去的畏惧。我们已经叙述过,刘邦是身经百战的统帅,对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甚为自负,从来不把部下诸将放在眼里,唯独在韩信面前,底气不足,自知不能及也,彭城之战惨败,垓下之战大胜,都是铁板钉钉的教训,正反两面俱全。诸将们情绪高昂的过激言论,反而使他冷静下来,心中暗暗骂道“竖子们固不可谋”,坚定了必须与张良陈平商量的心思。

陈平是何等聪明的人,他是汉的护军中尉,军情机构的首领,掌握着内外的最新情报。不过,陈平不是刘邦集团的核心成员,他长期与元功宿将们不和。事关楚王韩信的头等军国大事,刘邦首先与亲信诸将商量,将自己隔了一层。事后单独召见下问,可知意见不一致,刘邦有狐疑。所以,当刘邦征询他的意见时,他非常谨慎,首先询问诸位将领的意见,问得非常小心,听得非常仔细。

刘邦将诸位将领的意见转述完毕之后,问道:“依先生之见,我该怎么办?”

陈平稍作推让,在刘邦的再次追问下,从容道出一套完整的方案来。他说:“古来天子巡游四方,大会各地诸侯。南方有云梦大泽,陛下不妨伪称巡游云梦,大会诸侯于陈县。陈县,在楚国西部边境,韩信听说陛下因其喜好而巡游,必然心安无事,亲自前来迎谒。如果来了,陛下当即可以擒获他,不过一位力士的事情而已。”

刘邦同意了。当即派遣使者通告诸侯各国,皇帝陛下将南行巡游云梦大泽,诏各地诸侯前往陈县谒见云云。

身在楚国首都下邳的韩信,接到刘邦将巡游云梦大会诸侯,要自己前往陈县谒见的诏书后,心中益发不安起来。

攻下齐国后,韩信自请为假王镇抚齐国,引来刘邦的愤怒,在张良陈平的提醒下,不得已封韩信为齐王,君臣间留下了嫌猜的种子。刘邦固陵战败,韩信没有及时前去解救,直到刘邦承诺故乡东海郡的新封地后,才领军前往,又增加了一笔新账。垓下之战后,刘邦迅速收回韩信的兵权,改封为楚王,表面上是满足韩信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心念,其调虎离山,还报自请为王之恨的心思,也不难体会。

韩信的楚国,领有旧秦之东海、会稽、泗水、薛郡和陈郡,都是旧楚国的领土,是诸侯国中最大的王国。韩信的故乡,在东海郡淮阴县(今江苏淮安),楚国的都城在下邳(今江苏睢宁),也在东海郡境内。项羽的部将钟离昧,家在东海郡朐县伊庐乡。秦二世二年二月,项梁军渡江北上进入东海郡,钟离昧与韩信都在这个时候加入了楚军,算是同期入伍的战友。这位钟离昧,也是一位了不得的英雄人物。

钟离,是古代的国名,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西周,后来被楚国吞并,秦统一天下,成为九江郡钟离县,故址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一带。钟离,是钟离国贵族的姓氏,后来的钟姓,就是钟离的省略。

我们已经叙述过,秦汉之际,古来贵族社会的遗风,多有所存留。秦末之乱,六国复国,各国旧王族先后称王,各国旧贵族死而复生。特别是在楚国地区,陈胜是陈国贵族的后裔,项氏是楚国的王公大族,英布是英国贵族的后代,钟离昧是钟离国的族人,孤身一人独居淮阴的韩信,也是避难的韩国后人,流转的世风中,自有一种联通古今的脉络。俗话说,惺惺惜惺惺。韩信与钟离昧同在楚军中时,因为出身相近,经历类似,年龄相仿,又都是尚未崭露头角的青年军事天才,自然成为相互切磋激励,彼此欣赏提携的好友。

在反秦战争中,钟离昧与韩信一样,尚未显山露水,出人头地。到了楚汉相争时,韩信归汉,成为汉军大将,扬名天下。钟离昧一直留在楚国,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从楚军将领中脱颖而出,成为项羽麾下难得的能够独当一面的战将,极为项羽所倚重。陈平为刘邦分析楚国君臣,将钟离昧与范增、龙且、周殷并举,称为“骨鲠之臣”,视为国家栋梁。

想来,彭城之战、攻取荥阳,钟离昧骁勇善战,军功卓著,成为项羽之外,汉军最为畏惧的楚军将领。汉四年十月,项羽领兵离开荥阳,东去攻击彭越,刘邦趁机攻取成皋、敖仓,楚军几乎全线溃败,唯有钟离昧坚守荥阳不动,宛若定海神针,力挽狂澜。汉五年十月,刘邦统领汉军主力,追击项羽到到陈县地区,被钟离昧阻止于固陵,大败于城下,气得咬牙切齿,恨不得活活煮了这厮。垓下战败,钟离昧脱逃,回到故乡东海郡朐县伊庐乡。韩信封楚王,伊庐乡成为楚国的领土,钟离昧前去投奔旧友,隐名埋姓,被韩信收留。

史书上说,刘邦甚为怨恨钟离昧,天下大定后,下令悬赏搜捕。打听到钟离昧藏身韩信处,于是下令韩信捉拿交出。钟离昧的事情,让韩信两难。交出钟离昧,将陷韩信于卖友媚上的道德泥潭,为天下所不齿。继续藏匿吧,又为君臣义务所不容,必将大大加深刘邦对于自己的猜忌。当听到刘邦一行已经巡游到陈县的时候,犹豫不决的韩信益发不安。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建议韩信说:“如今事情纠结急迫,难以道白转圜,如果斩杀钟离昧,提着他的头去见陛下,陛下一定会释怀高兴,大王也就可以免除祸患了。”

韩信不能决断。他去见钟离昧,陈述自己的处境顾虑,也谈及部下的主张建议。钟离昧似乎看穿了韩信的心思,他淡淡一笑,平静地说道:“眼下,汉之所以没有发兵进攻楚国,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之所以不敢,是因为我在你这里。如果你打算逮捕我,献媚于汉以求免除自身的祸患,那就大错特错了。一旦我今天死去,随之而来的,就是你的灭亡。”

听了钟离昧这番话,韩信依然迷乱而不知所措,算计不出个结果来。钟离昧深知韩信的个性和为人,当即怒斥韩信道:“你绝非长者,更不是厚道人!”于是拔剑自刎。

韩信埋葬了钟离昧,将他的头置于函盒中,前往陈县去谒见刘邦。待到皇帝一行的车驾抵达时,韩信将钟离昧的首级献上。车上的刘邦,与身边的陈平相视会意,命令早就准备好的武士将韩信捆绑。长久迷乱的韩信,此时方才醒悟过来,无奈之下,禁不住高声解嘲道:“果然如同智者所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如今天下已定,我韩信固然应当被烹煮了啊。”

刘邦笑了,嬉皮笑脸地说道:“有人告你造反。”于是下令将捆绑好的韩信装载在早就预备好的一辆空车上,车驾一行,直接回了洛阳。

刘邦到了洛阳以后,当即宣告天下,楚王韩信擅自发兵[1],已被逮捕归案。紧接着颁布赦令,念及故楚王韩信劳苦功高,皇帝仁心不忍,特赦免其死罪,废以为淮阴侯云云。

韩信其人,与项羽类似,皆是军事天才,政治侏儒。韩信为刘邦说项羽,称项羽有妇人之仁,说他在权益之分配时,踌躇不定而不能决断。韩信自己何尝不是如此?灭齐之后,历史将决定天下命运的砝码,交到了韩信手中。韩信加码于汉,刘邦胜,加码于楚,项羽胜。韩信自立,天下三分,楚汉皆听命于齐。韩信困惑而不能决,失去了主宰历史运转,掌握个人命运的机会。

钟离眛事件,也许是历史给与韩信的另一个机会,维系韩信楚国继续存在下去的机会。钟离眛是楚军名将,韩信的旧友,他避难于韩信,看重的是朋友间的信义,带来的是旧楚军将士的归心,于韩信楚国的国势而言,当是多了一份与汉抗衡的砝码。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汉朝与诸侯国难以兼容,皇帝刘邦与楚王韩信不能并存,已经是心知肚明的事情。汉朝和诸侯各国,如何在后战国时代的政治平衡中维系久安国运,可谓是至难的历史课题。遗憾的是,韩信的个性素质,不足以承担如此艰难的任务,古来中国的政治智慧,也未能提供解决的方案,无奈之下,留下历史的遗憾和个人不幸的命运。

我读历史,常常有所感慨:政治是赌徒的天地,怪物的舞台。政治决断的艰难,往往在于难以算计时,只能投骰押注。算计是理性的行为,投骰是赌徒的直觉。我们生存的世界,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中,不时有直面投骰押注的时刻,踌躇不能的人,难免遭受天予不取,反受其殃的命运。

(本文选自作者新著《汉兴》,此书将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平是怎样做到离间项羽君臣的
从项羽乌江自刎之后说起(4)韩信赠金报漂母,陈平设计擒楚王
都说韩信因谋反罪被冤杀,那他到底死得冤不冤呢?
陈平!历史第一“毒计”是不是浪得虚名的?
楚汉之际项羽麾下的一大名将,钟离眛是怎么死的?
中国古代经典谋略1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